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标准体系表讲义(PPT 46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按GB/T 18354—2001《物流术语》中的表述,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 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 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 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 对物流管理的表述是:“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 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 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2. 物流的定义 • 物流的概念来自于美国: • Physical Distribution—实物分配(分销) • Logistics—(生产活动等的)合理组织,有效
安排;物流组织 • 经过几十年的演变,从实物分销逐渐扩充其
内涵到生产制造、采购供应、信息管理、增 值服务等一系列环节。
• 198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提出的物流意义是: “物流为满足消费者需要,从起点到终点间的 原材料、中间过程库存、最后产品和相关信息 有效流动和储存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管理过 程。”
物流标准体系表
§1 概述
• 1.1 课题的来源和目的 • 编制物流标准体系表这一课题是2004年开始的,
是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委计划函 [2004]1号)《关于下达“物流标准体系表”研 究课题的通知》立项和开展工作的。
• 参加课题研究的单位: • 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全国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北京中物联物流规划研究院 •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 北京物资学院研究生部 • 北京科技大学物流研究所 •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303 物流 相关服务
标准
401
402
















304 物流 信息服务
标准
401
402
403

物流


信息


系统


设计


服务


标准









• 2.5 急需修订的标准项目 • 对已有标准急需修订的共有三类共计36个标准
3. 本物流标准体系将物流信息标准专门列为一个独立的 分体系,主要是考虑到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对信息 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从广义上看,物流信息仍 然是物流技术范畴的问题。同时,将物流信息管理类 标准列在物流管理标准分体系中,将物流信息服务类 标准列在物流服务标准分体系中,主要是因为这两类 标准从专业看,不属于物流技术范畴,而分别隶属于 物流管理和物流服务两个领域,划分起来更清晰明了, 也使整个体系表的结构更为完整。
204 物流 服务标准
301 物流 一体化服 务标准
302 物流 环节作业 服务标准
303 物流 相关服务
标准
304 物流 信息服务
标准
401-409
401-406
401-402
401-403
301 物流 一体化服 务标准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联配快第物供销返废
• 2.4 物流标准体系表层次结构图 (见下页框图)
物流标准体系表 层次结构图
物流标准体系
101 物流通用 基础标准
201 物流 技术标准
202 物流 信息标准
203 物流 管理标准
204 物流 服务标准
201.1 物流技 术基础 标准
202.1 物流信 息基础 标准
203.1 物流管 理基础 标准
• 编制工作主要技术依据: • GB/T 13016-91 《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 • GB/T 1524.1-2003 《服务标准化工作指南》第
一部分 总则 • GB/T 18354-2001 《物流术语》
• 编制目的: 1. 促进生产与流通领域的经济增长 • 由于经济和市场的日益全球化,跨过制造、

303 物 流信息 数据元 与交换 标准
304 物 流信息 系统及 信息平 台标准
305 其 他物流 信息相 关标准
附图3:物流管理分标 准体系表层次结构图
203 物流管理标准
203.1 物流管理基础标准
301 物流 规划 标准
302 物流 安全 标准
303 物流 环保 标准
304 物流 统计 标准
合送件三流应售回弃
运服运方中物物品物
输务输物心流流回回
服标服流服服服收收
务准务服务务务服服

标务标标标务务

准标准准准标标

准准
302 物流 环节作业 服务标准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汽铁水航管流 车路路空道通 货货货货运加 物物物物输工 运运运运服服 输输输输务务 服服服服标标 务务务务准准 标标标标 准准准准
3. 一致性与协调性原则——在本体系表的研究 和编制过程中,部门和行业色彩已被大大淡 化,不强调标准由谁编制,只关注如何将物 流活动中各相关行业、企业的标准协调、衔 接起来,同时兼顾我国物流标准与国际标准 接轨的需要。为了使物流标准在涉及众多行 业时减少矛盾和遗漏,在按照标准化对象与 物流功能进行标准分类的同时,也考虑了产 业类别的因素,以保证物流标准的一致性和 相互配合性。
305 物 流绩效 评估标

301.1 物流 规划 基础 标准
303.1 物流 规划 基础 标准
304.1 物流 规划 基础 标准
401
401 401
|
|
|
405
404 403
40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01
|
|
407
404
306 物 流信息 管理标

401 |
403
附图4:物流服务分标 准体系表层次结构图
204.1 物流服务 基础标准
501 |
505
403 物流 设备 标准
501 |
509
404 集 装化 单元 器具 标准
501 |
504
401 物流 综合 技术 方法 标准
402 物流 环节 技术 方法 标准
403 物流 增值 业务 作业 标准
501 501 501
|
|
|
504 505 504
301 物流设 施设备标准
402 专业物 流设施标准
的的,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或重复使 用、经协商一致并经公认机构批准的规划、 导责,或具有特性的文件。 2. 标准体系——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 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3. 标准体系表——一定范围的标准体系内的标 准按一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
4. 物流标准体系表——将在物流系统建设和应 用领域内的标准按一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
§2 物流标准体系表
• 体系表突出了物流是系统资源整合、集成、优 化的特点,重点放在相互的接口及体现物流新 需求的标准制定上,对于传统的物流操作环节 则作为相关标准处理。
• 标准体系表的组成单元是标准,不是产品过程、 服务或管理项目。
• 2.1 定义 1. 标准——在一定范围内以获得最佳秩序为目
204.1 物流服 务基础 标准
301-302
301-305
301-306
301-304
附图1:物流技术分标 准体系表层次结构图 201 物流技术标准
301 物流设施设备标准
301.1 物流 设施设备 基础标准
302 物流技术方法标准
302.1 物流 技术方法 基础标准
401 基础 设施 标准
402 专业 物流 设施 标准
• 1.3 物流体系表编制原则 • 编制原则有以下四点: 1. 突出物流特点原则——物流的特点不再是各
功能企业独立、分段操作,而是按用户的要 求,用供应链的理念构建物流系统、并实施 管理;系统应该协调、高效、通畅、可视; 它强调一体化运作、一站式服务,标准体系 表应重点突出这个特点。
2. 市场导向原则——物流标准体系表所附明细 表中主要列出的,一是市场当前急需应尽快 着手制定的标准;二是已经出台有使用价值 但标准之间衔接性差、标准规范不相一致, 需要尽快修订的标准。
501 502 503 504 505
物立仓集配
流体库装套
中仓标箱设
心库准堆施
标标
场标
准准
标准

