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第六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悬架的弹性f特性有:线性弹性特性、非线性弹性特性两种。
3.特点
1)线性弹性特性特点
(1)定义: 悬架变形f与所受垂直外力F之间呈固定比例变化时,弹性特性为一直线, 称之为线性弹性特性。 (2)特点 ① 悬架的刚度 ②∵
C
c m
n
F fc
=
常数
m—簧上质量
∴使用中由于 m的变化(空、半、超载等),引起 n变化。当空、半载时, n↑平顺性变坏。
1 2
超载时m ↑ n↓平顺性↑。
③ 悬架动容量定义
悬架从满载静平衡的位置起,变形到结构允许的最 大变形为止,消耗的功。
动容量大,悬架碰撞缓冲块的可能性愈小。
具有线性特性的悬架,在n比较低的条件下与非线性 特性悬架比较,当动容量相同时,其动挠度增加很多→ 碰撞车架→舒适性↓。
上述情况下为了不碰撞车架,可抬高车架→hg↑汽 车稳定性↓。
三、前、后悬架方案的选择
1.前后悬架的匹配方案
悬架 方案
Ⅰ Ⅱ Ⅲ
前悬架
后悬架
备 注
纵置钢板弹簧
非独立悬架 独立 悬架 非独立 悬架 独立悬架
2.三种匹配方案分析
1)前、后轮均采用纵置板簧非独立悬架
纵置钢板弹簧优点: 1) 悬架结构简单 2) 维修保养方便 3) 在车上布置容易 4) 制造容易 5) 可传递各种力和力矩 纵置钢板弹簧缺点: 1) 质量大 2) 簧下质量大 3) 悬架弹性特性是线形的 4) 寿命短 5) 长度短,刚度大,平顺性 差
回目录
第三节 悬架主要参数的确定
一、悬架静挠度fc
1.fc定义:
fc是指汽车满载静止时,悬架上的载荷FW与悬架刚度C之 比。即fc=FW/C 2.影响选取fc的因素
fc 因素 汽车平顺性 少碰缓冲块 紧急制动汽车 前俯角小 转弯行驶减小 侧倾角 纵置钢板弹簧 长度短 要求 fc 取 大 小 小 fc 取小,C↑ 小 小 备 注
单横臂式
单 纵 臂 单 斜 臂 麦弗逊式 式 式
扭转梁随动 臂式
悬架侧倾角刚度 较小,要横稳器

横向刚度⑤ 占用空间尺寸⑥ 结构 成本 轴距
大 多 稍复杂 稍高 不变
变 化 不 变化很小 大 较小, 要 居中 较大 横稳器 小 较小 大 几乎不占高度空间 小 尺寸 简单 简单 简单紧凑 低 低 低 变 变 化 很 不变 小
第六章 悬架设计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悬架结构形式分析 • 第三节 悬架主要参数的确定 • 第四节 弹性元件的设计
• 第五节 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设计
• 第六节 减振器 • 第七节 悬架的结构元件
回主目录
第一节
一、功用

概述
把车架或车身与车轴或车轮弹性地连接起来,传递作用在车轮 与车架(或车身)的一切力和力矩。 缓和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而引起 的承载系统的振动,保证汽车平顺地行驶。
还要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寿命
三.组成
弹性元件、导向装置、减振器、缓冲块和横向稳定器。
悬架
弹 性 元 件 导 向 装 置
减 振 装 置
横 向 稳 定 器 交 联 式 悬 架
缓 冲 块
钢 板 弹 簧
螺 旋 弹 簧
扭 杆 弹 簧
空 气 弹 簧
油 气 弹 簧
橡 胶 弹 簧
非 独 立 悬 架
独 立 悬 架
平 衡 式 悬 架
4.影响选取弹性特性的因素
根据上述归纳如下:
弹性特性 影响因素 使用 在好路上行驶 条件 在坏路上行驶 减少转 弯行驶时车身侧 倾 角 减少汽车前俯、后仰角 装载质量变化大的货(客) 车为减少 n 变化和车身高 度变化 C 小,fc 大,n 低汽车 解决此对矛盾 平顺性好 应该用非线性 C 大,fc 小,少碰缓冲块 非线性 非线性 非线性 要求弹性特性做到 备注
fd 影响因素 坏路行驶舒适性 车型不同 车架高度限制 要求 fd 取 大 车型不同, 使用条件、 车速、 不同 小 路面以及悬架刚度不一样 备注
3.选取fd的原则 悬架刚度小、使用条件又不好的汽车,fd应取大,防止汽车行 驶时经常撞击限位块,影响乘坐舒适性。
4.推荐fd的选取范围
fd 车型 轿车 大客车 货车

