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处处有哲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处处有哲学
哲学不是叫人信仰它的结论,而是要你思考。
--马克思
时代孕育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又开辟了新的时代。
而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精神武器存在于这个时代之中。
1。
生活中事物的矛盾:
矛盾双方是在相互转化的。
这点大家很容易体现了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比如一个新产品刚出现时,“求”大于“供”,利润很大,大量厂家一窝蜂的生产之后,矛盾就转化了,而对于我们中有些总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的“金子们”,很多情况下,是在抱怨中虚度了时光,等机会真正来临,又没有能力把握了,变成了“用武之地无英雄”了。
所以正在郁闷的我们更要打牢基础,要知道“学业才识,不日进,则日退!”
由此又体现着矛盾的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这就是供求关系的体现,有需求才有供给,而没有供给需求也是不能单独存在的。
;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这几类似于生物圈中的一个现象,A与B为捕食关系,A捕食B的同时,A的数量在增加,而B的数量在减少。
可是当B的数量逐渐减少的同时,A也随之减少。
这便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特性。
2。
时代的发展:
碳12的衰变,四季的更迭,总统的换届选举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都体现着事物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变化的基本趋势。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例如美国第57届总统选举。
现任总统奥巴马作为民主党候选人,将对决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
而总统换届选举便是这个社会急剧变革时期,一适应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举措。
新事物是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丧失历史必然性且日趋灭亡的东西。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无论是大选上二人的唇枪舌剑,还是台下的风起云涌,这一体现自由和公平的发展变化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3。
用辩证的思维方式,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
古语有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在这个人才济济的时代。
优秀的人不一定过的满足,而普通人也未必没有发光点。
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一件事你会感觉生活的愉悦与满足,而同一件事情,我们如果消极的对待就失去了生活的幸福感。
例如,参加学生会的同学会失去很多休息与学习的时间,一方面这影响了自己的学习生活,可从另一方面看,参加学生会得到的社会经验与锻炼也是令人收获颇丰。
总之,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
无论是对自然,社会,思维这三大领域的矛盾运动规律的宏观把握,还是对实际工作中错综复杂的矛盾的细微分析,唯物辩证法都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照辩证法办事”,就能达于应事而变,顺势而为,做到运筹帷幄,高瞻远瞩。
对于辩证思维而言,重要的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这是一个以抽象为逻辑起点,通过各种形式的逻辑中介,达到以思维具体为逻辑重点的运行过程。
这里重要的是把握好作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出发点的“抽象”。
例如,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以商品——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抽象而普遍的规定作为逻辑起点,以从抽象到具体作为叙述方法的。
列宁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里首先分析资产阶级(商品社会)里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碰到过亿万次的关系:商品交换。
这一分析从这个最简单的现象中揭示出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
”
这就是从抽象开始,通过逻辑中介展开矛盾,从而走向思维的具体方法。
4。
量变到质变:
很多人只记得汉武大帝的雄韬武略,纵横华夏的神采飞扬,却忘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的韬光养晦,节俭之风。
如果没有二位先王节俭下的财富作为物质保障,我想汉武帝再大的抱负也无法施展。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的过程,若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变的发生。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就如水滴入木筒,一滴两滴,我们还是抬的起木筒,当水滴满了木筒,我们就无法抬起它。
量变与质变相互依存,相互贯通,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质量互变的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我们不能奢望什么事情都是径情直遂,一帆风顺的,要善于洞察事物发展中的各种可能性,充分估计其困难和曲折,经的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坚定信心,知难而上,开辟前进的道路。
社会的进步是这样,人生的道路也是如此。
“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
”
字数:1840字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土资1225班——史晓磊
学号A0312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