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病诊断标准与报病要求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复诊病例不报告 ✓ 随访病例不报告 ✓ 跨年度随访血清检查阳性者不报告 ✓ 不能将胎传梅毒报告为相应期梅毒
以下情况不做隐性梅毒诊断,也不 作为隐性梅毒病例报告
在对人群筛查中,发现的无任何症状与体征, RPR/TRUST阳性, TPPA/TPHA阴性,不为 隐性梅毒
在对人群筛查中,发现的无任何症状与体征, RPR/TRUST阴性, TPPA/TPHA阳性,需要 进一步询问病史,或随访进一步检查
在对人群筛查中,发现的无任何症状与体征, RPR/TRUST阳性, TPPA/TPHA阳性,经过 询问病史,过去有明确的梅毒诊断史,经过 了规范的长效青霉素治疗,并排除再感染的 可能性,不为隐性梅毒
以下情况不做隐性梅毒诊断,也不 作为隐性梅毒病例报告
术前、孕产妇梅毒血清检测阳性者,不立 即作为隐性梅毒诊断与报告。应确定诊断, 或由皮肤性病科医生会诊,或转诊到皮肤 性病科,进一步检查后确认是否为隐性梅 毒。
鼻中隔等穿孔性损害;骨、眼损害,其它内脏损害。神经梅毒、心血管梅 毒 实验室检查 RPR/TRUST阳性,未做TPPA/TPHA/TP-ELISA
隐性梅毒的诊断标准
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病史: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 临床表现:无任何梅毒症状与体征 实验室检查
RPR/TRUST阳性;和 TPPA/TPHA/TP-ELISA阳性;和 脑脊液检查(WBC、蛋白量)无异常
疑似病例-疑似病例
病史: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 临床表现:无任何梅毒症状与体征 实验室检查
RPR/TRUST阳性,未做TPPA/TPHA/TP-ELISA
后天梅毒病例报告要求
✓ 无梅毒相应期的临床表现不能报告梅毒 ✓ 仅分实验室诊断病例与疑似病例
✓ 无临床诊断病例 ✓ 无病原携带病例 ✓ 无阳性检测病例
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
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无任何症状 实验室检测结果:抗原检测阳性;或核酸检测阳性;或细胞
培养阳性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病例报告要求
✓仅分实验室诊断病例与病原携带者
✓ 无临床诊断病例 ✓ 无疑似病例 ✓ 无阳性检测病例
✓复诊病例不报告 ✓随访病例不报告 ✓无症状的病例需要报告 ✓无症状的病例不能报告为阳性检测病例
血站对献血员梅毒检测阳性,应进行转诊, 不做病例报告
疾控对监测人群梅毒检测阳性,应进行转诊, 不做病例报告
胎传梅毒的诊断标准
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病史:生母为梅毒患者或感染者 临床表现:2岁以内发病的早期胎传梅毒,类似于二期梅毒表现;2岁以
后发病的晚期胎传梅毒,类似于三期梅毒的表现。胎传隐性梅毒,无症状。 实验室检查
胎传梅毒病例报告要求
✓ 仅有通过胎盘传播者为胎传梅毒 ✓ 仅分实验室诊断病例与疑似病例
✓ 无临床诊断病例 ✓ 无病原携带病例 ✓ 无阳性检测病例
✓ 复诊病例不报告 ✓ 随访病例不报告 ✓ 跨年度随访血清检查阳性者不报告 ✓ 不能将无症状的胎传梅毒报告为隐性梅毒 ✓ 不能将有症状的胎传梅毒报告为一期、二期或三期梅毒 ✓ 经产道感染的梅毒,出现硬下疳,作为一 期梅毒诊断与报告
RPR/TRUST阳性,抗体滴度等于或高于生母4倍(2个稀释度)。未做
TPPA/TPHA
应取婴儿静脉血,而非脐带血检测
以下情况不做胎传梅毒诊断,也不 作为胎传梅毒病例报告
生母患过梅毒,经过合适的、规范的长效青霉 治疗, RPR/TRUST阳性,但滴度很低(在1︰4 及以下);所生婴儿没有任何症状与体征, RPR/TRUST阳性,但滴度很低(在1︰4及以下), TPPA/TPHA阳性,不做为胎传梅毒病病例报告
鼻中隔等穿孔性损害;骨、眼损害,其它内脏损害。神经梅毒、心血管梅 毒 实验室检查 RPR/TRUST阳性;和TPPA/TPHA/TP-ELISA阳性 脑脊液检查:WBC、蛋白量异常,VDRL或FTA-ABS阳性; 三期梅毒组织病理变化。
