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唐洋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训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训试
题(选修)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它反映区域的什么特征()A.整体性 B. 差异性 C.开放性 D.综合性
2.下列关于日本与英国自然环境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日本地形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多火山、地震
B.日本气候南北差异很大,北部为寒带,南部为热带
C.英国气候湿润,因此森林覆盖率很高,占领土的2/3
D.英国河流短小湍急,不利于航行,但水力资源丰富
3.下列关于日本和英国经济发展相似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都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 B.传统工业的发展都依赖于本国丰富的矿产资源
C.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D.农业都以种植业为主,水稻种植业最为突出
4.英国早期的工业具有明显的“资源型”特点,工业大都建在( )
A.煤炭产区 B.铁矿产区
C.石油产区 D.平原地区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判断5-6题:
5.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
①地形②气候③纬度位置④海陆位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图中A自然区的基本特征是 ( )
A.高温多雨 B“高”、“寒” C.干旱 D.冰川纵横
7.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将生活在风沙肆虐、干旱缺水自然条件恶
劣地区的牧民迁出,安置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区种草养畜,定
居下来。
政府实施移民的主要目的是 ( )
A.改善生态环境B.实施规模经营C.发展经济D.防灾抗灾
8.可持续从观念走向实践,公众应该做的事情是( )
A.购买包装精美的商品 B.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快餐盒等
C.选购无氟冰箱,节能荧光灯等 D.绝对不使用一次性物品,包括注射器
9.在工业发展中我国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应注意的是( )
A.要减慢工业发展步伐,降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B.先大力发展经济,有一定资金积累后,再加大环保投入,治理污染
C.提倡清洁生产和适度消费,减轻环境污染
D.我国目前环境质量较好,无须治理环境
读右图,回答10-13题:
10.图中H区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它是()
A.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B.英国中部工业区
C.俄罗斯西北部工业区 D.德国鲁尔工业区
11.该工业区得以发展的资源基础是( )
A.煤炭资源丰富 B.铁矿石资源丰富C.水资源丰富 D.劳动力资源丰富
12.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区域传统产业明显衰落,
其中衰落最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
A.纺织、钢铁B.钢铁、煤炭C.机械、.煤炭 D.钢铁、电力
13.从20世纪60年代起,该工业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
A.加大向钢铁等主导工业投资的力度 B.对石油等传统工业实行保护政策
C.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D.调整产业结构,改善投资环境
14.下图为“人类与环境关系协调发展”示意图,数码①~④表示的含义依次是
A. ①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②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B. 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②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③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C. 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②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④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D. ①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②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③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④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15.“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这句话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16.当生态赤字为负值时,从国家和地区的角度看是使用了别国的资源,从全球看是盗用了下一代资源。
这句话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
A.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
下图为洞庭湖面积变化情况,据此回答l7~19题。
17.导致洞庭湖面积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地壳上升,水位下降B.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C.气候变暖,蒸发加剧D.三峡水库的建成蓄水
18. 洞庭湖面积变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
A.加剧长江洪涝灾害 B.动植物物种增加 C.加剧土壤盐渍化 D.地面急剧下沉
19.下列关于治理洞庭湖的主要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实行退耕还湖B.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营造水土保持林D.修建水利工程
20.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严重企业,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阶段性原则D.协调性原则
21.下列做法或说法体现人类中心论思想的是( )
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D.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22.有关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原先优势逐渐丧失,区域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
B.环境日益好转,外地人口大量迁入,人口密度增大
C.资源开发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
D.城镇数量很少,内部结构简单,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23.美国的“阳光地带”是指()
A.东北部五大湖区B.西北部的阿拉斯加 C.旅游胜地夏威夷 D.南部和西部地区
24.世界各国进行国际协作,共同解决酸雨蔓延的问题,符合可持续发展的()A.持续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25.有关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发展不仅指经济发展,同时也包括生态环境的发展B.发展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关系
C.只要经济在发展,环境就一定会恶化D.只有经济发展才能解决环境问题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26.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是()
A.科技进步B.跨国公司的发展C.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D.国内贸易的发展
27.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体现了区域的什么特征()
A.整体性特征B.差异性特征C.开放性特征D.综合性特征
28.关于英国和日本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B.日本与英国均位于板块交界处,多地震