301 物流设 施设备标准
403 物流 设备标准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通储搬起输垂包自其 用存运重送直装动他
运设车机机搬设分
输备辆标标运备拣 设标标准准机标设
501 采购 销售 延伸 业务 作业 规范
502 金融 延伸 业务 作业 规范
503 专项 代理 业务 作业 规范
504 其他 延伸 义务 作业 规范
附图2:物流信息分标 准体系表层次结构图
202 物流信息 标准
202.1 物流信 息基础标准
301 物 流信息 分类与 编码标

302 物 流信息 采集标
504 特定 产品 物流 作业 规范
302 物流技 术方法标准
402 物流环节 技术方法标准
501 运输 技术 方法 标准
502 仓储 技术 方法 标准
503 装卸 搬运 技术 方法 标准
504 包装 技术 方法 标准
505 流通 加工 技术 方法 标准
302 物流技 术方法标准
403 物流增值 业务作业标准
备准准
械准 备






301 物流设 施设备标准
404 集装化单 元器具标准
501 502 503 504 托包集其 盘装装他 标容箱 准器标
标准 准
302 物流技 术方法标准
401 物流综合 技术方法标准
501 综合 作业 技术 方法 标准
502 物流 集成 优化 技术 标准
503 综合 物流 业务 单证 标准
4. 科学发展的原则——物流标准体系表的建立 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基础性工作,必须坚持 科学发展的原则,打牢基础,用动态的、不 断发展的观点指导体系表的制定。要不断吸 收充实最新的物流理论研究成果;积极借鉴 与吸收其他行业标准体系建立过程中的经验 和创新;为保证其科学性,目前体系表的划 分宜粗不宜细,以留出充分的修改、补充和 完善的余地。
• 1.2 物流的概念 1. 对物流的认识 • 物流是“第三利润源”。指的是物流对于经
济总体和所服务的对象而言,并非自己是一 个“金矿”。物流是服务行业,它必须依附 于服务对象来发展。
• 如何提高“实物流动效率”? • 效率指的是依据供应链理念通过一系列物流管
理与操作,实现最小的实物存量、最大限度地 满足经济活动的需要和消费者的需求。具体到 企业就是从销售、生产到采购整个过程的实物 流动系统的优化管理。
跨国销售对物流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逐步形 成了供应链管理等新理念和新模式,使物流 从生产与流通的附属地位脱颖而出,成为一 个新的行业领域。
2. 从物流角度协调、规范生产活动、技术设施、 管理职能、服务质量的标准,解决物流成本 高、流通效率低下的问题。
3. 建立科学的物流标准体系,与国际接轨,帮 助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5. 行业——生产同类产品或提供同类服务的经 济活动基本单位的总和。比如:汽车行业、 餐饮行业、金融行业等。
6. 相关标准——属其他体系(行业、专业)而 为本体系直接采用并关系密切的标准。
7. 个性标准与共性标准——直接表达一种标准 化对象(产品或系列产品、过程、服务或管 理)的个性特征的标准称为个性标准;同时 表达存在于若干种标准化对象间所共有的共 性特征的标准称为共性标准。
• 第三层次——第五层次: • 分体系标准(根据专业划分需要)
• 第六层次:个性标准
• 2.3 其他说明 1. 对原有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并正在实施的传统
物流服务的质量标准,本体系表将它们归入 “物流环节作业服务标准”(204中的302), 包括仓储服务、各种运输服务、货运代理服 务等。
2. 对于传统的物流设备没有采用打包的做法是 因为随着技术的发展,新设备虽然也在大量 地、不断地涌现,但其专业、门类的划分仍 不能脱离机械行业对此已实施的分类方法。
8. 基础标准——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 基础并普遍适用,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
• 2.2 物流标准体系表的结构和层次 • 第一层次:物流通用基础标准(101)
物流术语 包括物流企业分类标准
物流标志、标识等
• 第二层次:物流分专业标准 • 共分为四个专业:
物流技术标 20) 准 1—— (划分到第五3层 1类次标,准共 物流信息标 20) 准 2—— (划分到第三5层 类次 标, 准共 物流管理标 20) 准 3—— (划分到第四2层 6类次标,准共 物流服务标 20) 准 4—— (划分到第四2层 0类次标,准共
• 1998年的物流定义是:“物流是供应链过程的 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及 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益 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 控制过程。”
• 我国的物流定义 • 我国的物流理念是通过日本引入的美国概念,
但我国的物流定义是结合中国国情、充分考虑 了中美文化差异以后提出的,参照了美国几十 年物流发展概念演变的经验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