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雄杂交黄颡鱼的培育方法[发明专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355809.X
(22)申请日 2017.05.19
(71)申请人 佛山市南海百容水产良种有限公司
地址 5114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
下安村外沙围
申请人 清远百容水产良种有限公司
肇庆海兴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韩林强 古勇明 李桂阳 艾丽
杨强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27
代理人 赵青朵
(51)Int.Cl.
A01K 61/10(2017.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全雄杂交黄颡鱼的培育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领域,特别
涉及一种全雄杂交黄颡鱼的培育方法。
该方法包
括:将瓦氏黄颡鱼普通苗种进行雌性化诱导,利
用伪雌性进行雌核发育诱导;将雌核发育个体一
部分进行雌性化诱导,得到瓦氏黄颡鱼雌核发育
群体雌性化个体;另一部分进行正常养殖,得到
雄性瓦氏黄颡鱼;测交得到基因型为YY的雄性瓦
氏黄颡鱼和雌性瓦氏黄颡鱼;将基因型为YY的雌
性瓦氏黄颡鱼与雄性瓦氏黄颡鱼进行繁殖配对,
得到YY超雄鱼;将YY超雄鱼与基因型为XX的雌性
黄颡鱼进行杂交繁育,得到全雄杂交黄颡鱼。
本
发明获得了最优的杂交组合的全雄苗种,从而同
步获得杂交育种和单性育种的双重效果,同时减
少杂交育种对自然种质资源潜在的破坏风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1页CN 107094671 A 2017.08.29
C N 107094671
A
1.一种全雄杂交黄颡鱼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瓦氏黄颡鱼鱼苗采用雌激素处理,得到雌性化性逆转的瓦氏黄颡鱼,经催熟,收集卵子;
步骤2:将灭活的黄颡鱼精子与所述卵子受精,受精卵采取冷休克的方式诱导雌核发育个体;
步骤3:将所述雌核发育个体一分为二,一部分进行雌性化诱导,得到瓦氏黄颡鱼雌核发育群体雌性化个体;另一部分进行正常养殖,得到雄性瓦氏黄颡鱼;
步骤4:以步骤3中雄性瓦氏黄颡鱼为父本,自然雌性瓦氏黄颡鱼为母本,进行繁殖,后代为全雄性家系,则父本为YY基因型的雄性瓦氏黄颡鱼;
以步骤3中瓦氏黄颡鱼雌核发育群体雌性化个体为母本,自然雄性瓦氏黄颡鱼为父本,进行繁殖,后代为全雄性家系,则母本为YY基因型的雌性瓦氏黄颡鱼;
步骤5:将YY基因型的雌性瓦氏黄颡鱼与YY基因型的雄性瓦氏黄颡鱼进行繁殖配对,得到YY超雄鱼;
步骤6:将所述YY超雄鱼与XX基因型的雌性黄颡鱼进行杂交繁育,得到全雄杂交黄颡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雌激素为雌二醇或己烯雌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雌激素处理的时间为:鱼苗孵化的第5天开始,共处理30~45天。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灭活为采用紫外线照射的方法进行灭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照射的时间为1.5~2min。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精卵在26℃条件下发育。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休克于受精后3min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休克的温度为6℃,时间为20min。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瓦氏黄颡鱼为珠江水系瓦氏黄颡鱼。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XX基因型的雌性黄颡鱼为黑龙江水系黄颡鱼。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7094671 A
