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单元2 LED制作与封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发光效率还不是足够高 目前白光LED的发光效率的实验室水平早已超过lOOlm/W
芯片的内量子效率已经接近10%的极限
可采用覆芯片化封装方式,并整合芯片表面的加工工艺
3)高质量荧光粉的开发及其涂敷工艺控制
对荧光粉的基本要求是: A 能被与其相配的蓝光或紫外芯片有效激发。 B 具有较高的量子效率。 C 化学性能稳定,光衰小。
4) 显色性和空间色度均匀性控制 5) 芯片光电参数的配合 6) 建立照明用功率型白光LED的测试标准
LED芯片电流的扩展
2.4 LED的封装技术
提纲
1 LED的封装形式与结构 2.功率型LED封装技术
1 LED的封装形式与结构 1) Lamp-LED封装
Lamp-LED早期出现的是直插LED,它的封装采用灌封的形式。
2) SMD封装 表面贴装技术(SMT)应用于LED生产 始于20世纪80年代,表面贴装是LED 一种重要的封装形式。 表面贴装LED与其他表面贴装器件 (SMD)一样,适合于自动化大规模生 产,并且适应电子整机产品轻薄短小 的发展要求。

2. LED衬底材料的种类
• 蓝宝石 • 硅 • 碳化硅
蓝宝石
• 蓝宝石衬底
蓝宝石衬底有许多的优点:首先, 蓝宝石衬底的生产技术成熟、器 件质量较好;其次,蓝宝石的稳 定性很好,能够运用在高温生长 过程中;最后,蓝宝石的机械强 度高,易于处理和清洗。因此, 大多数工艺一般都以蓝宝石作为 衬底。
提纲
1. LED对外延材料的基本要求
方大集团于2001年9月在国内第一个生产出GaN基LED外延片
10
对LED芯片外延材料的基本要求及选择考虑通常有以下几点: • • • • 1.要求有合适的带隙宽度Eg 2.可获得高电导率的P型和N型晶体,以制备优良的PN结 3.可获得完整性好的优良晶体 4.发光复合概率大
1可见光光谱与白光LED的关系
2人造白光的合成
白光的合成
3白光LED的实现方法 1)荧光粉转换(PC) LED
蓝光InGaN LED的结构
InGaN/YAG白光LED的结构
InGaN/YAG白光LED制作工艺流程
20mA、250C时的白光LED的光谱 白光LED和其他可见光LED的色坐标
蓝光LED芯片配合YAG荧光粉获得白光LED的方法的 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制作工艺相对简单,而且YAG 荧光粉在荧光灯中应用了许多年,工艺比较成熟。 该实现方法的缺点主要有: (1)因蓝光LED的效率还不够高,致使白光LED的光效较低。 (2)用短波长的蓝光激发YAG荧光粉产生长波长的黄光,存 在能量损耗。 (3)荧光粉与封装材料随着时间老化,导致色温漂移和寿命 的缩短。 (4)难以实现低色温(白光偏向暖色),显色指数一般较低 (70~80)。 (5)光色随电流变化,易出现月晕现象。 (6)功率型白光LED还存在空间色度均匀性等问题。
• 碳化硅衬底
碳化硅衬底(美国的CREE公司专门采用SiC材料作为 衬底)的LED芯片电极是L型电极,电流是纵向流动的。 采用这种衬底制作的器件的导电和导热性能都非常好,有 利于做成面积较大的大功率器件。
三种衬底性能比较
三种衬底性能比较
2.2 LED外延工艺技术
1 LED对外延材料的基本要 求 2.几种主要的外延材料 3.LED芯片的外延技术及外延设备 4.外延技术和设备的发展趋势
3) 双反射(DR)和分布式布拉格反射(DBR)结构
DR LED的结构
DBR LED的结构
4) 倒装芯片(Flip-chip)技术
传统蓝宝石衬底GaN基LED芯片的结构
倒装芯片结构
5 ) 表面粗糙化纹理结构
芯片表面纹理结构
纹理表面的取光模式
6) 微芯片阵列 7) 异形芯片技术
不同光引出结构的异形芯片技术
t P
A
1W 20K
20um 1W / K m 1m m1m m
相同的芯片,通过银胶与封装基板连接,银胶层厚度20um, 热导率6W/K*m,计算该上下面温度差。
t P A
