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宏志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北京宏志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朋友
三石
我帮扶大东家已经差不多三年了,与他们家的关系一直处得不错。
大东虽然是贫困户,但人还是很勤快的,种起地来算得上是一把好手。
可几亩薄田,再怎么高产也就挣个口粮。
他曾经买了辆摩托车,农闲时在周边村镇跑跑摩的。
原先也还行,多少能挣几个零钱补贴家用,但如今乡下电瓶车多了起来,甚至六七十岁的老人都开电瓶车,坐摩的也就少了,生意不好做。
大东的老婆长年生病,沾不得冷水干不了活儿。
三个女儿一个高中一个初中一个小学,一家五口就他一个劳动力,日子自然过得捉襟见肘。
刚来结对帮扶的时候,我发现大东家的院子里种了几棵果树,长势很不错。
细一问,原来大东年轻时曾经在别人的果园做过几年,学了点技术。
正所谓因户施策,我便去找了做果树苗木生意的朋友赞助了些种苗,让大东租了旱地荒山,还贷了些款,种了二十来亩的葡萄、马家柚。
今年是第三个年头,葡萄和马家柚都已经挂果。
听大东说,卖得还不错,不说赚个盆满钵满,但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也是眼见的事实,脱贫摘帽不是难事。
这次到大东家是春节前走访,大东非要留我吃个午饭。
看大东的架势,要是不吃估计不会让我离开,我也不好伤了人家的好意。
午饭过后我还得去镇里,便匆匆告辞了。
临上车时,大东好像有什么话要说,当我问他时,他却摇摇头说,算了,一点小事,就不麻烦你了。
继续追问,仍不肯说,我便由了他。
但留了一句话,有什么事随时跟我说,朋友之间不用这么生分。
车刚开到镇里,大东果然就给我打来了电话。
他问我在哪儿,我告诉他在镇里,还问他到底有什么事。
大东说,我还真有件事想请你帮个忙。
我说,有事尽管说,只要不违反政策,我一定尽力而为。
大东忙说,不存在,不存在,就是想让你带点东西。
我警觉起来,不行,千万使不得,我们有纪律的。
大东说,我知道你们有纪律,东西又不是给你的,是想让你帮我带点过年的东西,给我上饶的朋友。
我松了口气说,这事啊,你早不说,害我还得回来拿。
大东说,你不用过来,我骑摩托送到镇里。
我说,那好吧,我在镇里等你。
大东家到镇里不远,不到五公里,没多久就到了。
大东从摩托车后座上搬下一个纸箱,我打开后备箱把纸箱搁了进去。
大东说,一只土鸡,一只土鸭,都是自己家养的,你帮我带给上饶的朋友。
他还递给我
一张折叠好的纸条,说,上面写了电话号码,到上饶后打这个电话就成。
我也没细看,将纸条塞进口袋,开车返回上饶。
到了上饶,我掏出纸条来给大东的朋友打电话。
拨号时依稀觉得这号码有些熟悉,我当时也没在意,便拨了出去,对方正在通话。
过了一会儿,对方仍在通话,便感觉有些不对,细一看,这才发现这号码是我自己的。
我心里想,这大东,把我的号码当成朋友的号码,真是稀里糊涂。
我拨通了大东的电话,笑着调侃他,大东,你也没七老八十呀,怎么糊涂成这样?你给的号码是我的,害我自己给自己打电话。
大东嘿嘿笑了,想象得出电话那头的大东定是不好意思的表情。
没想到大东却口气很坚决地说,不会错,我怎么可能搞错,就是这个号码。
我没好气地说,怎么没错?我自己的号码自己不知道啊!不要啰嗦,把你朋友的号码给我。
大东突然沉默了,有些怪怪的。
我以为刚才的话说重了,忙问大东怎么了?大东仍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我说不会错就不会错,我朋友就是这个号码,他是我在上饶唯一的朋友。
大东说得很认真,他没等我回话,便挂了电话。
我一时没明白过来,依旧傻乎乎地将手机搁在耳边,喂个不停……
(有删改)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用平实的语言叙述了“我”帮大东种植果树脱贫的一段故事,贴近生活,真实地反映了当前“扶贫攻坚”的社会现实。
B. 用“朋友”作标题,既概括了故事情节,展现了人性中的光辉亮点,也表达了作者对党群之间朋友般关系的赞美之情。
C. “我”按照大东留的号码打电话,折腾了一番竟发现电话号码是自己的,这一荒唐的情节意在表现“我”做事有点马虎。
D. 小说故事简洁,围绕着“我”这一核心人物而构思全篇,用细腻的文笔揭示了意蕴深厚的主题,富有创意,意味深长。
2. 小说写大东托“我”给他朋友带点过年的东西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3. 小说意蕴丰富,你认为它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为促进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和科技创新,推动第六代移动通信(6G)技术研发工作,2019年11月3日,科技部会同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北京组织召开6G
技术研发工作启动会。
相关部门领导和有关专家参加会议。
科技部王曦副部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宣布成立国家6G技术研发推进工作组和总体专家组,其中,推进工作组由相关政府部门组成,职责是推动6G技术研发工作实施;总体专家组由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37位专家组成,主要负责提出6G技术研究布局建议与技术论证,为重大决策提供咨询与建议。