一种全雄杂交黄颡鱼的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雄杂交黄颡鱼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水产养殖中,许多养殖种类雌雄个体之间的经济性状,如生长速度、个体大小及可食(药用)部位大小等存在差异。
因此,通过控制性别的方法生产单一性别的苗种用于养殖能够显著提升经济效益。
如黄颡鱼或乌鳢,雄鱼比雌鱼生长速度要快,最终个体要大,因此养殖过程选择全雄性或雄性比例占大多数的苗种能够显著增加养殖效益。
[0003]杂交育种是鱼类育种当中常见的育种方法,通过筛选合适的杂交父母本组合,利用杂交优势培育出兼具父母本优势,性状等于或超过父母本性状平均值的杂交子代,在鲤鱼、石斑鱼等品种育种当中广泛使用。
[0004]瓦氏黄颡鱼与黄颡鱼杂交培育出的杂交品系黄颡鱼具有生长速度快、商品规格大、抗逆性状强的特点,成为近年来黄颡鱼养殖产业中兴起的一个重要的品系。
但是,杂交黄颡鱼面临规格分化及苗种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因此,开展全雄品系杂交黄颡鱼的培育开发及进一步完善杂交育种组合筛选成为产业的现实需求。
发明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雄杂交黄颡鱼的培育方法。
该方法培育的全雄杂交黄颡鱼具有规格整齐、苗种质量稳定的特点。
[0006]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雄杂交黄颡鱼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步骤1:将瓦氏黄颡鱼鱼苗采用雌激素处理,得到雌性化性逆转的瓦氏黄颡鱼,经催熟,收集卵子;
[0009]步骤2:将灭活的黄颡鱼精子与卵子受精,受精卵采取冷休克的方式诱导雌核发育个体;
[0010]步骤3:将雌核发育个体一分为二,一部分进行雌性化诱导,得到瓦氏黄颡鱼雌核发育群体雌性化个体;另一部分进行正常养殖,得到雄性瓦氏黄颡鱼;
[0011]步骤4:以步骤3中雄性瓦氏黄颡鱼为父本,自然雌性瓦氏黄颡鱼为母本,进行繁殖,后代为全雄性家系,则父本为YY基因型的雄性瓦氏黄颡鱼;
[0012]以步骤3中瓦氏黄颡鱼雌核发育群体雌性化个体为母本,自然雄性瓦氏黄颡鱼为父本,进行繁殖,后代为全雄性家系,则母本为YY基因型的雌性瓦氏黄颡鱼;
[0013]步骤5:将YY基因型的雌性瓦氏黄颡鱼与YY基因型的雄性瓦氏黄颡鱼进行繁殖配对,得到YY超雄鱼;
[0014]步骤6:将YY超雄鱼与XX基因型的雌性黄颡鱼进行杂交繁育,得到全雄杂交黄颡鱼。
[0015]本发明利用激素性逆转、雌核发育、测交技术开发瓦氏黄颡鱼YY繁育系;利用杂交配合力原理对不同杂交组合进行测试评估,筛选出最优的杂交亲本组合;最终将瓦氏黄颡鱼YY雄性用于最优杂交组合苗种的生产,获得最优的杂交组合的全雄苗种,从而同步获得杂交育种和单性育种的双重效果,同时减少杂交育种对自然种质资源潜在的破坏风险。
[0016]作为优选,雌激素为雌二醇或己烯雌酚。
[0017]作为优选,采用雌激素处理的时间为:鱼苗孵化的第5天开始,共处理30~45天。
[0018]优选地,采用雌激素处理的时间为30天。
[0019]作为优选,灭活为采用紫外线照射的方法进行灭活。
[0020]作为优选,紫外线照射的时间为1.5~2min。
[0021]优选地,紫外线照射的时间为1.5min。
[0022]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精子与紫外灯管的距离为25cm,紫外灯管的功率为25W。