20um 1W 6W / K m 1m m1m m 3.3K
封装基板 目前常见的大功率LED封装基板有PCB、MCPCM金属覆铜 板、Al2O3陶瓷和AlN陶瓷。
1206
6
8
11.2
13.6 侧光型、 高亮度型
表面贴装LED的有关尺寸
3) 多芯片集成封装
目前大尺寸芯片还存在散热和发光均匀 性及发光效率下降等问题。由于小芯片 工艺相对成熟,将多个小尺寸芯片高 密度地集成在一起封装而成的功率型 LED,可以获得较高的光通量。
2.功率型LED封装技术
功率型LED
2.几种主要的外延材料
1)AlInGaP外延材料 2)GaN外延材料 3 )AlInGaN外延材料 4 )AIGaAs外延材料 5 )其他新型外延材料
3 LED芯片的外延技术及外延设备 1)VPE设备
VPE设备工作原理
2)MOCVD设备
MOCVD设备工作原理 MOCVD设备
外延片在光电产业中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而 MOCVD外延炉是制作外延片的不可缺少的设备。有些专 家经常用一个国家或地区有多少台MOCVD外延炉来街量 这个国家或地区光电行业的发展规模,这巳充分说明了 MOCVD外延炉的重要性。根据生长的需要,MOCVD外 延炉一次可以制出11片或15片外延片,有时也可以制出
2.3 LED的芯片技术
提纲
1 优化芯片发光层能带结构 2.提高光引出效率的芯片技术 3.电极及电流扩展技术
1 优化芯片发光层能带结构 1) 双异质结
双异质结能带图
2) 量子阱结构
量子阱结构能带图
高亮度LED所采用的发光层结构及其外量子效率
材料
ALGaAs AlInGaP
颜色
红 红 红 橙 橙 琥珀 黄 黄绿 绿 绿 绿 蓝 紫外
封装形 外形尺寸 最小间距 最佳观察 式 距离(m ) 3.2 X lO 17 PLCC-2 3.0 3.2 X 5 8.5 PLCC-4 2.8 0603 1.7 X 0.9 2.1 x 1.35 3.1 X 1.7 5 8.5
说明
单芯片有 利于散热 双色和三 色组合封 装 向0402 发展
0805
24片外延片。
4.外延技术和设备的发展趋势
1) 外延技术的发展趋势 A 选择性外延生长或侧向外延生长技术 B 悬空外延技术 C 多量子阱型芯片技术 D “光子再循环”技术 E 研发短波长紫外(UV)LED外延材料 F 氮化氢汽相外延(HVPE)技术
2) 外延设备的发展趋势
A 大型化,以提高生产能力 B 专用化 C 低成本化 D 多工艺、多技术集成化 E 对紫外LED专用MOCVD设备的需求将急剧增加
AlInGaN
峰值波长 发光层结 外量子 构 效率 650 DH 8% 650 DH-TS 16% 636 MQW-TS 32% 610 TIP-MQW- 30% 607 TS 16% DH-TS 90 DH-TS 10% 585 DH 5% 570 DH-TS 2% 525 SQW-TS 6.3% 570 DH-TS 2% 520 SQW-TS 11.6% 460 SQW-TS 15% 405 MQW-TS 28%
2.提高光引出效率的芯片技术
传统LED的结构
1)在芯片与电极之间加入厚窗口层
芯片与电极之间加入厚窗口层
2)剥离与透明衬底技术
A 在外延表面沉积键合金属层(例如lOOnm的Pd), 再在键合衬底(如Si衬底)表面积一层1 000nm的铟; B 将外延片低温键合到衬底上; C 用KrF脉冲准分子激光器照射蓝宝石衬底底面,再加热到约40℃ 使蓝宝石与GaN层脱离。
学习单元2 LED的制造与封装
2.1 LED的衬底材料
2.2 LED的外延工艺
2.3 LED的芯片技术 2.4 LED的封装技术 2.5 白光LED技术 2.6 LED的散热技术
1Leabharlann 2.1 LED的衬底材料提纲
1 LED衬底材料的选择要求 2.LED衬底材料的种类
1. LED衬底材料的选择要求
1).衬底与外延膜的结构匹配:外延材料与衬底材料的晶体结构 相同或相近、晶格常数失配小、结晶性能好、缺陷密度低;
功率型LED封装技术
功率LED的热学计算
LED芯片
芯片粘接剂
热沉
• 热传导理论
t P A
电路基板
