高考一轮复习单元易错题专项练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一轮复习单元易错题专项练习:人类与地理
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云南路南石林地区人工草坡、无植被耕地、天然草坡、柏树林等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空气中CO2浓度垂直变化曲线。

据此完成1~2题。

1.据图分析,为了使当地土壤、岩石不易被溶蚀,最适宜的措施是()
A.开垦大量土地为耕地
B.积极营造人工草坡
C.努力爱护和营造柏树林
D.大力爱护天然草坡
2.假如当地植被破坏严峻,最终产生的环境问题要紧是()
A.沙化
B.石漠化
C.泥石流
D.滑坡
11.C【命题立意】本题要紧考查防止土壤、岩石不易被溶蚀的最适宜措施,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从图上能够看出,不同土壤深度,柏树林条件下土壤空气中CO2浓度最低。

云南路南石林地区地表广泛分布石灰岩,石灰岩的要紧成分是碳酸钙,不溶于水,在空气中碳酸钙与二氧化碳、水结合会形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这是岩石被溶蚀的过程。

假如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此形成过程减弱,即岩石不易被溶蚀。

【易错分析】在石灰岩分布地区,石灰岩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碳、水结合会形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而被溶蚀,许多考生由于不清晰石灰岩被溶蚀的机理而错选其他选项。

2.B【命题立意】本题要紧考查植被破坏产生的环境问题,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假如当地植被破坏严峻,表层的土壤被腐蚀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就形成石漠化。

【易错分析】在石灰岩地区,植被严峻破坏,表层水土流失,会显现石漠化;在地势比较陡峭、降水多暴雨的地区、植被破坏严峻会导致泥石流产生,许多考生可能会错选C 选项。

K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戒备线,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戒备线。

读图完成3~4题:
3.我国生态都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 )
A .K2线
B .A
C 曲线 C .A
D 曲线 D .AB 曲线
4.生态都市建设的核心是和谐好经济社会进展与生态环境量之间的关系,这突出表达了可连续进展的( )
A .共同性原则
B .公平性原则
C .连续性原则
D .经济性原则
3.D 【命题立意】本题要紧考查我国生态都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直截了当依照图示判定,AB 线显示随经济进展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呈快速下降趋势,这是不可取的进展道路。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点在于明确坐标图纵坐标和横坐标各表示的含义以及生态都市建设的目标要求。

该图纵坐标表示的是生态环境质量,横坐标表示的是经济社会进展水平。

生态都市建设要求经济社会进展水平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能够得到改善。

图中AB 线显示的是随经济进展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呈快速下降趋势,专门明显这是不可取。

可能有考生认为AC 曲线超过了K1生态环境质量安全戒备线,K2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戒备线而认为最不可取错选了B 选项。

4.C 【命题立意】本题要紧考查可连续进展原则,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图示反映了生态环境质量与都市经济进展之间的关系,环境质量是社会经济进展的基础,也是重要的保证,从长远角度来看,没有环境质量的提高,社会经济必定可不能连续进展,故反映了连续性原则。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点是对可连续进展三个原则的含义,和谐经济社会进展与生态环境量所表达的是可连续进展的连续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A C D K 1 K 2 B
经济社会进展水平
生态环境


指的是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共同性原则指的是进展经济和爱护环境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参与。

许多考生由于明白得不清晰而错选其他选项。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鄂旗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进展理念构建产业链,推进产业良性循环、良性进展,实现产业循环升级。

下图为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部分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该产业链表达了可连续进展原则是
A.公平性B.连续性C.共同性D.整体性
6.下列关于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资源的消耗B.减轻了环境污染
C.提高了经济效益D.生产过程中可不能有任何污染物被排放到环境中
5.B【命题立意】本题要紧考查可连续进展原则,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部分产业链示意图中,表达了资源和废弃物的循环重复利用,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其资源的重复利用表达了可连续进展中的连续性原则(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进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故选B。

【易错分析】本题许多考生对可连续进展原则认识明白得不透彻而错选其他选项。

6.D【命题立意】本题要紧考查循环经济相关知识,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注意题目要求选项不正确的,可连续进展中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进展经济与爱护环境的关系,但不是没有任何污染物排放,该产业链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但在生产过程中幸免不了会有污染物被排放到环境中。

故选D。

【易错分析】本题许多考生可能认为循环经济可不能产生任何污染物而错选其他选项。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专门丰富,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

