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某大学《食用菌学》期末课程考试试卷合集(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食用菌学》课程考试试卷B
注意: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食用菌中,属于共生型的是( )
A、红菇
B、草菇
C、香菇
D、虫草
2、食用菌在菌丝生长阶段,合适的C/N比是( )
A、5:1
B、20:1
C、30:1
D、40:1
3、下列哪种大型真菌含有毒素,不可食用。
( )
A、松乳菇
B、正红菇
C、春生鹅膏
D、橙盖鹅膏
4、下列食用菌中,属于同宗结合的是( )
A、平菇
B、灵芝
C、木耳
D、草菇
5、制二、三级种时,要将培养料放入常压灭菌灶中蒸8-10小时,其目的是( )
A、杀死培养料中所有的微生物。
B、使培养料软化,同时也可改变其PH值。
C、将培养料蒸熟,便于菌丝体吸收利用。
D、杀死培养料中部分有害的微生物。
6、下列哪种树木的木屑不适宜栽培香菇( )
A、杉树
B、枫香
C、泡桐
D、栎树
7、下列食用菌中,菌柄着生在菌盖上的位置为中生的是( )
A、香菇
B、草菇
C、平菇
D、黑木耳
8、食用菌的菌丝在生长时,适宜的空气湿度是( )
A、30-40%
B、50-60%
C、60-70%
D、80-90%
9、香菇发菌期,通常将发菌室温度控制在( )
A、5℃
B、10℃
C、15℃
D、25℃
10、在制作PDA培养基时,加入琼脂的作用是( )
A、提供碳源
B、凝固剂
C、提供氮源
D、抑制细菌
11、在制作原种时,如果发现培养料中下部出现杂菌,最可能的原因( )
A、灭菌不彻底
B、菌种染菌
C、接种操作不当
D、菌种变异
12、下列食用菌中,属于子囊菌的是( )
A、香菇
B、羊肚菌
C、银耳
D、灵芝
13、香菇菌丝体长满袋,有少许褐色和瘤状物出现时应进行( )
A、催花管理
B、出菇管理
C、转色管理
D、补水管理
14、公式(鲜菇/干料)*100%表示( )
A、相对利用率
B、绝对利用率
C、相对生物学效率
D、绝对生物学效率
15、在对食用菌进行盐渍加工过程中,加焦亚硫酸钠漂洗的作用是( )
A、杀青
B、盐渍
C、护色
D、消毒
16、菌种传代时,转管次数一般不超过( )
A、5次
B、7次
C、10次
D、15次
17、在生物界分类中食用菌属于( )
A、病毒界
B、真菌界
C、原核原生生物界
D、真核原生生物界
18、外菌幕遗留在菌柄基部的袋状物或杯状物叫做()
A、菌褶
B、菌环
C、菌托
D、鳞片
19、检验食用菌是否为毒菌时,在样品冷浸液与热处理液中各加一滴尾草履虫增殖液,若出现下述哪种情况,则该菌不可食用。
( )
A、冷浸液中尾草履虫死亡,热处理液中尾草履虫存活。
B、热处理液中尾草履虫死亡,冷浸液中尾草履虫存活。
C、两者都生存。
D、两者均死亡。
20、下列哪项属于菌种保藏方法( )
A、糖渍
B、盐渍
C、切片保藏
D、滤纸保藏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蘑菇培养料后发酵的关键措施是( )
A、加温
B、控温
C、保持水分
D、控湿
2、双孢蘑菇栽培时通常在菌丝长满培养料前进行覆土,其作用有 ( )
A 、改变面料的O 2和CO 2的浓度
B 、提高和保持料面与土层的厚度 满足子实体形成对水分的要求
C 、土壤中微生物产生激素促进子实体形成
D 、土层具有支持子实体的作用
3、母种质量鉴定包括以下哪些项目 ( ) A 、菌丝生长速度 B 、菌丝吃料能力 C 、菌丝形态 D 、菌丝耐干温试验
4、食用菌栽培后的菇渣,可用来作为 ( ) A 、饲料 B 、肥料 C 、栽培基质 D 、食品