会上,总体专家组代表介绍了6G技术研发态势及未来发展思路与建议。
TD产业联盟、未来移动通信论坛代表分别介绍了前期工作开展情况、未来6G畅想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的建议。
6G技术研发推进工作组和总体专家组的成立,标志着我国6G技术研发工作正式启动。
目前全球6G技术研究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技术路线尚不明确,关键指标和应用场景还未有统一的定义。
在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要高度重视、统筹布局、高效推进、开放创新。
下一步,科技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总体专家组系统开展6G技术研发方案的制订工作,开展6G技术预研工作,探索可能的技术方向。
(摘编自《我国6G研发正式启动》,“科技部网站”2019年11月6日)材料二
2019年3月,全球首届6G峰会在芬兰举办。
主办方芬兰奥卢大学峰会邀请了70位来自各国的顶尖通信专家,召开了一次闭门会议,主要内容就是群策群力、拟定全球首份6G白皮书,明确6G发展的基本方向。
近日,这份名为“6G无线智能无处不在的关键驱动与研究挑战"的白皮书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
”
白皮书认为,与从1G到5G的前几次移动通信技术换代类似,6G的大多数性能指标相比5G将提升10到100倍。
白皮书给出了几个衡量6G技术的关键指标:峰值传输速度达到l00Gbps-1Tbps,而5G仅为10Gpbs;室内定位精度10厘米,室外1米,相比5G提高10倍;通信时延0.1毫秒,是5G的十分之一;超高可靠性,中断几率小于百万分之一;超高密度,连接设备密度每立方米超过百个。
此外,6G将采用太赫兹频段通信,网络容量大幅提升。
从覆盖范围上看,6G无线网络不再局限于地面,而是将实现地面、卫星和机载网络的无缝连接。
从定位精度上看,传统的GPS和蜂窝多点定位精度有限,难以实现室内物品精准部署,6G则足以实现对物联网设备的高精度定位。
同时,6G将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融合,智能传感、智能定位,智能资源分配、智能接口切换等都将成为现实,智能程度大幅度跃升。
2018年,美国政府下属的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相关负责人表示美国已启动6G研发,决定开放“太赫兹波”频率段,用于6G服务。
“太赫兹波”频率段在95千兆赫(GHz)到3太赫兹(THz)范围内,将开放提供6G实验使用。
使用“太赫兹"频率段意味着6G无线波能承载更多的数据量,也就意味着6G网络将有更快的网速。
目前,5G网络的理论下裁带宽为l0Gbps,是4G网络的一百倍。
以此类推,6G的下载带宽为1Tbps,是5G
的一百倍,4G的一万倍。
此外,6G网络使用太赫兹频率,其网络延迟还能控制在微秒级别。
(摘编自胡定坤《全球首份6G白皮书出炉!》,《科技日报》)材料三
6G的高性能很诱人,但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也不少。
第一个挑战就是攻克尚不成熟的太赫兹通信技术,实现理想中的通信速率;而随着波段频率增加,天线体积将越来越小,频率达到250GHz时,4平方厘米面积上足以安装1 000个天线,这对集成电子、新材料等技术是巨大的挑战。
白皮书认为,到2030年,数字世界将与物理世界深度融合,人们的生活将愈发依赖可靠的网络运行,这对通信网络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G网络应具备缓解和抵御网络攻击并追查攻击源头的能力。
6G时代的到来必将带来万物互联,产生海量数据信息。
一方面,这些数据关乎个人和企业隐私,实现可靠的数据保护是6G推广应用的前提;另一方面,实时处理这些数据需要成熟的边缘计算技术,而边缘计算还面临数据访问受限、设备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不足等问题。
奥卢大学“6G旗舰计划”负责人马蒂•拉特瓦霍(Matti Latva-aho)在白皮书发布声明中表示,6G的根本是数据,无线网络采集、处理、传输和消耗数据的方式推动着6G的发展。
也就是说,6G的研究就是要按照6G的标准解决数据从采集到消耗中的技术难题。
(摘编自芬兰《6G无线智能无处不在的关键驱动与研究挑战》白皮书,有删改)
4. 下列不属于“6G”的特征的一项是()
A. 超高密度,连接设备密度每立方米超过一百个。
B. 定位精准,室内定位精度10厘米,室外1米。
C. 使用“太赫兹”频率,其网络延迟能控制在微秒级别。
D. “太赫兹波”频率段控制在95千兆赫到3太赫兹范围内。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在继美国之后,正式启动6G技术研发工作,说明6G的高性能很是诱人。
