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8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任公‘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可 见先生一定是与这首诗产生了共鸣。那么, 先生所处的时代社会状况与杜甫当时可有类 似之处?任公与杜甫之心又有什么相通之处 呢?
先生书法沉稳秀丽,文章酣畅淋漓, 演讲更是感情丰沛、动人心肺!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字词识记
戊(wù)戌(xū) 叱咤(zhà)
莅(lì)临
迥(jiǒng)异
精悍(hàn) 激亢(kàng)
箜(kōng)篌(hóu)
酣(hān)畅 蓟(jì)北
(2)多音字
禁jjīìnn禁 禁受 令
qiánɡ强壮 强qiǎnɡ勉强
1段交代背景,为下文展现先生风采作铺垫。暗 写先生过去的政治风采--衬托现在的学者风范; 明写达官显贵的演讲--衬托先生演讲的精彩深刻;
7、最后一段是散文的归结部分,这段写什么内 容,有什么作用?
点明梁任公作为学者的主要特点:有学问、有文采、 有热心肠,才华横溢、谦逊自负、风趣幽默。抒发崇 敬之情,总结全文。
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2、记述演讲一般可以怎样去写? 演讲前
纵向展开 演讲中 演讲后
3、文章记叙演讲的段落是哪些?可划分为几个层次? 第2段-第9段写演讲的情况。
演讲前:(2)演讲稿美观
演讲中
(3)演讲时间、地点、人物 (4)奇特的开场白和他的语音语调。 (5-8)写梁任公先生的演讲片段。
纵向展开
主要事件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最为动荡、混乱 的时代。当时中国处于军阀混战时期,先生就生 活在这样的时代。国家动荡让他涕泗交流,战乱 平定国家安定让他张口大笑,他和杜甫一样是忧 国忧民的。先生希望国家安定、富强。从他的哭 与笑中我们可以看出任公先生的爱国情怀。
6、主要事件之外,文章还有第一段。这段 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其他事情
主要事情
揭示主旨
白描手法 本文突出梁任公的学识、神采、气质,不是抓住他的整 个人生来写,而是写片段的记忆与印象,如同摄像,只选取 几个精彩的镜头——奇特的开场白、激情的表演、风趣的演 说,运用极其俭省的白.描.手.法.,生动传神地点染,集中表现 人物光彩的一面,表现出极高的驾驭文字的能力。这种白描 手法在写作中,尤其在描写人物时,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定义:“白描手法”,指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 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他的 情态面貌。
请运用白描手法,写一个片段,描写你熟悉的一个人物, 要求突出人物的特征,70 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钟世才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人们为之 感动,为之敬仰(景仰/敬仰)! ②安葬季羡林先生骨灰期间,多位专家学者和乡亲向记 者表达了对季羡林不朽精神的景仰(景仰/敬仰)之情。
4.熟语运用 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杨叔子院士的报告博.闻.强.记.,深入浅出,让聆听报告 的师生在景仰大师的同时,见贤思齐,台上台下互动,气氛 热烈。(×) 请说明理由:“博闻强记”指见闻广博,记忆力强。不 能用于报告的内容,应改为“旁征博引”。
这几天,我们 非常荣幸:因为大 师一个接一个向我 们走来:鲁迅来了, 巴金来了,现在, 微笑着向我们走来 的是他-------
梁实秋
梁实秋(1903—1987),著名文学评论家、 散文家、翻译家。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 新月书社,主编《新月》月刊。后迁至台, 历任台北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英语教研所 主任、文学院院长、国立编译馆馆长。代表 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 集》、《偏见集》、《秋室杂文》、长篇散 文集《槐园梦忆》等。译有《莎士比亚全集》 等。主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
• 我的学校是很特殊的。上午的课全是用英语讲 授,下午的课全是国语讲授。上午的课很严, 三日一问,五日一考,不用功便被淘汰,下午 的课稀松,成绩与毕业无关。所以每天下午上 国文之类的课程,学生们便不积极,课堂上常 是稀稀拉拉的不大上座,但教员用拿毛笔的姿 势举着铅笔点名的时候,学生却个个都到了, 因为一个学生不只答一声到。真到了的学生, 一部分是从事午睡,微发鼾声;一部分看小说, 如《官场现形记》《玉梨魂》之类;一部分写 “父母亲大人膝下”式的家书;一部分干脆瞪 着大眼发呆,神游八表。
(4)结合今年《南方日报》第八次改版,《南方日报》又 隆重推出“头版曝光”栏目,在头版刊发短.小.精.悍.的舆论监 督文章,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请说明理由:“短小精悍”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 也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不长而有力。用在此处合乎要求。
文本阅读
1、本文是一篇叙事写人的散文,应该按三步 展开思路。从标题看,本文的主要事件是 什么?