疑似病例-疑似病例
病史: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 临床表现:病期2年以上,皮肤粘膜损害:结节梅毒疹、树胶肿,上腭、
DNA检测阳性
尖锐湿疣病例报告要求
✓ 无尖锐湿疣临床表现者不报告 ✓ 每例尖锐湿疣病人只报告一次 ✓ 以前无尖锐湿疣诊断病史的首诊病例应报告
✓ 无疑似病例 ✓ 无阳性检测病例 ✓ 无病原携带者
✓ 复诊病例不报告 ✓ 随访病例不报告 ✓ 复发病例不报告 ✓ 无临床表现,仅HPV DNA检测阳性者不报告 ✓ 无临床表现,仅5%醋酸检测阳性者不报告
诊断要点: 硬下疳
硬下疳皮损:TP暗视野检查阳性;
或
RPR/TRUST阳性,TPPA/TPHA/TP-ELISA阳性
疑似病例-疑似病例
病史: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
临床表现:硬下疳、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实验室检查
RPR/TRUST阳性,未做TPPA/TPHA/TP-ELISA,未做TP暗视 野检查
与HIV确证试验不同
梅毒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 现、病史进行诊断,仅凭 血清检测结果是不够的
淋病
文件来源
卫生部卫生行业标准 《淋病诊断标准》WS 268-2007
淋病的诊断标准
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病史:性接触史/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尿道炎,宫颈炎,女童外阴阴道炎,附睾、前列
腺炎、输卵管炎(盆腔炎),咽、直肠、结膜炎、心内膜炎、 关节炎等 实验室检查:男性尿道分泌物涂片查到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 菌;临床标本淋球菌培养阳性
性病诊断标准与报病要求
主要内容
一、性病诊断标准 二、性病报病要求 三、性病报病中的问题
一、性病诊断标准
性病的种类
1、淋病 2、梅毒
注:不再有 非淋报告
3、尖锐湿疣
4、生殖器疱疹
5、生殖器沙眼衣原体感 染
梅毒
文件来源
卫生部卫生行业标准 《梅毒诊断标准》WS 273-2007
毒证据 IgG抗体能自母亲通过胎盘转给胎儿,从母亲
来的IgG抗体一般在6个月消失 新生儿自身的IgG抗体,在出生后第3个月开
始形成
关于梅毒血清检测方法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非特异性
RPR
TRUST
VDRL
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特异性
TPHA
TPPA TP-ELISA TP-WB TP-胶体金法
确诊病例:同时符合疑似病例+暗视野或螺
旋体试验
三期梅毒——疑似病例: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非螺旋 体试验
确诊病例:符合疑似病例+螺旋体试验或脑脊液
异常或组织病理
隐性梅毒——疑似病例:流行病学史+非螺旋体试验
确诊病例:符合疑似病例+螺旋体试验+脑脊液
无异常
胎传梅毒——疑似病例:生母梅毒患者+有或无临床表 现+非螺旋体试验(高于母亲4倍)
皮损或胎盘检查:TP暗视野检查阳性 或 RPR/TRUST阳性,抗体滴度等于或高于生母4倍(2个稀释度)或3个月随访上升
4倍 TPPA/TPHA阳性(或18个月后仍呈阳性)
疑似病例-疑似病例
病史:生母为梅毒患者或感染者 临床表现:2岁以内发病的早期胎传梅毒,类似于二期梅毒表现;2岁以
后发病的晚期胎传梅毒,类似于三期梅毒的表现。胎传隐性梅毒,无症状。 实验室检查
糜烂、溃疡、结痂
实验室检查:细胞学检查阳性,或单纯疱疹病毒抗原
检测阳性,或单纯疱疹病毒培养阳性
生殖器疱疹病例报告要求
✓ 无生殖器疱疹临床表现者不报告 ✓ 每例生殖器疱疹病人只报告一次 ✓ 以前无生殖器疱疹诊断病史的首诊病例应报告
✓ 无疑似病例 ✓ 无阳性检测病例 ✓ 无病原携带者
✓ 复诊病例不报告 ✓ 随访病例不报告 ✓ 复发病例不报告 ✓ 无临床表现,仅HSV血清检测阳性者不报告
孕妇梅毒未得到合适的治疗
非青霉素治疗 在生产前1个月内治疗 未治疗者
关于胎传梅毒的诊断
50%以上的胎传梅毒出生时没有临床症状 过去认为在孕妇怀孕的4个月内孕妇不会将梅