B. 从覆盖范围看,6G无线网络已经实现地面、卫星和机载网络的无缝连接。
C. 与前几次移动通信技术换代相类似,6G的大多数性能指标比5G要先进。
D. 6G网络有更快的网速,从理论上说,6G的下载带宽为1Tbps,是5G的一百倍。
6. 我国研发6G技术,主要做哪些方面的工作?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每个时代都需要英雄榜样的精神力量。
今日之中国让我们踌躇满志,更需要塑造符合时代特征和历史潮流的英雄人物。
塑造英雄形象,弘扬英雄精神,能唤醒民众更为广泛的集体记忆、催生出更为博大的正
能量。
英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图腾,是一个国家内生力量的精神内核。
一部英雄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奋斗史、创业史和心灵史。
黑格尔称英雄是“民族精神标本的博物馆”。
不同历史时期的英雄群像,既呼应着时代的召唤,又彰显着民众的精神诉求。
任何时代,都要以英雄叙事来占领思想高地和精神高地。
对于英雄主义的阐释和书写,几乎贯穿于20世纪不同历史时期的文本创作。
“五四”时期的先贤们,“呐喊”出反对封建礼教、提倡人性解放的时代最强音,倡导人人觉醒,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英勇奋战的英雄主义精神。
延安文学时期,涌现出大量的“劳动英雄”赞歌。
此时的英雄书写顺应了时代要求,也解决了前期抗战文艺中存在的“英雄”的“个人主义”倾向问题。
新中国成立之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任务繁重,需要在全社会张扬起信念坚定、大公无私、勇于奉献的精神境界,实现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动员。
作家们准确捕捉到了民众心理和时代气息,塑造了一批拥有个人奋斗精神的“新人”形象。
《创业史》中带领贫苦人民奔向共同富裕的梁生宝、《红旗谱》中坚贞不屈的朱老忠等。
新时期以来,在改革大潮和时代主题的引领下,一批新英雄形象纷至沓来,如《乔厂长上任记》中的改革英雄乔光朴、《新星》中的改革先锋李向南等。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文学创作开始呈现出彰显个体化的倾向,琐碎、平庸的烦恼人生成为作家关注的焦点,沉迷在光怪陆离的个人“碎片化”记忆中不能自拔;与之相对的是,英雄叙事随之日渐式微,让文学的地位和价值遭受质疑。
重新激活沉淀在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崇尚英雄的文化基因,重新定义时代英雄的新品格、新风范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时期的作家把关注的目光投射到英雄人物的另一面,试图塑造“英雄是人”和“人的英雄”等全新的英雄主义形象,而英雄主义本身诸如对党忠诚、热爱祖国、乐于奉献、品德高贵等精神内核并没有发生改变。
这样的一种创作思路调整和具体尝试,结果是涌现出一批张扬英雄主义的代表性作品,诸如柳建伟的《突出重围》、都梁的《亮剑》等。
这些作品广受读者的欢迎特别是一些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可谓是家喻户晓。
这体现着英雄主义自身美学品格的强大感召力,也表明国人对真正的英雄书写保持着饱满的热情。
新时代的英雄书写,基调应该是昂扬的、向上的,也应该是深沉的、审美的。
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理当有现实生活的根基,从人民群众中间走来,同时在做人做事上又给读者以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指引,彰显出灵魂的高贵和精神的力量。
时代召唤对英雄的深度书写,这还要求作家自身要具备英雄主义情结,着力涵养自己的英雄气概。
在这个基础上,作家再以精妙的艺术手法,重构“红色经典”的宏大叙事,让英雄的形象变得更加饱满、更加亲近、更加有力。
(摘编自李军辉《时代召唤对英雄的深度书写》)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英雄群像,任何时期的英雄群像都彰显了民众的精神诉求。
B.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英勇奋战是“五四”时期的英雄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
C.作家在塑造梁生宝这一形象时,着重体现了其个人奋斗精神,而忽略了时代影响。
D.新时期所塑造的英雄形象虽然身份各异,但其精神内核一脉相承,并没有发生改变。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亮出观点,然后按时间顺序用“五四”时期至新时期的事例来进行佐证。
B.文章第二段进一步阐释了需要塑造符合时代特征和历史潮流的英雄人物的必要性。
C.文章列举《突出重围》作品的成功事例,肯定了“英雄是人”和“人的英雄”书写观。
