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第六课 3 第三节 淡妆浓抹总相宜——语言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示例)褒义色彩:春雨潇潇地下着,树木干枯的枝条朦朦 胧胧有了一层淡绿的色彩,雨水顺着树尖滴下来,变成了一串 串水灵灵的音符。地面也湿润了许多,散发出一种沁人心脾的 芳香气息。小草也偷偷地钻出地面,开始编织绿色的地毯。春 雨潇潇地下着,它正轻轻地唤醒大地,悄悄地带走寒冷,慢慢 地抚慰树木上严冬的创伤。春雨洗去了冬日的残迹,万物在春 风的吹拂下醒来了,在春雨的滋润下生长了。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2.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有什么不同?
[明确]
类别 场合
语法要求
分类
谈话体
口语 即兴交际 用语灵活,多短句。即“像说话” 演说体
一样的口头表达语体
讨论体
要求用词科学严谨、语法格式规范、宣传体 书面语 庄重正式 表意严密、结构严谨,多用长句和 科学体
整句,要特别注意避免或减少歧义 应用体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该通知可改为: 通知
各单位: 据查近来有些单位擅自以开会、考察的名义组织到风景区
参观游览。根据上级有关部门《关于严禁以参观、学习等名义 去风景区游山玩水的通知》精神,特再次明确,严禁我局下属 各单位以任何名义组织到风景区参观旅游。特此通知。
×局办公室 ×年×月×日
栏目 导引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3)区别轻重。 如:少数党员干部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甚至同流合污。“同 流合污”指同坏人共同干坏事。句中“少数党员干部”虽然觉 悟不高,但未落到与坏人为伍的地步,所以这里用词过重了。 (4)摆正谦敬。 如: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 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蓬荜生辉”是谦辞, 常用来称谢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称谢别人送来的题赠字画,句 中误将其作为贺敬之词。
答: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解析:莘莘学子:众多的学生,不能放在“60 个”后面。倾听: 细心地听取(多用于上对下)。鼎力:敬辞,大力(用于请托或表 示感谢时)。此处用错了对象。惠顾:惠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 答案:①“莘莘学子”改为“学子”;②“倾听”改为“聆听”; ③“鼎力”改为“诚挚”;④“惠顾”改为“光临”。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一家精神康复医院的门厅里贴着一条标语:“康复医院欢
迎您!”可患者见了大皱眉头。 (1)患者为什么大皱眉头? (2)以患者的心理改写这条标语。 答: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答案:(1)因为人们都不愿意生病,更不愿意经常去医院,所以 这条标语让人看了心里不舒服。 (2)应改为:康复医院祝您健康!康复医院为您服务!康复医院 妙手回春,为您带来福音和生活的希望。康复医院为您的健康 保驾护航!(任选一条即可)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3.怎样辨析词义的形象色彩? [明确] (1)体会形象的特征和暗示。 如“落叶”与“落木”,一个有水分,而枝繁叶茂;一个木叶 落尽,枯干而黄:暗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环境氛围。 (2)展开情景或处境的联想。 如“蘩漪(喝一口):苦得很,谁煎的?”(《雷雨》)这儿的“苦” 并非仅指“药”苦,还指“日子过得痛苦,精神痛苦”。如果 不了解蘩漪在周家的处境,就很难理解到这层意思。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我们决定于 2018 年 1 月 14 日(周日)上午 10 点在友谊酒店 举办实验中学六班学生毕业十周年聚会。我们鼎力邀请您和各 位老师参加,共叙师生情谊。我们热切地期盼着您的惠顾。