毒传染给胎儿,现在发现,在怀孕的任何时期 均有可能传染给胎儿 在哺乳期仅当哺乳妇女乳头有梅毒皮损时会将 梅毒传染给新生儿或婴儿 胎传梅毒诊断应根据其生母的病史、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测结果,新生儿或婴儿的病史、临床 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
关于胎传梅毒的诊断
怀疑感染梅毒的新生儿或婴儿应在出生时、生后3个 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做梅毒血清学检查
检查RPR滴度很重要,母亲与新生儿或婴儿最好在同 一个实验室进行检测,如果新生儿或婴儿的滴度高于 母亲提示有胎传梅毒
如果抗体来源于母亲,一般地,婴儿在3个月RPR滴 度开始下降,在6个月成为阴性。如果6个月后RPR仍 然阳性,应做进一步检查
梅毒诊断标准与病例报告
一期梅毒 二期梅毒 三期(晚期)梅毒 隐性(潜伏)梅毒
胎传(先天)梅毒
后天梅毒
二期梅毒 三期(晚期)梅毒 隐性(潜伏)梅毒
诊断原则
病史、临 床表现、 实验室检 测结果三 者结合起 来综合判 断
一期梅毒的诊断标准
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病史: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 临床表现:硬下疳、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实验室检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确诊病例:符合疑似病例+暗视野或螺旋体试验
复习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确诊病例:流行病 学史(可缺)+临床表现+抗原检测或细胞培养 或核酸检测
病史: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 临床表现:病期2年内,多形性皮损,也可出现其它损害(关节、
眼、内脏等) 实验室检查
RPR/TRUST阳性,未做TPPA/TPHA/TP-ELISA
三期梅毒的诊断标准
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病史: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 临床表现:病期2年以上,皮肤粘膜损害:结节梅毒疹、树胶肿,上腭、
如果出生后18个月,TPPA检测结果为阳性,可诊断 为胎传梅毒
出生时梅毒血清检测阴性时不能排除为胎传梅毒,因 有窗口期。如果怀疑婴儿感染梅毒,在出生后3个月 应重复做梅毒血清检测
关于胎传梅毒的诊断
IgM抗体不能通过胎盘 胎儿在宫内感染梅毒螺旋体抗体后,在胚胎晚
期(6-9个月)能合成IgM抗体 新生儿或婴儿检出19S- IgM抗体是诊断先天梅
疑似病例-疑似病例
病史:性接触史/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男性尿道炎,女性尿道炎、宫颈炎,其它表现 实验室检查:未开展
淋病病例报告要求
✓ 仅分实验室诊断病例与疑似病例
✓ 无临床诊断病例 ✓ 无病原携带病例 ✓ 无阳性检测病例
✓ 复诊病例不报告 ✓ 随访病例不报告 ✓ 无症状的淋病需要报告 ✓ 淋菌性新生儿眼结膜炎病例需要报告 ✓ 其它部位淋病需要报告
尖锐湿疣
文件来源
卫生部卫生行业标准
《尖锐湿疣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 235-2003
尖锐湿疣的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临床诊断
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生殖器、肛门部位的赘生物损害
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生殖器、肛门部位的赘生物损害 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阳性;或HPV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文件来源
