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C活动优秀课件评选竞赛规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课件评选
一、竞赛目标
本着面向学生、服务教学的宗旨,为教师和课件制作爱好者搭建一个展示才华和相互交流的平台,以推进优质资源在教育教学中适时、适度的普及应用以及研究、创新的深层应用。

二、参赛范围
(一)参赛学科:面向教育部规定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所有学科。

(二)参赛组别:幼教组,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含中职)。

(三)参赛人数:限1人。

三、竞赛内容
参赛作品包括能辅助教与学的课件、学件、积件、工具小软件、教学视频短片等,本赛项中统称为“课件”。

为了鼓励教学创新和倡导课件实用,在课件评价过程中将有一定导向性。

尤其对辅助学生观察和认知的全景图课件、有实用价值的教育游戏、互动性强的非网页式学件、体现教学设计的精彩教学视频短片、帮助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型积件等给予适当加分。

四、作品要求
(一)作品包括:
1、参赛课件及相关素材。

2、作者简介、课件说明、相应教学设计和反思,分别存为三个Word文档。

其中,课件说明须包含课件的课程背景、教材版本、课程或知识点名称、设计理念或思路、操作指南等内容。

3、如需特殊的播放软件,请一并提交。

上述提交内容须打包到同一文件夹,并压缩文件包,压缩文件包统一命名为:学校-姓名-课件名称.rar。

(二)课件格式不限,制作平台不限,运行环境不低于Windows XP操作系统。

网络版多媒体课件应能用Web浏览器播放。

(三)每人限提交1件作品。

(四)参赛作品必须保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作品的原创性,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益,资料引用要注明来源,不得出现其他商业性广告语和任何外部链接。

同时,参赛者同意对任何违反前述规定所造成的第三方索赔负全部责任。

(五)基于保护作品版权、维护作者权益的考虑,课件必须在不影响作品演示的前提下,在封面或其他显著位置注明作者名字及单位名称,并添加NOC活动Logo(Logo图片可通过直接保存NOC活动网站首页中的标志而获得)。

(六)课件的片头或封面或其他显著位置应出现规范的教材版本、课程或知识点名称,样式不限。

如:湖南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

(七)课件中的视频、动画、声音等均应尽量采用通用格式,配音应为标准普通话配音(不包括英语课件)。

(八)课件操作应容易上手,按钮要明显清晰,相关提示语句要书写完整,同时应便于传播和共享。

(九)曾经用于其他各种形式竞赛的课件作品不得参加本次比赛,一经发现,将取消参赛者的比赛资格。

五、作品提交
选手须通过NOC网站竞赛平台于2011年6月1日前在线提交作品(有地方组委会的地区由当地组委会统一提交)。

六、竞赛流程
(一)报名:参赛选手须通过NOC网站竞赛平台在线报名(有地方组委会的地区,由当地组委会统一组织报名)。

(二)初赛:由地方组委会负责组织,初步筛选不符合要求的作品(无地方组委会组织的作品由全国组委会负责初步筛选)。

(三)复赛:由地方组委会负责组织,确定地方奖项及报送全国决赛的作品(无地方组委会组织的作品由全国组委会负责评审)。

(四)全国决赛:陈述答辩。

由全国组委会负责组织,对通过复赛的全部报送作品进行评审,
确定全国决赛入围作品。

入围作品经过现场决赛,确定全国决赛三等奖、二等奖、一等奖。

获得一等奖的教师将获得参评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的资格。

一等奖获得者有义务参加决赛期间的心得体会互动交流活动。

决赛采取“演示与答辩”的形式。

1、决赛现场,参赛选手结合PPT演示文稿演示参赛作品的精彩部分并陈述作品特色和亮点,最后针对评委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

2、每位参赛选手演示与答辩的时间为15分钟。

其中,参赛选手演示与陈述10分钟,评委提问5分钟。

3、评委现场提问的内容根据参赛选手所提交的参赛作品而定,主要侧重课堂应用、制作技巧以及表现手法等。

4、注意事项:
(1)参赛选手须将入围作品、陈述用PPT存储于U盘自行带至决赛现场。

(2)参赛选手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演示与答辩,如果超时,评委有权终止参赛选手的演示与答辩。

(3)必须是课件的设计者亲自参加决赛,不能委托他人代表。

入围但未能到达决赛现场的,不予评奖。

七、评审标准
(一)作品评审标准:
(二)陈述答辩评审标准:
八、相关说明
(一)严禁重复、虚假报名,一经发现,立即取消比赛资格。

(二)未在竞赛时间内参加比赛视为弃权。

(三)全国决赛时不允许更改作品申报表。

(四)入围作品不得进行修改、替换,否则,一经发现或举报将取消比赛资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