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如何接待当事人的咨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律师如何接待当事人的咨询
“一个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作为案件代理的第一个环节,案件受理程序处理地是否细致得当,不仅可以迅速取得委托人的信任,增加成案的概率,还能够避免一些潜在的风险,使得之后的代理工作能够更加顺利进行。

1
案件的受理关键在于接待咨询,咨询是否做得好,将影响案件的成败。

咨询主要分为电话咨询和面谈咨询。

一般来说,律师与当事人的接触都是从接待当事人的咨询开始的,无论是陌生人通过电话咨询,还是朋友介绍,初步接洽必然是咨询法律问题。

而新入行的律师往往缺乏把握当事人的经验,或专业知识及办理案件经验缺乏,难以成功促成案件的委托。

一、电话咨询
电话咨询,是当事人咨询的最常见的方式,通过电话咨询,双方有了初步的了解,客户才会决定是否进一步面谈或最终办理委托手续。

因此,电话咨询的技巧非常重要,某种程度来说,比面谈更重要。

如果客户愿意来律所面谈咨询,决定委托该律师的机率就会是90%左右了。

1. 开场白应注意“职业素养”
开场白是迅速建立双方信任的信号。

律师应有热情的态度。

有的律师由于太忙,接电话已经很不耐烦,在开场白的时候很不注意,会流露出疲惫和不耐烦,甚至生硬,粗暴的态度。

电话那头的当事人尽管看不见律师的表情,却能直观感觉到律师的面部表情和态度,会迅速给律师的印象打折扣。

律师应有职业的接待用语。

有的律师不注意开场白用语,很随意地问道“喂,哪位?”让对方很茫然,怀疑自己打错电话了。

律师应该在第一时间自报家门,让对方清楚这通电话的并没有打错,而且要让对方第一时间记住律所的名称和律师的姓名,有利于建立起信任。

不要让双方在开场白进入询问对方姓名的不良开端。

2.聆听应善于归纳重点
电话咨询的内容过于集中,过于快速,律师难以迅速领悟,应注意随身准备做好笔记,归纳重点。

在聆听的过程中,也注意带领对方的思路,不要被对方牵制。

当事人若逻辑思维不强,也对法律关系不清楚,他们在叙述的过程中可能会东一句,西一句,也可能没有时间顺序,也可能把律师当个好心的倾听者,从几十年前讲到现在。

律师就需要带领对方思路,沿着法律关系的要件去指导,获取有用信息。

尤其是在对方开始抒发情绪讲一些与法律问题无关的事项时,律师应礼貌地终止这段谈话。

律师可以说“好,您的问题我都记下了,大概是一、二、三.....。

现在我的解答如下:...”最后礼貌地说“今天,就先到这里,您有需要可继续来电或来律所当面讨论。

3.解答的关键技巧
解答是个非常关键的技术活。

解答得是否专业?是否有效率?是否恰到好处?如果解答过于详细,可能当事人就不来委托,自己去办理案件了;解答得不够详细,蜻蜓点水,会给客户一种敷衍的形象或者不专业的印象,客户也可能去委托他人。

首先,律师不可功利性太强。

切忌说“这种事电话里说不清,建议来律所当面咨询”,这样的律师只会让客户反感,还没有建立起初步的信任感就让客户避之不及。

客户如果真的想要委托律师,肯定是希望委
托一个靠谱的,专业的律师。

如果律师什么也不愿意说,客户也就没有办法货比三家,自然也就不会来委托你了,并且对你的印象也大打折扣。

可是,律师也很担心,如果说得过于详细,客户可能在咨询过多位律师之后,自行去办理案件了。

当然,这种情况是不可避免的。

律师不必纠结于这种情况,如果这次的服务能给客户留下良好印象,即使这次当事人没有委托,也会有可能作为潜在开户。

第二,需仔细了解案情后慎重回答。

有的律师急于给客户留下好印象,专业知识的欠缺难以对问题做到正确的把握,而容易漏掉细节,给出的答案很可能南辕北辙。

客户通常对法律不了解,讲出的事实未必是法律事实。

没有证据支撑的事实,法庭不予支持。

可律师没有仔细聆听完,也没有仔细思索,匆忙给出了并不正确的答案,当事人知道正确分析后必然将这名律师从电话薄里彻底删去。

常见的例子如简单的欠款纠纷。

律师听说对方有欠款证明,立即拍胸脯告诉当事人,这个案子我接了,没问题!当事人也很开心,准备好资料来到律所。

签订委托合同以后,律师发现对方当事人的身份信息都没有,无法起诉到法院!然后再和当事人仔细讨论,如何去取得对方当事人的身份信息,如果不能取得,无法起诉;如果是外地的,还要依据被告所在地管辖原则,去外省市起诉。

