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历史真题与模拟题分专题训练 专题09 希腊罗马的辉煌(学生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9 希腊罗马的辉煌
1.(2022·全国甲卷·高考真题)梭伦为了鼓动雅典人重开争夺萨拉米斯岛之战,在广场上当众朗诵自己的诗歌,促使雅典人废除了禁止公民提议争夺萨拉米斯岛的法律。
某主战派统帅在战前说服雅典人把金钱用于建筑海军,在战时又说服雅典人留在萨拉米斯。
消灭这种现象的主要缘由是()
A.领袖人物具有确定权威B.平民与贵族的关系融洽
C.智者学派雄辩术的普及D.公民直接参与城邦事务
2.(2022·全国乙卷·高考真题)据学者争辩,古代雅典官员在接受任职资格审查时,需要回答:直系亲属姓名及男性亲属所在村社名称、崇拜的神祗及其圣所所在地、墓葬方位、是否善待双亲、是否纳税、是否服兵役等。
下列属于成为古代雅典官员前提条件的是()
A.军事才能、宗教信仰B.道德品质、演说力量
C.丰厚财力、贵族血统D.本邦籍贯、成年男性
3.(2022·1浙江·高考真题)梭伦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是按土地收入的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取消以前的贵族、农夫、手工业者三级之分,重新安排政治权利。
这项措施
A.彻底化解了雅典的社会冲突
B.使不同等级公民享有相同的政治权利
C.在肯定程度上转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
D.开启了希腊文明史上最为鼎盛的“古典时代”
4.(2022·6浙江·高考真题)在罗马扩张的过程中,“地方习俗相互抵触的不同地区的人们之间,例如西班牙商人和埃及商人之间是有纠纷的,罗马法官不得不以某种方式加以排解。
于是,罗马法渐渐形成这样的观点:习俗未必正确,还有一种藉以做出公正打算的更高的、普遍的法则……(这)是从人的本性和理性产生出来的,因而是为全部人所了解和接受的。
”上述材料反映出()
A.罗马成文法的起源B.公民法渐渐取代万民法
C.万民法的作用渐渐显现出来D.以习惯法排解外邦人之间的纠纷
5.(2022·湖南·高考真题)伯利克里在担当雅典首席将军期间,向担当公职和参与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同时又增加了富有公民担当公共捐献的义务,诸如战船捐、使团捐及合唱捐等。
这种政策()
A.使得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B.致力于防范富人垄断政治权力
C.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进展D.着眼于缩小公民间的贫富差距
6.(2022·6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希腊也没有一个共同的国王和共同的行政管理机构,每个城市自成一个国家。
只有某些东西把希腊联合在一起了:共同的信仰和共同的体育运动。
……譬如,为了纪念众神之父宙斯,人们每隔四年在其圣地进行一次盛大的赛会。
这个圣地叫奥林匹亚,那里有大的神庙,也有一座运动场,全部的希腊人,多里安人和伊安尼尔人、斯巴达人和雅典人都来到那里,以显示他们在短跑、掷铁饼、投标枪、摔跤和赛车方面的才能。
——摘自(英)贡布里希《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从远古到现代》材料二(雅典)民主活动的范围比过去大大扩大了……这套体系也体现了雅典为现今很多学者称为“极端民主制”的基本原则。
……仅自由民中的成年男子才享有公民权……而且,这种民主权利本身有时也流于形式,失之过滥;公民大会往往在一些别有认真之徒的煽惑之下,通过了一些怀有偏见的错误决议,伤及无辜,扼杀了新的思想。
所以雅典民主政治始终只是意味着社会上一少部分成员的政治权利,存在着无可逾越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摘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阅读材料一,依据材料概括古希腊各城邦的关系,指出奥林匹亚遗址在当时所起的作用。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雅典城邦被排解于公民权之外的人员构成。
雅典民主政治“无可逾越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体现在哪几个层面?(说明:只列关键词,无需开放)
7.(2022·1浙江·高考真题)依法治国是现代国家治国理政的需要。
管窥西方法制演进,立足国情,借鉴精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希腊斯多葛学派(斯多亚学派)关于普遍人性和普世性的自然法思想对罗马法产生巨大影响。
罗马的法律体系里普遍包含着当地的习惯法,即便在公元212年全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自由民都被赐予公民权之后,也照旧如此。
帝国境内的法官除了援引成文法,还享有遵循并建立判例的权力。
通过几个世纪的实践,他们制造出一套浩瀚无边、既系统又机敏的法典,架构出大多数我们今日所使用的现代法律体系的主干与分支。
