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切除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切除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目的:通过实验分析对接受子宫肌瘤切除术的病人使用针对性护理干预
对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

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至我院妇科接受子宫肌瘤切除术的病人8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所有研究对象划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护理。

治疗完成后对比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

结果:对术后出院的病人进行调查发现,治疗组病人的躯体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整体健康情况均高于对照组病人的相应功能。

结论:对接受子宫肌瘤切除术的病人实施针对性护理可以改善病人术后生活质量,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护理参考价值。

标签:针对性护理干预;子宫肌瘤切除术;术后生活质量
子宫肌瘤是我国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良性肿瘤。

本研究通过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至我院妇科接受子宫肌瘤切除术的病人8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接受子宫肌瘤切除术的病人使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

现将研究结果公布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妇科接收的子宫肌瘤切除术病人8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所有研究对象划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护理。

治疗组病人年龄为28~37岁,平均年龄为(32.9±3.2)岁;平均体重为(50.4±15,62)kg;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子宫肌瘤直径为 2.9~8.4cm,平均直径为(4.7±1.3)cm。

对照组病人年龄为28~37岁,平均年龄为(32.4±
3.6)岁;平均体重为(49.96±12.53)kg;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子宫肌瘤直径为 2.8~8.7cm,平均直径为(5.1±2.0)cm。

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通过超声影像学检查,经专科医师确诊为子宫肌瘤后满足手术适应症进行择期手术。

本研究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权,经病人同意后进行本研究。

对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子宫肌瘤大小、体重、身高等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组病人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病人实施普通护理方法。

手术中帮助病人去枕后,保持仰卧位,连续保持5h。

手术之前进行吸氧处理,将氧流量调整为4L/min,连续吸氧3h。

手术之前护理人员需要严格、密切地记录并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时刻注意病人四肢末梢血液循环情况及皮肤的弹性与色泽,及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补液的量和性质,保证水电解质的平衡。

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需要提高查房次数,术后一天内撤除导尿管,督促病人增加饮水量,促进自解小便。

定期使用碘伏对病人阴部进行消毒。

叮嘱病人家属注意病人的精神状态和皮肤颜色等生命体征。

当病人表现为烦躁、皮肤苍白、大量出汗时,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相应处理。

1.2.2 治疗组治疗组对病人实施与对照组相同的护理方案的基础之上,在病人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帮助病人进行适当的翻身运动,叮嘱家属对病人患处进行适当按摩,术后5天适当地进行床下运动,活动的时间和活动量应严格控制。

针对病人饮食方面,术后6h禁止饮食,之后择流质食物,严禁食用牛奶等易于肠胀气的食物,排便后以半流质食物作为主食,控制粗纤维食物,禁止食用辛辣油腻和油炸食品。

保证病人营养需求,选择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

针对病人心理,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发现病人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时及时进行疏导,保证手术的正常进行。

最后术后对病人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针对性的预防,严格控制各种传染病的传染源。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s )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术后出院的病人进行调查发现,治疗组病人的躯体功能评分为(67.9±9.8)分、情感功能评分为(84.49±6.2)分、社会功能评分为(67.87±7.6)分,整体健康情况评分为(69.65±7.89),均高于对照组病人的躯体功能评分(62.8±8.7)分、情感功能评分(71.19±3.6)分、社会功能评分(60.12±3.1)分,整体健康情况评分(53.25±2.4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论
由于近年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夜生活文化不断丰富,导致我国患有子宫肌瘤的人数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子宫肌瘤的高发人群为30~40岁的产后女性。

目前我国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方法为外科手术切除治疗[12]。

外科手术方法虽然有不错的治疗效果,但是手术的创伤给病人带来了严重伤害,严重影响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优质护理管理不断深入人心,针对性护理的理念不断完善[3],国外研究人员发现针对性护理对子宫肌瘤切除术后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护理干预的主要内容是护理人员应该提高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的能力,记录病人的神志、面部情况。

术后帮助病人改变体位,取仰卧或侧卧位休息,及时撤除导尿管和输液管,保持呼吸道通畅等能够促进病情的痊愈。

合理有效的术后康复锻炼能够有效地防治下肢静脉血栓出现,同时提高肠功能等[45]。

本研究发现治疗组病人的躯体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整体健康情况均高于对照组病人的相应功能。

综上所述,对接受子宫肌瘤切除术的病人实施针对性护理可以改善病人术后生活质量,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护理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晏星辉,江细英,付吉.心理护理对子宫肌瘤术后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5,20(10):121122.
[2] 梁志远.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02):9092.
[3] 杨红娥.综合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0(06):1361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