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好声音弘扬正能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递好声音弘扬正能量
作者:赵成洪
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8年第1期
方便及时的信息获取,图文并茂的展现方式,多角色的交流互动……新媒体自诞生之日,
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改变着传统传播模式,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实现了现实与虚拟
世界的“无缝链接”,成为人们了解时政、获取信息、表达诉求、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深刻
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

同时,新媒体传播渠道多样化、传播方式个性化、传播内容多
元化的特点,影响着人们的思考能力,增加了舆论引导的难度。

通化市委宣传部强化“网军工程”建设,加快构建新媒体传播矩阵,传递好声音,弘扬正能量,为通化绿色转型、全面振兴
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全方位打造新媒体传播平台近年来,通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媒体的开发和运用,统
筹资源、整体布局,通过打造“双微一网”政媒传播平台,拓宽信息发布渠道,全方位构建现
代传播体系,着力提高新媒体的公信力、吸引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
媒体融合发展,形成了微博、微信、新闻网站等新兴媒体立体化、互动式、全天候的发展格局。

一个政务微博——“通化发布”
政务微博。

2013 年5 月27 日,“通化发布”正式开通腾讯和新浪微博,并进驻省政府新闻办开办的“吉林微博发布厅”。

目前,在政务微博团队共同努力下,“通化发布”累计发布
涉及全市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各类信息和转载相关信息7200余条,粉丝量达19 万。

2015 年,在吉林省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发布会上,“通化发布”政务微博荣获“2015 年吉
林省城市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奖”。

一个政务微信——“通化发布”
政务微信集群平台。

2015 年4 月15日,“通化发布”政务微信正式上线。

以“通化发布”政务微信为龙头,以各县(市、区)、市直重点部门为主体,以知名企业和社会知名微信公众
账号为补充,打造了通化政务微信集群平台。

目前,集群平台已成为传递政府声音、倾听社情
民意、提供服务咨询、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网络舆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权威信息发布平台、
民政互动沟通平台和政府形象展示平台,粉丝量达14.5 万。

一个新闻网站——通化新闻
网。

2014 年12 月19 日,通化新闻网正式开通上线。

2015 年8 月,通化新闻网进行了
全新改版。

改版后的通化新闻网整体效果时尚大方,以新闻内容为主,主题活动为辅,相继推
出了时政新闻、国内新闻、视频发布、县区新闻、社会服务、人物访谈、观察评论、百姓网事
等多个子频道,糅合了通化城市文化特色,彰显了通化城市形象。

立体式搭建新媒体传播矩阵“双微一网”政媒传播平台相继建立后,如何才能形成合力发
挥新媒体传播、引导作用,为“网军”工程添砖加瓦?通化市委宣传部采取立体式定位方式,
丰富新媒体传播内容,以内容显功能,搭建通化新媒体传播矩阵。

实践中,按照新媒体发展态势和传播规律,在保证“通化发布”政务微博正常运营外,我
们将重点放在打造“通化发布”政务微信平台和通化新闻网建设上。

首先,对“通化发布”政
务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了升级改版,加强“通化发布”的服务功能。

特别是政务直通和走进名企
栏目,将市属范围各县(市、区)政务微信、市直重点部门政务微信以及药、酒、砚、参等名
企微信纳入其中,形成微信传播矩阵,使网友可以通过“通化发布”直接联通到想要关注的微
信平台。

同时,为加强文化宣传和便民服务,我们还在微信平台重点打造了以视频手段展示通
化中心工作、重点工作,以图文方式展示饮食文化、旅游项目和人参、葡萄酒、松花砚、冰雪
等特色文化和便民生活服务信息的微生活板块。

此外,为关注贫困人口,展示身边的好人、身
边的感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通化新风尚,开设了微感动板块,提升“通化发布”政务微信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其次,加强通化新闻网内容建设,重点关注域内新闻事件、丰富
载体活动,传播核心价值,将《通化日报》以及电台电视台新闻搬到新闻网站,使读者和观众
可以第一时间轻松实现一站式阅读,并先后开辟了“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专栏以及
“通化好人”发布厅,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从网站雏形做起,到以新闻立足、内容为王,通化新闻网不断增强了网站的公信力。

为凸显新媒体传播矩阵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2016 年10 月,我们创新
地建立了通化市网络舆情快速反应机制。

该机制通过组建工作团队、畅通工作渠道、明确工作
流程,对于通过新媒体传播矩阵搜集到的事涉及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及城市建设管理等民生方
面的网络舆情,第一时间转交涉事部门,推动问题及时处置,并及时将反馈结果通过“通化发布”政务微信平台以及相关社会知名微博微信平台及时回应,实现“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
工作目标。

机制运行仅1 个月便依托网络舆情快速反应机制先后协调相关部门妥善处置了8起
事涉民生重点网络舆情,得到网友们一致点赞。

多层次开展新媒体载体活动按照“以新媒体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载体活动”这一思路,
我们重点策划了三项具有群众性、趣味性,网民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

依托通化新闻网成功举
办了通化市首届网络歌手大赛,共发动700 余名市民和音乐爱好者积极参与,通化新闻网点击
率达25 万人次,既丰富了群众网络文化生活,又提高了通化新闻网的知名度、影响力和点击率,为创建省级重点新闻网站奠定了基础。

举办了通化市首届网络春晚,号召广大市民参与网
络春晚,共同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氛围。

为增强“通化发布”的关注度和吸引力,我们开展了群众性、趣味性强的“2016,与你一
起为梦想喝彩”街拍活动,每天在市区人员密集区随机寻找路人,用一两句话来表达2016 年
自己的梦想、愿望,并在“通化发布”进行网络投票,每期按照票数高低评出前三名,给予
“梦想基金”。

通过开展市树市花抽奖嘉宾大征集、我最喜爱的网络春晚节目大评选、“2016 最美通化风景”网络征文大赛以及“红歌联唱”网络围观等载体活动,从学生、老师、家长、
社区群众和机关干部等五个层面建立粉丝群,为“通化发布”传递好声音、弘扬正能量打下坚
实的受众基础。

宽领域构建新媒体品牌形象构建新媒体品牌形象,是新媒体生命力的关键点。

我们积极打
造通化新闻网“通化好人”发布厅和通化发布“微心愿”品牌。

“通化好人”发布厅集中发布100 余名“通化好人”和“道德模范”,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扩大社会影响面,发动号召山
城儿女崇德向善、争做好人,在网络上掀起了“处处见好人,人人做好人”的网络新风,将
“通化好人,引领风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推向高潮。

2015 年
6 月,通化新闻网“通化好人”发布厅荣获第二十四届吉林新闻奖二等奖。

“通化发布微心愿”建立在“通化发布”政务微信平台基础上,通过广泛征集困难群众
“微心愿”,依靠微友力量,力争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活所需,实现网络扶贫工作目标。


“微心愿”公布在“通化发布”政务微信平台,号召微友积极认领“微心愿”,争做“圆梦人”。

认领结束后,由“通化发布”集中组织开展奉献爱心公益活动。

“通化发布”将用图片
方式记录下每一次微公益活动,把爱心传递,让真情扩散,以实际行动感召广大干部群众积极
参与“通化发布”微公益活动,力争把活动打造成为弘扬社会新风、传递正能量的通化地区最
具影响力的微公益品牌活动。

(作者系中共通化市委网信办副主任、市网信中心主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