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总复习基础训练第一册第五单元(含详细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总复习基础训练第一册第五单元(含详尽分析)
第Ⅰ卷(选择题, 30 分)
一、( 12 分,每题 3 分)
1. 以下句子中加点字解说有误的一项为哪
一项()
A. 晋军(军队)函陵
B.朝济(渡河)而夕设版焉
..
C.微夫人(这个人)之力不及此
D.将免(临盆)者以告,公令太医守之
...
答案: A
分析: A 项“军”为“驻军”。
2. 以下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余三项不同的一项为哪一
项()
A. 以其无礼于晋
B.越国以袭远吾知其难为
..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D.吾其还也
..
答案: D
分析: A、 B、C 项为代词, D 项为语气副词,表示商议语气。
3. 句中加点字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为哪一
项()
A. 然谋臣与帮凶之士不行不养而择之
B.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
....
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D.行李之来往,共其乏困
....
答案: B
分析: A、C、D 项都不同。
A 项“帮凶”:古义为得力的助手;今义为贬义,此喻歹人的党羽。
C项“地方”:古义为土地纵横;今义:①各级行政区划的统称(与中央相对);②当地,当地;③某一地区,空间的一部分。
D 项“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所带的包裹、
箱子等。
4. 对文学知识判断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勾践灭吴》选自《国语》,《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册。
B.《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著作,相传为春
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我国先秦历史上很有价值的文件。
C.《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左传》,历史上的邹忌也是一个倾慕虚荣的人,但知错能改,
当他看到自己身上的错误后,立刻警觉,并实时用它来教育齐威王,不要犯与自己相同的错误。
D.《触龙说赵太后》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国别体史册,主要记录战国期间的谋臣策
士们的有关谋讲和辞说。
答案: C
分析: C 项《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邹忌是齐国政治家,有辩才,文章只可是
假定了一个故事而已。
二、( 9 分,每题 3 分)
阅读以下文段,达成5—7 题。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天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
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以内,亲吾君也,犹父亲母亲也。
子而思报父亲母亲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
不全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
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
则思刑;这样,则有常赏。
进不用命,退则无耻;这样,则有常刑。
”
果行,国人皆劝。
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
遂灭吴。
5. 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果行果:果真
B.越四封以内封:疆界
..
C.今越国亦节.矣节:控制
D.欲其旅进旅.退旅:共同
答案: A
分析: A 项应为“果断地”。
6. 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其有敢不全力者乎勾践既许之
A.?
B.?
非其夫人所织则不衣比如蓑笠 ,时雨既至, 必求之??
勾践辞曰乃致其众而誓之
C.?
D.?
停多日 ,辞去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 , 而致千里??
答案: B
分析: B 项都是“已经”的意思。
A 项分别是通“岂”,“莫非”和代词“他”。
C 项分别是“推辞”和“辞别”。
D项分别是“召集”和“达到”。
7. 对以下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
项()
①遂灭吴②自杀未遂③国人皆劝④劝君更尽一杯酒
....
A.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答案: D
分析:①②不同,分别是“于是,就”和“成功”。
③④也不同,③“劝” ,古今异义,这里为“鼓舞、劝勉” ;④为“劝告” 。
三、( 9 分,每题 3 分)
阅读以下文段,达成8— 10 题。
左师触龙愿见太后。
太后盛气而揖之。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可以疾
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看见太后。
”太后曰:“老妇恃辇
而行。
”曰:“日蚀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
”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
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
”太后曰:“老妇不可以。
”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怜爱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
卫王宫。
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
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
虽少,愿及未填沟
壑而托之。
”太后曰:“丈夫亦怜爱其少子乎?” 对曰:“甚于妇人。
”太后笑曰:“妇人异甚!”