使车轮在路面不平和载荷变化时有理想的运动特性,保证汽车 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
二、悬架的设计要求
1.保证汽车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
2.具有良好的衰减振动能力
3.保证汽车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 4.汽车制动或加速时要保证车身稳定,减少车身点头、后仰,转弯 时车身侧倾角要合适 5.有良好的隔声能力 6.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尺寸要小 7.可靠地传递各种力、力矩,在满足零部件质量要小的同时,
衬套形式 特点
隔振性能 隔声性能 衬套特性 对转向特性影响 安装衬套位置要求
传统橡胶衬 各 向 异 性 橡 胶 套 衬套
良好 良好 各向同性 过多转向而 且较大 没有 良好 良好 各向异性 可防止产生过 ① 多转向 有(方向不能 错)
① 因橡胶衬套的横截面方向上,按对角 线方向开有楔形孔。结果在不同方向衬套 的刚度不一样。即: a .在汽车纵轴线方向衬套的刚度小,缓 冲性能和隔振性能均提高。 b.衬套的纵向刚度增大 c.衬套的总扭转刚度增大 b、c两项增大的原因是: 转向行驶时,车轮与地面之间作用 有侧向力FY1、 FY2 →简化作用到衬套上 的力F1、F2和力矩M1、M2→在F1和F2作 用下衬套内、外侧相对移动,同时处于橡 胶衬套内径处的金属隔套突肩压紧橡胶衬 套,使之纵向刚度↑,扭转刚度↑。→减轻 轴转向效应,操纵稳定性好。
fd

7~9 5~8 6~9
三、悬架的弹性特性
1.定义 悬架受到的垂直外力F与由此所引起的车轮中心相对于车架或车身 位移f(悬架变形)之间的关系曲线。 悬架刚度:弹性特性曲线上某 点的切线与水平坐标轴夹角的 正切为该点刚度。
如图中8点刚度 c tan ∴8点静挠度是fc
FW fc
2.种类
n1 1 2 c1 m1
n2
1 2
c2 m2
式中:c1、c2~为前后悬架的刚度(N/cm);
m1、m2~为前后悬架的簧上质量(kg) 。 当悬架的弹性特性为线性时有:
f c1 m1 g / c1
f c 2 m2 g / c 2
分别代入上式有:
n1 5 f c1 n2 5 f c2
2)非线性弹性特性 (1)定义 悬架变形f与所受垂直外力F之间,不呈固定比例变化时,弹性 特性为曲线,称之非线性弹性特性。 (2)特点
① 悬架的刚度C是变化的
要求其变化规律如下: 满载位置附近(点8)C要小,特性曲线平缓、平顺性↑。 空载位置附近(点2到点1)C要大,特性曲线变陡,碰撞 车架的机会↓。 动载荷(或超载)位置附近(点 7 以上) C要大,曲线变陡,击 穿缓冲块的机会↓。 ② ∵图中两端(2~1和7以上)C大,∴在动容量不变的条件下fd↓。
回目录
2、不同形式独立悬架方案分析
导 向 机 构 形 双横臂式 式 特性
侧倾中心高度①、 比较低 车轮相对车身跳 车轮外倾角,主 动时,车轮定位 销内倾角都变化 参数的变化② 轮距③ 变化小 比较高 车轮外倾 角,主销 内倾角变 化大 变化大 较大 大 少 简单 低 不变 比较低 居中 主 销 后 有变化 倾角变 化大 不变 比较高 变化小 比较低 两轮同时跳 动不变
n 车型 轿 普通级以下 车 高级 货车 1.00~1.45 0.80~1.15 1.50~2.10 1.17~1.58 0.98~1.30 1.70~2.17
n1
HZ
n2
HZ
备注
二、悬架的动挠度fd
1、fd定义: 从满载静平衡位置开始,压缩悬架到结构允许的最大变形(通常 指缓冲块压到其自由高度的1/2或2/3)时,车轮中心相对车架(车身) 的垂直位移。 2、影响选取fd的因素
2)前轮采用独立悬架、后轮采用非独立悬架
(1)目前轿车前轮多采用麦弗逊式悬架,当车轮上、下跳动时车轮 定位参数变化小,因而可以保证前轮不易发生摆振现象,使汽车有 良好的操纵稳定性。 除此之外,两前轮装上麦弗逊式悬架以后,当主销轴线的延长线 与地面的交点位于轮胎胎冠印迹中心外侧时,具有负主销偏移距rs, 有利于制动稳定性 如图,汽车制动时,一半 管路破损,无制动,而另一半 管路完好,有制动作用,结果 前轮制动力不对称,车轮朝力 大的方向绕主销转动。如果用 负的转臂(主销偏移距),前 轮制动力使转向轮向右转,后 轮制动力使汽车绕质心转,结 果汽车摆正了。↑汽车制动稳定 性
