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体位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体位护理
一、平卧位的护理
1、体位安置
接通手术床的电源,便于术中随时调整高低幅度。

病人取平卧位,双肩超过床背板,脖部较短或头部需过度偏转者(如颞下开颅术,头部
需转向对侧60°),酌情再将病人上移。

约束四肢,头部以头架固定。

2、护理
(1)在麻醉前牢固约束四肢,防止肌松剂应用后因肌肉松弛而出现
肢体下滑致输液脱落、骨折及坠床等。

(2)头架固定后,头部过度偏转者,将入路侧肩部垫高以支持体位,防止颈部肌肉过度牵拉而损伤臂丛神经,同时缓解头架的压力。

(3)头部安置托盘,以防止脸部压伤及气管导管脱出。

眼部垫以棉花,胶布固定。

术侧耳道塞入棉球,防止消毒液进入耳道。

二、坐位的护理
1、体位安置
(1)了解病人的身高。

病人坐起前,髂前上棘与床坐板前端平齐。

身高偏矮者(低于155cm)和小儿,在臀下适当垫一软枕以增加上半身的
高度,以病人坐起后肩部超过背板为宜,避免背板上升后病人头部相
对过低。

(2)上好“五种专用带”。

两腿弹性绷带:包扎时先将腿部抬起以
驱血回心。

绷带松紧适宜。

过松起不到驱血作用,过紧则影响下肢血
液循环。

胸带:为宽约5cm的棉布带,缚扎以牢靠固定又不影响呼吸为宜。

腹带:固定于两侧的髂部。

固定时稍松,因病人坐起后,腹部与
床板之间的距离增加,腹带张力随之增加,以坐起后一手能穿过为宜。

膝部约束带:膝下垫膝枕。

束手带:病人坐起,头架固定后,双手自
然摆放于胸前的腿上。

腿上垫一软枕,约束带相互交叉固定。

(3)逐渐升高背板至90°,同时将手术床后倾15°。

升高坐板和下
肢板至10~15°,防止病人向下滑移,头架固定。

2、护理
(1)注意“三根管”。

气管导管:采用弹簧管,防止头部下垂后导
管折叠。

协助麻醉医师妥善固定接气管导管的螺纹管,术中随时观察,防止导管扭曲松脱。

本组发生1例因坐起后,口腔分泌物流出浸湿固定
导管的胶布而导致脱管的教训。

经及时发现后,立即松开头架,取平
卧位,重新插管。

病人于脱管1min内恢复控制呼吸,术后苏醒良好,
康复出院。

尿管:摆体位前将尿管安置好,保持通畅。

输液管:输液
不宜穿刺下肢,以免病人坐起后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影响输液速度。

术中尤其是加压输液时,随时观察输液管是否脱落。

(2)背板上升,病人坐起后,由于重力作用,回心血量骤减,易引
起血压下降。

此时密切观察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及时补充液体量。


背板按15°、30°、45°、60°、75°及90°逐步升高,以利机体逐
步代偿和适应坐位下的生理改变。

经缓慢安置坐位和积极扩容后,血压多能维持稳定。

本组10例半
坐位未作特殊输液处理,102例完全坐位均于体位安置前补充平衡液或
代血浆。

对长期卧床或血红蛋白偏低者输入血液。

经缓慢升高床背板,37例病人血压稍偏低,但均能坐起,继续补液后血压稳定。

(3)术中密切观察双下肢肢端血运。

本组2例因绷带缠绕过紧而导
致足趾发绀,及时松开绷带重新缠绕后,下肢血运恢复正常。

术后无
并发症出现。

(4)病人头部不宜下垂过低,下颌与胸骨的距离为二横指,防止气
管和颈静脉受压。

三、侧卧位的安置与护理
侧卧位时需防止病人坠床和避免臂丛神经受压。

为便于手术操作,病人呈90°侧卧位,背部与床缘平齐。

此时髂部及手的约束带至为重要。

如系腰部手术,在不影响消毒范围的情况下,于腋下加固一条胸
带以支持体位。

注意,勿使手臂受压和过分伸展,以防臂丛神经受压。

头部加垫软枕,避免头部低垂使颈静脉血回流不畅。

术中根据术者的需要,适当升高手术床,并向对侧倾斜10~15°,使术者的眼睛与术野保持在同一水平,便于手术操作,减轻术者的身
体疲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