(2)妈妈对她叱.咤.风.云.,并且常常不顾场所,让她感到很 难受。(×)
请说明理由:“叱咤风云”指怒叱之声,令风云失色, 形容轰动一时的人物。今多指将帅或左右时局的威风、气势。 用在句中属望文生义。
(3)房地产和制造业是不同的行业,对人才和技术的要求 也迥.乎.不.同.。(√)
请说明理由:“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用在此处合 乎要求。
崇祯皇帝
光绪帝
爱国情怀
戊戌变法失败,光绪被囚禁,戊 戌六君子被杀。康有为、梁启超 逃亡到日本。梁启超逃亡到日本 后他给自己的书斋取名为“饮冰 室”。笔名为“饮冰室主人”。
‘饮冰’,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 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梁启超于戊戌政变 失败逃亡日本后用‘饮冰室主人’为笔名,可 见其内心的惶恐焦急,他忧国忧民、忧心如焚。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堕河而死, 将奈公何!
先生是由《箜篌引》中这个强要 渡河的人想到了谭嗣同,先生如 此之悲是因为他曾经与谭嗣同一 起为国家变法图强而努力,谭嗣 同甘愿牺牲以救国民的直面死亡 的勇气与爱国情操让先生为之敬 佩,为之感慨。先生如此之悲也 正是因为先生的一腔爱国情怀!
《桃花扇》是清代孔尚任的戏曲, 是悲叹明朝灭亡的。
• 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 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 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 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活灵活现。他的身 材高大,但是两肩总是耸得高高,鼻尖有一些红,像酒 糟的,鼻孔里常年地藏着两桶清水鼻涕,不时地吸溜着, 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地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也 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地吊出两根 玉箸。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长袍,好像是在给谁穿孝。 袍子在整洁的阶段时我没有赶得上看见,余生也晚,我 看见那袍子的时候即已油渍斑斑。他经常是仰着头,迈 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得看 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感情:痛哭流涕、张口狂笑
(感情丰沛)
内容:博闻强记、旁征博引
(学识丰富)
效果:印象深刻、影响深远
5、作者特别提及哪三个演讲片段?表现了梁任公哪 些特点?
《古今注》:朝鲜津卒霍里 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 狂夫,披发提壶,乱流而渡, 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 河而死。妻援箜篌而鼓之, 作“公无渡河”之曲,声甚 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 子高还,语其妻丽玉,丽玉 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 名《箜篌引》。
他的老师就更了不起。清华大学校训 “发奋图强,厚德载物”就出自他的老师之手。
光绪帝 袁世凯
老师:康有为
战友:谭嗣同
王国维 同仁: 赵元任
陈寅恪
学生:
梁实秋 徐志摩
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 世能有几人?
