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计划》指导下的行动导向学习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研究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中清晰明确地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适应需求、面向人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加强技术技能积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中运用的行动导向学习训练法最早由德国引进,在德国职业教育领域中占主导地位,它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联系起来,使学习者能够在实践中通过自身行动来学习。

其核心理念是注重关键能力的培养.行动导向学习是实施《行动计划》有效途径。

在《行动计划》的指导下,有目的的进行行动导向学习训练是本文探讨的课题。

行动导向学习训练可通过明确教学任务、制定教学计划、选择教学方法做好教学准备、开展教学活动、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

一、明确教学任务
《行动计划》目的是推动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加强技术技能积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为强国富民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怎样做到同步发展,就要求首先明确我们的教学任务。

大到院校的专业设置,小到学习科目甄选。

专业设置要做好调研工作,这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工作。

既要到现在企业调研,听取企业人力资源结构规划,又要了解新技术的发展,放眼未来技术人才的需求。

改进目前专业设置过于重复,缺乏市场调查研究,专业结构失衡,与经济结构不相适应、专业划分过细,专业口径偏窄等问题。

专业设置应以社会需要,市场需求为导向来优化专业结构;建立健全专业的优胜劣汰机制。

甄选学习科目可通过现有科目到相关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探讨其经常遇到的问题,对员工的要求,淘汰已经落后或不再需求的科目,及时跟进新的科目需求。

我们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相关专业进行布局,从而适应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发展需要,甄选专业课程,培养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信息技术专业人才.
二、制定教学计划
明确了教学任务,接下来就要落实到教学计划。

做好教学过程设计,以实现技能与知识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目前学生整体情况,要求教师思考怎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了解他们学习基础情况,学习态度等。

其次还要对教学的内容,重点,难点,教学进度,课时安排等逐一落实到位。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制定具体计划。

计划一定要考虑到可操作性。

再次,教学媒体的选择也是行为导向学习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比较喜闻乐见的形式。

为了达到传授职业行动能力的教学目标,教育者应该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来配合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使其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

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习者的兴趣,同时为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使学生从任务入手,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的师生互动过程,让学生开放思维,敢于提出问题,提出看法,敢于创新从而训练学生的各项能力,掌握各种知识技能。

三、选择教学方法、做好教学准备
根据教学计划选择教学方法,做好教学准备。

行动导向学习训练作者简介:王少强(1966-),女,北京人,副教授,学士,从事数学及数学建模的教学与研究。

的教学方法是先进的教学方法,是采取教、学互动形式,从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务”着手,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这中间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整个过程中,注意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理论知识是经验的总结,经验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得到感性认识,总结理论,指导实践。

它主要有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基于项目的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验法等。

在这里以任务教学法为例。

任务教学法步骤:1、教师提示工作任务,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发现问题;2、教师说明工作任务,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讲解相关知识;3、学生尝试完成工作任务,学生分析思考问题,学习相关知识点;4、学生完成任务,学生通过查资料,结合老师讲授的专业知识解决问题;5、教师及学生进行任务总结,及时总结知识与任务的关系,总结任务完成过程中需要改进的部分。

这种教学法不是传统的、抽象的、枯燥的、单纯的知识讲解,而是把他们生动地与任务结合,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能解决怎样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所需的职业能力。

这种教学法,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包括精心进行情境的设置,问题的引导,目标的设定,资源的提供等诸多方面。

要求教师开动脑筋,让课堂鲜活起来,让学生有探究的欲望,就是感起兴趣。

找到相关视频,相关事件报道等,让学生自己去调查和解读这些与所学内容的关系。

四、开展教学活动
在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后,下一步就是按照事先的教学准备开展教学活动。

下达任务书包括:主题、时间、注意事项等,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完成任务的基本思路、方法后,按学生的具体学情,化分学习小组,组内分工协作,完成作“任务”。

在教学活动中校企结合,不失为行为导向学习训练的好途径。

可以在相关企业专业人员中聘请兼职教师,他们有企业工作经验,知道需要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会重点给学员讲授。

也要派遣教师轮班到企业去亲自实践,发现教学中还有什么遗落知识点。

学校到企业调研也应该是常态化,经常请进来,走出去,不断交流,才能杜绝与社会脱节情况的发生。

行业职业教育是继续教育的深入,即使学生输送到了企业,也要做好跟踪调查,了解哪个行业需要哪方面人才。

现在的学生愿意接受新事物,新知识,这对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非常有利。

这中间教师在有意的设置一些问题,使学生进入角色,在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素质。

应用行动导向学习训练使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融合;通过创业园、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等形式,提供行为导向学习训练的实践平台。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会有不同的学习方式方法,比如现如今电脑、网络是学生的兴趣焦点,可以鼓励他们在电脑上梳理知识点,绘制各种概念的关系图。

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

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样的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五、总结教学经验
《行动计划》主要目标:体系结构更加合理;服务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更加完善;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这就要求我们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找出不足,不断改进,做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导向,就好比放风筝,教师掌握风筝线,把学生往自己设定的方向引导。

行动导向教学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教的应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举一反三的应变能力,而不是死读书,读死书。

鼓励学生创新,并给与肯定,从而让学生有成就
《行动计划》指导下的行动导向学习训练
■王少强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 100015)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人才的需求也在随之发生着变化。

如何主动地适应社会需求,明确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摆在高等职业教育院校面前的中心工作。

行动导向学习训练,就是通过互动的方式,教师引导与学生参与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综合职业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 行动导向学习训练;行动计划;创新能力【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3-0036-02
教育研究
感,激发不断创新的欲望。

六、结束语
总之,学生在必不可少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外,还应就职业技能、处理问题能力、动手能力、协同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方面面接受学习训练。

