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结题鉴定申请评审书.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楚雄州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结题鉴定申请评审书
(以上由州规划办填写)
课题级别一般课题
学科分类基础教育
课题名称农村小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负责人xxx
负责人所在单位禄丰县妥安小学
申请结题鉴定的形式会议结题鉴定
填表日期2016年5月10日
楚雄州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州级课题结题鉴定申请评审须知
一、课题研究工作完成后,课题负责人须填写《楚雄州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鉴定申请评审书》,经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后,报州教育科学规划办。

二、凡是楚雄州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公布的州级课题都必须结题鉴定,由州规划办组织专家根据课题负责人在申报课题时提出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方面完成情况及社会反响,客观签署意见;同时还要对课题研究成果的质量、水平做出客观的鉴定。

三、申请结题鉴定时,课题负责人须提供以下资料:
1.《楚雄州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结题鉴定申请评审书》一式5份;
2.课题研究成果主件(含课题研究报告、公开发表的论文、专著、软件、其他等)一式5份;
3.必要的附件(验证课题成果和成果推广效果、效益的资料)1份;
4.开题报告和实施方案复印件各1份;
5.6000字以内的成果公报和1000字以内的内容要点各一份;
6.结题鉴定工作结束后,课题负责人应将经过修改后的完整成果主件、成果公报的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各1份送交规划办存档。

四、课题结题鉴定采用会议或通讯鉴定两种形式,无论采取那种形式,课题负责人提供的资料须提前一个月交州规划办。

采用通讯形式时,所有参加的专家必须填写书面鉴定意见。

再由专家组长签署综合意见并签名,方能有效。

五、无论采取那种形式进行课题结题鉴定,所需费用均从课题研究经费中开支或由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负责解决。

州规划办不收取结题鉴定费。

六、封面内容填写要求:课题级别为重点课题、规划课题,学科分类为综合理论、高等教育、职成教育、基础教育;申请结题鉴定形式为会议结题鉴定、通讯结题鉴定。

七、课题结题鉴定完成后,由州规划办向课题组给出课题结题鉴定意见,同时下发课题结题证书。

一、研究人员及成果情况(以下由课题负责人填写)
二、自我鉴定(课题基本简况和对课题选题、组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目标及成果的自我水平评价。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认识成果
1、在研究中印证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兴趣的产生、习惯、技巧和能力的形成原理及其相互联系。

学生的参与意识、参与兴趣、参与方法、参与习惯和参与能力是课题研究和实验的五大基本要素。

研究中,参研教师对“五大要素”的产生、巩固和发展有了全新认识:参与意识只有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才有可能产生、巩固和发展。

兴趣的产生源于参与实践,它与学生个性特征有着密切关系。

参与方法与学生个体的个性、意志品质和已有经验密切相关,所以方法的适用性带有运用方法的个体的明显的个性特征。

参与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促进学生参与习惯形成的因素中,教师的鼓励和同学的鼓励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表现形式,即或是某一方面的能力培养,也与诸多方面的素质因素直接相关。

所以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

参与式教学中,意识是兴趣的起点,习惯会影响方法的精选,能力是建构在意识、兴趣、方法、习惯的基础上,没有基础,能力的形成必属空谈。

2、课题理念与课改理念的密切暗合
课题立题于新课改在全国性的学习新课改理念热潮之中。

课题在师生观、教学观、人生观等方面的研究实验理念也与今天的课改要求完全吻合。

知识建构主义者认为,所谓“理解知识”和“消化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意义赋予”的过程,即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对自己所要“理解”和“消化”的知识作出自己的解释,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

因此,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意义发现的过程,也是一种意义创造的过程。

课题对已有相关理论的“理解”和“消化”,就是为了获得这些理论的意义。

按知识建构主义者的解释,就是对这些理论意义的发现和创造。

3、论文著述:来自课题研究的结晶
在2年的研究过程中,优化课堂教学的论文、教学设计在县、市、省和国家各级出版物上相继获奖,获奖论文达80余篇。

(二)技术成果:六种“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
“参与式教学”课题探讨和寻求的是一种课堂教学方式方法,这些方法理应孕育在一种“规范形式”之中。

1、“自主探究”模式。

(1)模式要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基本流程:引导自学→问疑→探究→运用→评价
(3)实施要领:①学生自觉地以主体角色参与学习活动。

②教师的主导具体落实到探究前帮助学生确定目标,探究中及时点拨,探究后帮助总结。

③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2、“分层参与”模式。

(1)模式要旨:让每个学生获得与自身内、外部因素相适应的发展。

(2)基本流程:创设情境→初步参与;引导自学→独立参与;组织交往→合作参与;精讲解释疑→深入参与。

(3)实施要领:①营造平等、合谐的教学氛围。

②因人而异,参与不同层次要求的知识学习。

③合理设置交流场所,实现资源共享,知识互补。

④深入钻研教材,讲解力求精当。

3、“自学解疑”模式。

(1)模式要旨: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着手,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2)基本流程:引导自学→师生设疑→合作解疑→比较归纳。