祝老师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实验中学六班学生聚会筹委会 2018 年 1 月 11 日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因为对“便”字一知半解,还弄出过另一则笑话——中国 人请客普遍客气,明明很丰盛的酒席,对客人也称是“便饭”。 有一次,一名外国客人看到中国主人准备了如此便饭,竖起了 大拇指,赞美道:“这是一顿大便饭!”此言一出,全桌的中国 人顿时没有了胃口。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科学”的 语言表达的说“切口”的是生物老师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答案:我已经 18 周岁了,下周六上午 9 点我们要举行成人仪式, 邀请您一定参加,因为是您含辛茹苦,把我养大,您的情深似 海,大爱如疆,我永远感谢您的养育。恳盼您按时到校见证孩 儿的成长仪式。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语言色彩方面的题目 本节内容对应的考点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语 言表达准确、鲜明、得体”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等。 本节着重学习语言的各种“色彩意义”,引导学生辨析语 言表达上的语体色彩、情感色彩、形象色彩等的各种差异,学 会正确地运用语言的色彩来表情达意,以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 水平。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5.王建为父亲购得一款老年手机,但文化水平低、视力不佳的 父亲看不明白手机的使用说明书。参照下面说明书的部分内容, 请以王建的身份写一段话,向他的父亲分别介绍手机的这两项 功能。要求:语言简明扼要、得体、通俗易懂。 (1)一键求救:可先预设指定号码,如有紧急情况,长按该键即 可直接呼叫所设号码,同时发出预设语言信息,达到求救目的。 (2)语音短信:收到短信后无须翻页查看,按 OK 键即可通过内 设语音功能直接读取,再按再读,适合视力不佳者使用。 答:
有“生命”色彩词带有作者的主观感受 的“色彩”色彩词具有丰富的引申意义和象征意义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1.怎样辨析词义的感情色彩?结合具体例子加以说明。 [明确] (1)辨明褒贬。 如:谭嗣同是中国历史上为变法而流血的始作俑者。“始作俑 者”是指最先做坏事的人,是一个贬义词,把它用在“为变法 而流血的”谭嗣同身上就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第三节 淡妆浓抹总相宜——语言的பைடு நூலகம்彩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方便的时候不能来 一次,几位中国同学邀请刚来华学汉语的外国男生吃饭, 中间,一名中国同学出去“方便一下”。外国学生不懂其意, 大家告知这是去厕所排泄,这名外国学生记住了。有一天,一 名女生希望在他方便的时候拜访他,这位留学生立即摆手,说: “你什么时候都可以来,但就是我方便的时候不能来。”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答案:(示例)(1)爸爸,这个键叫求救键。您可以把我的手机号 设为求救指定号码。如果您有急事或身体不舒服,只要在这个 键上按一会儿,我就能知道您有事找我,就会马上赶过来。 (2)爸爸,这是个 OK 键。要是有人给您发短信了,您只要按一 下这个键,手机就会把短信的内容读给您听;要是您一遍没听 清,再按一下,它就会再读一遍。
带鱼
--→语体差异
说“截面”的是数学老师 说“氧化”的是化学老师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色色彩彩义词””与色 客 形 感彩 观 象 情的 色 色 色客 彩 彩 彩观 : : :ABH性、、、与CGI色、、彩JD的表情性和象征性
象征义:E、F
赤橙黄绿青蓝紫
引申义:K、L 语言运用的形象化。恰当运用色、味、 语言是 声、嗅、触等使人能产生具体感受的词 “彩色”的句,能使文章富有更深刻的感染力和更 生动的画面感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三、题目中给出的跟“黄”有关的词语都很形象,其中“黯黄、 白黄、菜黄、惨黄、苍黄、干黄、黄蜡蜡”等都带有贬义的感 情色彩和视觉的形象色彩,“鹅黄、橙黄、褐黄、黄橙橙、黄澄 澄”等都带有褒义的感情色彩和视觉的形象色彩。其他略。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1.下列关于词义感情色彩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些词表现出说话人对有关事物的赞许、褒扬的态度,这 是词义中的褒义色彩,这样的词叫作“褒义词”。 B.有些词表现出说话人对有关事物的厌恶、贬斥的态度,这 是词义中的贬义色彩,这样的词叫作“贬义词”。 C.有很多词既没有褒义色彩,也没有贬义色彩,它们是中性 词。 D.感情色彩是词本身固有的,不会变化。 解析:选 D。词的感情色彩,会由于使用的场合(语境)不同而 发生改变。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货搬到车上,再开到车站。她清楚地看到密密麻麻的春雨打在 他已脱发的头上,像蒙上了一层霜。当他正把货搬下来时,看 到了泪如泉涌的她。原来,一年前,他已下岗了。表达效果略。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二、通知是上级对下级、组织对成员或平行单位之间部署工作、 传达事情或召开会议等所使用的应用文。通知要使看通知的人 知道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事情,要求语言简洁、措 辞得当、时间及时。