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基于片内WISHBONE总线的高速缓存一致性实现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片内WISHBONE总线的高速缓存一致性实现摘要基于可重用的设计方法,利用总线协议,把两个已成功开发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内核在一个芯片上,实现了片上多处理器。

开发重点是实现基于片内总线的高速缓存一致性协议。

关键词总线片上多处理器高缓一致性
清华大学嵌入式微处理器芯片设计为国家重点863项目,单芯片多处理器设计为项目的一个延伸。

单芯片多处理器是提高处理器性能的有效途径,具有低耦合度、粗粒度并行性的主要特点。

清华大学已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4架构的32位微处理器--07。

该处理器具有内核性能高、面积小、功耗低的优点。

使其经过裁减非常适合作为单芯片多处理器的内核。

本次单芯片多处理器的设计将两个07内核集成在一个芯片上,两个内核处于完全对等地位,实现进程级的粗粒度并行。

由于已经具有可以利用的内核,开发的重点就集中在高速缓存一致性的实现上。

芯片采用了基于内部总线写更新监听的高速缓存一致性协议,具有控制逻辑简单、可扩展性好的特点。

内部总线采用适合片上系统通信、高可配置性的总线。

使用该片上总线有效地解决了核可移植性、设计复用的问题[2]。

1总线
最先由公司提出,现在被移交给组织维护。

由于其开放性,现在已有不少用户群体。

特别是一些免费的核,大多数都采用-标准。

该总线结构具有公用的接口规范方便结构化设计,有效地解决了核可移植性、设计复用的问题。

耳总线为半导体内核提供了可配置的互连方式,能够使各种内核互连起来形成片上系统;-总线具有很强的兼容性,提高了设计的可重用性;总线的接口独立于半导体技术,其互连方式既可以支持设备,也可以支持设备;总线协议简单、
总线是一种主/从接口架构的总线技术,如果具有有效的仲裁机制,总线系统可以支持多个/从接口;总线的可配置性主要体现在支持点到点、共享总线、数据流、交叉开关型的互连方式;总线协议既包含了一种容易使用、可靠性高、易测试、所有总线事务都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协同的同步传输协议,也包含了标准时钟周期的异步传输协议;总线的同步传输协议可以工作在一个大范围的时钟频率上。

这样总线接口既可以与内核时钟周期同步,也可与不同的目标设备同步,时序都非常简单。

此外,总线还具有如下特点
·简单、紧凑的硬件逻辑接口,需要更少的逻辑门;
·支持流行的单字读/写、块读/写、读-修改-写的总线协议;
·可调整的总线和操作数位宽;
·支持大端和小端1两种数据表示方法;
·握手协议能够控制数据传输速率;
·支持单周期数据传输;
·从接口的部分地址解码;
·根据系统需要,用户可自定义增加接口信号;
·系统包含多个接口时,用户可以自定义总线仲裁方式与算法。

图2
2实现方案
单芯片多处理器的每个内核都有分离的16指令高速缓存1和16数据高速缓存;指令高速缓存和数据高速缓存都采用两路组相联的映射方式;每块都包含8个字;采用虚拟地址定位、物理地址比较的寻址方法;替换方式为最近最少使用替换。

指令高速缓存不涉及一致性问题,不多做说明。

数据高速缓存采用基于监听总线的写更新一致性协议[3]
协议状态说明见表1。

表1协议状态
说明
干净独占只有一个缓存有这一存储块的拷贝,并且还没有被修改主存状态也有效。

干净修改潜在的两个或多个缓冲有这一存储块,主存不一定是最新的。

共享已修改潜在的两个或多个缓冲有这一存
储块,主存不是最新的。

该块在被替换时,要更新主存写回。

一个存储块在一定时间内只能在一个缓冲内共享已修改状态。

独点已修改存储块的内容已经被修改,并且只在该存储块里,发生替换需要更新主存的内容。

确定一致性协议后,单芯片多处理器的数据高速缓存单元整体设计见图1。

片内总线采用总线共享型连接,每个内核的数据高速缓存的控制单元都包含总线的一个主接口和一个从接口;数据总线为32位;地址总线为33位,其中最高位是两个从接口的选择位;片内总线采用预先同步传输协议;仲裁方式为轮换型;片外总线接口与广泛应用的工业标准系统总线兼容。

在空间发生的读写操作,直接访问外部总线,与主存通信;在空间发生的读写操作,过程如下所述
读缺失当一个内核的数据高速缓存发生读缺失,由本地主接口通过片内总线向远端数据高速缓存发出读请求,远端从接口通过片内总线应答请求。

