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构树饲用产业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交构树饲用产业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4T05:38:31.649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3期作者:刘倬利
[导读] 目前我国长期大量进口饲料原料必将威胁我国的粮食战略安全,阻碍我国饲料加工和畜牧养殖业的发展。

杂交构树作为一种易种植、蛋白含量高的可替代蛋白质饲料,开发应用前景巨大。

重庆市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 400015
摘要:目前我国长期大量进口饲料原料必将威胁我国的粮食战略安全,阻碍我国饲料加工和畜牧养殖业的发展。

杂交构树作为一种易种植、蛋白含量高的可替代蛋白质饲料,开发应用前景巨大。

本文从品种优化、种植推广、饲料制备、畜禽饲喂和粪污消纳四个方面分析杂交构树的饲用价值及产业研究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杂交构树产业技术研究平台、发展完善杂交构树扶贫产业链及因地制宜解决养殖粪污消纳的产业发展建议。

关键词:杂交构树、饲料、产业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肉、蛋、奶等产品的饮食需求要呈现增长和高质量需求的趋势,而肉、蛋、奶等产品主要来源于蛋白质类饲料原料对动物的供应。

我国饲料缺口巨大,特别是蛋白质原料,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大豆才能满足国内对蛋白质饲料原料的需求,根据海关统计,2020年1-11月,我国进口大豆8682万吨,同比增长16.1%。

我国对大豆的进口依赖严重,进口大豆的比重几乎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几年更是维持在85%以上,而长期大量进口饲料原料必将威胁我国的粮食战略安全,阻碍我国饲料加工和畜牧养殖业的发展。

因此,在国内寻找一种可替代的蛋白质饲料,有助于缓解当前饲用蛋白质原料紧张,解决我国动物口粮“卡脖子”问题。

一、杂交构树饲用产业发展现状
(一)品种优化
传统的野生构树属于桑科落叶乔木,其在自然状态下具有耐盐碱贫瘠、耐干冷湿热、生命力顽强、种子易传播萌发、生长旺盛等优点,广泛分布在我国平原、丘陵和山地,主要用于绿化造林、修复生态,研究表明,构树叶、嫩枝、花、果实等均可作为高蛋白饲料。

但野生构树生长无序、产量低、适口性差,木质化程度高,性状不稳定,用于饲料难以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

针对传统野生构树缺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沈世华团队培育出首个木本高蛋白、多用途新品种“科构101”,改良后的杂交构树突破了构树规模化种植的难题具有速生、丰产、耐割的特点,第二年即可进入丰产期,每年可多次收割,连续收割15年;构树全株茎叶粗蛋白达20%左右,富含类黄酮,能提高动物免疫力,减少或无抗生素养殖;杂交构树适应性强、生态环保,对土壤环境要求低,是荒山荒坡、石漠化、盐渍化、边坡废弃地等生态绿化的理想树种。

目前,杂交构树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非常规林业蛋白质饲料资源[1]。

(二)种植推广
2014年国务院将构树扶贫工程列入精准扶贫十大工程,并在山西、贵州等10个省35个县开展探索性试点,2018年7月,国务院扶贫办印发《国务院扶贫办关于扩大构树扶贫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开办发〔2018〕35号),构树扶贫工程正式转为扩大性试点阶段,构树种植突破100万亩。

经过探索实验,目前经中科院认定的全国构树组苗基地有11家,每年能满足100万亩的土地栽种。

种植标准化方面,实验证明构树可实现春、夏、秋三季种植,平原、沟坝平原地区,每亩可种植400-600株,可采用大型青贮收割机;在立地条件较差的丘陵、山地每亩种植500-700株,以确保有效萌生植株的群体密度,采收时可用中小型青贮收割机或背负式割灌机等[2]。

(三)饲料制备
2018年,农业农村部已正式将构树茎叶纳入《饲料原料目录》,农业农村部畜牧业司将构树列为重点非粮蛋白质饲料资源进行研究与试点,构树作为畜禽饲料的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