“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苏杭一带,游客 如织”等带有描写性质的文字与通知的语体要求不符,而且这 些带有褒义色彩的描写也与下文禁止各单位组织参观旅游的要 求不合。“我们认为这个通知是非常及时的,十分必要的。它对 于我们纠正不正之风,必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这种带有 评价、褒扬性质的文字也不符合通知的撰写要求。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写到那些不争气的留学生:“也 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 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标致”多形 容漂亮姑娘,这里作者用以讽刺那伙不男不女的纨绔子弟。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运用第三人 称,有心理描写;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 100 个 字。
小路上,有十八台阶/我坐在最上面/借一束月光/数台阶上 的蚂蚁/我要把蚂蚁,数回一个童年。 答: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解析] 本题用一首小诗设置了一个情境,要求按此情境用第 三人称的方式描写一个不少于 100 个字的场景,并且要有人物 “他”的心理描写。小诗中提到的场景要素:小路、十八台阶、 月光、蚂蚁;人物是“我”,但在描写场景的时候需要转换成 “他”;人物的活动是:坐在台阶上数蚂蚁;人物的心理主要 是“数回一个童年”。从人物的心理可以推断出人物此时有些迷 惘等。结合以上几点,写成一段连贯的话即可。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3.下面是实验中学六班学生为毕业十周年聚会写给老师的邀请 函。其中有四处错误或不得体,请指出并加以修改。 敬爱的李老师:
您好!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我们离开母校已经有 十年了。十年前,我们 60 个莘莘学子在您的谆谆教导下奋力拼 搏,成功圆梦;十年后,老师的深恩我们依然铭记于心。敬爱 的老师,我们都想再次倾听您那语重心长的教诲。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贬义色彩:恼人的春雨又洒在她和儿子的身上,她背着发高烧 的儿子焦急地向医院奔去。迎面而来的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宛 如一道道过不了的高墙。也许,正是这些可恶的墙将他们隔绝 了。她呼吸着几乎令她窒息的空气,盼望他能出现在她的面前。 可等待她的只是挥不去的雨帘。那个晚上,她大发雷霆。他始 终沉默不语。她认定他变心了,她想到了离婚。她甚至认为当 初嫁给他,是年少无知。这一年来,她除了儿子,就再也看不 到第二样。第二天晚饭后,他接到电话便急匆匆地往外走。她 悄悄跟踪他。他开着摩托车到一家私人的小针织厂,吃力地把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6.下周六上午 9 点,学校将在操场举行 18 岁成人仪式。请你 给父母写一封信,邀请父母参加你的成人仪式。(不得出现真实 的校名和姓名,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 80 个字)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
祝健康!
儿子(女儿):×××
2017 年 6 月 11 日
栏目 导引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2.下列关于词的语体色彩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体色彩又叫文体色彩,有些词由于经常在特定的语体中 使用,便带上了某种语体所特有的色彩。 B.休憩、徜徉、美丽,具有书面语色彩。 C.脑袋、好看,具有口语色彩。 D.选择何种语体色彩的词,要看所写文章的文体,而无需考 虑其他。 解析:选 D。选择何种语体色彩的词,除了要考虑文体外,还 要考虑具体的使用场合和说话人的文化修养等。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2)识别两可。 如:关于金字塔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 埃及人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想入非非”一般指完全脱离实际 或胡思乱想,用在此处非常恰当。因为远古时代的人类在对大 自然一切奥秘不了解的情况下,想用一种超自然力去征服和解 释大自然的一切,故而“想入非非”。此外,这类熟语还有灯 红酒绿、苦心孤诣、拭目以待、左右逢源等。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2.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有什么不同?
