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统计与数学广角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巩固练习
1. 实验小学二至五年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情况如下表:
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人数 113
87
108
92
平均每个年级有多少人参加了公益活动?
(113+87+108+92)÷4
先回忆一下怎 样求平均数。
=400÷4 =100(人)
答:平均每个年级有100人参加了 公益活动。
2. 根据下面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
仔细观察这幅统计 图,从图中你能找 到哪些信息?
0
班级
(1)哪个班的男生人数最多?哪个班的 女生人数最少?
答:六(3)班的男生人数最多, 六(1)班的女生人数最少。
2. 根据下面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
要想知道六年级平均每班有多 少人,必须先要知道什么?
从图中你还能获得
哪些信息?请你再
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3+4=7(cm)
我知道三角形 任意两边的和 大于第三边。
3cm<第三条边<11cm
答:另一条边可能是4cm或5cm或6cm 或7cm或8cm或9cm或10cm。
3×2=6(cm2)
可以结合平均数
14.
的知识想一想。
李兵说得对吗?
李兵说得不对。
我同意你的意见,因为平均水深 1.1m,并不能反映出整个小河中 每一处的水深数值,有的地方会 深一些,有的地方会浅一些。所 以,身高1.4m的李兵要下河游泳 是会有危险的。
2
∠1= 90°- 60° =30°
∠2= 180°- 53° = 127°
∠2= 180°- 90°-60° ∠1= 180°-127°-20°
= 30°
= 33°
9.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4cm和7cm,另一
条边可能是几厘米(取整厘米数)?
4+7=11(cm)
因为3+4=7,所以 第三边要比3大,并 且还要比11小。
0
班级
并解答。
(2)六年级平均每班有学生多少人?
(14+24+18+22+15+30+18+27)÷4
=168÷4
=42(人)
答:六年级平均每班有学生42人。
3.有9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133。把这些数按从小到大的顺 序排列起来,前3个数的平均数是120,后5个数的平均数是 140。求第四个数是多少。
133×9-120×3-140×5
=1197-360-700 =137
用9个数的总和减去前 3个数的和,再减去后 5个数的和,所得的结 果就是第四个数。
答:第四个数是137。
三、课后练习
2. 在
这些运算定律,你 会用字母表示吗?
里填上合适的数,并说一说分别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1)3.6+8.59+6.4=3.6+ 6.4 +8.59 加法交换律
(2)(25.8+7.5)+2.5= 25.8 +( 7.5 + 2.5 ) 加法结合律
(3)42×4×25= 42 ×( 4 × 25 ) 乘法结合律
(4)(125+70)×8=8× 125 +8× 70
乘法分配律
(5)(b+20)×3= b × 3 + 20 × 3 乘法分配律
3. 在
在列综合算式时,同学们一 定要注意小括号的使用啊!
四年级数学下册(RJ) 教学课件
第 10 单元 总复习
第 4 课时 统计与数学广角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这学期“统计与概率” 和“数学广角”部分你们都学会 了哪些知识呢?
我认识了平均数,还会 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我会读复式条形统计图,还 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我会用列表法、假设法等多种 方法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
里填上合适的数,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160
880
+
1040
20
×
20800
230
62
×
14260
31
÷
550
460
+
1010
(160+880)×20=20800 550+(230×62÷31)=1010
15
100
0.04 03
8. 求下面各角的度数。
这道题能直接求出 ∠1的度数吗?该 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