[0023]作为优选,受精卵在26℃条件下发育。
[0024]作为优选,冷休克于受精后3min进行。
[0025]作为优选,冷休克的温度为6℃,时间为20min。
[0026]作为优选,瓦氏黄颡鱼为珠江水系瓦氏黄颡鱼。
[0027]作为优选,XX基因型的雌性黄颡鱼为黑龙江水系黄颡鱼。
[002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雄杂交黄颡鱼的培育方法。
该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瓦氏黄颡鱼鱼苗采用雌激素处理,得到雌性化性逆转的瓦氏黄颡鱼,经催熟,收集卵子;将灭活的黄颡鱼精子与卵子受精,受精卵采取冷休克的方式诱导雌核发育个体;将雌核发育个体一分为二,一部分进行雌性化诱导,得到瓦氏黄颡鱼雌核发育群体雌性化个体;另一部分进行正常养殖,得到雄性瓦氏黄颡鱼;以雄性瓦氏黄颡鱼为父本,自然雌性瓦氏黄颡鱼为母本,进行繁殖,后代为全雄性家系,则父本为YY基因型的雄性瓦氏黄颡鱼;以瓦氏黄颡鱼雌核发育群体雌性化个体为母本,自然雄性瓦氏黄颡鱼为父本,进行繁殖,后代为全雄性家系,则母本为YY基因型的雌性瓦氏黄颡鱼;将YY基因型的雌性瓦氏黄颡鱼与YY基因型的雄性瓦氏黄颡鱼进行繁殖配对,得到YY超雄鱼;将YY超雄鱼与XX基因型的雌性黄颡鱼进行杂交繁育,得到全雄杂交黄颡鱼。
[0029]本发明具有的技术效果为:
[0030]1、本发明利用激素性逆转、雌核发育、测交技术开发瓦氏黄颡鱼YY繁育系;利用杂交配合力原理对不同杂交组合进行测试评估,筛选出最优的杂交亲本组合;最终将瓦氏黄颡鱼YY雄性用于最优杂交组合苗种的生产,获得最优的杂交组合的全雄苗种,从而同步获得杂交育种和单性育种的双重效果,同时减少杂交育种对自然种质资源潜在的破坏风险。
[0031]2、本发明培育的全雄杂交黄颡鱼不存在规格分化的问题,苗种质量稳定。
[0032]3、综合苗种的繁殖、培育及成鱼养殖阶段的性能参数,本发明培育的全雄杂交黄颡鱼与纯种全雄黄颡鱼相比,杂交全雄品系黄颡鱼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003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雄杂交黄颡鱼的培育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
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
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0034]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35](1)瓦氏黄颡鱼的激素控制性别技术:经组织学切片观察,瓦氏黄颡鱼的性别分化出现在孵化后第11-15天(视乎培育温度而定,培育温度高则性分化时间早,反之则性分化时间延后)。
在鱼苗孵化后第5天开始,采用30ppm的雌二醇或己烯雌酚处理的饲料,连续投喂30天可获得雌性比例在90%以上的后代。
[0036](2)瓦氏黄颡鱼雌核发育参数摸索:利用Hank’s液稀释黄颡鱼精子,采取紫外照射的方式对精子进行灭活。
通过授精实验对不同剂量紫外照射对于精子灭活效果进行评价,筛选单倍体诱导比例最高,正常受精率为零的剂量作为精子灭活的最佳剂量用于后续实验。
利用灭活的黄颡鱼精子对瓦氏黄颡鱼卵子进行授精,对受精卵休克的起始时间、休克温度、持续时间等参数进行摸索,筛选出最佳的雌核发育诱导参数。
[0037](3)瓦氏黄颡鱼YY群体获得:利用激素对雌性化性逆转的瓦氏黄颡鱼母本进行催熟,通过人工挤卵的方式收集大量成熟卵子,利用灭活的黄颡鱼精子进行授精,采取冷休克的方式诱导雌核发育个体。
将雌核发育获得的苗种一分为二,一部分进行雌性化诱导,一部分进行正常养殖。
第二年利用黄颡鱼雄性对瓦氏黄颡鱼雌核发育群体雌性化个体进行测交,利用黄颡鱼雌性对于瓦氏黄颡鱼雌核发育群体中的雄性进行测交,通过后裔测定将基因型判定为YY的雌性与雄性进行繁殖配对繁育出大量YY基因型的瓦氏黄颡鱼。