[明确]
类别 场合
语法要求
分类
谈话体
口语 即兴交际 用语灵活,多短句。即“像说话” 演说体
一样的口头表达语体
讨论体
要求用词科学严谨、语法格式规范、宣传体 书面语 庄重正式 表意严密、结构严谨,多用长句和 科学体
整句,要特别注意避免或减少歧义 应用体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该通知可改为: 通知
各单位: 据查近来有些单位擅自以开会、考察的名义组织到风景区
参观游览。根据上级有关部门《关于严禁以参观、学习等名义 去风景区游山玩水的通知》精神,特再次明确,严禁我局下属 各单位以任何名义组织到风景区参观旅游。特此通知。
×局办公室 ×年×月×日
栏目 导引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3)区别轻重。 如:少数党员干部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甚至同流合污。“同 流合污”指同坏人共同干坏事。句中“少数党员干部”虽然觉 悟不高,但未落到与坏人为伍的地步,所以这里用词过重了。 (4)摆正谦敬。 如: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 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蓬荜生辉”是谦辞, 常用来称谢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称谢别人送来的题赠字画,句 中误将其作为贺敬之词。
答: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解析:莘莘学子:众多的学生,不能放在“60 个”后面。倾听: 细心地听取(多用于上对下)。鼎力:敬辞,大力(用于请托或表 示感谢时)。此处用错了对象。惠顾:惠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 答案:①“莘莘学子”改为“学子”;②“倾听”改为“聆听”; ③“鼎力”改为“诚挚”;④“惠顾”改为“光临”。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一家精神康复医院的门厅里贴着一条标语:“康复医院欢
迎您!”可患者见了大皱眉头。 (1)患者为什么大皱眉头? (2)以患者的心理改写这条标语。 答: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答案:(1)因为人们都不愿意生病,更不愿意经常去医院,所以 这条标语让人看了心里不舒服。 (2)应改为:康复医院祝您健康!康复医院为您服务!康复医院 妙手回春,为您带来福音和生活的希望。康复医院为您的健康 保驾护航!(任选一条即可)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3.怎样辨析词义的形象色彩? [明确] (1)体会形象的特征和暗示。 如“落叶”与“落木”,一个有水分,而枝繁叶茂;一个木叶 落尽,枯干而黄:暗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环境氛围。 (2)展开情景或处境的联想。 如“蘩漪(喝一口):苦得很,谁煎的?”(《雷雨》)这儿的“苦” 并非仅指“药”苦,还指“日子过得痛苦,精神痛苦”。如果 不了解蘩漪在周家的处境,就很难理解到这层意思。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我们决定于 2018 年 1 月 14 日(周日)上午 10 点在友谊酒店 举办实验中学六班学生毕业十周年聚会。我们鼎力邀请您和各 位老师参加,共叙师生情谊。我们热切地期盼着您的惠顾。
祝老师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实验中学六班学生聚会筹委会 2018 年 1 月 11 日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因为对“便”字一知半解,还弄出过另一则笑话——中国 人请客普遍客气,明明很丰盛的酒席,对客人也称是“便饭”。 有一次,一名外国客人看到中国主人准备了如此便饭,竖起了 大拇指,赞美道:“这是一顿大便饭!”此言一出,全桌的中国 人顿时没有了胃口。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科学”的 语言表达的说“切口”的是生物老师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答案:我已经 18 周岁了,下周六上午 9 点我们要举行成人仪式, 邀请您一定参加,因为是您含辛茹苦,把我养大,您的情深似 海,大爱如疆,我永远感谢您的养育。恳盼您按时到校见证孩 儿的成长仪式。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语言色彩方面的题目 本节内容对应的考点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语 言表达准确、鲜明、得体”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等。 