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报刊新闻标题的修辞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海外文摘
0 引言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它高度概括了新闻内容,体现了报纸的观点和立场,使读者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量,从而进行选择性阅读。


语新闻标题能否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很大程度上在
于的语言特点,其中准确运用修辞是一种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重要手段。

英语新闻标题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押韵、暗喻、反讽、转喻或提喻和转换形容词等等。

1 英语新闻标题中的押韵手法
押韵是英语新闻标题中一种十分常见的修辞手法。

押韵的基本原则是一个单词的元音和与这个元音相连的辅音与另一个单词的元音和与这个元音相连的辅音发音相同或相近,且两个同韵词至少要有一个不同的音,或是元音,或是辅音,在多数情况下是辅音。

押韵的修辞手法可以使英文标题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在英文新闻标题中,押韵包括:头韵、尾韵、眼韵等等。

1.1 头韵
头韵在英语中叫alliteration,又叫initial rhyme,或head rhyme。

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的首个字母具有相同发音的现象。

使用头韵能使新闻标题富有韵律感,具有渲染气氛、烘托情感和强调内容的作
用。

比如,在新闻标题“Lakers' defense has seri-ously slipped during slump”中,seriously、slipped 和slump 就押头韵。

这是2017年12月30日发表在《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 )上的一则新闻,新闻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湖人队在N BA 总决赛中的排名情况。

文章指出湖人队在过去的九场比赛中已经输掉八场,他们的防守等级下降到109.7,在NBA 仅排名第25。

在另外一场比赛中,湖人队又以106-121输给快船队。

作者使用头韵修辞手法使标题具有一种紧迫感,烘托了媒体对湖人现状的担忧之情。

又如,2018年8月15日同样发表在《洛杉矶时报》的另一则新闻,标题为“Yosemite reopens to a surreal scene of smoke, tourists and flames in the distance”。

在这个标题中,surreal、scene 和smoke 也押头韵。

再如,《洛杉矶时报》在2018年8月30日发表的题为 “Bird and Lime deactivate scooter services in Santa Monica for a day in protest”的新闻,标题也使用了头韵的修辞手法。

1.2 尾韵
与头韵相对的是尾韵(end rhyme)。

尾韵指的是词尾音素重复,即利用尾音发音相似的两个或更多的词由于其所处的位置而相互应和的现象。

比如,在标题“Brexit Bulletin: Mellow yellow? Not for Brexiteers”中,mellow 和yellow 就押尾韵。

这一则报道出现在2018年8月14日的《电讯报》(T h e
英语报刊新闻标题的修辞特点
刘天翊 罗翊 胡平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外语学院,上海 210600)
摘要:英文新闻标题与中文新闻标题的修辞特点不完全相同,在英文新闻标题中,作者常常使用押韵、暗喻、反讽、转喻或提喻和转移修饰语等修辞手法。

押韵包括头韵、尾韵、眼韵等;暗喻是直接将甲事物当乙事物来描写,甲乙两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似之处是暗含的;反讽是说话或写作时一种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或写作技巧;提喻是一种以局部代替整体或整体代替局部、种类代替个体或个体代替种类、材料代替所制成的物品的修辞手法;转移修饰语就是把原本用来修饰甲事物的词用于修饰乙事物的一种修辞方式。

关键词:英文标题;修辞特点;押韵;暗喻;反讽;转喻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05-0031-03
作者简介:刘天翊(1999—),女,汉族,上海人,本科,研究方向:翻译(英语)。

翻译 TRANSLATION
. All Rights Reserved.
32海外文摘
Telegraph )上,主要讲的是英国脱欧者们对特雷莎·梅希望推动通过切克斯(Chequers)计划的不安与担忧,他们认为她在该计划中提出的海关模式“极具幻想性”。

特雷莎·梅希望她的计划能让她避免做出可怕的两难选择——要么同意加入某种关税同盟,要么选择放弃,从而激怒英国脱欧者们。

这种压尾韵的方式不仅使新闻标题整齐对称,而且富有节奏感。

该标题中,yellow 指的是英国的自由民主党,mellow 表明这个党派采用的是保守政策。

Mellow yellow 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传播。

作者以此标题来表达自由民主党的保守政策并不适合英国脱欧者的立场。

又如,同年发表在《电讯报》中的另一则新闻,标题“Book Turning, Book Burning:Same Aim, Different Methods”,也采用了押尾韵的修辞手法。

1.3 眼韵
在英文新闻标题中,作者有时还会使用眼韵(eye rhyme)的修饰手法。

眼韵指两个音节看上去相同但实际上读音并不相同的现象。

运用眼韵可以使标题更富有美感。

比如,2012年1月22日《卫报》(T h e
Guardian )上的一则新闻,标题是“Snouts in the trough again”,其中snout 和trough 两个单词都包含元音“ou”
,但前者发[au],后者发[],这两个词就押眼韵,使标题看上去十分对称,富有美感。

又如,2018年6月6日同样也发表在《卫报》上的一则新闻,标题是“US job creation beats forecasts, as trade war with China begins - as it happened”,creation 和beat 也押眼韵,因为creation 发音是,而
beat 的发音是[bi:t]。

2 英语新闻标题中的反讽手法
在英文新闻标题中,反讽也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反讽又称反语,是说话或写作时一种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或写作技巧。