[0038](4)珠江水系瓦氏黄颡鱼雄性与不同地理种群黄颡鱼雌性最优繁殖组合筛选:利用珠江水系瓦氏黄颡鱼雄性与不同水系(黑龙江、长江、珠江)黄颡鱼雌性进行繁殖,采取标准化室外池塘开展苗种培育及养殖测试,依据测试结果确定最优的繁殖组合。
[0039]本发明提供的全雄杂交黄颡鱼的培育方法具体为:
[0040](1)繁殖季节取正常性别瓦氏黄颡鱼亲本人工催产,催产剂量为母本第一针LHRH-A2 3μg/Kg,12小时后注射第二针LHRH-A2 10μg/Kg+DOM 5mg/Kg+HCG 1300IU/Kg,雄鱼在雌鱼第二针时注射催产剂,剂量为雌性的1/3-1/2;水温25℃-30℃时效应时间一般为10小时-16小时。
鱼苗孵化后起初几天投喂丰年虫,至孵化后第7天开始投喂添加30ppm雌二醇或己烯雌酚的饵料,持续投喂30天-45天后结束激素投喂,转入专门的池塘进行正常饲养,鱼苗培育至10cm-15cm时进行性腺压片染色观察,统计群体性别,雌性率达到90%以上视为诱导成功。
性逆转个体继续养殖至第二年性成熟备用。
[0041](2)瓦氏黄颡鱼超雄繁育系构建
[0042]1)、瓦氏黄颡鱼的雌核发育
[0043]在4月份-5月份黄颡鱼繁殖季节,挑选生殖孔粉红色,体型健壮的黄颡鱼雄性个体解剖获取精巢,按照10克精巢配100毫升Hank’s液的比例,用研磨的方法捣碎精巢,用筛绢布过滤,此时Hank’s液变为乳白色。
将精子稀释液放入4℃冰箱低温保存备用。
[0044]选取直径10cm的平皿,加入7.5ml-8ml精子稀释液,摇匀使之形成厚度约1mm的液体层。
将平皿放入固定距离紫外灯管25cm高度的正下方进行90秒照射灭活,紫外灯管的功率为25W。
[0045]取灭活的精子与正常瓦氏黄颡鱼卵子授精,受精卵在26℃环境温度下发育3min,
然后将受精卵置于6℃水中处理20min,获得雌核发育苗种。
雌核发育苗种部分直接培育至性成熟用于后续YY雄性个体的筛选,部分进行雌性化性逆转,用于后续YY雌性个体的筛选。
[0046]2)、YY雄性个体的筛选:取步骤1)未性转群体培育获得的性成熟雄性个体做父本,自然雌性为母本,采取一配一人工受精的方式进行繁殖,每个测交家系进行单独孵化,鱼苗孵化出来后进行放入不同水泥池进行隔离养殖。
鱼苗培育前期采用丰年虫投喂,至第七天开始采取水蚯蚓投喂。
鱼苗培育至10cm-15cm时进行性腺压片染色观察,统计群体性别。
后代为全雄性家系父本判定为YY型雄性,后代雌性比例超过10%的家系父本判定为XY型雄性。
[0047]3)、YY雌性个体的筛选:取步骤1)性转群体培育获得的性成熟雌性个体做母本,自然雄性为父本,采取一配一人工受精的方式进行繁殖,每个测交家系进行单独孵化,鱼苗孵化出来后进行放入不同水泥池进行隔离养殖。
鱼苗培育前期采用丰年虫投喂,至第七天开始采取水蚯蚓投喂。
鱼苗培育至10cm-15cm时进行性腺压片染色观察,统计群体性别。
后代为全雄性家系母本判定为YY型雌性,后代雌性比例超过10%的家系母本判定为XX型雌性。
[0048]4)YY超雄自繁系构建:取步骤2)筛选获得YY雄性和步骤3)筛选获得的YY雌性进行人工繁殖,部分苗种进行雌性化性逆转获得大量YY雌性,同时部分苗种正常孵化培育即可获得大量YY超雄鱼用于全雄性苗种繁育推广,完成YY自繁系构建和生产推广。
[0049](3)珠江水系瓦氏黄颡鱼雄性与黑龙江水系黄颡鱼雌性进行杂交繁育。
[0050]本发明提供的全雄杂交黄颡鱼的培育方法中所用试剂或仪器均可由市场购得。
[0051]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52]实施例1
[0053]一、珠江水系瓦氏黄颡鱼伪雌性群体诱导
[0054]繁殖季节取正常性别瓦氏黄颡鱼亲本人工催产,催产剂量为母本第一针LHRH-A2 3μg/Kg,12小时后注射第二针LHRH-A2 10μg/Kg+DOM 5mg/Kg+HCG 1300IU/Kg,雄鱼在雌鱼第二针时注射催产剂,剂量为雌性的1/3-1/2;水温25℃-30℃时效应时间一般为10小时-16小时。
