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发[2011]101号附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部发[2011]101号附件
附件1
全国招聘信息公共服务基础业务规范
根据《关于印发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社部发[2009]186号)和“⾦保⼯程”总体规划,特制定本规范。

⼀、总则
(⼀)范围
1.本规范规定了各级公共就业⼈才服务机构提供招聘信息服务的内容、⽅式、质量和相关信息系统⽅⾯的基本要求。

2.本规范适⽤于各级公共就业⼈才服务机构⾯向社会提供岗位招聘信息和本机构组织的招聘会信息的服务活动,包括通过平⾯媒介、⼴播电视、信息⽹络、移动通讯等⽅式发布岗位招聘信息和招聘会信息。

(⼆)使⽤
1.本规范由各级公共就业⼈才服务机构在岗位招聘信息和招聘会信息的采集、发布、更新和维护时使⽤,也⽤于开发建设相应的信息系统。

2.本规范是对各级公共就业⼈才服务机构提供岗位招聘信息和招聘会信息服务活动进⾏质量审核评估的主要依据之⼀。

3.本规范各项具体内容由⼈⼒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解释。

⼆、服务内容
服务内容指公共就业⼈才服务机构所发布的岗位招聘信息、招聘会信息及配套的⽤⼈单位信息和公共就业⼈才服务⼯作机构信息的具体内容。

各项信息内容的具体指标和指标代码参见《全国招聘信息公共服务数据指标规范》。

(⼀)招聘信息类
1.岗位招聘信息。

(1)必备内容:⽤⼈单位名称,招聘岗位名称,招聘⼈数,岗位招聘信息发布⽇期和到期⽇期,⽤⼈单位联系⼈、联系电话或联系⼿机。

(2)其他内容:招聘男性⼈数、招聘⼥性⼈数、最低年龄、最⾼年龄和学历要求,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要求,所学专业或专业技术职务要求,⼯作性质,⼯作地点,⽤⼯期限,作息时间,⼯作环境,试⽤期(⽉)与试⽤期⼯资,其他待遇,提供住宿情况等。

2.招聘会信息。

(1)必备内容:招聘会主办单位、招聘会名称、招聘会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招聘会举办场所、招聘会联系⼈和联系电话。

(2)其他内容:招聘会承办单位、招聘会主题、招聘会介绍等。

(⼆)相关单位或机构类
1.招聘⼈员的⽤⼈单位信息。

(1)必备内容:单位名称,⼯商营业执照号或组织机构代码,单位地址,注册资⾦,联系⼈,联系⽅式(联系电话、传真、电⼦邮箱)。

(2)其他内容:单位所属⾏业,经济类型,⼈员规模,单位简介,单位⽹站等。

2.组织招聘会或代理发布岗位招聘信息的⼯作机构信息。

(1)必备内容:公共就业⼈才服务机构名称、组织机构代码、联系⼈、联系⽅式(联系电话、传真、电⼦信箱)。

(2)其他内容:公共就业⼈才服务机构的信息服务⽹站及其联系⼈、联系⽅式等。

三、服务⽅式
(⼀)信息发布渠道
1.平⾯媒介:通过公告栏、宣传单、报纸杂志等渠道发布。

2.⼴播电视:通过⼴播、电视渠道发布。

3.信息⽹络:通过互联⽹⽹站或业务专⽹信息系统发布。

4.移动通讯:通过移动通讯技术发布。

(⼆)信息服务功能
1.基于互联⽹的⽹站发布岗位招聘信息应具备以下功能:
(1)信息检索:⽀持⽤户按相关条件字段检索岗位招聘信息和招聘会信息以及与之配套的⽤⼈单位信息和公共就业⼈才服务机构信息。