全国性病监测方案(试行) 暂无卫生部卫生行业标准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诊断标准
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男性尿道炎,女性尿道炎、宫颈炎,附睾、前列
腺炎、输卵管炎(盆腔炎),咽、直肠、结膜炎、心内膜炎、 关节炎等 实验室检测结果:抗原检测阳性;或核酸检测阳性;或细胞 培养阳性
复习
国家性病诊断标准与报病要求(简约版)
1、监测病种——淋病、梅毒、生殖道沙眼 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
2、病例定义:
淋病——疑似病例: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
确诊病例: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涂片
革兰染色/淋球菌分离培养
复习
梅毒
一期、 二期梅毒——疑似病例: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 +非螺旋体试验
生殖器疱疹
文件来源
卫生部卫生行业标准
《生殖器疱疹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 236-2003
生殖器疱疹的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临床诊断病例
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原发性、复发性,肛门生殖器部位的水疱、
糜烂、溃疡、结痂
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原发性、复发性,肛门生殖器部位的水疱、
二期梅毒的诊断标准
诊断要点:
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多形皮损
病史: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
临床表现:病期2年内,多形性皮损,也可出现其它损害(关节、 眼、内脏等)
实验室检查
皮损如扁平湿疣、湿丘疹等:TP暗视野检查阳性;或
RPR/TRUST阳性,和TPPA/TPHA/TP-ELISA阳性
疑似病例-疑似病例
以下情况不做隐性梅毒诊断,也不 作为隐性梅毒病例报告
在对人群筛查中,发现的无任何症状与体征, RPR/TRUST阳性, TPPA/TPHA阴性,不为 隐性梅毒
在对人群筛查中,发现的无任何症状与体征, RPR/TRUST阴性, TPPA/TPHA阳性,需要 进一步询问病史,或随访进一步检查
在对人群筛查中,发现的无任何症状与体征, RPR/TRUST阳性, TPPA/TPHA阳性,经过 询问病史,过去有明确的梅毒诊断史,经过 了规范的长效青霉素治疗,并排除再感染的 可能性,不为隐性梅毒
以下情况不做隐性梅毒诊断,也不 作为隐性梅毒病例报告
术前、孕产妇梅毒血清检测阳性者,不立 即作为隐性梅毒诊断与报告。应确定诊断, 或由皮肤性病科医生会诊,或转诊到皮肤 性病科,进一步检查后确认是否为隐性梅 毒。
鼻中隔等穿孔性损害;骨、眼损害,其它内脏损害。神经梅毒、心血管梅 毒 实验室检查 RPR/TRUST阳性,未做TPPA/TPHA/TP-ELISA
隐性梅毒的诊断标准
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病史: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 临床表现:无任何梅毒症状与体征 实验室检查
RPR/TRUST阳性;和 TPPA/TPHA/TP-ELISA阳性;和 脑脊液检查(WBC、蛋白量)无异常
疑似病例-疑似病例
病史: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 临床表现:无任何梅毒症状与体征 实验室检查
RPR/TRUST阳性,未做TPPA/TPHA/TP-ELISA
后天梅毒病例报告要求
✓ 无梅毒相应期的临床表现不能报告梅毒 ✓ 仅分实验室诊断病例与疑似病例
✓ 无临床诊断病例 ✓ 无病原携带病例 ✓ 无阳性检测病例
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
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无任何症状 实验室检测结果:抗原检测阳性;或核酸检测阳性;或细胞