受地理位置、构树品种、采摘时间和方法及发酵条件影响,不同的构树饲料粗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目前,已研发推出了杂交构树鲜绿料、青贮发酵料、干草粉末料、颗粒料四类产品。

由于构树鲜叶含有单宁等抗营养成分,过量添加对畜禽会产生毒性和负面影响,青贮和发酵能一定程度改善这个问题,青贮和发酵所用的菌种、温度等条件都会产生不同效果。

目前杂交构树青贮饲料主要以裹包或袋式灌装青贮的方式贮存,植株生长高度达到1~1.2m时进行机械收割粉碎,粉碎好的青贮料运输至场内制作裹包青贮或袋式灌装青贮,贮存30天后用于动物饲喂。

从营养价值来看,杂交构树的粗蛋白含量低于豆粕51.92%,而粗纤维含量高出豆粕79.15%,营养及加工利用价值仍无法完全替代豆粕。

但根据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检测显示,青贮杂交构树的粗蛋白、钙、磷和粗脂肪含量相比青贮苜蓿分别高出17.33%、24.28%、24.13%和38.77%。

综上研究显示,豆粕仍然是畜禽蛋白饲料的主体,但杂交构树作为一种值得开发利用的优良蛋白质资源,可以作为非常规饲料,在蛋白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代替或部分代替畜禽动物日粮中应用,开发功能饲料和健康养殖用途。

数据来源: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2020年第31版)、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四)畜禽饲喂
生猪饲喂方面,越来越多学者研究认为,从构树产业化及机械化考虑,从1M左右的杂交构树连杆带叶全株采收,经干燥、粉碎、发酵成青贮饲料应用于生猪生产中,可改善生猪屠宰性能和猪肉品质等方面,张兴等[3]实验结果表明,部分全价饲料替换为构树发酵饲料后,猪的肌内脂肪、氨基酸等含量明显提高,对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效果;彭海龙等[4]研究显示,不同比例添加量的构树发酵饲料对不同阶段猪的生产性能和肉品质影响不同;而林萌萌等[5]发现全株发酵杂交构树代替育肥猪基础日粮中蛋白饲料的添加量超过3%时育肥猪的生产性能显著下降。

其他畜禽饲养方面,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构树饲料,表现出比较好的瘤胃降解性,对生长性能、产肉性能和产奶性能有提高,给肉羊饲喂构树青贮饲料后,血清中与抗氧化相关的酶的活性显著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增加,表明构树饲料可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在水产动物饲养研究较少,主要体现在改善鱼的肠道菌群组成、提高鱼的成活率等方面[6]。

目前,甘肃省已出台针对杂交构树饲喂奶牛、肉羊、羊和猪的《构树饲用技术标准指标》、《杂交构树袋装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范》地方标准。

(五)粪污消纳
以全国30多个贫困县为脱贫对象,推行杂交构树资源综合利用“林-料-畜”一体化畜牧产业扶贫,多地构建了以沼气为中心的构树生态循环种养基地,杂交构树显现利用沼液的发展潜力。

黄新等研究表明[7],每公顷杂交构树每年的沼液消纳能力可以达到8250t,大大高于其他作物,杂交构树具有较强的沼液吸纳能力,不会对土壤环境造成破坏。

二、存在问题
(一)杂交构树饲料加工不稳定。

杂交构树的化学成分及结构复杂,除与品种有关,还受到环境条件、栽培技术、采摘方式、位置及时间等多种因素影响,且如何有效解决构树中的单宁等抗营养因子,也有待研究优化,需要尽快建立统一、高效的制备工艺和流程。

较平原地区,如何在西南丘陵、坡地等不规则地形实施机械化采摘,减少人工、降低成本,需要进一步探究。

(二)杂交构树饲用价值研究不完善。

杂交构树本身营养价值高、利用率高,但构树青贮饲料在畜禽上的饲喂效果缺少大量实践,构树青贮在饲粮中的添加比例、如何与其他粗饲料合理搭配、与传统饲喂模式相比的优势、经济效益情况等问题均尚未解决,饲养动物的品质效果不明显,造成养殖企业对构树青贮饲料的认可度不高。