鱼苗孵化后起初几天投喂丰年虫,至孵化后第7天开始投喂添加30ppm雌二醇或己烯雌酚的饵料,持续投喂30天-45天后结束激素投喂,转入专门的池塘进行正常饲养,鱼苗培育至10cm-15cm时进行性腺压片染色观察,统计群体性别,雌性率达到90%以上视为诱导成功。
性逆转个体继续养殖至第二年性成熟备用。
[0055]二、瓦氏黄颡鱼雌核发育参数摸索
[0056]1、黄颡鱼精子灭活紫外照射剂量摸索
[0057]鉴于黄颡鱼与瓦氏黄颡鱼杂交子代发育早期体色较黑,长大后体型与瓦氏黄颡鱼较好区分,故在本次实验中选用黄颡鱼精子做为瓦氏黄颡鱼雌核发育参数摸索的精子。
[0058]1)、精子的稀释保存:在4月份-5月份黄颡鱼繁殖季节,挑选生殖孔粉红色,体型健壮的黄颡鱼雄性个体解剖获取精巢,按照10克精巢配100毫升Hank’s液的比例,用研磨的方法捣碎精巢,用筛绢布过滤,此时Hank’s液变为乳白色。
将精子稀释液放入4℃冰箱低温保存备用。
[0059]2)、精子的紫外梯度照射:选取直径10cm的平皿,加入7.5mL-8mL精子稀释液,摇匀使之形成厚度约1mm的液体层。
将平皿放入固定距离紫外灯管25cm高度的正下方进行不同时间梯度的照射,紫外灯管的功率为25W。
之后将这些精子与正常黄颡鱼卵子进行授精,观
察“受精卵”的发育情况,统计受精率及孵化率、出膜后3天苗种成活率,筛选最优的照射时间。
实验结果具体如下:
[0060]表1精子经紫外照射后的受精率及孵化率、成活率
[0061]
照射时间12小时受精率孵化率3天成活率
30”53.4%48.5%31.3%
45”52.1%35.4%23.5%
60”45.7%28.6%8.2%
1’15”42.9%25.6% 1.3%
1’30”38.2%20.8%0%
1’45”25.6%13.3%0%
1’60”13.1%0.4%0%
[0062]依据实验结果,在后续实验中选取紫外照射90秒为精子紫外灭活的标准参数,在该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单倍体诱导率,且不具有正常的受精能力。
[0063]2、温度休克参数摸索
[0064]1).起始时间
[0065]取灭活的精子与正常瓦氏黄颡鱼卵子授精,26℃环境温度下于不同时间将受精卵置于4℃水中处理20min,统计出膜后3d的成活率。
[0066]表2 不同时间温度休克处理受精卵的成活率
[0067]
[0068]
[0069]结果如上所列,受精卵在26℃环境温度下发育,应在授精后3分钟阶段进行温度休克较好。
[0070]2).休克温度的摸索
[0071]取灭活的精子与正常瓦氏黄颡鱼卵子授精,26℃环境温度下于3min后将受精卵置于不同水温的水中处理20min,计算出苗率。
[0072]表3 不同时间温度休克处理受精卵的成活率
[0073]
组别出苗率
2℃ 1.6%
4℃ 1.3%
6℃ 2.8%
8℃0.3%
阴性对照0%
阳性对照76.8%
[0074]结果如上所列,受精卵在26℃环境温度下发育,在授精后3分钟阶段进行不同低温水平的休克,其中6℃水温诱导率最高。
[0075] 2.3休克持续时间的摸索
[0076]取灭活的精子与正常卵子授精,26℃环境温度下于3min后将受精卵置于6℃水温的水中处理不同时间,计算出苗率。
[0077]表4 温度休克处理时间对出苗率的影响
[0078]
[0079]
[0080]结果如上所列,受精卵在26℃环境温度下发育,在授精后3分钟阶段进行6℃水温休克,其中休克20分钟诱导率最高。
[0081]三、瓦氏黄颡鱼雌性化个体雌核发育诱导及雌核发育群体性别统计
[0082]利用步骤二中实验摸索参数进行瓦氏黄颡鱼雌性化个体雌核发育诱导实验。
为了减少系统误差,用于本实验的精子来自于同一尾黄颡鱼雄性;瓦氏黄颡鱼雌性亲本挤出的卵子均单独收集、诱导及孵化,诱导出的苗种放入循环水养殖系统隔离养殖,至苗种规格达到10cm阶段时进行外观检查及性腺压片检查判定性别。
本次实验总共使用20尾性逆转雌性亲本,其中最终取得数据的有9尾,具体结果如下:
[0083]表5 雌核发育诱导实验结果
[0084]
[0085]
[0086]如上所示,雌性化性逆转的母本雌核发育繁育的后代,性别呈现全雌性或雌雄比例大体呈1:1的比例,据此判断瓦氏黄颡鱼的性别决定机制和其近缘种黄颡鱼相同,均为XY 型。
[0087]四、瓦氏黄颡鱼超雄繁育系构建
