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的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
脉斑块的效果分析
张晓惠
【摘要】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于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50例,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接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血压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颈动脉斑块面积、IMT小于对照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可有效调节血压水平,减少颈动脉斑块面积,减缓颈动脉粥样硬化趋势.【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
【年(卷),期】2018(027)008
【总页数】2页(P1455-1456)
【关键词】高血压;老年;颈动脉斑块;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
【作者】张晓惠
【作者单位】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科河南商丘 47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4.1
高血压易引发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为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的好发区域之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其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为主要发病群体[1-2]。

本研究旨在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于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治疗的50
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25例。

对照组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64~79岁,平均(71.50±3.59)岁;高血压Ⅰ级16例,高血压Ⅱ级9例。

观察组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63~78岁,平均(70.51±3.52)岁;高血压Ⅰ级17例,高血压Ⅱ级8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字,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进行硝酸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对照组
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819)20 mg/次,1次/d。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浙江昂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459)2.5 mg/次,1次/d。

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期间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酌情调整剂量。

1.3 评价指标①治疗6个月后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仪检测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及
内膜中层厚度(intimal medial thickness,IMT)。

②治疗6个月后采用电子血压
计测量患者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及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颈动脉斑块面积、IMT、SBP、DBP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颈动脉斑块面积及IMT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颈动脉斑块面积、IMT小于对
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及IMT比较组别n颈动脉斑块面积/mm2IMT/mm 对照组2523.29±0.651.29±0.05观察组2522.24±0.971.24±0.09
2.2 血压变化治疗前,两组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个月后,观察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变化情况比较组别nSBPDBP对照组25 治疗前160.58±10.3697.53±6.42 治疗后112.87±7.42a85.85±5.12a观察组25 治疗前160.68±10.3596.54±6.38 治疗后108.12±6.03ab82.13±4.95ab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3 讨论
颈动脉硬化及斑块为老年患者全身粥样硬化的主要表现,动脉粥样硬化易导致患者心、肾、脑等多个重要器官功能及结构发生改变,进而诱发肾衰竭、脑卒中、冠心病等疾病[3]。

老年患者内脏功能逐渐衰退,代偿能力较弱,选择安全有效的服药
方案尤为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颈动脉斑块面积、IMT小于对照组,血
压水平低于对照组,说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可有效调节血压,减缓斑块面积扩大。

稳定并缩小斑块面积,减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是治疗颈动脉斑块的关键所在[4]。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为二
氢吡啶类药物,具有长效降压的效果,可有效松弛患者的血管平滑肌,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减轻缩血管效应,利于心血管重塑,改善动脉内膜水平,进而起到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调节血压的作用[5]。

阿托他伐汀为新一代还原酶抑制剂,具有较好的降脂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抑制总胆固醇的生成,减少斑块内脂核,控制斑块表面张力,且对斑块纤维帽具有稳定效果,进而起到控制、缩小斑块面积的作用,同时该药物还具有抗凝、抗炎、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6]。

将两种该药物联合使用可协同调节血压,抑制炎性反应,缩小斑块面积和降低IMT。

综上所述,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可有效调节血压水平,减少颈动脉斑块面积,减缓颈动脉粥样硬化。

参考文献
[1] 钟萍,孙学春,张清琼,等.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普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血管病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1):5310-5311.
[2] 穆金兴,陈要起,陈洪波,等.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清ⅡA型分泌型磷脂酶A2水平的影响比较[J].中国医
药,2017,12(5):724-727.
[3] 乔瑞省,封娜.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7,39(2):201-203.
[4] 熊群武.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5):2821-2822.
[5] 杨正武,龚天寿,周黎,等.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影响的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43(6):28-31.
[6] 陈慧敏,许逸飞.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高血压伴血脂异常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12):1072-10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