培养阳性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病例报告要求
✓仅分实验室诊断病例与病原携带者
✓ 无临床诊断病例 ✓ 无疑似病例 ✓ 无阳性检测病例
✓复诊病例不报告 ✓随访病例不报告 ✓无症状的病例需要报告 ✓无症状的病例不能报告为阳性检测病例
血站对献血员梅毒检测阳性,应进行转诊, 不做病例报告
疾控对监测人群梅毒检测阳性,应进行转诊, 不做病例报告
胎传梅毒的诊断标准
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病史:生母为梅毒患者或感染者 临床表现:2岁以内发病的早期胎传梅毒,类似于二期梅毒表现;2岁以
后发病的晚期胎传梅毒,类似于三期梅毒的表现。胎传隐性梅毒,无症状。 实验室检查
胎传梅毒病例报告要求
✓ 仅有通过胎盘传播者为胎传梅毒 ✓ 仅分实验室诊断病例与疑似病例
✓ 无临床诊断病例 ✓ 无病原携带病例 ✓ 无阳性检测病例
✓ 复诊病例不报告 ✓ 随访病例不报告 ✓ 跨年度随访血清检查阳性者不报告 ✓ 不能将无症状的胎传梅毒报告为隐性梅毒 ✓ 不能将有症状的胎传梅毒报告为一期、二期或三期梅毒 ✓ 经产道感染的梅毒,出现硬下疳,作为一 期梅毒诊断与报告
RPR/TRUST阳性,抗体滴度等于或高于生母4倍(2个稀释度)。未做
TPPA/TPHA
应取婴儿静脉血,而非脐带血检测
以下情况不做胎传梅毒诊断,也不 作为胎传梅毒病例报告
生母患过梅毒,经过合适的、规范的长效青霉 治疗, RPR/TRUST阳性,但滴度很低(在1︰4 及以下);所生婴儿没有任何症状与体征, RPR/TRUST阳性,但滴度很低(在1︰4及以下), TPPA/TPHA阳性,不做为胎传梅毒病病例报告
鼻中隔等穿孔性损害;骨、眼损害,其它内脏损害。神经梅毒、心血管梅 毒 实验室检查 RPR/TRUST阳性;和TPPA/TPHA/TP-ELISA阳性 脑脊液检查:WBC、蛋白量异常,VDRL或FTA-ABS阳性; 三期梅毒组织病理变化。
疑似病例-疑似病例
病史: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 临床表现:病期2年以上,皮肤粘膜损害:结节梅毒疹、树胶肿,上腭、
DNA检测阳性
尖锐湿疣病例报告要求
✓ 无尖锐湿疣临床表现者不报告 ✓ 每例尖锐湿疣病人只报告一次 ✓ 以前无尖锐湿疣诊断病史的首诊病例应报告
✓ 无疑似病例 ✓ 无阳性检测病例 ✓ 无病原携带者
✓ 复诊病例不报告 ✓ 随访病例不报告 ✓ 复发病例不报告 ✓ 无临床表现,仅HPV DNA检测阳性者不报告 ✓ 无临床表现,仅5%醋酸检测阳性者不报告
诊断要点: 硬下疳
硬下疳皮损:TP暗视野检查阳性;
或
RPR/TRUST阳性,TPPA/TPHA/TP-ELISA阳性
疑似病例-疑似病例
病史: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
临床表现:硬下疳、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实验室检查
RPR/TRUST阳性,未做TPPA/TPHA/TP-ELISA,未做TP暗视 野检查
与HIV确证试验不同
梅毒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 现、病史进行诊断,仅凭 血清检测结果是不够的
淋病
文件来源
卫生部卫生行业标准 《淋病诊断标准》WS 268-2007
淋病的诊断标准
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病史:性接触史/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尿道炎,宫颈炎,女童外阴阴道炎,附睾、前列
腺炎、输卵管炎(盆腔炎),咽、直肠、结膜炎、心内膜炎、 关节炎等 实验室检查:男性尿道分泌物涂片查到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 菌;临床标本淋球菌培养阳性
性病诊断标准与报病要求
主要内容
一、性病诊断标准 二、性病报病要求 三、性病报病中的问题
一、性病诊断标准
性病的种类
1、淋病 2、梅毒
注:不再有 非淋报告
3、尖锐湿疣
4、生殖器疱疹
5、生殖器沙眼衣原体感 染
梅毒
文件来源
卫生部卫生行业标准 《梅毒诊断标准》WS 273-2007
毒证据 IgG抗体能自母亲通过胎盘转给胎儿,从母亲
来的IgG抗体一般在6个月消失 新生儿自身的IgG抗体,在出生后第3个月开