我们的工作任重道远,坚持我们的理念“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

参考文献:
[1]赵轶.探析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行动导向法[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7(01)
[2]赵志群.职业学习理论的最新发展[J].职教论坛.2003(04)
[3]刘邦祥.试论职业教育中的行动导向教学[J].职教论坛.2006(02)[4]汪静.德国“行动导向”职业教育教学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8
引言:
化学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学习的如何将直接影
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而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
实验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教学手段,化学实验的应用,加强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高中化学教学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微信化学实验越来越多地被高中化学教师接受和采纳,在高中
化学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1.微型化学实验的内容分析1.1微型化学实验的基本概念何为微型化学实验?所谓微型化学实验主要是指化学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借助微型化学实验器材,利用较少的试剂和样本开展化学实验[1]。

从微型化学实验的基本定义不难发现,利用较少的试剂和样本非常明显地体现了绿色化学的理念,并且在利用较少的试剂和样本的情况
下,实验结果并不会受到影响,具有安全性高、污染性低、节约性强等
特点。

1.2微型化学实验的优势特点
第一,微型化学实验使用到的试剂和样本较少,实现了节约成本的
目的。

化学实验使用到的器材也体现出微型化特点,便于保存和携带。

第二,微型化学实验减少了对化学试剂的使用,减少了化学污染的产
生,达到了环境保护的目的,体现了我国极力倡导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理
念。

第三,微型化学实验获得效果很明显。

微型化学实验改善传统化学
实验中不合理之处,无论是操作还是装置都得到了很大的优化,学生能
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实验设计,能够很好地实现实验的目标[2]。

第四,
微型化学实验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由于涉及到的实验器材很少,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并不复杂,学生易于操作,这样一来就可
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微型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微型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概括为四
个方面:
(1)化学教师在寻找微型实验的最佳方案设计过程中存在问题,很
多时候教师难以找出最佳设计方案;
(2)虽然微型化学实验能够很好地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让
学生操作起来更加简便,但是就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微型化学实验的
实施仍然没有统一的教材;
(3)在应用微型化学实验开展教学过程中,并不能保证所用学生都
参与其中,很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没有发挥出来,学生的参与度依然
值得商榷;
(4)微型化学实验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环保,虽然使用到的剂量
少,但是在实验废弃物的处理上,依然存在欠妥之处。

3.微型化学实验如何更好地应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
3.1优化微型化学实验的组织形式
在开展微型化学教学实验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师一定要根据教材要
求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实验组织形式。

通常而言,微型
化学实验可以有五种分类,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边讲边实验、家庭实
验以及多媒体堵辅助实验[3]。

每种微型实验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谨慎思考,合理应用,使得利用到的微型实验
模式能够让学生参与进来,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的意识。

3.2微型化学实验在任务型学习中的应用任务型学习通常具有研究性特点,尤其在新课标改革之后,任务型学习的重要性越高。

通过任务型学习,学生能够提升主动学习能力的同
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4]。

以“亚甲基蓝与氧气的反应”这一任务型学习为例,化学教师
让学生自行设计微型化学实验,教师将准备好的实验器材和药剂提供给学生,学生将亚甲基蓝滴入碱溶液和葡萄糖后,试管立刻呈现出蓝色,在适当地晃动试管之后,溶液又变成了无色,当放置一段时间后,试管溶液又变回蓝色。

学生通过次微型实验,产生一定的疑问,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将会努力证明为什么会出现该现象,在通过教师的一定指
导后,学生定会有很大收获。

3.3微型化学实验应用在课堂教学当中新课改推行后,高中化学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微型化学实验的开展,很好地满足了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

例如,在讲解“金属钠与水的反应”这一小节内容时,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小组两人,分别开展
实验。

实验过程中,要求每组取少量的钠,待滤纸完全吸干煤油后,将钠放置在纸片上面,然后再将钠放入到滴有酚酞的术中,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4微型化学实验与常规化学实验的对比分析为了更好地对比微型化学实验与常规化学实验,本次将以“微型电解饱和盐水”的实验设计为例进行探究。

常规实验设计:在U 型管中进行实验,由于实验中的离子在两极间的迁移距离太长,因而消耗了过多的功率,再加上利用铁棒作为电极,由于电阻过大,种种因素的存在都导致实验效果不是非常理想。

另外,没有处理好尾气,造成了一定的化学污染,违背了绿色实验的基本要求。

微型实验设计:将滤纸平铺在玻璃板上,在Nacl 的酚酞试剂浸润充分,用铁定在旧电池的两端缠绕做阴阳极,在接通电源两分钟时间后,将阳极端的滤纸打开,适当滴入碘化钾--淀粉溶液,将会发现滤纸立刻变蓝,说明阳极有氯气产生,在将阴极的滤纸打开,发现变红,则说明阴极有NaoH 产生导致酚酞试剂变成红色。

该实验设计,操作起来简单,使用到的试剂较少,现象明显,实验效果非常好。

4.结语总之,微型化学实验应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不仅符合了新课改的要求,还满足了教学需要,与传统化学实验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参考文献:[1]张巧英.微型化学实验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2(04):136-137.[2]赵观.微型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6,17(02):135-135.[3]李小荣.基于微型化学实验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24(03):95-95.[4]戴坤旭.微型化学实验与生活实践初探——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途径探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31(08):119-119.微型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探讨
■丁成文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磁窑镇宁阳二中 271411)
【摘 要】 微型化学实验建立在传统的化学实验基础上,体现出绿色实验的理念,应用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不仅提高了教学的质量,还可以符合了新课改中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

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微型化学实验的特点,然后在分析了微型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微型化学如何更好地应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微型化学实验;高中化学教学;实践探析【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3-0037-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