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财经大学22春“会计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财经大学22春“会计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作业考核题
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
一.综合考核(共50题)
1.
社会形态包括()。

A、经济形态
B、政治形态
C、观念形态
D、意识形态
参考答案:ABD
2.
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

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B.群众路线
C.党的基本路线
D.一切从实际出发
参考答案:C
3.
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世界的拜物教性质的产生具有必然性。

()
T、对
F、错
参考答案:T
4.
人的“物的依赖性”是指()。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B
5.
下列观点中正确反映了运动与静止关系的是()。

A、道之大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B、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C、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D、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参考答案:BD
6.
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是()。

A.《太阳城》
B.《乌托邦》
C.《自然法典》
D.《论法制和法律的原则》
参考答案:B
7.
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将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实现的历史过程。

() T、对
F、错
参考答案:F
8.
属于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有()。

A、亚里士多德的蜡块说
B、柏拉图的“认识即回忆”
C、洛克的白板说
D、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
参考答案:AC
9.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是()。

A.实践关系
C.价值关系
D.生产关系
参考答案:A
10.
2005年英国广播公司评选“最伟大的哲学家”是()。

A、休谟
B、康德
C、柏拉图
D、马克思
参考答案:D
11.
下列做法符合唯物辩证法条件论的有()。

A.揠苗助长
B.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C.事在人为
D.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参考答案:BCD
12.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联系和发展
B、对立统一规律
C、量变质变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参考答案:B
13.
马克思主义主义的人民性是以阶级性为深刻基础的,是无产阶级先进性的体现。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14.
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核心是()。

A.宪法
B.国家
C.政党
D.民主
参考答案:A
15.
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属于()。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参考答案:B
16.
和谐意味着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

() T、对
F、错
参考答案:F
17.
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人民的观点
B、实践观点
C、物质的观点
D、辩证的观点
参考答案:B
18.
属于主观主义真理观的是()。

B、理是思维与它的先验形式相一致
C、真理是某种超验的、永恒的“理念”
D、真理是“绝对理念”的自我显现
参考答案:ABCD
19.
社会形态更替归根到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具有最终决定意义的是()。

A、生产关系的变更
B、生产力的发展
C、社会革命的爆发
D、科学技术的进步
参考答案:B
20.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21.
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是()。

A.物质生产方式
B.生产力
C.生产关系
D.物质生产活动
参考答案:A
22.
下列观点中正确反映了运动与静止关系的有()。

A.道之大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B.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C.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D.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参考答案:BD
23.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有()。

A.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B.感性认识依赖于感觉器官,理性认识借助抽象思维
C.感性认识是“生动的直观”﹔理性认识是“抽象的思维”
D.感性认识是错误的,理性认识是正确的
参考答案:ABC
24.
“酒香不怕巷子深”正确反映了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
T、对
F、错
参考答案:F
25.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产生的消极后果有()。

A、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B、阻碍技术的进步
C、导致两极分化
D、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参考答案:ABCD
26.
对民族与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

A.文化理念
B.理想信念
C.道德价值
D.核心价值观
参考答案:D
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19世纪三大科学发现
D、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参考答案:ACD
28.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说明意识具有()。

A、目的性和计划性
B、创造性
C、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D、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参考答案:C
29.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其决定因素是()。

A、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B、使用价值和价值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生产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参考答案:A
30.
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是()。

A、价值
B、交换价值
C、使用价值
D、经济价值
参考答案:C
31.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有()。

A.本质决定现象
C.现象依赖本质
D.本质可以不表现现象
参考答案:ABC
32.
只要把全部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就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就能够发现“各国社会现象中的重复性和常规性”。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33.
历史思维能力具体体现为()。

A、以史为鉴
B、知古鉴今
C、历史主义眼光
D、以史为本
参考答案:ABCD
34.
资本的直接表现形态是商品生产物的要素,但其实质是一种()。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方式
D.所有制关系
参考答案:B
35.
人类全部社会关系的发源地是()。

A、劳动
B、实践
C、创造
D、生产
36.
二战以来,从事国际经济协调、维护国际经济秩序的国际性协调组织主要有()。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
C、世界贸易组织
D、联合国
参考答案:ABC
37.
资本本身具有一种能使使用价值增殖的魔力,这就是资本拜物教。

()
T、对
F、错
参考答案:T
38.
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A、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B、跨国公司的发展
C、贸易自由主义的深化
D、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参考答案:ACD
39.
理论往往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着实践活动的进程,说明理论是实践的来源。

() T、对
F、错
参考答案:F
40.
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A、阶级斗争史
C、思想发展史
D、劳动发展史
参考答案:D
4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有()。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
参考答案:ACD
42.
唯物史观在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时坚持的原则有()。

A.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
B.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
C.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
D.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
参考答案:ABCD
43.
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

A.实现社会单一的公有制
B.按需分配
C.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D.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
参考答案:C
44.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有()。

A.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B.进行国际交往
C.实行政治统治
D.进行社会公共管理
参考答案:CD
45.
国家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
T、对
F、错
参考答案:T
46.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是()。

A、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B、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
C、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
D、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参考答案:A
47.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48.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根源于()。

A、人认识世界的能力的无限性与有限性
B、真理的内容与形式的对立统一
C、真理的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本性
D、检验真理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参考答案:A
49.
作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基础的物质生产存在着双重关系,体现为()。

A.生产力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B.生产关系中的人与人的关系
C.社会实践中的人与人的关系
D.物质生产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参考答案:AB
50.
以下关于经济体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B、与经济基础相比较,经济体制与生产力的关系更为直接、更为具体
C、在实践中,经济体制总是与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
D、经济体制的选择是否恰当,对生产力发展起到根本的决定性作用参考答案:A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