始形成
关于梅毒血清检测方法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非特异性
RPR
TRUST
VDRL
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特异性
TPHA
TPPA TP-ELISA TP-WB TP-胶体金法
确诊病例:同时符合疑似病例+暗视野或螺
旋体试验
三期梅毒——疑似病例: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非螺旋 体试验
确诊病例:符合疑似病例+螺旋体试验或脑脊液
异常或组织病理
隐性梅毒——疑似病例:流行病学史+非螺旋体试验
确诊病例:符合疑似病例+螺旋体试验+脑脊液
无异常
胎传梅毒——疑似病例:生母梅毒患者+有或无临床表 现+非螺旋体试验(高于母亲4倍)
皮损或胎盘检查:TP暗视野检查阳性 或 RPR/TRUST阳性,抗体滴度等于或高于生母4倍(2个稀释度)或3个月随访上升
4倍 TPPA/TPHA阳性(或18个月后仍呈阳性)
疑似病例-疑似病例
病史:生母为梅毒患者或感染者 临床表现:2岁以内发病的早期胎传梅毒,类似于二期梅毒表现;2岁以
后发病的晚期胎传梅毒,类似于三期梅毒的表现。胎传隐性梅毒,无症状。 实验室检查
糜烂、溃疡、结痂
实验室检查:细胞学检查阳性,或单纯疱疹病毒抗原
检测阳性,或单纯疱疹病毒培养阳性
生殖器疱疹病例报告要求
✓ 无生殖器疱疹临床表现者不报告 ✓ 每例生殖器疱疹病人只报告一次 ✓ 以前无生殖器疱疹诊断病史的首诊病例应报告
✓ 无疑似病例 ✓ 无阳性检测病例 ✓ 无病原携带者
✓ 复诊病例不报告 ✓ 随访病例不报告 ✓ 复发病例不报告 ✓ 无临床表现,仅HSV血清检测阳性者不报告
孕妇梅毒未得到合适的治疗
非青霉素治疗 在生产前1个月内治疗 未治疗者
关于胎传梅毒的诊断
50%以上的胎传梅毒出生时没有临床症状 过去认为在孕妇怀孕的4个月内孕妇不会将梅
毒传染给胎儿,现在发现,在怀孕的任何时期 均有可能传染给胎儿 在哺乳期仅当哺乳妇女乳头有梅毒皮损时会将 梅毒传染给新生儿或婴儿 胎传梅毒诊断应根据其生母的病史、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测结果,新生儿或婴儿的病史、临床 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
关于胎传梅毒的诊断
怀疑感染梅毒的新生儿或婴儿应在出生时、生后3个 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做梅毒血清学检查
检查RPR滴度很重要,母亲与新生儿或婴儿最好在同 一个实验室进行检测,如果新生儿或婴儿的滴度高于 母亲提示有胎传梅毒
如果抗体来源于母亲,一般地,婴儿在3个月RPR滴 度开始下降,在6个月成为阴性。如果6个月后RPR仍 然阳性,应做进一步检查
梅毒诊断标准与病例报告
一期梅毒 二期梅毒 三期(晚期)梅毒 隐性(潜伏)梅毒
胎传(先天)梅毒
后天梅毒
二期梅毒 三期(晚期)梅毒 隐性(潜伏)梅毒
诊断原则
病史、临 床表现、 实验室检 测结果三 者结合起 来综合判 断
一期梅毒的诊断标准
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病史: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 临床表现:硬下疳、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实验室检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确诊病例:符合疑似病例+暗视野或螺旋体试验
复习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确诊病例:流行病 学史(可缺)+临床表现+抗原检测或细胞培养 或核酸检测
病史: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 临床表现:病期2年内,多形性皮损,也可出现其它损害(关节、
眼、内脏等) 实验室检查
RPR/TRUST阳性,未做TPPA/TPHA/TP-ELISA
三期梅毒的诊断标准
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病史: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 临床表现:病期2年以上,皮肤粘膜损害:结节梅毒疹、树胶肿,上腭、
