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个性化教育成功案例初中语文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对一个性化教育成功案例初中语文二一对一个性化教育成功案例
---------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
成都@@校区 @@
相信不少老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学生喜欢一个老师的时候,他(她)会用心去学这个老师所授的科目,于是人们都说这个老师有人格魅力。

让我们深思一下,什么是人格魅力呢,我想肯定不是华丽的衣着吧,难道又是好看的长相么,我觉得,那种所谓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师,他们有高尚的品德和深渊的学识,有一种由内到外的气质在吸引着学生。

我这要强调的是,他们还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即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学生思考,想学生之想,急学生之所急。

案例:
我辅导的学生当中,林路索是最特别的一个。

它最鲜明的个性特点即“沉默是金”。

除了回答老师的问题,他不会主动多说半句话。

这也是使他父母特别的着急。

林路索成绩比较优秀,今年参加了中考,语数外三科平均分是130分左右(各科满分均为150分)。

父母送他到学大辅导,第一个愿望就是能够改变一下他内向的性格,第二个愿望是学科增长不补短。

刚接到教务处的通知,我就觉得心里一块无形的石头压着似的。

首先我得想法尽快和孩子熟悉,让他大胆开口,而仅仅去讲课本上的知识,恐怕会与最初的愿望相去甚远。

但是同时我还要让他涉猎高中语文知识,这样才能增长补短。

最初的挣扎往往是痛苦的,我立刻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制定具体的辅导方案。

我制定这个方案是适时调整的,核心当然是换位思考。

首先,我把重点放在培养孩子的性格上。

语文学科是最具人文关怀的,最能激起学生心灵火花碰撞的科目。

语文也具有塑造一个人灵魂的作用,它甚至比德育课
更具有这方面的作用。

从踏上讲台那一刻开始,我就一直努力着,让我的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所欲言。

现在我就利用这个学科优势,花了半节课和学生推心置腹的交流。

通过这样的交流,我进一步了解了孩子的家庭和目前的生活状态。

在孩子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全家从浙江老家迁到陌生的成都,父母都是成功的商人。

平时忙于生意的他们很少和孩子在一起,担心孩子被社会这个大染缸染坏了,于是把孩子一个锁在家里。

孩子很少出门,陪伴他的只有电视。

直到有了亲弟弟之后,母亲才专门留在家里照顾他俩。

这样,孩子特别不愿意甚至害怕出去接触陌生的人,几乎没有和一个同学来往。

我不禁同情起这个雨季少年来,决定尽我多能的帮助他,让他开朗起来,学会接纳他人。

换位思考,让我们找到了越来越多的共同语言。

我经常站在他的角度,述说了自己小时候也很内向,甚至和自己的亲戚说话都会脸红,列举了不少与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事实。

当我看到林路索微微点头的时候,我继续强调,今天这个社会发展很快,不仅国家与国家之间需要交流,个人与个人也需要沟通。

我们应该学会敞开心扉,接纳他人。

学会交往是改善人际关系的必备条件,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建立自信心的客观条件。

我还鼓励他申请一个QQ号,去和同学老师多交流。

其次,我精选了一些试题,让林路索直观感受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的异同。

我从古诗词鉴赏之练字入手,不论是考点的增加,还是难度的增大和题型的变化,高中古诗词鉴赏这个必考板块向来是学生的难点。

为了提高林路索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我先给出一首初中老师讲过的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让他分析“鸟宿池边树,曾敲月下门”中的“敲”字。

林路索的答案有点得分,但不够规范。

于是我告诉他方法是先把字带进原诗词句解释,然后结合整首诗歌分析这个字好在哪儿,带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接着,我补充了一首课外的诗歌,王维的《过香积寺》,要求分析“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这历代被誉为练字典范的词句中的“咽和冷”两个字。

林路索很聪明,能结合老师讲的解题方法,完整地给出了答案。

相聚的时间总是很短暂的,暑假补课接近尾声了,尽管林路索没有变得爱说爱笑,令人振奋的是,他渐渐地能主动和老师沟通。

每堂课上课之前,他会告诉我回家做了什么,看了什么书,对新学期的遐想……这就是进步,哪怕一点点。

我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在家校联系本上认真的写下了四个字:开朗不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