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高三理综-化学三模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贵阳市高三理综-化学三模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7题;共14分)
1. (2分) (2016高二上·嘉峪关期末) 下列物质能促进水的电离的是()
A . HCl
B . CH3COONa
C . NaOH
D . NaCl
2. (2分) (2018高三上·邵阳月考) 已知:3BrF3 + 5H2O = O2 + HBrO3 + 9HF + Br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水是还原剂,O2是还原产物
B . HF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 . 当有5molH2O参加反应时,被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为4/3 mol
D . 当有2molH2O被氧化时,反应中转移了4mol e-
3. (2分)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两种沸点不同的产物的烷烃是()
A . 异戊烷
B . 新戊烷
C . (CH3)2CHCH(CH3)2
D . (CH3)3CCH2CH3
4. (2分) (2019高三上·广州期末) 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C用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固体蒸发MgCl2受热不分解
D除去丁醇中的乙醚蒸馏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A . A
B . B
C . C
D . D
5. (2分)(2017·新课标Ⅱ卷) 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H2SO4﹣H2C2O4混合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
B . 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
C .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3++3e﹣═Al
D . 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
6. (2分) (2015高三上·兰溪开学考) 常温下,pH=1的某溶液A中含有NH4+、K+、Na+、Fe3+、Al3+、Fe2+、CO32﹣、NO3﹣、Cl﹣、I﹣、SO42﹣中的4种,且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现取该溶液进行有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沉淀乙一定有BaCO3 ,可能有BaSO4
B . 实验消耗Cu 14.4g,则生成气体丁的体积为3.36L
C . 该溶液中一定有NO3﹣、Al3+、SO42﹣、Cl﹣四种离子
D . 生成的甲、乙、丙气体均为无色的易溶于水气体
7. (2分) (2017高二上·昌平期末) 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表达正确的是()
A . Na2CO3溶液中:c(H+)+c(Na+)=c(OH﹣)+c(CO32﹣)+c(HCO3﹣)
B . 0.1mol/L 的 Na2CO3 溶液中:c(Na+)>c(CO32﹣)>c(OH﹣)>c(HCO3﹣)
C . pH=5.3 的 NaHSO3 溶液:c(Na+ )>c(HSO3﹣)>c(H2SO3)>c(SO32﹣)
D . pH=3 的 CH3COOH 溶液与 pH=11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c(Na+)>c(CH3COO﹣)
二、实验题 (共1题;共7分)
8. (7分) (2018高二下·肇庆期末) 亚磷酸二乙酯[HPO(OC2H5)2]为重要的阻燃增塑剂。

实验室采用三氯化磷和无水乙醇制备亚磷酸二乙酯PCl3 + 4C2H5OH → HPO(OC2H5)2 + HCl↑+2C2H5Cl + H2O;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40mL三氯甲烷和36.8g(0.8mol)无水乙醇混合后加入250mL三颈烧瓶中。

②从仪器A中滴加20mL三氯甲烷和27.5g (0.2mol)PCl3混合溶液,用冰水控温6~8℃,开动搅拌器,约1h 滴加完毕。

③将反应物倒入烧杯中,用10%的碳酸钠溶液中和至pH为7~8,再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在仪器B中分离。

④减压蒸馏,收集产品,得23.32g产品。

(1)装置图中仪器A叫做恒压滴液漏斗,与分液漏斗比,滴液时的优点是________;步骤③中仪器B名称为________。

图中NaOH溶液的作用为________。

(2)用碳酸钠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用去离子水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

(3)减压蒸馏除得到产品外还可回收的有机物有________(写两个的结构简式)。

(4)从无水乙醇利用角度计算,本次实验产率为________(填数值)。

三、综合题 (共4题;共29分)
9. (5分) (2019高一上·拉萨期末) 下图为五个椭圆交叉构成的图案,椭圆内分别写了C2H5OH、CO2、Fe2O3、
FeCl3和NaOH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为一类,相交的部分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标准代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两种物质混合能发生反应且都是电解质的是________(填分类标准代号,下同),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的是________。

(2)分类标准代号A表示________(多项选择)
a.两物质都是非电解质
B.两物质都是有机物
C.两物质都是含碳化合物
D.两物质都是氧化物
(3)上述五种物质中的某一物质能与某种强酸反应生成上述物质中的另一种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4)用洁净的烧杯取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上述五种物质中的某一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得红褐色胶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10. (5分)(2015·天津模拟) CO和NO是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消除汽车尾气的反应式之一为:2NO(g)+2CO(g)⇌N2(g)+2CO2(g).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温度下,在一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充人一定量的NO和CO时,反应进行到t时刻时达到平衡状态,此时n(CO)=amol、n(NO)=2amol、n(N2)=bmol,且N2占平衡混合气体总体积的.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用只含a、V的式子表示)
②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________(填序号)
A.v(CO2)生成=v(CO)消耗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NO、CO、N2、CO2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不再变化
(2)在一定温度下,将2.0molNO、2.4molCO通入固定容积2L的密闭中,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则:
①有害气体NO的转化率是________,0~15minCO2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②20min时,若改变反应条件,导致CO浓度减小,则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填序号).
A.增加CO的量 B.加入催化剂C.减小CO2的量 D.扩大容器体积.
11. (8分)(2016·银川模拟) [Cu(NH3)4]SO4•H2O是一种杀虫剂.
(1) Cu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根据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特征,可将周期表分成五个区域,其中Cu属于________区.
(2)元素N、O、S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为________.
(3) H元素可与O元素形成H2O和H2O2 , H2O2易溶于H2O,其主要原因为________.
(4) H元素与N元素可组成化合物N2H4 ,其中N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为________.
(5) SO42﹣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与SO42﹣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
(6) Cu元素与H元素可形成一种红色晶体,其结构如图,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2. (11分) (2018高一下·武邑期末) ①甲烷、②乙烷、③乙烯、④苯、⑤甲苯、⑥二甲苯、⑦乙醇、⑧乙酸、⑨葡萄糖,它们都是常见的重要化工原料。

(1)上述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填分子式);
(2)分别写出⑦、⑧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二者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如果用4.6 g乙醇和9.0 g乙酸充分反应制得乙酸乙酯5.28 g,则本实验的产率是:________(产率指的是目标生成物的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

(3)上述物质中,能发生加成反应的烃类物质有:________(填序号)。

(4)下列物质中,不能通过乙烯加成反应得到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CH3CH3
b. CH3CHCl2
c. CH3CH2Br
(5)聚氯乙烯,简称PVC,这种材料如果用于食品包装,它对人体的安全性有一定的影响,写出生产聚氯乙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6)苯、甲苯、二甲苯是用途广泛的有机溶剂。

二甲苯的结构有________种,其中一种被称为“PX”,它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则“PX”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7)写出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7题;共14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二、实验题 (共1题;共7分)答案:8-1、
答案:8-2、
答案:8-3、
答案:8-4、
考点:
解析:
三、综合题 (共4题;共29分)答案:9-1、
答案:9-2、
答案:9-3、
答案:9-4、
考点:
解析:
答案:10-1、
答案:10-2、考点:
解析:
答案:11-1、答案:11-2、答案:11-3、答案:11-4、答案:11-5、
答案:11-6、考点:
解析:
答案:12-1、
答案:12-2、答案:12-3、答案:12-4、答案:12-5、答案:12-6、
答案:12-7、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