据此回答7~8题。

7.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进展()
A.食品工业B.高耗能工业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技术工业
8.近年来,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步形成下图所示的进展模式。

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环境爱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②该模式表达了清洁生产过程③该模式延长了产业链,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④该模式表达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过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7.B【命题立意】本题要紧考查资源开发初期适合进展的工业部门,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煤炭资源专门丰富,在资源开发初期最适合进展的高耗能工业部门,故B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可能有考生会认为资源开发初期,经济还比较落后,适合进展农产品为主加工工业或食品工业而错选A、C选项。

8.D【命题立意】本题要紧考查清洁生产相关知识,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该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实现了环境爱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延长了产业链,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表达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过程,故D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许多考生可能性会认为该模式延长了产业链,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符合可连续进展理念,不属于循环经济而错选C选项。

读图“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模式图”,回答9~10题。

9.该循环系统中a、b、c、d依次为()
A.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棉纺织、创意产业
B.棉纺织、创意产业、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
C.创意产业、棉纺织、服装生产、污水处理厂
D.污水处理厂、棉纺织、创意产业、服装生产
10.关于该生态工业园区的说法,正确是()
A.产业生产处于工业进展的时期B.该工业园属于高科技产业园
C.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D.生产过程中所有工业产品都能循环利用
9.D【命题立意】本题要紧考查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模式的相关知识,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生活污水通过污水处理后可再次用于生产,棉纺织产业得到的产品为棉布,服装设计属于创意产业,服装产品来源于服装的生产,故D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点在于对关联图的判读。

在地理关联示意图中,地理事物间的逻辑关系较为复杂,许多考生遇到此类读图题由于不能正确明白得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而错选其他选项。

10.C【命题立意】本题要紧考查生态工业园区相关知识,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该产业生产处于工业进展的成熟时期,该工业园区属于生态工业园,不属于高科技工业园,因为服装产业对技术要求不高。

生态工业园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C项正确;该产业生产的工业产品并不能全部循环利用,如服装产品。

【易错分析】本题许多考生可能认为工业园区进展棉纺织、创意产业、服装生产,同时进行污水处理,产业生产处于工业进展的时期;有的考生可能认为工业园区进展了创意产业,属于高科技产业园而错选A、B选项。

下图为我国某省区M煤炭集团光伏发电产业链模式图。

读图完成11~13题。

11.产业链模式图中的①②分别表示()
A.粉煤灰、新型建筑材料厂B.供气、液化气站
C.供水、灌溉农田D.钢材、轧钢厂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冬季高效农业大棚光热可直截了当利用太阳能
B.热电厂供电供热保证多晶硅厂的生产
C.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为热电厂直截了当冷却的水源
D.太阳能电池板厂的原料来源于工业园区
13.M煤炭集团光伏发电产业最可能分布在()
A.贵州B.广西C.福建D.内蒙古
11.A【命题立意】本题要紧考查产业链模式图的判读,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结合工业生产的知识可知,①是热电厂的产物,它确信可不能是气、水、钢材等,明显它是热电厂的副产品——粉煤灰,该种副产品是新型建筑材料厂的原料,即②表示新型建筑材料厂。

【易错分析】本题可能有考生会认为热电厂能够为钢材厂提供电力,钢材是轧钢厂的原料而错选D选项。

12.B【命题立意】本题要紧考查产业链模式图相关知识,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由该模式图能够看出,热电厂向多晶硅生产厂供电、供热,这说明热电厂为多晶硅厂的生产提供了电、热。

【易错分析】本题许多考生可能没有认真读图,明白得相互间的逻辑关系,直截了当认为冬季高效农业大棚光热可直截了当利用太阳能,有的考生可能依照图上箭头认为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为热电厂直截了当冷却的水源而错选A、C选项。

13.D【命题立意】本题要紧考查煤炭集团光伏发电产业的地区分布,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M煤炭集团所在的省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同时太阳能资源也专门丰富,故它最可能位于这两种资源都较丰富的内蒙古自治区。

【易错分析】本题许多考生可能依照露天煤矿认为该产业集团位于贵州省而错选A选项。


二、综合题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中A地区是青藏高原要紧的农业县之一,海拔在2 066~4 299米之间,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80%以上,有多条支流由北向南注入湟水干流。

(1)说出A地区要紧的农业部门。

材料二图中B地区绝大部分海拔在4 000米以上。

该地区农用地几乎全部为牧草地,1985年可利用草地面积约11 172平方千米,分为四、五、六三个等级,分别占可利用草地总数的9.26%、52.13%和38.61%;2021年可利用草地面积约为10 793平方千米,四级优质牧草地差不多消逝,五级、六级草地分别占当年可利用草地总面积的48.3%和51.7%。

