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氮耦合对凤阳县水稻产量和节水效率的影响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孕穗期
抽穗 扬花期
乳熟
黄熟
期
期
间歇 10~20 mm 80% 的 土 壤 饱 和 含 水 60%的土壤饱和 80%的土壤饱和含水 80% 的 土 壤 饱 和 含 水 70% 的 土 壤 饱 和 含 水 自然
灌溉 水层 量~20 mm 水层
含水量~晒田 量~20 mm 水层 量~20 mm 水层
量~20 mm 水层
(2)灌 溉水分 利 用 效 率:WUE=DW (Y )/Et,其 中 :WUE 为灌溉水分利用率,DW(Y)为籽粒产量,Et 为耗水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1.1 对产量的影响
水分、施氮量以及水分与氮肥互作对产量具有显 著影响,施氮量不同,产量差异显著(P<0.05)[2]。由表 3 数据可知,在氮肥处理中,N2 水平产量最高,达到 10 292 kg/hm2,其次是 N3,达到 9 193 kg/hm2。N2 和 N3 两 个 处 理 平 均 分 别 比 N1 水 平 增 加 了 46.34% 、 30.71%。这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稻米产量随着施氮量的 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达到一定值时,随着施氮量增 加,产量反而降低。
其中行距为 17.8 cm、株距为 16.7 cm,各个小区单独 灌溉排水。
表 1 凤阳县水稻各生育期分配的化肥氮
施肥
处理和施肥量(kg/hm2)
期
D1N1 D1N2 D1N3 D2N1 D2N2 D2N3
基肥
45 90 135 45 90 135
分蘖肥
18 36 54 18 36 54
孕穗肥
27 74 81 27 74 81
文章编号院 1005-2690渊2019冤12-0017-02
中图分类号院 S511
文献标志码院 B
研究 RESEARCH REPORT 报告
不同水氮耦合对凤阳县水稻产量和节水效率的影响
李 强 1,王克龙 2 ( 1.凤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安徽 滁州 233100;2.凤阳县小溪河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安徽 滁州 233100 )
摘 要院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案,研究不同灌溉水量和氮肥耦合效应对凤阳县水稻产量及节水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 施氮量的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及穗粒数增加,而结实率与千粒重降低;控制灌溉条件下,合理施肥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实现增 产、节水、节肥的多重效果。 关键词院水氮耦合;水稻;产量;节水灌溉;影响
目前,我国农田灌溉水利用率仅 40%~45%,远低 于发达国家 70%~80%的水平。凤阳县位于北亚热带向 暖温带渐变的过渡带内,季节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时 常发生季节性干旱,水分成为制约全县水稻生产发展 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实践证明,节水稻具有提高灌溉 用水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优点,尝试建立新型的 节水、节肥、增产的稻作模式尤为重要[1]。为此本文通 过野外试验,以当地常用水稻品种为材料,在不同灌溉 用水和施用氮肥条件下开展水稻池栽试验,分别计算 水稻产量构成和灌溉用水效率,进而将最优的水氮耦 合种植模式进行逐步推广。
试验于 2017—2018 年在凤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的水泥池中进行。试验设水分与肥力两个因素,其中水 分有两个处理,即 D1 为常规灌溉,D2 为控制灌溉;氮 肥有 3 个处理,即 N1 为 90 kg/hm2,N2 为 180 kg/hm2, N3 为 270 kg/hm2。共 6 个组合,3 次重复,即 D1N1、 D1N2、D1N3、D2N1、D2N2、D2N3, 每 小 区 面 积 为 3 m × 1.25 m,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其中基肥、分蘖肥和 穗 肥 分 别 占 氮 肥 总 量 的 50% 、20% 和 30% ; 磷 肥 为 75 kg/hm2、钾肥为 150 kg/hm2。磷肥、钾肥和 50%的氮 肥于 6 月 8 日撒施,耕田灌水,当天移栽水稻;于 6 月 20 日和 7 月 16 日分别在分蘖肥和穗肥阶段撒施入稻 田表面,具体见表 1。每个小区栽插 18 株×7 株秧苗,
表 4 数据显示,在水分处理之间比较,控制灌溉比 常规灌溉增加了水稻产量。
作者简介院李强(),安徽凤阳人,农艺师,主要从事水稻、玉米高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
窑 17 窑
研究 报告 RESEARCH REPORT
表 2 不同灌溉模式下的水稻土壤水分调节标准
灌溉 返青
分蘖
模式 期
前期
分蘖
拔节
后期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在凤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种植场进行,该
区年降水量 840~920 mm,季节分布极不均匀,3—5 月 占全年降水量的 21%;6—8 月占 52%;9—11 月占 17%; 12 月和 1 月、2 月占 10%,夏季多雨。 1.2 供试材料
水稻品种为当地常用的“冈优 527”,供试土壤为 凤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种植场土壤,池栽试验。 1.3 试验设计
常规 10~60 mm
60%的土壤饱和
自然
10~60 mm 水层 灌溉 水层
含水量~晒田 10~60 mm 水层
10~60 mm 水层
10~60 mm 水层
落干
注:1.表中连续 2 个数据分别为适宜水层下限~适宜水层上限。 2.在分蘖后期视土壤条件、气象条件和作物长势适时晒田。
表 3 不同 N 肥处理平均产量的新复极差检验
落干
控制 10~20 mm 80% ~100% 的 土 壤 饱 60%的土壤饱和 80% ~100%的 土壤饱 80%~100%的土壤饱和 70% ~100% 的 土 壤 饱 自然
灌溉 水层 和含水量~20 mm 水层 含水量~晒田 和含水量~20 mm 水层 含水量~20 mm 水层 和含水量~20 mm 水层 落干
处理
平均产量(kg/hm2)
5%差异
N1
7 033
b
N2
10 292
总施氮量 90 180 270 90 180 270
1.4 栽培管理 5 月上旬育秧苗,秧龄 35 d。基施氮肥,田间水分
管理按常规灌溉和控制灌溉两种模式进行,各生育时 期的水分管理情况见表 2。另外,喷洒除草剂及农药等 田间管理防治措施同当地常规生产。 1.5 测定项目与方法
(1)产量及产量构成:成熟期测定产量以及产量构 成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