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防控措施落实与完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与专论 | Summarize and reviews
147
2020.18·0 引言
对于非洲猪瘟防控,离不开养殖行业中各类人员,如政府对于市场的监管作用、基层兽医人员对于非洲猪瘟防疫知识的宣传作用、屠宰场对于屠宰过程中的病猪处理及养殖者对于养殖场的卫生防疫管理。

此外,非洲猪瘟能通过多种渠道传播,所以在养殖中仍然要重视非洲猪瘟防疫工作,确保非洲疫病不会卷土重来。

1 病原特点
非洲猪瘟病毒是一种通过虫媒传播的DNA 类的高传染性病毒,可以在脊椎动物及无脊椎动物之间传播,且我国并未研制出能治疗非洲猪瘟的有效药物,所以一旦爆发,将对养殖者带来灾难。

此外,非洲猪瘟病毒即使在非常极端的条件下仍然能具有传染性,且能在养殖场的环境中生存,如患病猪血液、被污染的水源及饲料等,由此可知该病毒的生存能力十分顽强,但是非洲猪瘟病毒不耐高温,在50~60 ℃的环境中可以很快将其杀死,所以,养殖者在养殖中可以依据该病毒的这种特性开展防疫工作[1]。

2 传播方式及临床表现
非洲猪瘟传播方式众多,根据传播媒介的不同,可以分为3种传播方式,首先是健康猪与患病猪或存在患病猪的环境中直接接触造成传染,如患病猪使用过的饲料、饮用水及卫生工具,此外患病生猪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如粪便、血液、尿液及眼泪等也能进行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染。

其次是通过蜱虫进行传染,非洲猪瘟能通过
蜱虫传播,且蜱虫中的非洲猪瘟能存活数年之久,携带非洲猪瘟的蜱虫通过叮咬健康生猪造成非洲猪瘟的传播。

最后是通过野猪传播,患病野猪不会出现病症,但是仍然具有传染性。

生猪在感染非洲猪瘟疫病后,通常有半月左右潜伏期,且接触方式不同,潜伏期也不相同,最快的潜伏期有1周左右,患病生猪具体表现为体温升高、皮肤充血、内脏渗血及高烧不退等,怀孕母猪可能出现流产情况。

非洲猪瘟又具有高传染性、高死亡率及高传播性的特点,不仅会对生猪养殖产生影响,而且一旦病死猪流向市场,还会影响消费者的饮食安全。

在生猪养殖中,非洲猪瘟发病率能高达50%~60%,根据感染毒株不同,其死亡率也不相同,如若生猪感染强力的毒株,其死亡率能高达100%,感染中等毒株的死亡率能高达30%~50%,感染低毒毒株的死亡率也能到达20%。

非洲猪瘟又分为最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情况,感染最急性疫病的生猪通常不具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而直接死亡。

亚急性生猪的体温能高达43 ℃左右,且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眼睛及鼻子内有粘液状分泌物,粪便中带有血丝等症状。

慢性感染的生猪体温会发生变化,且体重会不断下降等[2]。

3 落实与完善
非洲猪瘟防控措施的落实与完善,离不开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如政府部门、基层兽医人员、屠宰场工作人员及养殖者。

由于职责不同,其所行使的责任与义务
作者简介:尹红光(1977-),男,河南睢县人,大专,中级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检验工作。

非洲猪瘟防控措施落实与完善
尹红光
(河南省睢县农业农村局,商丘 476900)
摘要:非洲猪瘟已经开始退却,但是由于该种病毒的生存能力极其顽强,且传染性极强,在日后养殖中,通过此次非洲猪瘟也为广大养殖人员带来一些疫病的防控经验,为日后养殖活动提供防疫建议。

关键词:非洲猪瘟;防控措施;落实;完善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0.18.074
Implement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Control Measures for African Swine Fever
Yin Hongguang
(Agricultural and Rural Bureau of Sui County ,Henan Province ,Shangqiu 476900,China )
Abstract :African swine fever has begun to retreat , but because the virus is extremely tenacious and highly contagious ,in the future breeding ,through this African swine fever also brought some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xperience for the vast number of breeders ,to provide epidemic prevention advice for future aquaculture activities .Key words :African swine fever ,control measures ,implementation ,improvement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Summarize and reviews | 综述与专论
148 ·2020.18也不相同。