(2)信息统计:提供本⽹站岗位招聘信息的职业岗位、招聘⼈数、⼯资价位、招聘条件、地域分布等指标的单项或交叉统计结果。

(3)质量控制:能够对本⽹站岗位招聘信息进⾏更新和维护等质量控制,⽀持对⽆效的岗位招聘信息进⾏⼿⼯或⾃动处理。

(4)服务管理:⽀持对⽤⼈单位建⽴以其提供岗位招聘信息的质量为基础的信⽤评估和公布制度,并接受⽤户的投诉和意见反馈。

2.基于业务专⽹的信息系统发布岗位招聘信息应具备以下功能:(1)信息检索:(同上)。

(2)信息统计:(同上)。

(3)质量控制:(同上)。

(4)⾃助服务:⽀持⽤户通过信息系统终端查询检索相关信息。

(三)信息联⽹共享
1.各级公共就业⼈才服务机构的互联⽹信息系统和业务专⽹信息系统应⽀持跨系统、跨地区的岗位招聘信息联⽹共享。

2.进⾏岗位招聘信息联⽹共享的信息系统应建⽴系统间、地区间的数据关联同步机制,确保数据的质量。

四、服务质量
(⼀)信息质量标准
1.岗位招聘信息质量标准:
(1)招聘内容合法性:100%
(2)招聘⾏为真实性:100%
(3)必备内容信息完整性:100%(按条⽬计算)
(4)必备内容信息正确性:100%(按条⽬计算)
(5)招聘时限有效性:差错率低于0.1%(按天计算)
(6)招聘数量有效性:差错率低于5%(按⼈计算)
2.招聘会信息质量标准:
(1)招聘会⾏为真实性:100%
(2)必备内容信息完整性:100%(按条⽬计算)
(3)必备内容信息正确性:100%(按条⽬计算)
(4)招聘会地点正确性:100%
(5)招聘会时限有效性:100%(按天计算)
(6)招聘会主办⽅可联系性:差错率低于5%
3.⽤⼈单位或公共就业⼈才服务机构信息质量标准:
(1)单位或机构真实性:100%
(2)必备内容信息完整性:100%(按条⽬计算)
(3)必备内容信息正确性:差错率低于5%
(4)单位或机构可联系性:差错率低于5%
(⼆)质量控制⽅法
1.岗位招聘信息质量控制:
(1)采集初检:对初次采集的岗位招聘信息进⾏内容完整性审核。

(2)过程复检:对正在发布过程中的岗位招聘信息,定期进⾏内容真实性和时间有效性抽检。

(3)重点跟踪:对招聘量较⼤的岗位招聘信息进⾏重点跟踪了解。

(4)⾃动屏蔽:对不符合质量标准和已到期信息进⾏⾃动屏蔽。

2.招聘会信息质量控制:
(1)采集初检:对初次采集的招聘会信息进⾏内容完整性审核。

(2)联系核实:对发布的招聘会信息与主办⽅进⾏联系核实抽检。

(3)⾃动屏蔽:对明显不符合质量标准和已到期的岗位招聘信息进⾏⾃动屏蔽。

3.⽤⼈单位或公共就业⼈才服务机构信息质量控制:
(1)采集初检:对初次采集的机构信息进⾏内容完整性审核。

(2)定期抽检:定期对机构信息进⾏抽检与信息内容更新。

(三)质量管理制度
1.遵循统⼀质量标准:执⾏部颁相关业务标准和技术标准。

2.接受社会监督反馈:设⽴社会公众投诉热线电话和电⼦信箱,接受社会监督,并及时向社会公众提供处理结果反馈。

3.建⽴质量评估制度:对各级就业信息公共服务⽹站进⾏信息质量等级评估,并进⾏评估结果通报。

4.实⾏否决退出机制:对严重或经常违反就业信息服务质量管理规范的⽤⼈单位实⾏否决退出。

五、岗位招聘信息公共服务⽹站系统基本要求
(⼀)⽹站登录要求
1.基于南北联通和电信互联互通的服务器⽀持。

2.⽹络稳定(带宽128K)条件下操作性界⾯单⼀操作的系统响应时间⼩于2秒,能够满⾜⽹站登录的并发要求。

(⼆)基础数据要求
1.所⽤数据指标及其代码符合《全国招聘信息公共服务数据指标规范》要求,并符合“⾦保⼯程”相关要求。

2.⽀持与各级公共就业⼈才服务信息管理系统进⾏数据对接。

(三)数据存储技术
1.采⽤统⼀建设的集中数据库,具有适当的数据存储空间,能够满⾜数据存储要求。

2.具有可靠的数据备份以及较强的系统安全性和灾难恢复能⼒。

(四)信息安全要求
1.符合“⾦保⼯程”对信息安全的统⼀要求。

2.建⽴公共就业⼈才服务信息系统数据采集和⼊库、数据访问和权限控制、数据备份、数据交换和发布、以及机房管理等⼀系列安全规章制度,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确保系统数据的安全。