5、液体发酵用于食用菌产业,主要用途在于 ( ) A 、生产菌种 B 、生产药品 C 、生产食品 D 、生产饲料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转色:
2、变温结实性:
3、母种:
4、菌种复壮:
5、代料栽培: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对食用菌进行诱变育种时,通常使用较高杀菌效果的诱变剂量 ( )
2、食用菌子实体采收通常选择在子实体最大,菌伞完全展开时进行。
( )
3、单孢子分离法通常只用于分离异宗结合的菌类 ( )
4、栽培灵芝和金针菇时,都需要保持厌光和套袋式栽培 ( )
5、香菇代料栽过程中,转色是发育正常,菌丝老成的标志. ( )
6、在诱变育种中,诱变的对象一般为双核菌丝 ( )
7、毒菌不具备药用价值,但部分是条件食用菌 ( )
8、子实层在菌盖上的着生方式因种而异,平菇的子实层在菌褶上。
( )
9、食用菌的C∕N 要合适,若碳源过多则推迟子实体形成,氮源过多则难获高产( ) 10、菌种保藏是指提供充足的营养来使食用菌生长健壮,保持活性的方法。
( )
五、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根据自然状态下食用菌营养物质的来源,一般将食用菌分为三种不同的营养类型,即 、 和 。
2、指出下图各结构的名称。
3、袋料栽培时,培养料要装得松紧适度,过松会导致 ;过紧会导致 。
4、香菇段木栽培时,菇木的堆放方式有 、 和 。
5、菌种分离的方法有 、 、 。
6、判断食用菌原种和栽培种是否为良种,通常要求 、 、壮、 、香。
六、简答题(共5小题,共35分)
1、简述食用菌制种的主要程序
2、若配制400ml PDA 培养基,应取马铃薯、 葡萄糖、琼脂、水各多少?如何做?
3、试述食用菌各菌种保藏的原理,基本手段和方法?
4、试述香菇代料栽培的工艺流程,并谈谈如何才能获得高产优产。
5、根据你家乡的气候条件,选择一种适宜在当地推广的食用菌,说明原因,并论述其栽培方法?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2020-2021《食用菌学》课程考试试卷A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ABCDA ABCDB ABCDC ABCDD
二、多项选择题
1、AB
2、ABCD
3、ABCD
4、ABC
5、ABCD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转色:在一定条件下,菌丝细胞由于代谢而产生色素及醌类物质等使菌棒表面发生颜色变深的过程。
2、变温结实性:每天温差在8-10℃,有利于子实体分化,出菇旺盛的现象。
3、母种:指以保藏,试验,栽培等用途为目的,具有繁衍能力,遗传特性相对稳定的菌类的孢子,组织或菌丝体及其营养性或非营养性的载体。
4、菌种复壮:使生活力和丰产性能降低的菌种恢复或提高到原有健壮程度。
5、代料栽培:用木屑、棉籽壳等基质代替木材来进行食用菌栽培的方法。
四、判断题
××××√××√××
五、填空题
1、腐生型、共生型和寄生型。
2、鳞片、菌褶、菌柄、菌托、菌盖、菌环
3、菌丝生长脱节;通气不良。
4、井叠式、蜈蚣式、覆瓦式。
5、组织分离、孢子分离、种木分离。
6、纯、正、润
六、问答题
1、简述食用菌制种的主要程序
答:选种菇,种木→种菇或种木处理→分离培养→母种培养基制备→母种→原种培养基制备→原种→栽培种培养基制备→栽培种
2、若配制400ml PDA培养基,应取马铃薯、葡萄糖、琼脂、水各多少?如何做?答:马铃薯80g,葡萄糖8g,琼脂8g,水400ml,马铃薯去皮切片、煮熟、过滤,滤液补水,加琼脂熔化,加葡萄糖溶解,分装,包扎灭菌。
3、试述食用菌各菌种保藏的原理,基本手段和方法?
