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如何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程
新课程改革强调要改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过度地进行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这样的目标只有高效率的语文课堂才能完成。

标签: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高校课堂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

世界上不能只有一朵花,而应当有多种样式的花。

课堂教学应该是各种样式、各种方法,都在竞争,都在开放,这才是大好局面。

只要它能开放出特色来,它就有生命。

在我们倡导的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课堂究竟应以什么样的姿态才是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如何才能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创设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浅薄的认识: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和谐的课堂气氛,张驰有度的教学节奏、多样的教学方式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影响,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把学生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正确而又积极的引导学生,不时在课堂上激起智慧的火花。

让学生在下面如坐春风,而知识就“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播洒到了学生的心田。

当然,学生不能在课堂上一直保持最佳状态,教师还要适当调节教学节奏,使之张驰有度,同时,力求在教学形式上多样化,不时开展竞赛、演讲、辩论、表演戏剧小品等及多媒体教学,让“快乐语文”走进我们的学习生活中。

二、培养良好的课堂纪律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课堂教学正常有序进行的根本保证,学生课堂纪律的好坏与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学校能营造出一种团结、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经常给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人格教育,不断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班上有一套奖勤罚懒,奖惩分明,科学化、严格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的规章制度,这些均有助于让学生在课堂上保证正常而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而教师在课堂上时时都要注意维持良好的纪律,良好的纪律是学生认真学习的前提,在维护纪律方面要注意两点:1、遵守纪律与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相结合。

2、以培养良好的纪律行为为主,以纪律惩罚为辅,这样,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转变教师教学行为
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看成学生通过探究性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

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
学观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与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应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自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设计精彩课堂导语
好的导语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而且还能将学生引入知识的海洋。

一堂语文课的导语设计得如何,往往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因此,语文课堂的导入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的效果,使教学过程引人人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

比如在讲李清照的《一剪梅》时,可以这样导入: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以其清新的笔调,细腻的语言,独特的风格,写出了许多旷世之作,其中也有不少作品被谱成了歌曲。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一剪梅》。

一节语文课在优美的乐曲以及学生的吟唱中开始。

如果教师这样导人,在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同时,一定能够吸引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兴趣,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五、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即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是近几年方兴未艾的教学手段,它能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因而为许多教师所接受和实施。

新颁发的“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

多媒体教学手段恰好可以为这一目标“加一把火”。

良好氛围的营造有利于学生尽快进入鉴赏情境,并在音乐与画面的推动下,激发审美情趣,提高品德修养。

例如,《雷雨》的教学中,“雷声”的出现,《再别康桥》教学中,康桥美丽风光的重现,都可运用多媒体技术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
古人云:“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无数事实证明,“问”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口。

有人说,学习的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

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

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这一过程中,教师适当做以点拨和补充,这与老师将现成的答案一下子“端”给学生,效果会截然相反。

七、构建学生合作交流平台
高中语课堂,提倡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合作探究,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

高中语文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创造的能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

可很多情况下,有的教师为了赶进度、省时间,教学内容都由自己一讲了之,忽略了学生的一切自主合作探究活动。

还有的教师仅仅只是为了合作而合作,许多任务布置给学生后,没有留
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就转入交流探讨环节,而且任务的提出也缺乏科学性与探究性,造成小组活动流于一种形式,学生合作交流陷入被动的局面。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有效的合作交流,自觉转变自身角色,把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研讨、深入探究搭建好平台。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是一项由观念到行动,设计方方面面的系统性工作,需要教师付出开创性的努力。

我们已经迈出了开创性的第一步,但是我们的研究还相对滞后,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创设新课标下高中语文的高效课堂还需要我们一起不断的探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