如果出生后18个月,TPPA检测结果为阳性,可诊断 为胎传梅毒
出生时梅毒血清检测阴性时不能排除为胎传梅毒,因 有窗口期。如果怀疑婴儿感染梅毒,在出生后3个月 应重复做梅毒血清检测
关于胎传梅毒的诊断
IgM抗体不能通过胎盘 胎儿在宫内感染梅毒螺旋体抗体后,在胚胎晚
期(6-9个月)能合成IgM抗体 新生儿或婴儿检出19S- IgM抗体是诊断先天梅
疑似病例-疑似病例
病史:性接触史/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男性尿道炎,女性尿道炎、宫颈炎,其它表现 实验室检查:未开展
淋病病例报告要求
✓ 仅分实验室诊断病例与疑似病例
✓ 无临床诊断病例 ✓ 无病原携带病例 ✓ 无阳性检测病例
✓ 复诊病例不报告 ✓ 随访病例不报告 ✓ 无症状的淋病需要报告 ✓ 淋菌性新生儿眼结膜炎病例需要报告 ✓ 其它部位淋病需要报告
尖锐湿疣
文件来源
卫生部卫生行业标准
《尖锐湿疣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 235-2003
尖锐湿疣的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临床诊断
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生殖器、肛门部位的赘生物损害
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生殖器、肛门部位的赘生物损害 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阳性;或HPV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文件来源
全国性病监测方案(试行) 暂无卫生部卫生行业标准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诊断标准
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男性尿道炎,女性尿道炎、宫颈炎,附睾、前列
腺炎、输卵管炎(盆腔炎),咽、直肠、结膜炎、心内膜炎、 关节炎等 实验室检测结果:抗原检测阳性;或核酸检测阳性;或细胞 培养阳性
复习
国家性病诊断标准与报病要求(简约版)
1、监测病种——淋病、梅毒、生殖道沙眼 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
2、病例定义:
淋病——疑似病例: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
确诊病例: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涂片
革兰染色/淋球菌分离培养
复习
梅毒
一期、 二期梅毒——疑似病例: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 +非螺旋体试验
生殖器疱疹
文件来源
卫生部卫生行业标准
《生殖器疱疹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 236-2003
生殖器疱疹的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临床诊断病例
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原发性、复发性,肛门生殖器部位的水疱、
糜烂、溃疡、结痂
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原发性、复发性,肛门生殖器部位的水疱、
二期梅毒的诊断标准
诊断要点:
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多形皮损
病史: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
临床表现:病期2年内,多形性皮损,也可出现其它损害(关节、 眼、内脏等)
实验室检查
皮损如扁平湿疣、湿丘疹等:TP暗视野检查阳性;或
RPR/TRUST阳性,和TPPA/TPHA/TP-ELISA阳性
疑似病例-疑似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