这下当事人不乐意了,要求退费。

律师白忙乎半天,赔了夫人又折兵,得不偿失!这就是新执业律师最常犯的错,由于专业知识缺乏,又缺乏仔细聆听的耐心,急于成案,匆忙将案子接进来后才发现问题。

最后,最重要的是要有效率并且有逻辑。

新律师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语言逻辑习惯,表述时缺乏逻辑,瞻前顾后表述拖沓。

2也由于知识欠缺,办案经验不丰富,解答问题时恐怕出错,会仔细思索而表现出拖沓。

沉稳固然重要,但是过于拖沓,且没有逻辑,就是犯了大忌。

客户会很快敏感到这个律师是不专业的。

因此,律师在和当事人预约好以后,应迅速总结案件要点,书面做出解答提纲。

将日常生活归纳为法律事实,按照法律要件预先做出提纲。

例如当事人信息,案件事实(包括时间,地点,行为,因果,后果等),法律关系,当事人主张,法院实践,律师建议等。

按照预先做好的提纲,有的放矢地引导当事人叙述问题,不仅可节约双方的时间,提高效率,还给客户留下专业的形象。

客户可能困惑了几年,几个月的问题,几分钟就得到了专业的解答。

没有任何悬念的,这个案子肯定是委托这个律师办理了。

二、面谈咨询
有的客户会直接到律所来咨询,通常,这个客户会认为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或者复杂,而且急于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当面讨论。

也有可能是电话咨询好预约进一步面谈的。

1. 准备工作
(1)提前告知客户地址,交通信息。

和电话咨询不同的是,律师需要做好很多准备工作。

不仅要告诉客户联系地址,还要很贴心地告知交通方式,乘车路线或开车路线,停车是否方便等这样的基本信息,以便当事人顺利到达,建立良好的开端。

有个律师在和当事人预约好以后,忘记告诉当事人地址。

后来回电过去,又没有讲明白。

本市有两条一样的街道,可是一个位于松江区,一个位于普陀区。

客户开着车花了2个小时从松江开到普陀来,其心情可想而知。

(2)提前布置会议室,提供良好环境。

要和前台沟通好,客户来律所,经常碰到前台没有人,或者前台冷冰冰的情况,客户心理立即就降到了冰点以下。

冬夏两季要提前开好空调,温度适宜;有客户曾在该会议室抽烟过的,应立即净化空气(尽量不让客户在会议室抽烟,而应提供专门的抽烟室);桌椅摆放整齐等。

总之给客户一个大方、安静、整洁的会议室是前提。

(3)律师形象应职业、大方、得体
律师应给人干练,整洁的形象。

最适宜的服装应该是工作装,西装,衬衫是必备。

切忌穿着休闲的T恤衫,过短的裤装或裙装,鞋子不应是拖鞋或类似拖鞋款式。

(4)准备好笔记本,做好案件提问纲领。

笔记本应该整洁,不要给客户留下散漫的形象。

2.具体面谈的注意事项
(1)如前所述,律师在接待咨询过程中应该有逻辑地引领整场谈话,而不是被当事人带领,避免杂乱无章。

在解答当事人的问题时,应该有逻辑地分层次回到。

给当事人思路明朗的感觉,而不是错乱。

(2)律师要学会体现专业价值。

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可能关键点就一句话,解答的关键也一句话。

但是律师切忌用一句话来解答,不要给当事人一种错觉:这个问题很简单,白白跑了一趟!可以根据解答提纲,给当事人从案件事实,法律关系,法院实践,律师建议几个大的方向去解答。

如果有相同的案例,也可以拿出案例和当事人一起讨论,让当事人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该案的法律风险,做出合适的判断。

也避免案子败诉后和律师产生矛盾。

(3)避免急于回答问题。

律师不必急于体现自己的专业而匆忙回答问题。

律师可以在聆听完毕后,做出简要分析。

如果对于该案把握得不是很好,可以礼貌地跟客户说“这个案子,我需要再跟我们主任律师讨论一下,给你更详尽的回复”。

此时,客户更多的感受是这个律师很负责,沉稳。

能重视客户问题的律师,才更值得托付。

长期下去,客户群才会稳定。

(4)做好笔录。

律师在接待咨询的时候,肯定需要做好笔录。

做笔录时要仔细,有条理。

做好以后要整理,归档。

或许一两年后这个客户会再次来咨询相同的会相类似的问题,那么,律师可以很快想起来,找到笔录,更让客户信任。

一个擅长做笔录的律师,一个有良好归档习惯的律师,客户自然是更愿意委托的。

(5)律师应自信、沉稳、客观地展示自己
一个律师如果在当事人面前都表现的胆小,不自信,慌张,这样的律师是不会获得客户信任的。

新律师还不具备足够的气场,可以在业余时间多看看相关书籍,多练习。

做到“泰山崩于眼前而自巍然不动"般的从容淡定,律师就成功了一半了。

3. 结束面谈后的工作
如果成功委托,律师应在案件代理过程中积极保持联系,随时汇报案情进度,为这次咨询划上完美的句号;如果没有后续委托,律师应将笔录归档,并做到礼貌回访,保持联系,争取让这次咨询能促成潜在客户。

综上所述,律师应形成自己的语言逻辑习惯,接待礼仪,掌握好接待技巧,重视每一次的咨询,并尽量做好每一次的接待。

参考书目:谭芳著:《民事诉讼律师实务》,法律出版社,2014年3月第1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