(2)说出B地区的畜牧业进展过程中产生的要紧环境问题及其具体表现。

针对该地区的要紧环境问题,简述其畜牧业可连续进展的要紧措施。

材料三青海省过去的经济模式是挖矿、卖原料,把初级产品输入东部地区进行加工。

盐湖要紧成分是氯化钠,还含有钾、镁、锂、硼等资源。

(3)据下图说出实现可连续进展的差不多途径,并说明其具体表现。

答案:(1)种植业、畜牧业、林业。

(2)草场退化(生态破坏、土地荒漠化)。

具体表现:草场总面积减少,优质牧草减少。

措施:科技——促进畜牧业科技进展,加大草原建设投入,强化人工草地建设,优良品种培养;放牧方式——科学轮牧(围栏封育、季节性休牧、舍饲和半舍饲、积极推行牧区繁育、农区育肥);数量——适度放牧;减灾防灾——增强防备自然灾难的能力)。

(3)清洁生产。

环境效益:减少污染和废弃物排放。

经济效益: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产品多元化,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深度开发(循环利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了经济效益。

【命题立意】本题要紧考查环境问题与可连续进展等相关知识,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第(1)题,A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广,气候高寒,不宜进展种植业,能够进展畜牧业和林业。

在湟水谷地,海拔相对较低,气温较高,可进展种植业。

第(2)题,从材料可知,1985年可利用草地面积约11 172平方千米,2021年可利用草地面积约为1
0 793平方千米,四级优质牧草地差不多消逝,五级、六级草地分别占当年可利用草地总面积的48.3%和51.7%,说明B地区草场总面积减少,优质牧草减少。

环境问题要紧是草场退化(生态破坏、土地荒漠化)。

针对草场退化,畜牧业可连续进展采取的要紧措施在于科学放牧、适度放牧,加大草原建设、强化人工草地建设,提高牧民减灾防灾意识,增强防备自然灾难的能力等。

第(3)题,循环经济是实施可连续进展的要紧途径,在工业生产要紧表现清洁生产,青海省自然资源丰富,单纯的挖矿、卖原料,经济效益不高。

实行清洁生产后,湖盐开采可生产钾肥,尾盐可生产纯碱,纯碱、镁、锂可生产氯气,进一步进展稀烃、聚氯乙烯。

油气得到开采,能够生产天然气,能够炼油,石油的副产品可生产烯烃、聚氯乙烯。

工业生产所产生的废热、废气、废渣可供发电,发电厂的废弃物可供建材厂作为原料。

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并延长产业链,产品多元化,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经济效益。

同时减少污染和废弃物排放,环境得到改善,环境效益良好。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点在于对环境问题与可连续进展的认识。

畜牧业进展过程中产生的要紧环境问题是草场退化,解决措施要从科学放牧、人工草场建设、防灾减灾等方面分析,工业可连续进展的途径是清洁生产,要紧表现为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两方面,许多考生在组织答案时可能会显现遗漏。

15.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目前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铅锌、铜、钾盐、钠盐、镁盐等39种,其矿产资源储量占全国矿产资源潜在总值的16.4%。

材料二2021年3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由国家进展改革委员会和青海省人民政府编制的《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

该试验区面积达25.6万平方千米。

材料三某循环产业生产流程模式图。

(1)柴达木盆地降水少的缘故有。

(2)评判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进展的条件。

(3)材料三中的循环产业生产模式的要紧优点有哪些?
【答案】(1)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盆地地势,阻挡了水汽的进入。

(2)有利: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种类多,适合大规模整体开发;土地面积大。

不利:科技水平低,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较为贫乏。

(3)促进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增加就业机会;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命题立意】本题要紧考查降水的成因分析,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进展条件评判,循环产业生产模式的优点等相关知识,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1)依照阻碍降水的因素进行分析,要紧从海陆位置、地势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

(2)评判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进展的条件要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

有利条件能够从矿产资源、土地面积方面进行分析,不利条件能够从科技水平、生态环境、水资源等方面进行分析。

(3)循环产业生产模式的要紧优点能够从其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的缘故要紧有:第(2)题,在评判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进展的条件时没有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

第(3)题,在分析循环产业生产模式的要紧优点没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方面进行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