答:保藏原理:通过低温、饥饿、干燥、真空缺氧等使微生物活动处于微弱活动或不活动状态,减少变异发生。
常用保藏方法有:斜面冰箱保藏法、矿油保藏法(液体石蜡保藏法)、自然基质保藏法、砂土保藏、真空冷冻干燥保藏、液氮超低温保藏、滤纸片保藏等方法。
4、试述香菇代料栽培的工艺流程,并谈谈如何才能获得高产优产。
答:代料栽培的工艺流程:菌种制备→确定栽培季节→菇棚建造→培养料选择→料的处理→拌料→调pH→装袋→扎口→装锅灭菌→出锅→打穴→接种→封口→发菌→脱袋排场→转色→催蕾→出菇管理→采收→后期管理。
接种时注意无菌操作,发菌时保持温度适宜,出菇时注意转色催蕾,低温时注意催花。
5、根据你家乡的气候条件,选择一种适宜在当地推广的食用菌,说明原因,并论述其栽培方法?
答案要点:包括当地气温,该食用菌在本地的消费习惯、生物学特性。
栽培方法包括发酵料栽培或熟料栽培任选一种。
发酵料栽培要写出发酵的过程,说明覆土或不覆土,并简要说明管理要点。
熟料栽培包括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等。
2020-2021《食用菌学》课程考试试卷A1
一、命名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菌盖下面向下垂直的管状结构。
2.包被于整个幼小子实体外面的菌膜。
3.单个担孢子萌发的菌丝发生了质配。
4.将母种接到瓶中培养基上。
5.次生菌丝扭结分化成的菌丝组织体。
二、填空(每小题1分,共20分)
1.食用菌的菌种都是 菌丝组成的。
2.两初生菌丝质配形成 ,核配形成 。
3.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识别次生菌丝的重要依据是 。
4. 在食用菌生活史中占据的时间最长。
5.高压蒸汽灭菌法的灭菌作用是在 步骤中实现的。
6.接种箱的技术要求是 。
接种成功的关键是 。
7.母种培养基配方中若有天然原料,制备的首要步骤是 。
8.将母种培养基进行高压灭菌,若9:00升压,9:30达到所需压力,应 灭菌完毕;降压后应将培养基 。
9.菌种的培育步骤是 、 、 、 。
10.主要由于 和 两大环境条件的综合作用,才有利于金针菇长得菌盖小、菌柄细长、色浅、质嫩。
12.培养料后发酵的主要步骤是 、 、和 。
三、 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发菌期若空气湿度低可向料面喷水。
2.良好的光照及通气条件可使金针菇长得柄长盖小。
3.一级菌种不是一级菌丝组成的。
4.次生菌丝均可用于栽培。
5.变温最不利于恒温性食用菌菌丝体的生长。
6.无论何时喷水后,都不要随即关闭门窗。
7.加大温湿差及光照条件,利于成熟期的香菇形成花菇。
8.菌种保藏利用的条件与菌种培养条件是相反的。
9.子实体生长的适宜温度是13~18℃。
四、单项选择(每小题 2分,共12分) 1.双孢菇菌丝冒土的主要原因是( )
A.高温高湿通风差
B.播种量大
C.用的是气生型品种。
2、凡是熟料栽培的食用菌,接种时都要( )
A.无菌操作
B.在通气良好的室外接种
C.在密闭的小房子内
3.若品种没问题,发好菌的袋栽平菇在适当的光、气、温差、湿度条件下也不出菇的主要原因是( )
A.品种的温型与气温不符
B.培养料不适宜
C.未脱袋 4.决定栽培成功的关键期是( ) A.分化期 B.发菌期 C.子实体生长期 5.平菇需要温差的生长期是( ) A.发菌期 B.子实体生长期 C.分化期
6.若发满菌丝的瓶中料面上有块残留的琼脂快,则证明该菌种是( ) A.母种 B.原种 C.栽培种 五、应用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欲在11月份栽培2000kg 的平菇,约需多少kg 栽培种?若每袋栽培种重0.8kg ,每瓶原种接25袋栽培种,约需原种多少瓶?