D.文章末段从时代发展的角度论述作家如何才能够真正做到实现对英雄的深度书写。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透过乔光朴、李向南这些英雄形象,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社会急需信念坚定、大公无私、勇于奉献的精神。
B.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英雄叙事日渐式微,这使得作家们开始把关注的焦点放在琐碎、平庸的烦恼人生。
C.如果没有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柳建伟的《突出重围》、都梁的《亮剑》这些张扬英雄主义的作品难以被人知晓。
D.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应坚持以现实生活为根基,来自人民群众中间,并能够带给读者以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指引。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孟尝君,名文,姓田氏。
齐王惑于秦、楚之毁,以为孟尝君名高其主而擅齐之权,遂废孟尝君。
诸客见孟尝君废,皆去。
冯驩乃西说秦王曰:“王亦知齐之废孟尝君乎?使齐重于天下者,孟尝君也。
今齐王以毁废之,其心怨,必背齐;背齐入秦,则齐之情,人事之诚,尽委之秦,齐地可得也。
君急使使载币阴迎孟尝君,不可失时也。
”秦王大悦,乃遣车十乘黄金百镒以迎孟尝君。
冯驩辞以先行,至齐,说齐王曰:“今臣窃闻秦遣使车十乘载黄金百镒以迎孟尝君。
孟尝君不西则已,西入相秦则天下归之,临淄、即墨危矣。
王何不先秦使之未到,复孟尝君,折秦之谋,而绝其霸强之略。
”齐王曰:“善。
”王召孟尝君而复其相位,而与其故邑之地,又益以千户。
自齐王毁废孟尝君,诸客皆去。
后召而复之,冯驩迎之。
未到,孟尝君太息叹曰:“文常好客,遇客无所敢失,食客三千有余人,先所知也。
客见文一日废,皆背文而去,莫顾文者。
今赖先得复其位,客亦有何面目复见文乎?如复见文者,必唾其面而大辱之。
”冯驩结辔下拜。
孟尝君下车接之,曰:“先生为客谢乎?”
冯驩曰:“非为客谢也,为君之言失。
夫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君知之乎?”孟尝君曰:“愚不知所谓也。
”曰:“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
君独不见夫朝趣市者乎?明旦,侧肩争门而入;日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
非好朝而恶暮,所期物忘其中。
今君失位,宾客皆去,不足以怨士而徒绝宾客之路。
愿君遇客如故。
”孟尝君再拜曰:“敬从命矣。
闻先生之言,敢不奉教焉。
”
(节录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10. 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齐国之情,人事之诚,尽委之秦诚:实情
B. 非为客谢也谢:致谢
C君独不见夫朝趣市朝者乎趣:奔向、奔赴
D. 不足以怨士而徒绝宾客之路徒:白白地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
B. 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
C. 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
D. 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
12.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史记》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
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
B. “战国四公子”有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其四人都是礼贤下上、结交宾客之人。
C. 孟尝君,名文。
在古代,名和字是有着严格区别的。
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一般在出生几个月后由父亲命名。
称对方名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D. 门客作为贵族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就是在古代达官贵人家中养的一些人,有的是具有真才实学,能在关键时刻替主人办事的,但是也有一些是徒有虚名,骗吃骗喝的。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孟尝君被废黜的原因,除了是齐王不满其声名盖过了自己并独揽了齐国的政权,还有就是齐王被秦、楚两国散布的流言语迷惑。
B. 众宾客的离去反衬了冯驩的忠诚,西行游说的成功更说明了他的能力。
C. 孟尝君有食客三千,体现了他的礼贤下士,而他复职后准备狠狠地侮辱弃他而去的宾客,又反映了缺乏容人之量。