C.日本和英国均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英国气候深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终年温和多雨
29.20世纪70-80年代,美国人口大量从“冷冻地带”移向“阳光地带”的主要原因是()A.“冷冻地带”纬度高,气温低B.“阳光地带”建立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
C.阳光地带”阳光充足,环境污染少D.“阳光地带”离海岸近,水资源丰富30.有关区域发展再生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解决大量工人失业问题B.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复苏
C.集中力量发展原有传统工业,突出主导产业的龙头地位D.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
31.我国把经济发展摆在各项工作之首的原因是 ( )
A.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初级阶段
B.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C.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并不严重
D.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技术还比较落后,因此发展经济以赶超欧美发达国家32.我国资源短缺的原因是 ( )
A.我国各种自然资源贫乏,总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B.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C.我国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 D.我国几乎所有的自然资源已经枯竭
33.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包括地形属于第二级阶梯的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地貌单元
B.植被大部分为草原,小部分为荒漠
C.大部分属内流区,河流短小D.人类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影响远不如青藏高寒区34.下列对青藏高寒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被以森林为主B.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多大风天气
C.海拔高,空气稀薄D.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微弱,原始自然状态保存比较完整
35.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中。
最主要的因素是 ( )
A.资源 B.人口 C.环境 D.城市化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75分)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均为必做题,共计75分。
36.(27分)读黄土高原景观图及该地区所面临的三个问题的相互关联图,回答有关问题。
(1)黄土高原西起,东到,北起,南到,
总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
(2)图片反映了黄土高原地区地貌的显著特征是。
造成黄土高原地区形成如此地貌特征的最主要人为原因是()
A.露天开矿 B.黄土质地特殊
C.夏季暴雨集中 D.植被破坏严重
(3)黄土高原的治理需要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针对图中陡坡地貌,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
A.修筑梯田,大力发展种植业 B.种草植树,提高植被覆盖率
C.修建水库,大力发展核电 D.发展航空交通,减轻地面压力(4)下列各项是上右图中关联现象的中间环节,请按因果关系将其字母代号填到图中相应的方框内:(4分)
a.生产条件恶化,粮食单产下降 b.毁林开荒,增加耕地
c.人均资源和人均收入减少 d.劳动生产率低,需要增加劳动力
e.教育落后,环境意识薄弱
(5)人口问题是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之一。
目前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有哪些?(5分)
人口问题相应对策是(5分):。
(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5分)
自
然:;
人
为:。
37.读图9“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和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共12分)
e
(1)分析说明西气东输的原因___ ___________
__。
(2)“西气东输”主干道西起轮南油气田,它位于盆地中,东输的终点
是。
(2)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西部经济发展影响有__________(选择填空)。
A.增加就业机会 B.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C.改善生态环境 D.减少财政
收入
(3)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上海的有利影响
____________。
(4)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西部的有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
38.读下列某工业区图,回答问题。
(共18分)
(1)图中两条莱茵河支流的名称:D .E ,其中航运最繁忙的
是,运输量占一半的物品是。
(2)图中打斜线的区域是矿区。
(3)从资源条件看,该工业区发展的优越的区位条件主要是:① ____.②
③______________
(4)20世纪50年代本地区开始出现衰落的原因是。
进入60年代,本区开始的综合整治,又是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的?
39.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图中A表示,B表示系统,C表示系统,D表示系统。
(2)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持续发展是基础,持续发展是条件,持续发展是目的。
(3)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四个基本原则即:
_______ 原则、 ____ 原则、 _____ 原则、 ____ 原则。
(4)经济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重视,更要追求、。
如何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可持续发展强调性因而提出“着眼全球,从区域入手”的口号,其决定因素是图中字母
代表的能力。
高二第二次月训地理答题纸(选修)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均为必做题,共计75分。
36.(27分)
(1),,,。
(2)。
()
e
(3)( )
(4)填图(4分)
(5)(5分)
目前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
人口问题相应对策是(5分):。
(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5分)
自
然:;
人
为:。
37.( 12分)
(1) ___ ___________ __。
(2),。
(3)__________(选择填空)。
(4)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8.(共18分)
(1)D 、E ,,是。
(2)。
(3)① ____;②;
③。
(4)衰落的原因
_____。
综合整治措施:
_____。
39.(18分)
(1),,,。
(2),,。
(3)_______ 原则、 ____ 原则、 _____ 原则、 ____ 原则。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5),。
第二次月训地理答案(选修)
36.(共15分)
(1)太行山长城,秦岭。
(2)千沟万壑(或沟壑纵横.沟谷发育),D 。
(3)B.(4)从上至下从左至右:d. c.e.b.a。
(5)人口众多,人口素质较低,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贫困人口多。
37.(共14分)(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2)A B(2分)
(3)缓解上海地区能源紧缺的状况;优化能源的消费结构;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善大气质量
(4)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缓解农村生态环境压力
38.答案:(1)利珀河鲁尔河鲁尔河铁矿石(2)煤矿(3)丰富的煤炭资源充沛的水源离铁矿区较近(4)生产结构单一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