对曰:“老臣窃认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左师公曰:“父
亲母亲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已
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
’莫非计悠久有后代接踵为王也哉?”太后
曰:“然。
”
左师公曰:“今三世从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以后代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
有。
”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曰:“老妇不闻也。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后代,
岂人主以后代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今媪长辈安君之位,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故认为其爱不若燕后。
”太后曰:“诺。
恣君之所使之。
”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齐兵乃出。
8.先人在对话时,常使用表尊称和谦称的词语,以表礼貌或谦逊,选出据此对以下加点词分类正确的一项()
①不得见久矣,窃自恕。
②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
③老臣贱息舒祺,最少。
④愿
.....
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⑤老臣窃认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⑥一旦山陵崩。
.......
A.①③⑤ /②④ /⑥
B.①③④ /②⑤ /⑥
C.①③④ / ②⑤⑥
D.①③⑤ /②④⑥
答案: C
分析:①③④是谦称,②⑤⑥是敬称。
9. 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B.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C.今媪长辈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D.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答案: B
分析: A 项是借代, C、D 项是比喻。
10. 触龙恳求太后给舒祺安排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对此讲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触龙年迈,很难把舒祺抚养成人,托太后给舒祺安排工作以排除后顾之忧。
B.舒祺年少不肖,难得找到好工作,恳求太后安排的工作一定最好。
C.借这件事是让太后意会要为长安君的此后着想。
D.借这件事是为了说明男人比女人更为喜爱孩子。
答案: C
分析:联系触龙此行的目的来剖析,触龙要劝告太后改变想法。
第Ⅱ卷( 120 分)
四、( 23 分)
11.翻译以下句子。
(10 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容貌昳丽。
(3)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参照答案:(1)我老婆认为我美丽,是独爱我。
(2)邹忌身高八尺多,仪容很美丽。
(3)您美丽极了,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
分析:“者也”是判断句,“美”是意动用法,“何”是“怎么” 。
12.阅读下边这首诗,回答后边的问题。
( 8 分)
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管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畔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请赏析三、四句的精妙之处。
(2)全诗表现了诗人如何的思想感情?
参照答案:( 1)“可怜”句紧承前义,“犹是”句荡开一笔,另辟新径。
“无定河畔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幻;一边是悲痛悲凉的枯骨,一边是年青帅气的战士,
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激烈的艺术成效。
(2)表现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穷怜悯。
畏的行为,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害,对深闺中女子们的遭受深表怜悯。
全诗含意深刻,动人至深。
13. 默写填空。
( 5 分)
群臣吏民, _________________ ,受上赏;________________ ,受中赏; ________________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
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上书谏寡人者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车水马龙
五、( 22 分)
阅读下文,达成14— 17 题。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齐使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
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尔后尊贵者乎?”威
后曰:“否则。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乃从而
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①,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
衣,无衣者亦衣。
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致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单,振困穷,补不足。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致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②无恙耶?
撤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亲母亲。
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后也,胡为到现在不朝也?比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wū)陵子仲③ 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
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到现在不杀乎?”
(《战国策·齐策》)
注:①钟离子、叶阳子是齐国的处士。
②北宫之女婴儿子,姓北宫,名婴儿子,齐国闻名的
孝女。
③於陵,齐邑名,子仲是齐国的隐士。
14. 对加点字的解说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__________ 。
(4 分)
A. 使者不说说:快乐
B.岁亦无恙耶
..
C.书未发发:发出
D.振困穷
..
答案: C
分析: C 项“发”是“打开”。
15.对赵威后叹息齐王“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的依据剖析不妥的一项为哪
一项岁:年景,收成
振:救援
_____。
(4 分)
A. 钟离子助王养民却没有被任用。
B.叶阳子助王息民却没有被任用。
C.子仲这样的人到现在还没有被除掉。
D.婴儿子侍亲至孝却没有获得封赏。
答案: C
分析: C 项叹息时还没有问及子仲的状况。
16. 从赵威后与齐使的对话中,看出她拥有如何的思想?( 4 分)
答案:民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分析:从开头与齐使的对话中即可看出,她先问收成,再问百姓,最后问齐王如何。
1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 10 分)
(1)否则。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2)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
参照答案:( 1)不对。
假如没有丰年,怎么会有百姓呢?假如没有百姓,又怎么会有国君呢?因此要这么问。
哪能撇开根本而光问枝节呢?