本节着重学习语言的各种“色彩意义”,引导学生辨析语 言表达上的语体色彩、情感色彩、形象色彩等的各种差异,学 会正确地运用语言的色彩来表情达意,以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 水平。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5.王建为父亲购得一款老年手机,但文化水平低、视力不佳的 父亲看不明白手机的使用说明书。参照下面说明书的部分内容, 请以王建的身份写一段话,向他的父亲分别介绍手机的这两项 功能。要求:语言简明扼要、得体、通俗易懂。 (1)一键求救:可先预设指定号码,如有紧急情况,长按该键即 可直接呼叫所设号码,同时发出预设语言信息,达到求救目的。 (2)语音短信:收到短信后无须翻页查看,按 OK 键即可通过内 设语音功能直接读取,再按再读,适合视力不佳者使用。 答:
有“生命”色彩词带有作者的主观感受 的“色彩”色彩词具有丰富的引申意义和象征意义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1.怎样辨析词义的感情色彩?结合具体例子加以说明。 [明确] (1)辨明褒贬。 如:谭嗣同是中国历史上为变法而流血的始作俑者。“始作俑 者”是指最先做坏事的人,是一个贬义词,把它用在“为变法 而流血的”谭嗣同身上就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第三节 淡妆浓抹总相宜——语言的பைடு நூலகம்彩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方便的时候不能来 一次,几位中国同学邀请刚来华学汉语的外国男生吃饭, 中间,一名中国同学出去“方便一下”。外国学生不懂其意, 大家告知这是去厕所排泄,这名外国学生记住了。有一天,一 名女生希望在他方便的时候拜访他,这位留学生立即摆手,说: “你什么时候都可以来,但就是我方便的时候不能来。”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答案:(示例)(1)爸爸,这个键叫求救键。您可以把我的手机号 设为求救指定号码。如果您有急事或身体不舒服,只要在这个 键上按一会儿,我就能知道您有事找我,就会马上赶过来。 (2)爸爸,这是个 OK 键。要是有人给您发短信了,您只要按一 下这个键,手机就会把短信的内容读给您听;要是您一遍没听 清,再按一下,它就会再读一遍。
带鱼
--→语体差异
说“截面”的是数学老师 说“氧化”的是化学老师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色色彩彩义词””与色 客 形 感彩 观 象 情的 色 色 色客 彩 彩 彩观 : : :ABH性、、、与CGI色、、彩JD的表情性和象征性
象征义:E、F
赤橙黄绿青蓝紫
引申义:K、L 语言运用的形象化。恰当运用色、味、 语言是 声、嗅、触等使人能产生具体感受的词 “彩色”的句,能使文章富有更深刻的感染力和更 生动的画面感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三、题目中给出的跟“黄”有关的词语都很形象,其中“黯黄、 白黄、菜黄、惨黄、苍黄、干黄、黄蜡蜡”等都带有贬义的感 情色彩和视觉的形象色彩,“鹅黄、橙黄、褐黄、黄橙橙、黄澄 澄”等都带有褒义的感情色彩和视觉的形象色彩。其他略。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1.下列关于词义感情色彩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些词表现出说话人对有关事物的赞许、褒扬的态度,这 是词义中的褒义色彩,这样的词叫作“褒义词”。 B.有些词表现出说话人对有关事物的厌恶、贬斥的态度,这 是词义中的贬义色彩,这样的词叫作“贬义词”。 C.有很多词既没有褒义色彩,也没有贬义色彩,它们是中性 词。 D.感情色彩是词本身固有的,不会变化。 解析:选 D。词的感情色彩,会由于使用的场合(语境)不同而 发生改变。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货搬到车上,再开到车站。她清楚地看到密密麻麻的春雨打在 他已脱发的头上,像蒙上了一层霜。当他正把货搬下来时,看 到了泪如泉涌的她。原来,一年前,他已下岗了。表达效果略。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二、通知是上级对下级、组织对成员或平行单位之间部署工作、 传达事情或召开会议等所使用的应用文。通知要使看通知的人 知道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事情,要求语言简洁、措 辞得当、时间及时。“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苏杭一带,游客 如织”等带有描写性质的文字与通知的语体要求不符,而且这 些带有褒义色彩的描写也与下文禁止各单位组织参观旅游的要 求不合。