附件2
全国招聘信息公共服务数据指标规范
⼀、主要名词解释
(⼀)指标编码:指数据指标在数据库(表)中的字段名,遵循《⼈⼒资源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结构通则》有关规定编制。

(⼆)指标类型:指数据指标在数据库(表)中计算机处理类型。

类型⽤字母表⽰,其中:N为数值型,C为可变字符型。

(三)指标长度:指数据指标在数据库(表)中的长度。

数值型指标的长度以“m,n”或“m”的形式定义,其中n表⽰⼩数位数,m减n为整数部分位数。

(四)代码标识:“Y”表⽰该指标的取值为⼀组代码,要与代码表⼀起使⽤。

(五)基础类指标:此类信息是岗位招聘信息公共服务的数据标准,各地在开展岗位招聘信息发布服务时,均应参考此标准。

(六)上传类指标:各地向部端平台上传岗位招聘信息时,除了基础类指标外,还需要采集上传此类信息。

⼆、数据规范使⽤要求
(⼀)各级公共就业⼈才服务机构在发布岗位招聘信息时均应遵循此规范,确保所发布岗位招聘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完整性。

(⼆)各级公共就业⼈才服务机构在向中国招聘信息公共服务⽹提供本地岗位招聘信息时,除了基础类指标外,必须提供上传类指标,以明确信息的来源等相关属性。

(三)⽬前未使⽤《劳动⼒市场职业分类与代码》作为“职业(⼯种)”指标代码的联⽹单位,可先采⽤本地区、本单位当前系统中的代码,今后逐步过渡到全国统⼀的代码。

当前,这类单位上传数据时,
可直接使⽤原有代码的数据,并提供本单位信息系统中“职业(⼯种)”指标代码的列表及其具体含义,由我部负责先⾏代为进⾏指标代码的转换。

(四)⽬前使⽤GB/T 8561-2001 《专业技术职务代码》作为“职称(专业技术职务)”指标代码的联⽹单位,仍采⽤本地当前系统中的代码。

三、库(表)名称和代码
(⼀)岗位招聘信息表CB21
包括招聘单位的编号、岗位名称、职业(⼯种)资格名称、招聘⼈数、⼯作地点、招聘要求等信息。

(共计48个指标)
(⼆)招聘会信息表CB33
包括招聘会的名称、主题、主办单位、承办单位、举办场所、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联系⽅式等信息。

(共计18个指标)
(三)⽤⼈单位信息表CB20
包括单位的编号、名称、⼯商营业执照号码、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联系⼈信息、单位简介、单位⽹站等信息。

(共计25个指标)(四)⼯作机构信息表CB19
包括机构的名称、组织机构代码、⾪属机构名称、所属地区、负责⼈信息、联系⼈信息、⽹站名称等信息。

(共计19个指标)
四、表结构和指标
- 19 -
- 20 -
(⼆)招聘会信息表CB33
- 21 -
(三)⽤⼈单位信息表CB20
- 22 -
- 23 -
(四)⼯作机构信息表CB19
- 24 -
五、代码表
1-1职业(⼯种)ACA111
采⽤LB501-2002 《劳动⼒市场职业分类与代码》。

1-2国家职业资格等级(⼯⼈技术等级)AAC015
1-3所学专业AAC183
参照GB/T 16835-1997《⾼等学校本科、专科专业名称代码》。

代码长度不⾜六位的,
1-4学历AAC011
1-7⼯作地点⾏政区划代码AAB301
参照GB/T 2260-2007 《中华⼈民共和国⾏政区划代码》,并按统⼀规则扩充。

1-9政治⾯貌AAC024
1-10外语语种AAC038
采⽤GB 4880-91 语种名称代码(代码表略)。

1-19举办城市AAB301
参照GB/T 2260-2007 《中华⼈民共和国⾏政区划代码》,并按统⼀规则扩充。

1-20所属⾏业AAB0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