(2)这个人呀,一不为国家效力,二可是问家务,三不跟各方诸侯打交道。
参照译文:
齐王派一个使者去问候赵威后。
国书还没启封,威后就问使者道:“你们的年景好吗?百姓好吗?国君好吗?”使者听了不快乐,说道:“我受命通使于威后,此刻你不问我们大王,倒先问年景和百姓,莫非是低贱为重、尊贵为轻吗?”威后说:“不对。
假如没有丰年,怎么
枝节呢?”于是进一步问使者说:“齐国有个还没有当官、名叫钟离子的,他好吗?他的为
人呀,让有粮食的有饭吃,没粮食的也有饭吃;让有衣服的有衣穿,没衣服的也有衣穿:这是
帮助国君抚养百姓的呀,怎么到此刻还不让他出来做一番事业呢?叶阳子好吗?他的为人
呀,怜悯鳏夫寡妇,抚恤孤儿老人,救援贫寒,周济困穷:这是帮助国君滋育民生呀,为什
么不让他出来工作呢?北宫的女儿婴儿子好吗?她卸掉了金饰,不讲妆扮,到老不嫁人,奉养父亲母亲,她这孝心,可作老百姓的楷模,为何到此刻还不让她上朝受封呢?这两个贤士不
出来工作,一个孝女还没有上朝受封,怎么能统治齐国,管理百姓呢?於陵子仲还活着吗?这
个人呀,一不为国家效力,二可是问家务,三不跟各方诸侯打交道。
这会引诱百姓离开社会而成
为无用之人,为何到此刻还不除掉他呢?”
六、( 15 分)
18.(2006山东潍坊高三质量检测,22) 用一句话归纳下边所给信息的主要内容。
(4分)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今日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表示,明年国家将按照“公司负责,政府支持”的原则,筹集更多资本,用于矿井的瓦斯防治。
同时,这部分资
金还将用于矿井加强抽采,健全检测监控系统,提升采掘装备水平,减少大中型煤矿工作面,完美通风、防尘、防水、防火、排水、运输等安全生产系统的技术改造。
马凯要求,煤矿企
业要用好国家投入的这些花费,经过政府与公司、中央与地方的同心合力,齐抓共管,确实把煤矿事故频发的势头截止住。
参照答案:明年国家将加大对煤矿瓦斯治理和技术改造的投入。
分析:本题考察压缩语段。
要注意对语段有效信息的提取,而后连缀成句,且记连缀成句要句意明确。
19.依据供给的语境在横线上填上适合的语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6分)
生活中,我们需要崇敬。
有了它,我们就会挣脱平凡和空虚,甚至麻痹。
并且,一旦你
有了这类认识,你就会发现崇敬就在你的身旁:它可能是一座山,让你感觉雄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可能是一首交响乐,让你意会激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甚至可能就是一个人,让你理解伟大和纯粹。
参照答案:它可能是一条江让你领会汹涌它可能是一卷线装书让你品尝深邃
分析:第一,从整段话的大语境看,所描绘的对象应是能够表现“崇敬”的特色的,假如写
成“它可能是一条小溪,让你感觉清冷”或“它可能是一朵白云,让你感觉柔和”等,都是
不合语境的;其次,从例句看,雄伟是山的特色,激越是交响乐的特色,那意味着我们仿写
的句子中的宾语也应是描绘对象所拥有的特色,并且应当是形容词;再有,从语段的层次看,前一空应填自然物,后一空应填人文景观。
20.请在横线上填上适合的语句。
( 5 分)
有一年“愚人节” ,纽约的一家报纸跟马克·吐温开了个玩笑,报导说:“马克·吐温某月某日辞世了。
