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微博使用心理需求——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视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6 2012. VOL. 66. NO. 07论大学生微博使用心理需求 ——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视角
刘 艳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031)
摘要:2010年来,微博在各大网站迅速蹿红。

大学生作为一个喜欢新鲜事物的群体,对微博的使用更加频繁。

本文从心理需求的角度入手,分析了大学生群体使用微博的心理需求特点,为大学生正确使用微博提出指导性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微博;心理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
微博,将人们带入一个人人都被关注的时代。

自从2009年8月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以来,微博的使用空前高涨,使用用户每周以50%的速度增长。

在新浪、腾讯等微博平台,学生正成为主要人群之一[1]。

微博,类似于一个即时书写平台,要求使用者利用手机、电脑等发布140字符以内的个人消息,包括文字、图片和视频等[2]。

目前使用微博的学生人数非常多,笔者不禁思考大学生群体出于何种心理会如此钟爱于微博,同时大学生群体使用微博要谨防沉溺上瘾,合理健康的使用微博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一、大学生微博使用的心理需求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指出,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各种需要的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重视高级需要的。

大学生在玩微博的过程中,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只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就能够得到关注,达到心理的满足。

(一)生理和安全的需求
生理的需要是指对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是指人身安全的需要。

这是初级的需要,是一个人必须满足的基本需要。

在现代的大学生中,安全的需要包括医疗和卫生防疫、心理健康状况、恋爱和婚姻;安全的需要包括校园稳定、宿舍安全和教学环境和谐[4]。

对于每个大学生而言,满足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十分重要。

失眠时可以借助微博转移注意力,失恋时微博帮他们发泄情绪,而且微博的使用用户身份的相对的真实性,可以给大学生一种安全感,避免出现冷嘲热讽。

(二)归属与爱的需要
爱与归属的需要(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是指一个人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和关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一个团体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等[5]。

对于大学生,他们需要家长、教师和同辈给予更多的关爱和鼓励支持。

在现代的社会环境中,学校和家长做的更多的是控制、要求和责备,在微博上出现的“抱团”、“取暖”现象表达出大学生内心是多么地缺乏关心和爱护,而在玩微博的过程中没有责难,好友之间多了一份关注和归属。

经常收到好友的回复或者留言,他们可以得到自己好友的认同,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得到好友关爱[6]。

(三)人际交往的需要
社会心理学的认为,调节个人的心理状态是人际传播的一个重要功能,它能够帮助人们摆脱孤独感,排解日常生活中的烦恼,寻求心理压力的释放。

微博之所以迅速蹿红,除了靠自身的传播外,还有很大部分是靠朋友之间的介绍。


学生通过“织围脖”可以让同学关系融洽,微博成为同学之间闲聊时的共同话题;可以让他们发表他们的丰富感受,缓解他们内心的紧张情绪。

(四)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完美和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兴奋与欢愉的感觉。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努力和聪明才智并不一定会有结果,每个人都需要找寻实现自己自我价值的机会。

在微博的世界里,只要你辛勤努力地“织围脖”,你的关注度就越高,人气就越旺,这时他们就会非常兴奋,出现一种如痴如醉的感觉,他们炫耀他们的人气,显示他们在微博中的自我价值。

三、对于健康合理使用微博的建议
第一,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台和颁布相应的规章制度来限制和约束大学生上网的行为,另外可以采用实名制注册来促进他们健康的上网行为。

第二,学校网络信息部门要加强对学校网络系统的监督管理,采取各种手段对校园网上的不健康信息予以限制和屏蔽,同时网站建设人员应该创建一些适合大学生群体的微博,正确引导他们积极健康的生活。

第三,辅导员老师应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使用微博的意识。

要从思想上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微博这种新生事物,教育他们微博只是生活的一个部分,教会他们辩证地看待新生事物。

第四,大学生本身要限制自己的时间,尽量不要占用太多的休息时间。

没有意义的微博尽量少发或者不发,不要占用自己的正常休息时间。

参考文献
[1] 刘春雁.大学生微博使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实践研究,2011(2):89-92.
[2] 聂飞艳. 论3G手机媒体的传播策略———以微博为例分析[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0,13(1):91-93.
[3]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22-333.
[4] 荀萍,张婷.略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程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6):46-48.
[5] 岳鹏珍,田霞,张荣华. 网络农场“偷菜"行为的心理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11,26(4):30-33.
[6] 尹晓敏. 微博兴起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11(2):49-52.
论大学生微博使用心理需求——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视角
作者:刘艳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
刊名:
青年与社会
英文刊名:Young&World
年,卷(期):2012(7)
1.刘春雁大学生微博使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2011(02)
2.聂飞艳论3G手机媒体的传播策略---以微博为例分析 2010(01)
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 2001
4.荀萍;张婷略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程的启示 2011(06)
5.岳鹏珍;田霞;张荣华网络农场"偷菜"行为的心理分析 2011(04)
6.尹晓敏微博兴起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 2011(02)
1.刘宇珊微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社交影响分析[期刊论文]-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5)
引用本文格式:刘艳论大学生微博使用心理需求——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视角[期刊论文]-青年与社会 201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