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茶树引种 茶树育种学(Tea plant breeding) 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茶树的适应性通常对温度和降水两方面的适应性。 • 茶树品种的适应性愈强,茶树引种就愈容易取得 成功。一般而言,有性系品种比无性系品种的适 应性强,中小叶种比大叶种适应性强。对于同一 个品种而言,发育年幼的个体比年老的个体适应 性强(比如幼龄茶树的种子比老年茶树的种子适 应性强)此外,茶树品种的适应性还与栽培管理 措施关系密切,管理好,生长势强,抗御不良环 境的能力也强。
四 中国茶树引种的成就
• 1.扩大茶树种植区域,比如山东的日照地区,胶东半岛, 西芷的林芝县等。 • 2.扩大良种的种植面积,云大种,福鼎大白茶,福云系列。 台茶12,13号茶等 • 3.丰富茶种质资源和育种材料。 • 主要是一些相关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通过引种,收集 了大批茶树种质资源,包括一些国外品种,国内的地方品 种及野生茶树资源,为茶树遗传研究和选育新品种提供了 丰富的材料,比如通过生化分析来推断茶的起源及进化, 再如福建茶科所的福云6号7号,大毫等良种均是从引进的 云南大叶种与当地的福鼎大白茶的自然杂交后代选育而成 的,再如英红系列,如英红1号,9号,均是从阿萨姆后代 中选育而成。
• (4)翠峰,发芽早,产量高,香高味醇,适制性广,适 合在长江以南引种。 • (5)浙农113,抗性强,品质优,适合在长江以南引种。 • (6)舒茶早,发芽早,产量高,抗性强,品质优,适合 江北茶区引种。 • 3.适制蒸青绿茶的品种: • (1)薮北种,产量高,有特殊的海藻味,抗性强, • (2)中茶102,发芽早,产量高,抗寒性强,适合长江南 北引种。 • (3)碧云,具有煎茶风味特征,适合长江以南引种。
二 如何提高茶树引种的成功率
• 茶树引种成败与否与引入地和原产地地生态条件 差异以及品种地适应能力有关。因此,要想提高 茶树引种成功率,就必须 从这两方面考虑。 • 1.为扩大种植区域而引种,必须选择适应性强地 品种(一般来说,个体发育早的有性品种适应性 强),有风土驯化的基础,比如从中国引种到前 苏联,选用祁门种,它是一个中叶类,灌木型的 有性系品种,抗旱性和抗寒性都强。再如从中国 引种到非洲的坦桑尼亚,选用的是鸠坑种,它是 中叶类,灌木型有性系品种,适应性强。
• 1.南茶北引的变异规律 • (1)植株矮化,最低分枝部降低。 • (2)叶片变小增厚,叶色加深,栅状组织与海绵 组织比值增大。 • (3)发芽期相应推迟,年生长期相应缩短。 • (4)花期缩短,开花结实相应减少。 • (5)茶多酚相应减少,氨基酸和灰分相应增加。 • (6)易发生冻害。 • .
3.土壤
• 其中PH值是限制因素必须小于7 • 茶树属于酸性植物,要求土壤的PH在4.5~ 6.5之间(最适范围是5.0~6.0),小于4和 大于7都不适合茶树生长。茶树还是一种嫌 钙的植物,土壤中的活性钙太高不利于茶 树生长,一般要求土壤中的氧化钙在0.5% 以下,最好在0.05%一下。
(二) 品种适应性
第二章 茶树引种
第一节 茶树引种的意义和成就
一 茶树引种的概念
• 狭义:是指从国内外引进新作物,新品种,经过 当地试种,表现优良的直接用于生产而成为生产 用种 • 广义的引种不仅希望通过引进新作物,新品种成 为当地生产用种,而且还希望简单的选择与驯化 后,再繁殖后代,或作为育种研究的各种遗传资 源的原始材料而加以利用。 • 或指将茶树从现有分布区域(野生茶树)或栽培 区域(栽培品种)人为地迁移到其他地区种植的过 程.