”当马克·吐温亲身迎来那些悼念朋友时,很多人又吃惊又生气,大家纷繁斥责那家不负责任的报纸,可是马克·吐温一点也不生气,而是风趣地说:
“________________ 。
”大家听了无不畅怀大笑。
参照答案:报纸报导我逝世是确切不移的,可是把日期提早了些
分析:所填的语句要达到“大家听了无不畅怀大笑”的成效,一定风趣风趣。
七、( 60 分)
21.请仔细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以“纳谏以后”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
定。
写作提示:《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能够提炼的看法好多,但要环绕话题选择看法。
要想
作文出彩,必定要睁开丰富的想象。
参照例文:
齐王纳谏引良种
——今年花胜昨年红
齐国一年一度的百花赛事按期举行了。
广场成了花的大海:黄的似锦,紫的若袍,红的胜火。
下午举行授奖仪式,任主任评委的晋国使节宣告王大户得了“牡丹王”的称呼,并说:
“齐国不只今年花胜昨年红,并且红牡丹几乎要超出晋国了。
”全场欢声如雷,齐王作揖道谢。
事情还得从昨年悬赏纳谏提及。
那一天早朝,殿外车水马龙,进谏者纷至沓来,齐王一听闻有献牡丹的,就宣其上殿。
来人正是王大户,手捧两盆红牡丹献给齐王。
齐王赏析了好半天才问为何两盆花红的程
度大不相同。
王大户说红者是晋国种,淡者是本国种。
齐王一听脸就变了色:“我齐国牡丹
一直甲于天下,你为何胡言?”立刻叫人将王大户赶出殿外。
王大户连忙下跪奏道:“小人
听闻大王正在悬赏纳谏,因此今日特来进谏。
”“进谏也不可以混淆是非!”齐王怒气未消,
“像你这样的红牡丹,我后花园李主管也会种。
”“大王,”王大户沉静地说,“您后花园的李主管
其实每年都是到晋国入口鲜牡丹来给大王您赏析的,并且还老是骗您说这是他亲手种的国产
牡丹。
每次买花都是我陪他去的晋国,又麻烦又花费,我说何不引进晋国良种呢?他说大王
您已经把它看作本国种了,并且爱说我们齐国牡丹甲天下,假如再搞引进,就会冲犯大王。
” 齐
王听了莫名惊异:“ 你所说真实吗?”“ 小人愿拿性命担保。
”“ 这个狗奴才,竟敢这样欺君?”
齐王又问王大户鲜红的牡丹从何而来。
“这是小人用晋国亲戚带来的种子种的,亲戚就是卖鲜牡丹给
李主管的人。
”
李主管被宣上殿来,见了王大户,忽然一惊,听齐王叫他认牡丹的国籍,只得乖乖照直
说。
齐王问他为何要欺诈君王,他只得说:“自从第一次借晋国牡丹帮您赛赢了燕国大使养
的牡丹,又听您说过齐国的牡丹甲天下以后,我就”
“哼,真是蠢猪!”齐王骂完李主管,带着邹忌等人就去观光王大户的牡丹。
只见左园
本国的牡丹,花开得固然很密,却朵小花淡;而右园晋种的牡丹恰好相反,开得又大又红又鲜。
于是齐王就坐下来听王大户把这引进花种的事好好地讲了一番,叹道:“唉,想不到在
栽花这点小事上,也受了这么深的蒙蔽!”
邹忌趁机提出了一些对于整改花事的建议。
次日早朝,齐王作了检讨后宣告四条决定:处分李主管,授与王大户面刺进谏的上赏,委
任王大户为花事主管,还叫邹忌和王大户立刻睁开牡丹的引进工作
说到赛花现场,齐王感谢过晋国大使,招手对广场上的民众高声说道:“我们搞了引进,
今年花胜昨年红;此后还要更好地搞好各样引进,让各项事业之花明年更胜今年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