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镜箴”与周恩来的气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榜样力量:南开“镜箴”与周恩来的气质
天津南开中学立着一面醒目的镜子,镜子上面篆刻着这样一个“镜箴”——南开学校创始人严修书写的“容止格言”:“面必净,发必理。
衣必整钮必结。
头容正,肩容平。
胸容宽,背容直。
气质勿傲勿暴勿怠和宜静宜庄。
”
周恩来在南开学习期间一直穿布衣布鞋,夏天只有一件白长衫,入冬则是单薄的青棉袍,外面再罩一件已经泛白的蓝大褂,衣服虽然简朴,周恩来却总是穿得干净、整洁。
他虽因没钱到食堂吃饭,有时只能从家里带一小罐酱来下饭,但他依然精神饱满,气宇轩昂。
在南开期间,以“镜箴”为鉴,周恩来所在的班级被评为全校班风第一,所住的西斋19号宿舍获得“整齐洁净”的嘉奖。
走上革命道路的周恩来,同样没有忘记南开的“镜箴”——即使在南昌起义失败的时刻,周恩来仍旧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愈是在关键时刻,愈是在危难之时,周恩来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气质,就愈能成为鼓舞人们继续革命、坚持到底的动力。
《大公报》记者曾敏之曾这样描述他眼中的周恩来:“周恩来穿着派利士的西装,从他新理过发的容颜看,他显得英姿焕发。
”第一吃见到周恩来的斯诺,对于周恩来所住的简朴单十分整洁的窑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在《西行漫记》中写到:“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魅力和领袖的自信奇怪混合的产物。
”周恩来的没了,让从没见过红军的斯诺确信,红军不是人们传说中的“无知的土匪和强盗”。
成为新中国总理后,周恩来同样以其儒雅给中外人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尼克松说:“他通过它优雅的举止和挺立而又轻松的姿态,显示出巨大的魅力和稳健。
”印度外长梅农评价说:“周恩来的温文尔雅和雍容大度,给每个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风度衬托出他的坚定态度。
”
无论是在与民主人士的交往中,还是在与世界各国政府首脑的外交谈判中,无论是在日内瓦还是在万隆,风度翩翩的周恩来与人交往中的亲和力,或许正是源于“镜箴”的“气质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