• 其中Δt为温度差,P为流过介质热量,λ为热导 系数,Α为热导面积,δ为介质厚度
温度计算 一颗1mm*1mm*0.1mm的LED芯片,热功率为 1W,通过硅 胶与封装基板连接,硅胶层厚度20um,热导率1W/K*m,求 硅胶上下面温度差。


2).衬底与外延膜的热膨胀系数匹配:热膨胀系数的匹配非常重 要,外延膜与衬底材料在热膨胀系数上相差过大不仅可能使外延膜质 量下降,还会在器件工作过程中,由于发热而造成器件的损坏;
3).衬底与外延膜的化学稳定性匹配:衬底材料要有好的化学稳 定性,在外延生长的温度和气氛中不易分解和腐蚀,不能因为与外延 膜的化学反应使外延膜质量下降; 4).材料制备的难易程度及成本的高低:考虑到产业化发展的需 要,衬底材料的制备要求简洁,成本不宜很高。衬底尺寸一般不小于 2英寸。
两种白光LED的注入 电流与色度的依存关系
3)多芯片(MC)白光LED(三基色RGB合成)
除了利用蓝光LED配合红色 、绿色荧光粉产生白光外, 也可以将RGB三基色LED芯 片封装在一起来产生白光, 还可以利用红、绿、蓝、黄 橙四色LED来产生白光,构 成多芯片白光LED。其中, 三芯片RGB三基色合成白光 技术最具有代表性。 RGB三基色LED的发光光谱
3.电极及电流扩展技术
电极是LED的重要部件。为降 低器件的光损耗,提高光效, 电极的设计必须满足3个方面 的要求: 一是要求尽可能低的接触电阻 ,二是要求电流能分散到芯片 截面积上尽可能大的区域,三 是要求电极对光遮挡的损耗最 小。
高亮度HBLED的电极图形
新型高效率LED与传统LED的结构比较
4白光LED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芯片 封装 效率 · 大电流下 · 探索能提高光提取 的效率 效率的封装材料和 · 光提取效 提高效率的封装结 率 构 · 正向电压 · 白光技术 · 荧光粉效率 系统 · 光学结构 和二次光 学 元件 的设计与 使用 · 高效电源 变换与驱 动 技术 寿命 · 减少缺陷 · 稳定的封装材料 · 混色的反 · 荧光粉的进展 馈控制 · 芯片的散热技术 · 稳定可靠 价格 · 改善衬底 · 功率型和功率型密 · 廉价的驱 质量 度下的散热技术 动电路 · 大规模化 · 工业化简单易行的 外延生长 白光产生技术
1)散热问题
A 加速器件老化,缩短使用寿命,严重时会导致芯片烧毁。 B 使蓝光LED的波长发生红移,并对白光的色度和色温等 产生重要影响。如果波长偏移过多,偏离了荧光粉的吸收峰,将 导致荧光粉量子效率降低,影响出光效率。 C 温度对荧光粉的辐射特性也有很大影响,随温度的上升, 荧光粉量子效率降低,出光减少,辐射波长也会发生改变, 致使白光LED的色温、色度发生变化。

硅衬底
目前有部分LED芯片采用硅衬底。硅衬底的芯片电极 可采用两种接触方式,分别是L接触和 V接触。通过这两 种接触方式,LED芯片内部的电流可以是横向流动的,也 可以是纵向流动的。由于电流可以纵向流动,因此增大了 LED的发光面积,从而提高了LED的出光效率。因为硅是 热的良导体,所以器件的导热性能可以明显改善,从而延 长了器件的寿命。
2)三基色荧光粉转换(PC) LED 三基色PC LED能在较高发光效率 的前提下,有效地提升LED的显色 性。三基色光源的最佳组合波长为 450nm、540nm和610nm,这一 组合可以通过部分被吸收的 AlInGaN芯片的蓝光和适当 的绿光和橙黄光两种荧光粉来实现。
LED的发光频与电流关系
类型 热导率 W/mk 膨胀系数 ppm/K 耐热性能 300℃/120s 288℃/30s 500℃ 500℃
PCB
金属覆铜板
0~3
1~5
15
22
陶瓷 基板
氧化铝
氮化铝
~20
~180
各类封装基板比较
7
5
2.5 白光LED技术
1可见光光谱与白光LED的关 系 2人造白光的合成
提纲
3白光LED的实现方法 4白光LED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荧光材料 6白光LED的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