从字面上,反讽是指读者或听众无法了解某一个词语或句子的真正含义,因为它们意思往往正好与字面意思的相反或相对,通常需要从上下文及语境来推测。

比如2018年1月15日《卫报》上一则标题为“Trump disputes report he has ‘very good relationship’with Kim Jong-un”的新闻就使用了反讽的修辞手法。

美国总统特朗普嘲笑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为“疯子”,并轻蔑地称他为“小火箭人”。

而金正恩回应称特朗普为“精神错乱的美国白痴”,可见两人、两国之间的矛盾之深厚。

标题中特朗普声
称他和金正恩“关系非常好”,这明显具有讽刺意味。

又如2015年1月15日发表在《卫报》上一则题为“Rupert Murdoch derides Mitt Romney 2016candidacy:‘He had his chance.’”的新闻。

在这一则新闻中,默多克在发表讲话时说,他认为第三次竞选总统的前马萨诸塞州长罗姆尼是“一个糟糕的候选人”。

标题中‘He had his chance’具有反讽的意味。

默多克一方面认为罗姆尼是一个“很糟糕的候选人”,但另一方面却说罗姆尼在2016年的选举中有机会,用肯定赞美的语言来描述明显不可能成真的事情,表达了默多克对罗姆尼的鄙视与挖苦,认为他和总统这个职位是永远无缘的。

类似的还有2017年12月30日发表在《洛杉矶时报》上一则题为“Officer wounded by ‘coward’with a gun, Beck says”的新闻也用了反讽的修辞手法。

3 英语新闻标题中的比喻手法
比喻分为明喻和暗喻。

明喻是指常用as 或like 等词将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两种不同事物连接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

比如2018年8月14日发表在《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新闻,标题是“‘Like a playbook for concealing the truth’:Pennsylvania grand jury de-tails show how Catholic Church allegedly covered up priest abuse”。

其中 like a playbook for conceal-ing the truth 就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

在此,作者将天主教会掩盖牧师虐待他人的行为比作一本掩盖真相的剧本。

相比较而言,在英文新闻标题中,暗喻更受青睐。

暗喻是指比喻不通过比喻词进行,而是直接将甲事物当乙事物来描写,甲乙两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似之处是暗含的。

比如,2018年8月13日《电讯报》的一则新闻,标题是“Leo Varadkar won’t sign his own death warrant, no matter how much Theresa May asks”。

在这个标题中,作者将同意特雷莎·梅的条件——在英国和爱尔兰之间建立一个看不见的边界——比作签署死刑执行令,强调建立边界会对爱尔兰的发展造成很大的打击。

作者运用此暗喻,不仅展现出了利奥·瓦拉德卡(Leo Varadkar)和特雷莎·梅(Theresa May)各自的态度以及这件事情对爱尔兰造成的影响,同时也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兴趣。

又比如,2018年在《洛杉矶时报》中一则标题为 “Housing recovery’s a double-edged sword”的新闻。

标题
. All Rights Reserved.
33
海外文摘中,作者将住房复苏比作一把双刃剑,这也运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

类似的还有2018年8月13日《电讯报》中一则题为“If humans keep flooding Earth with our waste, she may soon take her revenge”的新闻同样也使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

4 英语新闻标题中的其他修饰手法
在英语新闻标题中,为了起到不同的效果,有时还会使用其他修辞手法,比如拟人、提喻和转移修饰语等等。

4.1 拟人
拟人(Personification)是指把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拟作人,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修辞手法。

拟人可以通过形容词、动词或名词表现出来。

比如,在2018年8月13日《电讯报》一则题“为If humans keep flooding Earth with our waste, she may soon take her revenge”的新闻,复仇原本是人的行为,而标题中写到地球会对我们采取报复,就是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拟人手法赋予了地球生命和活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如果继续破坏地球,我们就会尝到苦果。

作者以此警示人们不要继续在地球上创造更多的垃圾。

4.2 提喻
提喻也是英语标题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

提喻(Synecdoche)是一种以局部代替整体或整体代替局部、种类代替个体或个体代替种类、材料代替所制成的物
品地修辞手法。

比如,2018年1月15日发表在《卫报》上的一则题为 “Trump disputes report he has ‘very good relationship’with Kim Jong-un”的新闻。

标题中,特朗普代替美国政府,金正恩代替朝鲜政府。

又如,2018年8月26日《卫报》中的另一则新闻,标题是 “North Korea frustrates US as ‘maximum pressure’ eases on sanctions”也采用了提喻的手法。

North Korea 指代朝鲜政府,US 指代美国政府。

4.3 转移修饰语
在英语新闻标题中,作者有时也会运用转移修饰语的手法。

转移修饰语就是把原本用来修饰甲事物的词用于修饰乙事物的一种修辞方式。

比如green 通常是用来形容颜色,但如果说green hand, green or-ganization 等,那就是转移修饰语的手法。

前者green hand 即新手;后者green organziation 即环保组织。

在英文新闻标题中有时也使用这种手法。

例如2018年《电讯报》上一则题为“Australia’s most chilling cold cases”的新闻,其中chilling 和cold 就用了转移修饰语的手法。

文章讲述的是一些悬案:有些是杀人犯神秘失踪,有些是找错了凶手,这些案件令澳大利亚人民感到震惊。

Chilling 和cold 一般用来形容天气寒冷,但在这个标题中,它们强调了事情的严重性,
说明澳大利亚警方工作不力,令人心寒。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