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做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做法
摘要禽流感疫情近年来在国内外不断出现引起了政府的重视,预防为主是传染病的防治原则,针对农村禽类自由散养的特点和农民早出晚归的劳作方式,通过实践制定出一套在基层切实有效的免疫方法,是禽流感免疫取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禽流感;防治;
禽流感是由A流感病毒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

其临床症状随毒株毒力强弱的不同和亚型的不同,表现的结果也不同。

国内外学者相继报道了从家禽体内分离到与人流感病毒亚型相同的AIV,可见禽流感病毒对人类直接构成威胁;鉴于禽流感病毒危害的广泛性和病株病型的复杂多变性所以我国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下面我就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一些情况做出简单介绍:该病毒呈世界性分布。

许多禽类对该病敏感并从其体内分离到病株,由于感染途径比较复杂,直接接触传播、通过媒介发生的间接接触传播和感染的禽蛋发生垂直传播。

均能引起本病的流行;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环境应激因素的存在,可使发病情况加重。

由于哺乳动物(包括人类)与家禽接触的机会较多,近几年,禽流感疫情不断在国内外有出现的报道,对国民经济及至整个世界的生产水平都产生r重大影响。

因此,党中央、国务院对这一重大动物疫病相当重视,我们县级党委、政府也因此在2004年到2007年问,从一类动物疫病的强制防疫措施和动物防疫法的角度出发,采取了一系列科学的防范手段,严格防范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出现。

1防治方法:
1.1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1.1.1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禽流感疫情在世界各国的流行情况。

按照区级部署成立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县长担任指挥长,负责全面工作。

每年召开两次全县各乡镇分管领导和站长会议,强调了“对所有家禽实施强制免疫是防控的首要措施”,充分认识防治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明确各个乡镇政府的行政首长亲自抓,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及干部分片包干到村委、村干部包下到村、户的层层落实负责制度。

1.1.2落实防疫经费,确保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县级主管部门给每一乡镇添置了一台有冷藏和冷冻双重功能的立式冰箱,用于疫苗保管;同时给各乡镇4到6个疫苗冷链计划免疫箱,方便下乡免疫使用c县乡财政确保有经费投入,增加防疫物资储备,如疫苗、消毒药、器械等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的乡镇如寺村镇,2005年底政府派出两部专车和挂点干部配合村级动物疫病防治员,对全镇124个自然村的禽类进行了为期—个月的地毯式禽流感免疫工作。

1.2严密监测。

制定应急预案
全县各乡镇的村、规模养殖场落实一名疫情测报员,随时向乡镇兽医站报告病死禽、候鸟往返及可疑情况,财政负责发给误工补助确保监测工作有效展开;基层动物检疫员同时配合E级业务部门做好生产、流通和屠宰各环节的检疫监督,严格杜绝禽流感病禽的侵入,认真贯切执行县政府制定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方案和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应急预案的思路。

1.3充分发挥村级动物防疫员的作用
1.3.1抓好技能培训:
全县从2005年开始筛选出一批责任心强烈、热爱畜牧兽医养殖事业的农村有文化的中青年,作为村级动物疫病防治员,参加县局畜牧兽医技术培训工作,使其掌握了一定的疫病防治知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为基层畜禽防疫监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1.3.2村屯防疫的方式方法:
防疫的突击重点是认真搞好公路两旁村屯的防疫,因为公路是流通的人畜必经之道,也是病原微生物传播的首要门户。

针对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的防疫要重视,通知他们每进一批禽苗,要向兽医部门报告并安排人员前去免疫。

针对农村散养户的防疫要全面。

现在我从以下几点去说明防疫的具体操作方式极其注意事项。

1.3.
2.1各乡镇级畜牧兽医技术员将村级防治员集中起来,以一个村委为中心,两人一组的形式深入各个村电开展工作。

计划防疫的头一天,乡镇挂点干部亲自到位,通知被防疫村的村长转告村民,同时张贴告示纸1到2张,让农户作好准备。

几个小组从同一个村委的几个自然村屯辐射性地开展工作,目的是给村民制造一种强大的防疫声势,有利于工作的推进。

1.3.
2.2小型的村屯,人口在100到400之间,房屋密集的,这一类村屯放
一个小组实施防疫工作,一人进行注射疫苗并带上相应的标识,另一人写证,做好数据统计;中、人型村屯,人口400以上生产小组有4到6组的,地形宽广的,房屋间稀少疏散的,则需要3到4组人员从几个方向对该一个村屯实施防疫工作。

