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常用腧穴(头面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与清肺经、拿风池等穴合用。
整理ppt
9
【百会】
位置:两耳尖连线头顶中部操作:拇 指按或揉,称按百会或揉百会。
次数:按30~50次;揉100~200次。
整理ppt
10
主治: 头痛、惊风、脱肛、遗尿等。
临床应用: ①治惊风、烦躁,可与清肝经、清心经、掐揉 小天心等穴合用; ②治遗尿、脱肛,可与补牌经、补肾 经、推三关、揉丹田等穴合用。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强疗效。
整理ppt
7
【人中】
位置:人中沟,上1/3与2/3交界点。 操作:用拇指甲掐,称掐人中。 次数:3~5次或醒后即止。 主治:惊风、昏厥、抽搐。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急救,对于人事不省、惊
厥、抽搐时,可与掐十整理宣ppt 、掐老龙等穴合用。 8
【迎香】
位置:鼻翼旁五分,鼻唇沟中。 操作:用食、中二指揉,称揉迎香。 次数:20~30次。 主治:鼻塞流涕。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外感或慢性鼻炎引起的鼻塞,
整理ppt
3
【坎宫(阴阳)】
线状穴。 位置:自眉头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 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作分推,称推坎宫,又称
分阴阳。 次数:30~50次。
整理ppt
4
主治: 外感发热、头痛目赤。
临床应用: ①为小儿推拿常例手法之一,可用于外 感表证及内伤杂病; ②目赤痛可与清肝经、掐小天心、清天河水等 穴合用。
小儿推拿常用腧穴
整理ppt
1
【攒竹(天门)】
线状穴。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又称 开天门。
次数:30~50次。
整理ppt
2
主治: 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惕不安等。
临床应用: ①为小儿推拿常例手法(加推坎宫,揉大阳) 之一,可用于外感表证及内伤杂病; ②若惊惕、烦躁可与清肝经、按揉百会等穴合用。
整理ppt
11
【耳后高骨】
位置: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揉,称揉耳后高骨。 次数:30~50次。
整理ppt
12
主治:头痛、惊风、烦躁不安。
临床应用: ①外感头痛可与常用手法清肺经等穴合 用; ②惊风、烦躁可与按百会、清心经等穴合 用。
整理pp肌之间。 操作:用拿法,称拿风池。 次数:5~10次。 主治:感冒、头痛、颈项强痛。 临床应用:①感冒、头痛可与常用手法清肺经等穴合
用;②颈项强痛可与揉列缺、揉颈项部肌肉合用。
整理ppt
14
【天柱骨】
线状穴。 位置: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成一直线呈线状穴。 操作:用拇指或食指自上而下直推,称推天柱。 次数:推 100~500次。
整理ppt
15
主治:发热、呕吐、项强、惊风等症。
临床应用:①外感发热、项强可与拿风池等穴 合用;②呕吐可与揉板门、揉中脘等穴合用。
民间常可用汤匙蘸水自上而下刮天柱骨,刮 至皮下轻度瘀血即可。作用同推天柱。
整理ppt
16
【头面部常用穴位小结】
解表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拿风 池、推天柱等。
镇惊通窍 按揉百会、揉迎香。
升阳举陷 按揉百会。
整理ppt
17
谢谢
整理ppt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18
整理ppt
5
【太阳】
点、线结合穴。
位置:眉后凹陷处。
操作:①两拇指挠侧自前向后直推,称推太阳; ②用中指指端揉或运,称揉太阳或运太阳。
次数:30~50次。
整理ppt
6
主治: 头痛发热,目赤痛。
临床应用: ①为小儿推拿常例手法之一,可治外
感、内伤; ②目赤痛除推、揉法外,可加点刺放血,以增
整理ppt
9
【百会】
位置:两耳尖连线头顶中部操作:拇 指按或揉,称按百会或揉百会。
次数:按30~50次;揉100~200次。
整理ppt
10
主治: 头痛、惊风、脱肛、遗尿等。
临床应用: ①治惊风、烦躁,可与清肝经、清心经、掐揉 小天心等穴合用; ②治遗尿、脱肛,可与补牌经、补肾 经、推三关、揉丹田等穴合用。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强疗效。
整理ppt
7
【人中】
位置:人中沟,上1/3与2/3交界点。 操作:用拇指甲掐,称掐人中。 次数:3~5次或醒后即止。 主治:惊风、昏厥、抽搐。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急救,对于人事不省、惊
厥、抽搐时,可与掐十整理宣ppt 、掐老龙等穴合用。 8
【迎香】
位置:鼻翼旁五分,鼻唇沟中。 操作:用食、中二指揉,称揉迎香。 次数:20~30次。 主治:鼻塞流涕。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外感或慢性鼻炎引起的鼻塞,
整理ppt
3
【坎宫(阴阳)】
线状穴。 位置:自眉头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 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作分推,称推坎宫,又称
分阴阳。 次数:30~50次。
整理ppt
4
主治: 外感发热、头痛目赤。
临床应用: ①为小儿推拿常例手法之一,可用于外 感表证及内伤杂病; ②目赤痛可与清肝经、掐小天心、清天河水等 穴合用。
小儿推拿常用腧穴
整理ppt
1
【攒竹(天门)】
线状穴。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又称 开天门。
次数:30~50次。
整理ppt
2
主治: 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惕不安等。
临床应用: ①为小儿推拿常例手法(加推坎宫,揉大阳) 之一,可用于外感表证及内伤杂病; ②若惊惕、烦躁可与清肝经、按揉百会等穴合用。
整理ppt
11
【耳后高骨】
位置: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揉,称揉耳后高骨。 次数:30~50次。
整理ppt
12
主治:头痛、惊风、烦躁不安。
临床应用: ①外感头痛可与常用手法清肺经等穴合 用; ②惊风、烦躁可与按百会、清心经等穴合 用。
整理pp肌之间。 操作:用拿法,称拿风池。 次数:5~10次。 主治:感冒、头痛、颈项强痛。 临床应用:①感冒、头痛可与常用手法清肺经等穴合
用;②颈项强痛可与揉列缺、揉颈项部肌肉合用。
整理ppt
14
【天柱骨】
线状穴。 位置: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成一直线呈线状穴。 操作:用拇指或食指自上而下直推,称推天柱。 次数:推 100~500次。
整理ppt
15
主治:发热、呕吐、项强、惊风等症。
临床应用:①外感发热、项强可与拿风池等穴 合用;②呕吐可与揉板门、揉中脘等穴合用。
民间常可用汤匙蘸水自上而下刮天柱骨,刮 至皮下轻度瘀血即可。作用同推天柱。
整理ppt
16
【头面部常用穴位小结】
解表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拿风 池、推天柱等。
镇惊通窍 按揉百会、揉迎香。
升阳举陷 按揉百会。
整理ppt
17
谢谢
整理ppt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18
整理ppt
5
【太阳】
点、线结合穴。
位置:眉后凹陷处。
操作:①两拇指挠侧自前向后直推,称推太阳; ②用中指指端揉或运,称揉太阳或运太阳。
次数:30~50次。
整理ppt
6
主治: 头痛发热,目赤痛。
临床应用: ①为小儿推拿常例手法之一,可治外
感、内伤; ②目赤痛除推、揉法外,可加点刺放血,以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