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原则与制度39页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人民法院依法对民事案件独立进行审判
(1)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2)独立是指法院整体上的独立,而不是法 官或者审判组织的独立 重大疑难案件或者合议庭无法形成多数意见 的案件,要由院长报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3)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4)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这是民族平等这一宪法性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体 现,同时也是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的要求
(6)民族自治地方可以制定变通或者补充规 定
程序:自治区的报全国人大常委批准 自治州、县的报省级人大常委批准,并报全 国人大常委备案
(二)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 该原则适用于外国主体在我国进行诉讼
1.同等原则:适用一般情况,外国人在我国进 行诉讼时(无论是当事人还是其他诉讼参 与人),其法律地位同我国主体相等。
※和基本原则不同的是,基本制度主要针对 人民法院,且更加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一)合议制 1.含义:由3名及其以上(要求是单数)的审
判人员(包括审判员与陪审员)组成合议 庭,行使审判权。
独任制:1名审判员行使审判权 (独任制在我国只适用于由基层法院审理的
理想关系: (1)处分权构成对审判权的合理制约 (2)审判权指导、监督处分权的行驶 (3)审判权保障处分权的实现
(七)其他原则
※此部分内容有的虽然在民事诉讼法中有所 规定,但其内容并非规定民事诉讼法律关 系,因此其地位不同于前几项基本原则, 而有的是现行民事诉讼法尚未规定,学者 们提出的建议或者是司法实务界出现的趋 势
(3)辩论的形式:包括书面和口头,适用于 不同的诉讼阶段
(4)辩论权贯穿于整个诉讼阶段
※约束性辩论:裁判必须以当事人提出的事 实和证据为基础,法院必须尊重当事人对 审理对象的选择,法官不得在当事人主张 的事实和提出的证据外主动提出事实和证 据。
该原则主要反映了反对法官的职权干涉
(六)处分原则 1.含义:在法定范围内处分自己民事权利和诉讼权
2.人民调解原则:由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在 当事人自愿和合法的基础上进行调调解
(1)人民调解委员会是在基层政府和法院指 导下的一个群众性自治组织,设于村委或 者居委
(2)调解范围:一般民事纠纷和轻微刑事违 法行为
(3)此种调解不是必经程序
3.直接审理和不间断审理原则
(1)审判人员在审理中直接听取当事人提供 证据、质证和辩论
1.支持起诉原则(仅有条文性规定) (15条)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对损
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 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 院起诉。
(1)仅限于民事侵权案件 (2)支持起诉的只能是单位(通常负有保护
责任,如妇联)
(3)尚未起诉,而且未起诉原因特殊 (4)是给予相应支持,而不是代为起诉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基本原则与制度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 则与制度
一、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体现民事诉讼法的精神实质,指导 民事诉讼的进行,弥补相应立法的不足
(一)共有原则(三大诉讼法均有)
1.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 原因是国家权力的分工
表现:人民法院对外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行使 审判权
(四)法院调解原则 1.含义:由人民法院主持,在自愿和合法的基
础上进行调解
2.适用上 (1)调解是一种重要的结案方式 能够调解结案的尽量调解,部分案件(离婚
案件)中,调解是必经程序 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
(2)以当事人自愿为前提 不能强迫调解或者变相强迫调解
(3)调解应依法进行 a.调解要按法定程序进行 b.调解协议不能违反禁止性规定
(2)审判人员在审理时应当连续把案件审理 完毕
4.诚实信用原则:诉讼中各主体应公正、诚实 和善意。
(1)排除不正当诉讼状态 (2)禁止滥用诉讼权利 (3)禁反言 (4)真实义务 (5)法院不滥用自由裁量权 (6)法院尊重当事人的地位及诉讼权利
二、基本制度
※基本制度适用所有的审判活动(民事,刑 事和行政)
2.对等原则:适用特殊情况,外国法律、法院 对我国当事人在该国诉讼的权利进行限制 时,我国给予其主体同等限制
(三)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1.含义:诉讼双方当事人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地
位,权利,义务)
产生原因(1)宪法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 (2)民事纠纷的特点决定 (3)程序公正的必然要求
2.适用:保障和便利当事人平等行使诉讼权利(4)调解贯穿于整个诉讼阶段(一审,二审和再审)
(5)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五)辩论原则 1.含义:在法院主持下,当事人就案件事实和
法律适用,提出自己主张,反驳对方意见
2.适用 (1)辩论权是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
未经当事人辩论的事实不能成为裁判的依据
(2)辩论的范围 a案件的事实 b适用的实体法 c程序法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利
2.内容 (1)主体:当事人和类似当事人的主体 (2)处分行为必须是真实意思表示 (3)处分的对象包括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
一般通过对诉讼权利的处分来实现对实体权利的处 分 (4)处分权要在法定范围内行驶
※由处分权看诉权和审判权的关系 处分权是当事人重要的诉权内容 在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国家中,处分权构成 对审判权的合理制约 但我国目前民事诉讼法中,审判权过大
a.诉讼中,各民族公民都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 利
b.法院应当为不通晓当地通用语言文字的当事人、 其他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
c.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或多民族共同居住地区,法院应 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审理案件和发布法律文 书
(5)人民检察院对民事审判活动进行法律监 督
※检察院的监督是针对法院的审判活动 a.受理当事人及有关机关的检举申诉 b.对生效的法律裁判提出抗诉(必须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