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相对邮政储蓄银行优势、劣势简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信社相对邮政积蓄银行的优势、劣势简析
一谈到乡村金融,人们不觉就会想到农业银行、邮政积蓄银行和乡村信用社这乡村金融三队伍,而在这三条队
伍之中因为前几年的业务和网点缩短,农业银行的乡村金融机构网点和从业人员在乡村金融领域所占的比率较从前
已经很小,而乡村信用社和邮政积蓄银行,因为在完美系统、经营领域、服务对
象、政策扶助等方面存在众多人们熟知的共性,所以对乡村信用社和邮政积蓄银行的好坏势进行简单剖析,能够说是察看认识乡村金融现状的一条便利之路。

(一)乡村信用社相关于邮政积蓄银行的劣势
1.资本的流统统道。

尽人皆知,乡村信用社的资本汇兑渠道不完美是限制其业务拓展的重要要素之一,“行社脱钩”前是依靠农行的网络,金融系统改革后是通
过人行的网络。

此刻正处于建设完美中的“农信银资本清理中心有限责任企业”,其功能能否可一挥而就尚需刮目相待(原国有商业银行所耗不低于十年)。

反观邮政系统,全国有
万个邮政营业网点,邮政积蓄网点有
万个,
万个邮政汇兑网点。

而乡村信用社的数目,截止
2005年10月底,全国有
万个。

在整体布局上,邮政系统的触角更深,最为中心的是邮政系统的计算机系统已实现了在全国任一联网网点的通存
通兑,并建成清理系统,能迅速将资本结算到各地。

此外规模宏大的邮递员每日来往于当地乡村,为各家田户供给服务,起就任何系统都不具备的人性化效应。

2.民众的认可度。

作为乡村信用社,其主旨是相助,本应获得广大田户的认可,但因为50余年的频频及主客
观原由,现实是乡村信用社得不到田户的广泛认可。

以存款来看,在同样条件下乡村客户在存款时更看重的是银
行的信用,在他们眼中
1/3
邮政积蓄是有国家保障的,这一点不单存在于田户和民众的意识中,甚至于一些政府部门在存款上对乡村信用社也带着鄙视的目光去对待。

3.历史遗留与政策扶助。

在历史遗留上,邮政积蓄银行将远远优于乡村信用社。

邮政积蓄的资本向来都寄存在人民银行,没有进行放贷业务,所以没有产生一分钱的坏账,新办理的“按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其风险几乎为零,因为那是“质押”
而非“抵押”,更不是信用贷款。

无任何历史包袱必定使邮政积蓄银行轻装上阵,展开经营。

而乡村信用社07年末尚剩的1650亿坏帐,必定影响其战略与战术。

在扶助政策上,两者相关于其余金融机构都有相当的倾斜,但从此外一角度考虑,邮政积蓄银行的成立不清除防备乡村信用社一统乡村金融市场,形成垄断的初衷。

这样国家在扶助邮政积蓄银行举措上,可能采纳必定的更为优惠的重视政策,如在存款准备率、上存利率、经营范围、业务品种、税收政策、看管要求等方面赐予
邮政积蓄银行“温床待遇”。

(二)乡村信用社相关于邮政积蓄银行的优势
1.人力资源。

乡村信用社的人员优势主要表此刻员工和客户两个方面。

在员
工方面,第一是在外延上。

按2006年初数据,两者的从业人员均靠近70万,但邮政金融从业人员为20余万人,假如邮政积蓄银行在
万个网点全面展开金融业务,现有人力是远远不够。

其金融业务人员的增补一是招聘二是调整,但招聘不单堕入高成本窘境,还会出现难以找到大量适合人员的场面;而调整则有怎样兼备金融业务和邮政业务的困难决议。

另在人员构造
优化上,乡村信用社可依据新老替代的自然空余岗位找寻最适合人员,在不增添额外成本情况下逐渐优化人员构造,邮政系统却处于被动场面。

其次是内涵上,即员工的业务素质。

“抢夺天下,重在立人”。

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业务能力强,特别是掌握财家产务的员工是乡村信用社实现目标的重要保证。

数据比较,乡村信用社员工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
45%左右,邮政金融业务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30%。

高学历固然不是获得理想目标的充要条件,但倒是必
需条件。

试点改革后,乡村信用社在部分地方不单采纳了原商业银行的网点与业务,同时也采纳了他们的大量员工,使这些乡村信用社的整体业务能力得以提高。

在这一点上,邮政积蓄银行不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纵使经过高
薪吸引,也难如愿以偿,毕竟多半人是“社会人”而非完整的“经济人”。

2/3
另在客户方面,乡村信用社拥有规模宏大的客户资源,特别是在贷款客户上拥有绝对优势。

在经营中对优良贷款客户竞争在所不免,但对乡村信用社不会造成较大影响,因为乡村信用社经过多年经营,已建立必定的社会地位和优秀的社会形象;已形成
较完美的支农举措和较健全的经营体制。

再加上我国传统儒家文化影响,客户的“背叛”仍是不易发生。

此外从竞争自己说是要付出成本的,竞争者是会比较付出与所得。

3.信用系统与控制体制。

金融业的经营,只有在安全性保证下才可能谈盈余
性。

假如邮政积蓄银行的定位重心是立足乡村、支持新乡村建设不变,其展开信贷业务的第一难点即是田户系统的建立,而田户系统的评定系统却又是不可以照
搬、照抄现有的商业银行所使用的信用模式,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别说县与县之间,
甚至于村与村之间的思想模式、生活习惯、文化差异差异都特别大 ,难有一致模
式,虽然邮政系统有宏大的邮递员队伍,采集信息简单,但要转变为可用信息,在短期内很难系统达成。

乡村信用社在这方面呢,上千亿坏帐虽大多并不是是由田户造成,但关于乡村信用社整体而言倒是永不忘掉的学费,起码知道什么地方可能摔倒,
加上50多年的经营历史和十多年的小额信贷推行经验,乡村信用社已组成其独有的田户信用系统,虽未必完美,但却确实可行。

控制体制就是对金融风险的防备和控制举措,它的成立是鉴于信用等级,即什么样的风险级别采纳什么样的举措。

乡村信用社在建立信用系统的同时也就是控制体制的成立,并在经营中精益求精,3300亿能够说是建设成本。

邮政积蓄银行在这方面基本是空白,至多是一些感性认识,所以中国邮政积蓄银行高层领导其实不讳言:
“邮储银行成立后既面对着机会也面对着挑战,邮储银行要在拓展新业务、提高自己盈余能力的同时,着力
增强风险控制,成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成立风险辨别监测系统和各项业务风险管理系统”。

据认识,当前邮储
已开始探究造血体制,加大了在财家产务方面的实践探究。

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