D. 冯驩不仅善于游说,而且善于劝谏。
他巧用比喻劝说孟尝君,并真心祝愿他能恢复往日门客盈门的盛况。
孟尝君最终接受了他的建议。
14.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君急使使载币阴迎孟尝君,不可失时也。
(2)客见文一日废,皆背文而去,莫顾文者。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满江红贺王帅宣子①平湖南寇
宋•辛弃疾
笳鼓归来,举鞭问、何如诸葛。
人道是、匆匆五月,渡泸深入。
白羽②风生貔虎噪,青溪路断鼪鼯泣。
早红尘、一骑落平冈,捷书急。
三万卷,龙头客③。
浑未得,文章力。
把诗书马上,笑驱锋镝。
金印明年如斗大,貂蝉元自兜鍪出④。
待刻公、勋业到云霄,涪溪石。
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注】①王帅宣子:指王佐,王佐字宣子,1179年以潭州知州身份平定陈唄叛乱。
②白羽:裴启《语林》云“诸葛武侯乘素舆,葛巾白羽扇,指麾三军③龙头客:指科举时代中状元的人,王佐为宋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状元。
④貂蝉:指侍从贵臣所着冠上之饰;兜鍪:古时战士的头盔。
15. 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笳鼓归来”既描绘了王佐得胜归来时军乐演奏的景况,也照应了本词题目中的*贺".
B. “貌虎噪""雜賠泣,巧用比喻和对比,着力表现了我军勇武强大和敌军的不堪一击。
C. “浑未得,文章力”写王佐建功却非凭文章,词人敬佩中也暗含对朝廷不识才的遗憾。
D. “笑驱锋铀”写王佐指挥情状,同“谈笑间,檣橹灰飞烟灭"写周瑜有异曲同工之妙。
16. 本词上片“何如诸葛”'渡泸深入” “白羽风生”三处皆涉及诸葛亮,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晏殊在《浣溪沙》中感慨生命的流逝不回,他用“________”把美好事物的凋零消逝写得很美,又用“________”书写美好事物的重现给人慰藉。
(2)在《阿房宫赋》中,文末总结泰国灭亡的教训,并借以讽今,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诫今人如果不从秦的灭亡中引以为戒,仍要重蹈历史覆辙。
(3)北宋词人范仲淹和周邦彦都填过“苏幕遮”。
范词以“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_______”直抒胸臆,
周词以“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________”间接抒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利来推行的,而是在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质感,使人服膺……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
——《乡土中国·礼治秩序》
②此种人文礼仪,因为是我们社会构成的基本原则,故凡合乎礼度的行动,都可以在道德上使我们觉得没有歉员,令我们喜悦。
……一个有礼的社会,自然也就是美善合一的社会了。
——《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有人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要特别重视“法治”建设,“礼治”已然过时,不需要也没必要。
你同意吗?为什么?请结合材料作答。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千百年间弦诵不绝的古典诗文,也仿佛一条长河,①。
对于桐庐这个地方,早在南北朝时期,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一文中,就已经有着极为生动的描写了。
诗画不分家。
富春江的涛声,在诗人吟哦声中化成一行行韵脚,而她的浪花溅落到宣纸上,②。
元代黄公望的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初秋景色。
六百多年前,年近八十的黄公望游历至此,感慨于这里“山峰俊奇,峡谷雄伟”,于是长住下来,用整整四年的时光,走遍富春江两岸的峰峦林壑,绘就了这幅被誉为“画中之兰亭”的山水长卷。
据说,八成画面都取材于桐庐境内的江山景色。
画卷上,天地静穆,远山微茫,江阔波渺,林峦浑秀,草木华滋,村舍茅亭之间,樵夫钓客的身影参差隐现,弥漫着萧散淡泊的诗意。
凭借艺术的非凡力量,大自然获得了永恒的生命。
19. 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引用比喻夸张
B. 对偶反复排比
C. 对偶夸张拟人
D. 排比引用比喻
20.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村舍茅亭之间的樵夫钓客的身影弥漫着萧散淡泊的诗意”,从语义上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