3.1 政府部门
在非洲猪瘟防控中,政府部门应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养殖者树立正确的养殖观念,且通过多种手段宣传非洲猪瘟的预防方式及临床表现,使所在负责区的每位养殖人员都能掌握关于非洲猪瘟的防疫知识,具体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举办非洲猪瘟防疫宣传讲座及在养殖区内张贴大字报的方式使养殖人员树立正确的防疫观念,保证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落实。

此外,政府还应对养殖区进行监管,确保养殖者能通过科学的防疫方式进行养殖活动,在监管过程中,主要是对养殖者的养殖方式及病死猪的处理方式进行监管,尤其是对于病死猪的处理上,为保障市场秩序,要加大对于养殖者处理病死猪处理方式的监管,避免某些养殖者为追求利益,将病死猪当作正常生猪进行售卖。

政府部门只有将非洲猪瘟防控工作落实到每位养殖者身上,才能保证养殖工作的正常开展,保障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2 基层兽医部门
基层收益部门在非洲猪瘟的防控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由于养殖人员大多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养殖中对于正确防疫的认知,所以基层兽医部门在对非洲猪瘟防疫时,要向养殖人员传授正确的养殖防疫知识,增加其对于生猪养殖的知识,确保能以正确的防疫方式为养殖工作提供保障。

基层兽医人员要强化责任意识,在基层部门发挥出自身价值,如药品出售、疫苗注射确保能对症下药,将非洲猪瘟防控措施落实到每位养殖者身上。

3.3 屠宰厂工作人员
屠宰场能接触到来自各个地方的生猪,所以也是最容易爆发非洲猪瘟疫病的地区,所以在非洲猪瘟防控过程中,对于屠宰场提出较高的防疫要求。

首先,屠宰场作为市场和养殖场的中间环节,在接收到生猪后,首先要对生猪的健康情况进行检测,确保所屠宰的生猪都符合屠宰标准,防止病死猪及非正常死亡的生猪进入屠宰场内。

此外,屠宰场还应建立科学的消毒措施,确保在屠宰场中能进行科学消毒。

在防疫过程中,由于屠宰场环境过于复杂,所以不能仅对非洲猪瘟这一种病毒进行防疫,对于生猪养殖中的其他常见疫病也要做好相应的
防疫工作[3]。

3.4 养殖者
养殖者要加强对于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必须从多个角度入手,将养殖场感染非洲猪瘟疫病的几率降到最低。

由于目前没有研发对于非洲猪瘟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所以在养殖中必须树立科学的防疫工作,针对非洲猪瘟病毒的特点进行养殖场防疫。

首先,禁止泔水喂养生猪。

泔水是非洲猪瘟的重要传播途径,所以要防治非洲猪瘟死灰复燃,必须切断其传播途径,养殖者要树立科学的养殖观念,禁止使用泔水喂养生猪。

其次,加强养殖场卫生管理工作,在规模化养殖场中,养殖者必须依照养殖法开展养殖工作,加强厂区的隔离区域、养殖区域、住宿区域的划分建设,对于进入养殖场的人员和车辆必须实行严格的消毒和登记政策,没有特殊情况无关人员一律不能进入养殖区域。

此外,消毒环节是养殖中的重点工作内容,由于非洲猪瘟具有耐寒不耐热的特点,所以在猪舍消毒过程中,应对猪舍全面消毒,将能拆卸的物品全部拆卸,然后将其放在火碱中浸泡,因为生石灰在遇到水时会产生大量的热,所以对于不耐高温的非洲猪瘟,效果十分明显。

对于猪场内的死角处是养殖人员经常忽视的地区,而这些地区通常也会存在大量的病毒繁殖。

在对猪舍消毒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不留死角,全面消毒。

最后,对于生猪所产生的污水粪便要通过科学方式处理,禁止堆积在养殖场区附近。

4 结束语
无论是政府人员、基层兽医人员,还是养殖者,都要提升对于非洲猪瘟疫病的重视程度,开展科学性的非洲猪瘟防治工作,并保证能落实到具体的养殖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将非洲猪瘟的患病几率降到最低,为养殖者的正常养殖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吴阳阳.非洲猪瘟防控措施的落实与完善[J].兽医导刊,
2020(1):50.
[2] 古曙光.非洲猪瘟防控措施[J].畜牧兽医科学,2018(21):
22.
[3] 张鲜梅.非洲猪瘟防控措施[J].兽医导刊,2020(4):100.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