“我们认为这个通知是非常及时的,十分必要的。它对 于我们纠正不正之风,必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这种带有 评价、褒扬性质的文字也不符合通知的撰写要求。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写到那些不争气的留学生:“也 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 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标致”多形 容漂亮姑娘,这里作者用以讽刺那伙不男不女的纨绔子弟。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运用第三人 称,有心理描写;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 100 个 字。
小路上,有十八台阶/我坐在最上面/借一束月光/数台阶上 的蚂蚁/我要把蚂蚁,数回一个童年。 答: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解析] 本题用一首小诗设置了一个情境,要求按此情境用第 三人称的方式描写一个不少于 100 个字的场景,并且要有人物 “他”的心理描写。小诗中提到的场景要素:小路、十八台阶、 月光、蚂蚁;人物是“我”,但在描写场景的时候需要转换成 “他”;人物的活动是:坐在台阶上数蚂蚁;人物的心理主要 是“数回一个童年”。从人物的心理可以推断出人物此时有些迷 惘等。结合以上几点,写成一段连贯的话即可。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3.下面是实验中学六班学生为毕业十周年聚会写给老师的邀请 函。其中有四处错误或不得体,请指出并加以修改。 敬爱的李老师:
您好!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我们离开母校已经有 十年了。十年前,我们 60 个莘莘学子在您的谆谆教导下奋力拼 搏,成功圆梦;十年后,老师的深恩我们依然铭记于心。敬爱 的老师,我们都想再次倾听您那语重心长的教诲。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贬义色彩:恼人的春雨又洒在她和儿子的身上,她背着发高烧 的儿子焦急地向医院奔去。迎面而来的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宛 如一道道过不了的高墙。也许,正是这些可恶的墙将他们隔绝 了。她呼吸着几乎令她窒息的空气,盼望他能出现在她的面前。 可等待她的只是挥不去的雨帘。那个晚上,她大发雷霆。他始 终沉默不语。她认定他变心了,她想到了离婚。她甚至认为当 初嫁给他,是年少无知。这一年来,她除了儿子,就再也看不 到第二样。第二天晚饭后,他接到电话便急匆匆地往外走。她 悄悄跟踪他。他开着摩托车到一家私人的小针织厂,吃力地把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6.下周六上午 9 点,学校将在操场举行 18 岁成人仪式。请你 给父母写一封信,邀请父母参加你的成人仪式。(不得出现真实 的校名和姓名,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 80 个字)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
祝健康!
儿子(女儿):×××
2017 年 6 月 11 日
栏目 导引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2.下列关于词的语体色彩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体色彩又叫文体色彩,有些词由于经常在特定的语体中 使用,便带上了某种语体所特有的色彩。 B.休憩、徜徉、美丽,具有书面语色彩。 C.脑袋、好看,具有口语色彩。 D.选择何种语体色彩的词,要看所写文章的文体,而无需考 虑其他。 解析:选 D。选择何种语体色彩的词,除了要考虑文体外,还 要考虑具体的使用场合和说话人的文化修养等。
栏目 导引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2)识别两可。 如:关于金字塔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 埃及人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想入非非”一般指完全脱离实际 或胡思乱想,用在此处非常恰当。因为远古时代的人类在对大 自然一切奥秘不了解的情况下,想用一种超自然力去征服和解 释大自然的一切,故而“想入非非”。此外,这类熟语还有灯 红酒绿、苦心孤诣、拭目以待、左右逢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