(3)实施要领:①活动建立在学生强烈求知欲基础上。

②教师在“设疑”、“解疑”中坚持人本主义观念,不得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

4、“学法运用”模式。

(1)模式要旨:掌握学习方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基本流程:引导自学→感悟学法→模仿运用。

(3)实施要领:①教学内容选择要典型。

②学习方法选择要恰当。

③模仿运用要灵活。

5、“讨论评议”模式。

(1)模式要旨:让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轻松愉快的学习,通过资源共享,知识互补,把学生培养成独立自主的人。

(2)基本流程:引导自学→揭示要求→分组讨论→评议综合
(3)实施要领:①平等的师生关系,亲密的同学关系。

②和谐的课堂气氛。

③明确的问题展示。

④灵活的组织结构。

⑤中肯的评议态度。

6、“情景体验”模式。

(1)模式要旨:变抽象为具体,促进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

(2)模式流程:引导自学→创设情景→感知体验→模仿创新。

(3)实施要领:①教材内容选择必须恰当。

②突出体验、感悟的重点。

③教师的指导必须深入细致。

④目标指向明确。

7、确定了“农村小学参与式教学”评价方案及操作方法。

(三)社会效应:“农村小学参与式教学”研究中的教师、学生、课堂和学校
1、更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发生了根本改变。

通过课题研究,学校领导清晰地认识到: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并非是单一的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要培养有个性特征的、会生成、会发展、会学习、会不断完善自我的新型人才。

教师和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依靠对象和实施对象,在两个主体中,教师素质的优劣对学生将产生直接的影响。

故此,教师的再教育、再学习、再提高较学校更为重要。

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使教育不仅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要对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的教师都明确了教育的根本是“育人”,并非是“教书”。

“教书”只不过是“育人”的一种形式和手段罢了!它是教师工作的一种外在行为表现,与当今“教师”的真正内涵有着质的差别。

他们不再高踞讲台,垄断课堂,而是尽力地把机会留给孩子,让他们充分地发现自已,表达自己和展示自己。

2、学生素质的三维目标尤为凸显。

(1)、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素质。

学生的语、数学科素质得以提高,在原有进步水平上有更大的进步。

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有明显进步,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2)、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式的变化。

通过两年的实践性研究,许多学生的读书、做作业、识记、收集信息、与人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发生了、或正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自主探究,参与合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

这一发展趋势,与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是一致的。

学生表现出主动学习,合作参与学习,学习过程与学习方式有明显的改变。


堂中听说读写的主动性增强,学习习惯更加良好。

实验班学生在阅读、记诵、讨论、演算、思考、陈述、评价等方面,都逐步具有了自己的方法,并逐步形成自觉性,观察、思维、计算、写作、归纳、应用等学习能力明显增强。

课堂内外的学习、尤其是自学过程,开始有了自已的方法,许多学生养成了预习、自学和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表现。

在校的380余名学生在学习的情感态度方面,从过去的不情愿学习,厌烦作业,畏惧考试,回避自己的老师等不良习气转变为喜欢学习,情愿在学习过程中花时间、花精力,主动完成作业,敢于直面考试,无论是高分或低分都敢于直面自己的考试成绩的好品质。

大多数学生能主动与教师交流,课堂品德行为表征进一步端正,学习风气日趋浓厚。

3、优化课堂教学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在变”、“讲课的方法、模式在变”,这是在经历了2年多的课题研究后,许多听课者、以及教师自已都比较一致的感受。

从课堂教学过程反映出来,教师的教育思想理念在不断更新,传统教学“满堂灌”、“填鸭式”、课堂中的单向灌输、学生的被动接受等现象明显减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强了,主体、主导、主线的课堂要素显著增加。

在课堂教学大赛和送课下乡活动中,基本上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训练为主线,课堂中教学氛围和谐,学生课堂注意力集中,学习思维比较活跃,学习情感积极指向。

在实验中比较反思,在比较反思中接纳,在接纳中不断扬弃。

在赛课、优质课、汇报课等活动中表现出来,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开始发生着质的变化,从教学经验的积累,到方法模式的形成,再到教学艺术的升华。

三、提交鉴定的课题成果目录
四、单位审核意见
五、专家组结题鉴定意见(由专家组长填写并签名)
附:通讯结题鉴定形式专家组成员意见(此表限通讯结题或鉴定形式,每个成员都要签注意见。

可复印。


六、专家组成员名单(由专家组组长填写)
七、楚雄州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