——引自【美】乔纳森·戴利《现代西方的兴起》材料二“旧制度”下的法国法律长期被一系列疑难杂症损害,比如司法管辖权重叠,诉讼程序缓慢且昂贵。
为了订正这种状况,拿破仑任命了一个专家委员会,耗费了两年多时间争辩司法改革问题。
其成果便是一部全新的法国《民法典》。
它以6世纪的罗马法和另一些法律为蓝本,将法国大革命自由、公平、博爱的精神编入法典中,在字面上将封建残余和王室特权废除了。
——摘编自【美】斯科特·克里斯蒂安松《文件中的历史》材料三从形式上说,帝国是原德意志邦国王侯统治者的联盟,1871年的帝国宪法实际上是王侯之间签定的条约,依据宪法的规定,皇帝享有极大的权力,他掌管外交和军队,有格外广泛且重要的行政权力,有权解释宪法。
帝国建立了两院制的议会:联邦议会作为上议院,代表各邦,成员由各邦君主任命;作为下议院的帝国议会则是全体人民的代表。
对于由俾斯麦一手奠定的帝国宪制,有学者评论其极为“粗拙”;有人认为它“适合1870年的德意志”。
——摘编自陈晓律主编《界现代化历程·西欧卷》等
(1)依据材料.写出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名称。
结合所学,概述斯多亚学派对罗马法的贡献。
(2)依据材料二,分析拿破仑编纂《民法典》的缘由,概括该法典与启蒙原则的关系。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该“帝国宪法”确立的政体。
对于“帝国宪制“极为‘粗拙’”的观点,请结合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进展和“帝国宪法”的内容予以阐释。
综合材料二三.概括西方法制演进的规律。
8.(2022·广东·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中海示意图
材料以“陆地之间”的海而著称的被冠以多种称呼:“宏大的海”“堕落的海”“才智之海”“贸易之海”等,不同的称呼反映了人们对地中海历史的不同理解,围绕历史上的地中海世界,选择某一称呼或者自拟一个称呼,并运用世界史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以称呼为题,论证充分,史实精确,表述清楚)
1.(2022·山东德州·三模)亚历山大远征期间,在被制服地区建立了70多个城市,定都巴比伦城,保留波斯帝国的行政制度,鼓舞东西方种族通婚。
这些措施旨在
A.加强对被制服地区的把握B.沿袭北非地区传统文明
C.促进不同区域间文化沟通D.推动希腊文化中心东移
2.(2022·河北·模拟猜测)雅典民主政治顶峰时期的伯利克里说:“不参与公共事务的人,有人称其为心平气和的人,我们雅典人称其为废物,它毋需拥有多少政治才能,关键是每个公民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据此可推断出,雅典
A.参政形式较为原始B.民主范围格外狭窄
C.民主政治基础强大D.直接民主具有弊端
3.(2022·重庆·模拟猜测)在古希腊语中“政治”只表示“城邦”的事务,凡以城邦集体名义组织的公共活动—无论是集会争辩、对外战斗,还是宗教祭典、体育文化赛会——都是政治。
这一现象
A.有利于强化公民的集体意识B.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展
C.反映了早期人文精神的觉醒D.根植于特殊的地理环境
4.(2022·湖北·模拟猜测)修昔底德描写雅典患病瘟疫打击后的情景:雅典开头有了空前违法乱纪的状况,他们现在公开地冒险做放纵的行为,伯利克里成为雅典民众发泄怨气的对象,将军职务被罢免,并被判处巨额罚款。
这反映出雅典()
A.法律体系不完善B.民主政治被瘟疫摧毁
C.民主政治的弊端D.公民有权监督统治者
5.(2022·湖北武汉·模拟猜测)古代雅典在民众法庭上使用水钟计时,案值涉及5000德拉克马以上的案件,原被告双方第一次发言每方准许用10加仑水的时间,其次次发言每方均为3加仑水的时间。
调停人准许发言的时间是一次6加仑水的时间。
这一现象反映出古代雅典
A.法庭判决相对公正B.司法程序比较严谨
C.直接民主高度发达D.私有财产得到维护
6.(2022·山东威海·二模)公元4世纪早期,罗马帝国大土地全部者残酷剥削奴隶和隶农,并以托庇为名,不断兼并个体农夫土地,同时他们的经济和政治独立倾向也日益加强。
这表明当时的罗马
A.庄园经济开头分裂B.社会转型进程加快
C.农业生产日益衰退D.封建生产关系瓦解
7.(2022·福建·模拟猜测)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人所推崇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走向低谷,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潮滋长,随之而来的是雅典公民对政治生活的冷淡和民主精神信仰的动摇,雅典民主政治渐渐走向衰落。
据此可知,雅典民主政治走向衰落的主要缘由是
A.人文精神的匮乏B.直接民主的弊端
C.公民意识的淡化D.经济低谷的徘徊
8.(2022·浙江·模拟猜测)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开放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
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