: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2.欲在3小时后接原种,请做好原种接种的一切准备工作。
3.金针菇抑制期管理的时机、目的和措施是什么?
4.香菇催花的时机、目的和措施是什么?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2020-2021《食用菌学》课程考试试卷A1答案
一、命名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菌管
2.外菌幕
3.同宗结合
4.接原种
5.子实体
二、填空(每小题1分,共20分)
1. 次生。
2. 次生菌丝,担子。
3. 锁状联合形成的突起。
4. 次生菌丝。
5.保压。
6. 密闭,无菌操作。
7.制马铃薯滤液。
8.10:00,摆斜面。
9.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
10.空气少和光线弱。
12.升温、保温、和降温。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
2.×
3.√
4.×
5.×
6.×
7.×
8.√
9. ×
四、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AAABCB
五、应用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欲在11月份栽培2000kg的平菇,约需多少kg栽培种?若每袋栽培
种重0.8kg,每瓶原种接25袋栽培种,约需原种多少瓶?
答:需要栽培种:(2000×1.3+2000)×10%= 460(kg)约需原种: (460÷0.8)÷25=23(瓶)需要栽培种460kg,原种23瓶。
2.欲在3小时后接原种,请做好原种接种的一切准备工作。
答:接种箱用来苏水擦净,内放酒精灯、火柴、无菌原种培养基、接种耙、酒精棉球、罐头瓶内放5~7g高锰酸钾,量取10ml甲醛与高锰酸钾混合,进行熏蒸消毒。
接种箱外准备母种、标签等。
3.金针菇抑制期管理的时机、目的和措施是什么?
答:时机:菌柄长度3~5mm时
目的:利于菌柄长得整齐、健壮、挺挺,不易倒伏。
措施:降温至5℃,降湿至80%,加强通风,保持5~7天。
4.香菇催花的时机、目的和措施是什么?
答:时机:菌盖直径达2~3cm
催花:降低湿度至60%左右,揭开薄膜,强通风、强光及大温湿差,促使盖表面开裂。
不能喷水,注意防潮湿,以保证花纹呈白色。
具体措施:傍晚盖膜升温、增湿,使棚温增至28~35℃。
白天揭膜降温、降湿,短时间内降到15℃以下,让阳光直晒,如此大温湿差及强光刺激3~4天,即可催出花纹。
2020-2021《食用菌学》课程考试试卷A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生物界分类中食用菌属于 ( ) A 、病毒界 B 、真菌界 C 、原核原生生物界 D 、真核原生生物界
2、菌种瓶中下部或全瓶被污染,可能是 所致。
( )
A 、灭菌不彻底
B 、接种操作不当
C 、菌种污染
D 、封口破损
3、下列食用菌中属变温结实性的是 ( )
A 、草菇
B 、金针菇
C 、香菇
D 、黑木耳
4、下列材料哪种适合用作食用菌栽培时的碳源 ( )
A 、棉籽壳
B 、樟树
C 、杉树
D 、松树
5、食用菌在菌丝生长阶段,营养条件中适合的C/N 比为 ( ) A 、5:1 B 、10:1 C 、20:1 D 、40:1
6、子实体经采收后,如果未经处理,在短期内会 ( )
A 、死亡
B 、继续生长
C 、休眠
D 、以上都对 7、下列食用菌中,菌柄与菌盖着生关系为侧生的是 ( )
A 、橙盖鹅膏
B 、草菇
C 、平菇
D 、金针菇
8、在配制母种培养基的过程中,加入琼脂的作用是 ( ) A 、碳源 B 、氮源 C 、凝固剂 D 、以上都不是
9、食用菌子实体发育培养时的空气相对湿度一般控制在 ( )
A 、60-70%
B 、30-40%
C 、80-90%
D 、40-50% 10、外菌幕遗留在菌柄基部的袋状物或杯状物叫做 ( )
A 、菌褶
B 、菌环
C 、菌托
D 、鳞片
11、食用菌都属于 ( )
A 、好氧菌
B 、厌氧菌
C 、兼性厌氧菌
D 、微好氧菌
12、下列哪个是毒菌 ( )
A 、橙盖鹅膏
B 、灰白鹅膏
C 、糙皮侧耳
D 、金顶侧耳
13、检验食用菌是否为毒菌时,在样品冷浸液与热处理液中各加一滴尾草履虫增
殖液,若出现下述情况 ,则该菌不可食用。
( )