[0088]1)、采取步骤(二)中摸索的雌核发育参数,挑选200尾步骤(一)中培育获得雌性化诱导群体母本开展雌核发育诱导。
将所有母本挤出的卵子混合,统一进行休克处理,雌核发育获得了4.3%的出苗率和3.6%的3天成活率,总计获得雌核发育苗种2.1万尾。
雌核发育苗种部分直接培育至性成熟用于后续YY雄性个体的筛选,部分进行雌性化性逆转,用于后续YY雌性个体的筛选。
[0089]2)、YY雄性个体的筛选:取步骤(1)未性转群体培育获得的性成熟雄性个体做父本,自然雌性为母本,采取一配一人工受精的方式进行繁殖,每个测交家系进行单独孵化,鱼苗孵化出来后进行放入不同水泥池进行隔离养殖。
鱼苗培育前期采用丰年虫投喂,至第七天开始采取水蚯蚓投喂。
鱼苗培育至10cm-15cm时进行性腺压片染色观察,统计群体性别。
后代为全雄性家系父本判定为YY型雄性,后代雌性比例超过10%的家系父本判定为XY 型雄性。
[0090]3)、YY雌性个体的筛选:取步骤(1)性转群体培育获得的性成熟雌性个体做母本,自然雄性为父本,采取一配一人工受精的方式进行繁殖,每个测交家系进行单独孵化,鱼苗孵化出来后进行放入不同水泥池进行隔离养殖。
鱼苗培育前期采用丰年虫投喂,至第七天
开始采取水蚯蚓投喂。
鱼苗培育至10cm-15cm时进行性腺压片染色观察,统计群体性别。
后代为全雄性家系母本判定为YY型雌性,后代雌性比例超过10%的家系母本判定为XX型雌性。
[0091]4)YY超雄自繁系构建:取步骤(2)筛选获得YY雄性和步骤(3)筛选获得的YY雌性进行人工繁殖,部分苗种进行雌性化性逆转获得大量YY雌性,同时部分苗种正常孵化培育即可获得大量YY超雄鱼用于全雄性苗种繁育推广,完成YY自繁系构建和生产推广。
[0092]五、珠江水系瓦氏黄颡鱼雄性与不同地理种群黄颡鱼雌性最优繁殖组合筛选[0093]1)、不同组合杂交苗种繁殖、育苗及养殖性能比较
[0094]选育珠江水系瓦氏黄颡鱼雄性与黑龙江(抚远江段)、长江(鄱阳湖)、珠江(广西富川)三大水系黄颡鱼代表群体雌性开展杂交繁育及养殖测试。
[0095] a.随机选取30尾珠江水系瓦氏黄颡鱼雄性个体,解剖获取精巢,每一尾保留1克精巢,将30克精巢混合后研磨,用Hank’s液稀释保存备用。
[0096] b.三个地理群体黄颡鱼各随机选取200尾雌性进行催产,采取两针注射法,具体用量如下:第一针LHRH-A2 3μg/Kg,12小时后注射第二针LHRH-A2 10μg/Kg+DOM 5mg/Kg+HCG 1300IU/Kg,水温25℃-30℃时效应时间一般为10小时-16小时。
卵子收集后依据卵子重量添加精子稀释液(一般按照1公斤卵子添加10毫升精子稀释液的比例进行添加),搅拌均匀后加入0.5%的盐水激活受精2分钟,之后将卵子均匀撒在网片上进行静水孵化,于受精后12-16小时统计受精率,48-52小时统计孵化率,5-6天后统计出苗率。
同时以黄颡鱼正常繁殖组(不同地理群体中各随机选取50尾雌性与10尾雄性混合后进行配对繁殖)做为对照,具体结果如下:
[0097]表6 珠江水系瓦氏黄颡鱼雄性与不同地理种群黄颡鱼雌性最优繁殖组合筛选结果
[0098]
组别受精率孵化率出苗率
黑龙江母本组78.4%74.6%71.2%
长江母本组73.5%68.7%65.3%
珠江母本组76.1%73.1%68.5%
黄颡鱼繁殖对照83.1%78.4%72.3%
[0099]实验结果表明,杂交组合整体出苗率略低于黄颡鱼繁殖对照,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0100] c.杂交组合苗种培育成活率优势评估
[0101]选育4口规格均为1亩的池塘进行苗种培育测试,采取抽签的方式随机进行杂交组合与池塘的配对。
池塘所有硬件条件相同,安排1名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所有管理操作过程一致。
为避免人为因素,各池塘所放养的品种对管理人员保密。
每口池塘放入10万苗种,经过45天养殖起捕点数,计算苗种培育成活率。
具体结果如下:
[0102]表7 杂交组合苗种培育成活率优势评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