1.3.
2.3防疫时间春秋是早上6点要达到村庄,逐家逐户展开疫苗注射;夏季要在早上5点半钟赶到村屯,与村民抢占时间,为他们展开工作。

在实际操作中,有部分农户晚上没有关好鸡;有的早有事与防治员错开时间;有的防疫意识落后,对待防疫处于观望态度;还有少部分的禽类,处于其他疾病的潜伏期,因为个体的差异注射了疫苗后发生应激反应导致死亡,使农户的心理出现阴影;在防疫过程中如果对该村屯不熟悉的,还会出现漏户等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防疫工作出现空白。

1.3.
2.4晚上下村防疫的做法是七点到七点半钾要到达村庄。

好处是能够加快防疫的进度。

但是实践证明,晚上下村有几点弊端:一、该时间段是大部分农户收工回家的时候,劳累了一天身体处于疲惫状态,又需要忙于做饭洗澡,对于抓禽来配合注射不乐意;二、晚上出动,容易招来该村众多犬吠,让村民产生厌恶畏惧心理;二、晚上F村行走不方便,农村照明条件较差;四、晚上拍门,对于不很熟悉的防疫员,特别是新培训的对某个村屯不太熟悉的防疫员,村民对其持怀疑态度,不愿意搭理;五、晚上蚊虫集中回家,这足农民和防疫员双方都感到头疼的现象。

故晚上不是突击防疫、整村推进的最佳时间。

1.3.
2.5针对上述出现的防疫空白问题,解决的方法是在下作的过程中记录下这些农户的名字或电话,并告之晚上7点钟以后进行补免或者下次防疫的具体日期;对思想落后的农户要宣传动物防疫法的强制免疫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危害性等科学知识;对于少数农户出现漏免的,可以在临近村屯免疫时补上,有相当一部分的就要抽时间重新进入该村屯开展补免。

1.3.
2.6针对流通性较强的三个时期:一是每年的12月份抓小禽养至清明;
4、5月份的养到7月节和国庆;9月份的养到年底这四个月,是禽苗向家庭流通的重点时期,必须努力抓好免疫工作,确保免疫到位。

由于采取了以上的有效措施,我县禽流感的防疫密度得到了切实提高。

在2006年5月自治区、来宾市的检查组到寺村镇的横桥圩村抽查禽流感防疫情况,52户农民养禽4.57羽,已免457羽(除去农户蒋某有三羽雏禽头两天刚刚抓回还没有进行免疫不计算)。

免疫密度达到100%。

2006年我县出栏禽类106.46万羽,存栏禽类42.52万羽,已免148.98万羽,禽流感免疫密度达100%。

2加强宣传,群防群控
2.1由于农村地域广阔。

农民的文化水平高低不一,对于强制免疫性质的
理解有待宣传。

我们通过出板报、墙报等形式,向过往行人宣传;在全县小学生中发放禽流感明白纸10万份;在科普宣传周、“三下乡”宣传活动月里,印刷资料近万份发给过往行人;禽流感彩色挂图在每一乡镇张贴20到30份不等,还到部分乡镇的村委放电影、光碟十多场次。

2.2每年不定期在各个乡镇政府举办技术知识讲座6到9次不等,为各村培养知识型人才2000人次左右,对规模养殖大户还上门送资料、分发消毒药等。

2.3在06、07年我县举办了一个针对散养的农户上门培训的项目,即全县各乡镇站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到农户家中跟踪指导3到5次,使他们真正掌握科学免疫的好处,
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加上电视、书刊的报道,使全民对禽流感危害性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形成群防群控。

由于上级领导的真抓实干,基层同志有力配合,上下团结一致,有效的防止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入侵,达到最终防控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