”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公平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9.(2022·山东日照·模拟猜测)罗马王政时代实行公民兵制度,公元前2世纪末期,实行募兵制,“任何公民
都可以作为志愿兵参与军队”,后来规定自愿加入罗马军团的非罗马人在入伍时即被授予罗马公民权。
这反映了罗马
A.统治范围的扩大B.公民权内容的变化
C.政治体制的变革D.军队战斗力的提升
10.(2022·辽宁·模拟猜测)有学者说:“正是罗马法学家将古代希腊传统下的自然法融汇到罗马法‘躯干’之中,才促使整个罗马法律体系布满着理性的光辉。
”在罗马有一种法……称为法律解答,即法学家的解答’。
”这反映出()
A.罗马法的进展具有肯定专制特点B.罗马法维护了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
C.罗马法律变更具有很大的任凭性D.法学家推动了罗马法的进展与完善
11.(2022·河南·模拟猜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辛勤的小农所从事的生产使汉帝国的粮食储备极为丰富。
与此相反,罗马帝国居民的粮食有三分之一来自埃及。
与汉帝国相比,罗马的城市不仅数量多,而且规模大。
在政治机制上,汉帝国的国家机器靠浩大的官僚机构来运转。
从中心到地方,皇帝的触角可伸至每个角落。
罗马帝国由元首(皇帝)和元老院治理,其统治中心实际上只限于罗马本土。
意大利半岛以外的行省基本上呈半独立状态。
他们有各自的议事会、军团和城市自治权,和帝国机器的运转很难同步。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汉民族猛烈爱国意识的写照。
罗马公民对国家政治不太过问,关怀的是个体,是自己的冒险和发财。
——摘编自张齐政《也谈西罗马帝国灭亡的缘由——兼与汉帝国比较》材料二235~285年,“罗马前后更迭二十六位皇帝,废立皆打算于军队”,甚至消灭了“三十僭主”的分裂局面,军队哗变,各地区割地自据。
自4世纪中叶开头,罗马帝国内部奴隶抵制斗争不断,帝国外部大批蛮族入侵,两股力气里应外合冲击着帝国的统治。
瘟疫造成的巨大人员伤亡直接导致罗马军队参军人数的下降,面对源源不断的外族入侵,罗马军队不得已征召了大量的蛮族雇佣兵,从而使罗马军队的蛮族化程度加深,这间接导致了罗马政治局势的动荡。
在大灾难面前,人显得格外渺小与无助,人们开头渐渐丢失对皇帝的信任。
再加上罗马人自身的传统民族精神随着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大而渐渐弱化,在这种状况下,罗马人民的社会道德体系渐渐倒塌。
——据邢国峰《蛮族入侵与罗马帝国的衰亡》整理材料三在对匈奴的斗争中,汉帝国文武兼备,通过武力征伐基本上解除了匈奴的威逼;通过政治联盟和文化渗透,很好地协作了军事斗争。
西汉统治者综合运用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运筹帷幄,制定并成功实施了一整套战略,最终实现了北拓边疆的战略目标。
——摘编自张韶梅《西汉北拓边疆战略述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汉帝国与罗马帝国在国情上的差异。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罗马帝国灭亡的缘由。
(3)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学问,浅谈外来侵略对罗马帝国与汉帝国的影响。
12.(2022·湖南岳阳·模拟猜测)游牧民族大迁移·中西方历史的不同走向
材料一魏晋时期的少数民族祖先很早就与中原政权有接触。
魏晋政权对内迁少数民族实行安置政策。
朝廷在册封少数民族首领管理本族人民的同时,也设机构进行管辖。
自汉以来,内迁民族就已经“随所居郡县,使宰牧之。
与编户大同,而不输贡赋”,即内迁民族的百姓也作为编户齐民,而且在赋税上还有所优待。
十六国和北朝政权大体都沿用魏晋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各民族百姓受治于相同的法律,在判罚上有贵族、平民的差别,并无民族差别。
材料二3世纪,日耳曼人利用罗马帝国衰落的机会,间续进入罗马帝国。
罗马人视日耳曼人为蛮族,与他们结成单纯的军事同盟。
蛮族在需要时供应军事挂念,罗马人依据商定供应钱物,双方各取所需,互不干涉。
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蛮族整体定居在帝国境内后,双方照旧是两个独立的群体。
蛮族首领实际上是独立的国王,蛮族只效忠于自己的国王。
各日耳曼王国吸取罗马的一些体制,同时保持着自己的政治传统,地方基本自治,自主性很大。
蛮族在罗马人挂念下编撰法典,多是原来习惯法的成文化。
罗马人和蛮族人分别使用自己的法律,同罪不同罚。
最终,蛮族入侵后的西方形成多族群并立的局面。
——摘编自刘家和、刘林海《3—6世纪中西历史及文明进展比较争辩》等
(1)依据材料,指出魏晋政权和罗马帝国与内迁民族的关系有何不同。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上述的不同对中国和西欧历史进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