• (二)引入品种的选择 • 引入品种的选择必须遵循如下的两个原则 • 1.根据引种目标选择,引种目标有3个方面,如前 所述。 • 2.根据品种的种性来选择,茶树品种的种性很多。 在茶树引种中要特别注意如下几点:(1)耐寒性 和耐高温性(2)萌发期(3)开花结实率(4) 适制性(5)产量(6)某些特性,如某些特殊的 香气,抗虫性等。 • 3、选择方法有单株选择、混合选择和集团选择 等。
三 茶树风土驯化地基本原理
• 风土驯化的本质是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而适应新的环境条 件:一是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引起遗传变异;二是在逐渐迁 移中发生重组而引起遗传变异;三是引入品种个体之间的 遗传物质本来鸠存在差异。在新的环境下,第一类型的个 体能生存下来,而另一类型个体则不能生存,尽管生存下 来的个体并没有改变其遗传性,但作为一个品种这样一个 群体,它的遗传性已经改变。由于这三个方面的原因,所 以茶树引种中的风土驯化能够获得成功,但要驯化成功还 必须经过选择,选择方法有单株选择法,混合选择法(提 出剔除个别差的,留下好的),集团选择法(从群体中选 出优良的类型组成群体),无性系品种对于风土驯化是无 意义的(因无性系品种个体杂合、群体同质,即个体基因 是杂合的,品种内个体之间基因型是相同的)。但无性系 的有性种子对于风土驯化是有意义的(个体杂合,群体异 质),并且是一类很有价值的育种原始材料。
二 茶树引种的类型
• 1.简单引种--无需任何改变却能表现原种 性,可引进无性品种。 • 是指产地(或原分布区)和引入地区地自 然条件差异较小或是由于引入品种适应范 围较广,以至于不需改变遗传性也能适应 新的环境条件,并能正常生长并表现其原 始种性。
• 2.驯化引种(必须采用种子,因而是有性品种)--包括 自然驯化和风土驯化。 • 驯化引种是指原产地(或原分布区)和引入地区的自然条 件差异较大,或由于引入的品种适应范围较窄,只有通过 改变遗传性才能适应新的环境,这样的引种称之驯化引种。 • 自然驯化-植物引入到新地区后,就能很好地生长发育, 表现原有优良种性,不经选择就直接用于生长。(该物种 适应能力强,新环境能激发其某种潜能) • 风土驯化-植物引入到与原有地区差异明显的地区后,遗 传发生变异而适应新的环境条件,通过适当地选择才能用 于生产。
• (4)平阳特早茶,发芽特早,产量较高,品质优, 适合江南地区引种。 • (5)菊花春,发芽早,产量中,抗逆性强,品优, 适合江南地区引种。 • 2.适制多毫的条形绿茶品种 • (1)福鼎大白茶,发芽早,抗逆性强,香高味醇, 适合江南北引种。 • (2)福鼎大毫茶,发芽早,产量高,抗性强,适 制芽茶(毛尖)适合江南北引种。 • (3)迎霜,发芽早,产量高,香高味醇,适制性 广,适合在长江以南引种。
三 引种的意义
• 就茶树而言,引种的意义表现在如下的3个方面: • 1.是栽培茶树起源与演化的基础:茶树原产于我 国,现有五大州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这是 引种的成就。 • 2.丰富和改变了茶树品种类型,提高茶叶的生量 和品质。明显的例子,云大种和福云6号的引种。 • 3.为各种育种途径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比如 浙农大的浙农12(云大后代)杭州茶科所的迎霜, 翠峰等以及福云6号、7号、8号、10号等(福鼎 的茶后代).
• 2.少量试种 • 根据“一切经过实践检验”地原则,在确定引种目标后, 选择一些符合引种目标的茶树品种,进行少量定点试种, 以观察引种后地表现。 • 3.栽培的试验 • 在少量试种的同时,应该根据引入品种的特殊性,设计相 应的栽培比较试验,以便后来引种中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品 种特性。 • 4.大面积推广 • 在完成少量试种和栽培试验后,将那些符合引种目标,而 且在当地表现良好的列入引入品种大面积推广。在推广中 尽可能少引多繁,注意检疫、防止病虫传播。
二 茶树引种的方法
• 1.确定引种目标,这一点很重要。引种目标明确,引种才 能成功,一般来说,茶树引种的目标有三个方面: • (1)以扩大种植区域,适应市场需求为目标的引种,这 样的引种必须以生存为前提,因此那些适应性强的茶树品 种作为引种的首选品种。 • (2)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生产效益为目标的引种,这 样的引种多为简单引种,因此要注意自然条件的相似性, 品种的适制性和栽培技术的特殊性。 • (3)以研究和育种为目标的引种,这样的引种多为驯化 引种,因此要尽可能引种那些母本结实年龄幼小的种子, 并且品种要多,数量相对要少。