上述优、缺点是指一副钢板弹簧而言,如果前、后轴(桥) 的四个车轮都装有纵置钢板弹簧,对整车来说又有下述两项缺 点: (1)汽车转弯行驶时有轴转向效应问题,见图6-3 对前轴,轴转向效应使汽车不足转向趋势增加。 对后桥,轴转向效应增加了汽车过多转向趋势。 为克服后者带来的缺点,对于轿车要求将后悬架的前吊 耳位置布置低些。 (2)前悬架采用纵置钢板弹簧,前轮容易摆振,汽车操纵稳 定性变坏。 应用:中、重型货车
备注
非独立悬架指纵置钢板 弹簧而言
钢板弹簧长度短,刚度 大,独立悬架弹性元件 只受垂直力,刚度小 钢板弹簧在不平路段或 转弯行驶都有轴转向, 并使汽车有过多转向
二.独立悬架结构形式分析
1、独立悬架分类
横臂式
纵臂式
单 斜 麦 弗 扭 转
双 横 单 横 单 纵 双 纵 臂式 逊式 梁 随 动 臂 臂式 臂式 臂式 臂式 式
四、辅助元件结构分析
1.横向稳定器
c m
s ∵车身振动固有频率 n 2 ,∴减小悬架垂直刚度C, 可使n↓,结果平顺性得到改善 。
又∵悬架侧倾角刚度Cυ∝C,∴减小C又使Cυ减小,结果车 身侧倾角↑,舒适性↓ 设置横向稳定器可以在不增大C的条件下,增大Cυ,能很 好解决平顺性与舒适性的矛盾。通常使C1 〉C2。 2.缓冲块 1) 仅用来限制悬架最大行程的缓冲块 用半个椭圆形橡胶硫化到钢板上制 成。如 右图所示 2) 兼有辅助弹性元件作用的缓冲块, 用多孔聚氨脂制作。它的特点是: 强度高、耐磨。
主 动 式 悬 架
第二节
悬架结构形式分析
一.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
1、悬架分类
分类 简图 结构特点
非独立悬架
独立悬架
左 右 车 轮 用 左右车轮有各 一 根 整 体 轴 自的轴再经悬 连接, 再经悬 架与车架 (身) 架 与 车 架 连接 (身)连接
2、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特性对比
形式 特点
结构 制造 工作 维修 汽车平顺性 簧下质量 于不平路段, 车身倾 斜 轴转向特性 占用空间 成本 应用 非独立悬架 简单 容易 可靠 方便 较差 大 大 有 大 低 货 客 前后悬架 轿车 后悬架 独立悬架 复杂 稍难 可靠 困难 好 小 小 没有 小 高 轿车 轻货 客 越野车
(2) 前悬架采用双横臂式独立悬架、后悬架采用纵置钢板弹簧非 独立悬架时,可通过将双横臂中的上横臂支承轴销的轴线布置成 前高后低状,使悬架的纵向运动瞬心位于能减少制动前俯角处, 使制动时车身纵倾减少,达到保持车身有良好的稳定性能 。 3)前、后轮采用独立悬架
轿车前轮用麦弗逊式悬架,后轮用扭转梁随动臂式后悬架用 的非常广泛。对于扭转量随动臂式后悬架,支撑处采用橡胶衬套:
n 5
fc
fc 大,n↓ fc 小,C↑变形小
C
FW
fc
前俯角小 车厢侧倾角小
3、偏频的概念
汽车前后悬架与其簧上质量组成的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是 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的主要参数之一。现代汽车的质量分配系 数≈1,这样可将汽车前后悬架簧上质量的振动视为相互独立。 此时,汽车前后部分车身的振动对轿车应保证有良好的平顺性,即n低, fc大;大客车次之, 载货车居最后。 2)级别越高的轿车n应越小,fc应增大。 3)fc2<fc1
∵分析证明了n1/n2<1时,车身纵向角振动要比n1/n2>1时小。 ∴设计时应使n1<n2,即fc2<fc1 5、 fc值取值范围 ∵设计时,先从为了保 证 汽车 有良好的平顺性,确定n, 5 然 后由 f c n 式可算得fc,∴下面给出n的选定范围:
不变 较大 大 小 简单 低 变
① 侧倾中心位置高:它到车身质心距离短,侧倾力臂及力矩 小,车身侧倾角小;车身侧倾时轮距变化大,轮胎磨损↑。 ② 主销后倾角变化大,转向轮易摆振。 ③ 外倾角变化大,影响直线行驶稳定性和轮距变化,轮胎磨 损速度↑。 ④ 轮距变化影响轮胎磨损速度。 ⑤ 悬架侧倾角刚度影响车身侧倾角大小。 ⑥ 悬架横向刚度小,转向轮容易摆振。 ⑦ 悬架占用空间大小影响发动机布置、拆装的方便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