A 、两者均死亡
B 、两者都生存
C 、两者数量都增加
D 、冷浸液中尾草履虫死亡,热处理液中尾草履虫未死亡
14、菌种传代时,转管次数一般不超过 次。
( )
A 、1
B 、5
C 、10
D 、15
15、人们根据自己的目的采取一定手段改造生物,培养新品种或新种菌株的过程称为 ( ) A 、选种 B 、育种 C 、自然选种 D 、人工选种 16、下列哪项属于菌种保藏方法( )
A 、滤纸保藏
B 、盐渍
C 、切片保藏
D 、糖渍
17、在食用菌加工过程中,稀焦亚硫酸钠溶液的作用是 ( )
A 、杀青
B 、护色
C 、盐渍
D 、清洗
18、若发现某菌种表面有一小块琼脂块,则该菌种是 ( )
A 、母种
B 、原种
C 、栽培种
D 、一级种
19、金针菇子实体产生的白色粉末物是 ( ) A 、孢子 B 、杂菌 C 、菌丝体 D 、灰尘
20、若9月中旬栽培平菇,制取栽培种的时间约是 ( ) A 、8月中旬 B 、7月中旬 C 、6月中旬 D 、9月上旬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当前在我国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优势主要有 ( ) A 、劳动力丰富 B 、原材料来源广泛 C 、生产周期短 D 、设备简单
2、蘑菇栽培过程中覆土的作用主要有 ( )
A 、改变料面氧气和CO2浓度,促进子实体形成。
B 、提高和保持料面与土层湿度,满足子实体形成对水分的需要。
C 、土壤中微生物产生激素,促进子实体形成。
D 、土层有支撑子实体的作用
3、食用菌的常用的加工方法有 ( )
院系: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A、干制
B、盐制
C、糖制
D、制罐
4、菌棒增水的方法通常有()
A、滴注法
B、捏筒灌水法
C、浸水法
D、喷雾法
5、通过代料栽培,意义在于()
A、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
B、开阔了食用菌栽培材料来源和栽培区域
C、提高了食用菌产量
D、有利于食用菌机械化生产和科学管理
6、蘑菇培养料堆制时,翻堆的作用是()
A、改善料堆各部位的发酵条件
B、排除堆内废气,增加新鲜氧气,缩短发酵时间;
C、可在此时调节水分;
D、检查发酵状况,便于分次加入添加材料
7、采集食用菌标本应注意的事项有()
A、采集时要填好采集记录表;
B、每种标本需采足足够数量
C、对重要的种类还需采到各个发育阶段的标本
D、采集子实体时,应带土壤,连同菌柄基部一齐掘出,使标本完整
8、常见毒菌中毒的类型有()
A、胃肠炎型
B、中毒性肝炎型
C、溶血型
D、神经紊乱型
9、对食用菌进行诱变育种时,出发菌株通常选择
A、生产中已发生自然变异的菌株
B、生长速度快,营养要求低的菌株。
C、对诱变剂敏感的菌株
D、出菇早,适应性强的菌株
10、食用菌子实体在采收后极易变质,主要原因有()
A、子实体的呼吸作用
B、酶类引起的子实体褐变
C、微生物侵染
D、孢子释放、菌丝自溶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母种
2、组织分离
3、菌核
4、代料栽培
5、菌种保藏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草菇是我国人民喜爱的菇类,通常在北方冬季进行露天栽培()
2、进行双孢蘑菇栽培时,应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且保持温度在40℃以上。
()
3、栽培灵芝和金针菇时,都需要保持厌光和套袋式栽培()
4、菌种保藏是指提供充足的营养来使食用菌生长健壮,保持活性的方法。
()
5、鹅膏属的毒菇所引起的中毒类型通常为光过敏皮炎型,危害不大。
()
6、花菇的形成主要与品种有关()
7、菌丝徒长的原因主要是温度条件不适宜()
8、金针菇栽培过程中搔菌的作用是刺激菌丝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
9、发菌过程中发现菌袋下部出现霉菌点状污染,主要是因为接种不当引起。
()
10、培养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石灰是为了调节pH值。
()
五、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原种的质量鉴定可通过哪些方面进行?