•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 饮冰室主人。
• 中国近代维新派领导、学者。是中国资产阶级启 蒙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学术大师,有中国 近代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匠之称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称“新十 八谈”命脉篇《丰水兴利保发展》一文有气势、有深度,对 社会各界提高对水的认识有很好的启迪(启迪/启发)作用。 ②虽然老师一再启发(启迪/启发),他仍然如入雾里,找 不到解答问题的头绪。
(2)景仰·敬仰 两者都有“尊重、仰慕”之意,但词义的轻重与语体色 彩不同。 “景仰”指佩服尊敬、仰慕。 “敬仰”指敬重仰慕。 “景仰”比“敬仰”意思更重一些,也更文雅一点。
• 12岁中秀才,17岁中举,后师从康有为。
• 1894年,参与“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戊 戌变法”;失败后,出亡日本。1912年,回国; 1915年,参与策动反对袁世凯的“云南起义”; 1920年后,脱离政界,专心学术;1929年,病逝。
• 代表作:《饮冰室合集》
• 1902年,首次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成为 “中华民族”这一词语的首、作者从哪些角度刻画先生的讲演的?表现了他哪 些特点?
音容笑貌、学者风范
外貌:短小精悍、步履稳健、秃头
顶,宽下巴,肥大长袍
神态:风神潇洒、光芒四射
语言:(开场白)谦逊自负、
(声音)冷静有力嘹亮又激亢
表情:成为表演 酣畅淋漓
动作:手舞足蹈、掩面顿足
(潇洒自信) (沉稳 睿智) (自由洒脱)
【解析】 用白描手法写人物,首先要抓住人物最突出 的特征,粗线条勾勒出人物形象,使人读后如见其人;其次 语言要精练、传神。
【参考示例】 一:我喜出望外,抬头一看,一位约 30 岁的年轻人,身着雨衣,脚穿皮鞋,长长的脸上,有许多小 疙瘩,眼睛显得过小,皮肤十分粗糙。
二:修鞋匠是一位四十开外的中年人,他黧黑的面孔, 两道浓眉,一对大眼睛凹进眼眶,嘴里一口结实的牙齿,好 像能把嘴里的鞋钉咬断。他身上老是穿着一件很旧的中山装, 一双又黑又粗的手上长满了老茧。
因此,文中“热心肠”并非指热心帮助他人,而是指用 他的一腔热血、一腔爱国热情和他身上所具有的独特的对优 秀作品的理解,学术人格的魅力来感染人、教育人。
总结
这篇课文题为记一次演讲,好像是记事, 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 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抒发自己的崇敬之 情。
文章思路符合一般散文的展开思路
jiànɡ倔强
zhuó沉着 着zzhhāeo顺着着数
zháo着急
角jujiéǎo主角角度
bǐnɡ屏息 屏pínɡ屏风
bīnɡ屏营
chà差劲 差ccīhā参i差出差
chā差错
2.字形辨认
步lǚ履 fù覆盖
激kànɡ亢 引hánɡ吭高歌 土kànɡ炕
wù xū戊戌变法 shù戍守 rónɡ戎马
jiǒnɡ迥乎不同 jiǒnɡ jiǒnɡ炯炯有神
悲chuànɡ怆 cānɡ沧桑 cānɡ苍茫
叱zhà咤风云 chà姹紫嫣红 惊chà诧
3.词语辨析 (1)启迪·启发 两者都有“开启、使人明白”的意思,但语体色彩不同。 “启迪”指开导、启发。只用于书面语中。 “启发”指不是直接指出结论,而是通过一定的事例或 事理,打开思路,引起联想,使发现并领悟。常说“启发 性”“启发式”。
这里的“热心肠”是什么意思?
【答案】 (1)“热心肠”指梁先生感情真挚丰富,他善 于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在人们眼前,不做作,不掩饰。比 如,他在讲《桃花扇》时,“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讲杜 氏时“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
(2)“热心肠”还指梁先生是一个怀有炽热爱国心的人。 他用他的学术、用他的人格魅力感动了困惑中的学生,指明 了他们的学路,以至于文中说道“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 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节选) 梁实秋
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 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 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取 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他 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 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 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 的夜叉的模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