如果应答有该单元数据,就由远端数据高速缓存调来一个数据块8个字;如果没有,本地主接口结束片内总线周期,转而访问外部总线,由主存调人数据。

写缺失内核发生写缺失时,前半部分的操作与读缺失完全一致;只是如果缺失单元是从远端数据高速缓存调来的,由于采用基于写更新的协议,所以在完成片内总线块传输事务后还要产生一个单字写总线事务,更新远端数据高速缓存单元。

读命中不会产生任何总线事务。

写命中如果该单元的原来状态是或,基于写更新协议,由本地主接口通过片内总线向远端数据高速缓存发出写请求,远端从接口通过片内总线应答请求。

如果应答有该单元数据,则通过一个单字写总线事务更新远端数据高速缓存单元;如果没有,结束片内总线周期。

替换实现写回协议,只有被替换出的单元状态为或状态,才通过外部总线更新主存,其他情况抛弃即可。

注意完成上述操作后要根据协议,更新本地和远端单元的相关状态。

3总线事务时序分析
由前部分的说明发现在内部总线上可以产生三种类型的总线事务读缺失时,块传输总线事务;或状态写命中时,发生单宇写总线事务;写缺失时,先是一个块传输总线事务而后在本地写操作完成后,一个单字写总线事务更新远端的数据高速缓存单元。

以下是块传输和单字写总线周期具体的时序分析,下文提到的具体信号其意义可以查阅参考文献[1]。

块传输时序主接口通过声明_申请总线的使用权,同时也给出_、_0010、_低电平和_;经过若干时钟周期等待后,如果远端从接口给出_信号,同时给出的_信号为低电平说明远端数据高速缓存没有所需要的数据块,._为自定义的信号,这时主接口忽略-信号,下一个时钟周期撤销_信号,结束片内总线周期;如果给出信号的同时,_信号为高电平说明远端数据高速缓存有所需要的数据块,接收-上的数据;而后7个时钟周期内,每个时钟周期_数据加4,上的数据根据地址相应地变化,在第7个数据传输的时钟周期_变为111,告诉远端从接口这是最后一个传输时钟周期,下一个时钟周期降完成这个总线事务;最后一个时钟周期主接口撤销_信号,结束片内总线周期。

内块传输时序见图2。

单字写总线周期主接口通过声明_申请总线的使用权,同时也给出_、_111、_高电子、和-0;经过若干时钟周期等待后,如果远端从接口给出_信号,同时给出的信号为低电子说明远端数据高速缓存没有所需要的数_据块,主接口下一个时钟周期撤销_信号,结束片内总线周期;如果给出_信号的同时,-信号为高电子说明远端数据高速缓存有所需要的数据块,说明从接口已经用-上的数据更新了相应的数据单元,下一个时钟周期撤销_信号,结束片内总线周期。

单字写时序见图3。

块传输总线事务时序图2,单字写总线事务时序图3中表示主接口等待总线仲裁和从接口的应答,需若干时钟周期,最快的情况下只要一个时钟周期。

总线仲
裁如果两个数据高速缓存的主接口同时请求,由仲裁单元决定哪个主接口可以使用片内总线,仲裁的优先级算法是轮换法。

数据高速缓存的主接口,在声明_申请总线后,如果一直是低电平无效,但同时该数据高速缓存从接口的_信号有效,说明数据高速缓存主接口没有得到总线使用权,主接口撤销_信号,该数据高速缓存响应从接口的操作,操作完成后,主接口再次声明_信号请求总线;相反,如果数据高速缓存主接口的_信号高电平有效,说明得到了总线使用权,可以使用总线。

综上所述,片内总线采用总线地址增量的传输方式,与内核时钟同步,最快可以在9个时钟周期从另一个数据高速缓存调来一个块8个宇的内容,可在2个时钟周期更新远端数据高速缓存的一个相关单元;数据高速缓存实现写回、写更新机制,减少了向外部总线写操作的频度。

该结构具有可扩展性,只要把片内·总线的地址线的位数扩展用于选择多个从接口就可以把多个内核集成在该芯片上,协议无需变化。

该种体系结构运行两个耦合度很低的程序,性能最好。

该方案利用总线,基于监听总线的写更新一致性协议,把两个核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实现了单芯片多处理器结构的。

该体系结构采用开放的片上总线标准,具有公用的主从接口规范,实现了核可移植性,具有设计可复用的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