台茶1213号茶等主要是一些相关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通过引种收集了大批茶树种质资源包括一些国外品种国内的地方品种及野生茶树资源为茶树遗传研究和选育新品种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比如通过生化分析来推断茶的起源及进化再如福建茶科所的福云6号7号大毫等良种均是从引进的云南大叶种与当地的福鼎大白茶的自然杂交后代选育而成的再如英红系列如英红1号9号均是从阿萨姆后代中选育而成
• (三)我国主要种植品种简介 • 1、福鼎大白茶;2、福鼎大毫茶;3、政和大白茶;4、 铁观音;5、黄惔;6、凤凰水仙;7祁门种;8、福云6号; 9、龙井43;10、云抗10号等。 • (四)目前我国主推品种 • 1.适制扁形绿茶的品种: • (1)龙井43,发芽早,产量高,抗寒性强,适合江北及 高海拔地区引种 • (2)龙井长叶抗逆性强,产量较高,品质特优,适合江 北及高海拔地区引种。 • (3)乌牛早 ,发芽特早,品质优良,产量中,适合江南 地区引种。
第二节 影响茶树引种成败的因 素
• 茶树引种成功与否,受两个因素制约,一 是环境,二是品种。引入地区与原产地之 间的生态条件的差异愈大成功的几率愈小, 引入品种的适应性愈强,成功率就愈大。
一 影响茶树引种成功的因素
• (一)生态条件:气候相似论 • 1.温度 (其中最低温度是限制因素) • 茶树起源于我国西南地区,是一种喜温暖怕寒冷 的植物。温度是影响茶树生育的主要因子,影响 茶树生育的三个温度界限是最低温度,最适温度 和最高温度。一般认为,茶树最适温度在20~30 之间,最低温度在-6~-18之间,最高温度在 35~45之间。不同品种对温度的要求不同,一般 来说,大叶种耐寒性差,耐高温性强,而小叶种 则反之。当气温超过最低温度或最高温度时,茶 就会停止生长,时间长了甚至会死亡。
• 2.北茶南引的变异规律 • (1)萌芽期提前,生长期延长,新稍生长 适度加快,这有利于增加产量,但花期延 长,开花结实增多,这不利于产量增加。 • (2)叶片变大变薄,抗旱以及抗高温能力 变弱。 • (3)氨基酸含量减少,茶多酚含量相应增 加,苦涩味增加。
• 3.东茶西引的变异规律 • 由于我国东部日照强,雨量多,而西部地 区日照,积温及降雨量都相应减少,并且 日温差增大,因此,东茶西引后,茶树表 现出新稍生长变慢,持嫩性增强,氨基酸 含量增加,茶多酚含量减少的趋势,从而 表现出茶叶产量持平或略低,而品质(特 别是绿茶)略高的趋势。
第三节 茶树引种方法
• 要想茶树引种成功,必须采用适当的引种方法, 要想采用适当的引种方法则必须了解茶树引种后 的一般变化规律。 • 一 .茶树引种后的一般规律 • 茶树起源于我国的西南地区,是典型的亚热带植 物。随着不断引种,已扩种到世界五大洲60多个 国家,最北到格鲁吉亚,最南到新西兰,种植区 域跨度很大,茶树在引种过程中发生变异是必然 的。根据以往的资料,茶树在引种过程中的变异 有如下规律:
• 除了气温的高度会影响到茶树引种成败之 外,温度的变化(一般指低温出现的季节) 和积温也影响茶树引种的成败,如一些地 区的倒春寒对一些茶树伤害较大。活动积 温与产量关系密切,在降水量得到保证的 情况下,活动积温愈高,采摘次数愈多, 茶叶产量愈高。
• 2.降雨量 (其中地下水位是限制因素,地下水位 必须在1米以上) • 茶树是一种喜温湿怕涝的植物,最适合茶树生长 的年降雨量在1500mm左右。并且要求在生长期 间的月降雨量在100mm以上,当年降雨量小于 700mm或者生长期月降雨量小于50mm都不利于 茶树生长,甚至引起死亡。当地下水位过高(离 地面1米以内)或降雨量过于集中(月降雨量在 200mm以上)也不利于茶树生长。
• 2.以适应市场需求,提高茶叶生产效益为目 的的引种,尽可能到与引入地的生态环境 相似的地方引种,因为这种引种多半为简 单引种,比如华南茶区引种云南大叶种, 到云南风庆引种比到勐海库引种要好,再 比如南方茶区(两广 ,湖南)引种绿茶品 种,到福建引种比到浙江引种好。
• 3.以收集育种材料为目的引种,应引种那些遗传 状杂合的,母本结实年龄比较幼嫩(最好是第一 次结实)的种子实生苗,如果引入地与原产地的 生态条件差异太大,直接引种不易成功,则可采 取逐渐迁移播种法 • 举例:前苏联育种学家米丘林曾采用这种方法, 把许多本来是南方喜温植物大大地向北推进了, 我国前浙江农业大学多次引种云南勐海大叶种不 能成功,而从浙江平阳县引种云南勐海大叶种获 得成功,并从其后代选育成红茶新品种,浙农21 号和25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