2、影响食用菌生长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3、若准备在12月初出菇,应该在什么时候进行原种栽培种的制作,为什么?
4、什么叫食用菌原种?试设计一个香菇的原种配方并说明配制要点。
5、试述蘑菇栽培的工艺流程。
2020-2021《食用菌学》课程考试试卷A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BACAC BCCCC ABABB ABBAA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BCD
2、ABCD
3、ABCD
4、ABC
5、ABCD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D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母种:又称一级种、试管种,这是将经孢子分离法或组织分离法得到的纯培养物,移接到试管斜面培养基上培养而得到的纯种。
2、组织分离:切取子实体或菌核的一部分组织,转移到母种培养基上,经培养获得纯种的技术。
3、菌核:是由菌丝相互紧密缠结在一起形成的能抵抗不良环境的绳索状的休眠体。
4、代料栽培:利用木材以外的基质代替木材进行栽培的一种方式。
5、菌种保藏:通过低温、饥饿、干燥、真空、缺氧等不利条件,使微生物活动处于微弱活动或不活动状态,以减少变异发生。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
五、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原种的质量鉴定可通过哪些方面进行?
答:(1)种龄:转管次数不超过第5代的母种;(2)有效期:满瓶后三个月内的有效,草菇一个月内有效;(3)菌种的外观:菌丝生长健壮,色泽洁白,无杂菌、虫害、杂色出现(银耳菌种除白色的银耳菌丝外,还应有烟灰菌丝)。
种瓶内无黄色水汁(菌丝老化,代谢产物出现)。
总要求:纯、正、壮、润、香。
2、影响食用菌生长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答:外界因素主要有温度、湿度和水分、光照、酸碱度、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营养因素有C源:棉籽壳、木屑、秸杆等,N源:畜禽粪、米糠、麦麸等;生长因子:维生素等;无机盐:石膏、硫酸镁等;生长刺激素:三十烷醇等。
3、若准备在12月初出菇,应该在什么时候进行原种栽培种的制作,为什么?答:应在8月中旬至9月初进行原种栽培种的制作,原种接种后满袋或瓶时间大致为30天,原种转接到栽培种后,菌丝满袋时间大约为30天左右,所以一般提前两个月制作二级种,栽培种转接到栽培袋后大约30天左右出菇。
4、什么叫食用菌原种?试设计一个香菇的原种配方并说明配制要点。
答:二级种又称原种,这是由母种转接到装有麦粒等固体培养基质的专有菌种瓶中经过培养后形成。
配方:棉籽壳80%,米糠15%,糖1%,石灰1%,玉米粉3%,水1:1.3,均匀拌料后加水调至65%,装袋灭菌。
注意含水量和松紧适度。
5、试述蘑菇栽培的工艺流程。
答:培养料堆制(前发酵、后发酵)----播种----发菌覆土----出菇管理(水分管理:要点:轻、勤或间隔重水。
通风换气、清理床面、防秋菇后期高温、合理追肥)----越冬管理----春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