对杂交构树种植、饲料发酵、饲喂等还需进一步研究,寻找到既可替代部分全价饲料,又可提升畜禽肉品质的最优路径。

(三)宣传推广不足,产销断档。

因构树扶贫工程推广,很多省市对杂交构树进行大规模种植,却对后续的开发利用不足,有部分企业生产的构树青贮饲料对外销售困难,库存大量积压。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越来越追求高品质的农产品,但普通消费者对构树价值认知不够,市场上构树猪肉品质、卖相、口感无明显差异,卖点不清晰,导致消费者不愿意花更高的价格购买,市场宣传推广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杂交构树产业发展建议
随着人口增长,人均耕地面积逐年递减,粮食资源越来越匮乏,持续开展杂交构树应用研究及产业化是解决“人畜争粮”饲料紧缺和食品安全的巨大需求,产业发展呈上升趋势;此外,农业农村部规定自2020年饲料中全面禁止使用抗生素,各饲料厂家正在积极寻找替代品,杂交构树饲料开发应用前景巨大。

针对目前构树产业化应用不足的问题,建议如下:
(一)搭建杂交构树产业技术研究平台。

加紧组建一批杂交构树产业技术研究平台,发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议有研究基础的科研机构和院校,尽快与开展构树种植、饲喂和产品开发的企业深度合作,有针对性的解决构树产业化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最大限度的发掘杂交构树的利用价值。

特别是要重点突破杂交构树作为蛋白饲料的技术攻关,包括构树青贮发酵品质控制技术、畜禽高效无抗饲喂技术及标准等,试验总结出杂交构树饲料有别于其他饲料的优势和特点,有效降低杂交构树青贮饲料制备成本,探索畜禽饲喂最优路径。

其次,针对构树中含有黄酮类、生物碱类、木脂素类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和提升免疫能力的特殊功效,研究开发功能性食品和无抗饲料,改善动物机体健康和畜产品品质,探索生产生态、无抗、抗癌、低胆固醇高品质畜禽产品。

(二)发展完善杂交构树扶贫产业链。

杂交构树易种植、易管理,投入少、受益期长,对土地要求低,非常适合农村弱势群体开展种植生产。

各地政府在补贴农户种植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构树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企业的重视和扶持,建议各地发展构树产业的科技部门要将构树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纳入科研专项支持,同时加强杂交构树产业宣传,增进消费者认知,协助企业打通商超、直播等线上线下渠道,助力构树产业发展形成内生动力和良性循环。

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种-饲-畜”产业化试验基地,发展杂交构树无抗饲养生态农牧业示范,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和粮改饲的优质典范。

(三)因地制宜解决养殖粪污消纳。

杂交构树耐干旱、耐盐碱、耐贫瘠、耐低温、抗污染、抗病虫害,可以充分利用大面积的荒地、农村宅基复垦、残次林更新地域、河道流域沟坡等开展种植,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应大力鼓励养殖企业优先考虑在畜禽养殖场周
边,采取农户承包种植的方式,就地开展构树种植、加工和饲喂,既可以节省构树饲料的运输费用,同时周边种植的构树也可近距离消纳畜禽粪污。

参考文献
[1]邳植,沈世华.构树作为新兴的蛋白饲料原料的研究[J].饲料工业,2018.39(11),23-28.
[2]罗朝立.产业扶贫的重要途径之一构树扶贫工程[J].绿色中国,2020: 63-67.
[3]张兴,朱少中,杨旗,等.构树发酵饲料对湘沙猪配套系商品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肌肉品质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9,31(12):5760- 5771.
[4]彭海龙,江书忠.添加发酵构树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J].饲料博览,2019(11):7- 10.
[5]林萌萌,何振刚,郑爱华,等.全株发酵杂交构树替代蛋白饲料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粪污排放量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J].饲料研究,2019,42 ( 4 ) :29-32.
[6]张红,陈凤鸣,黄兴国,李颖慧.构树叶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OL].动物营养学报,2020,32(10):-
[7]黄新,郑开之,郑会超,吴建良,姜俊芳,宋雪梅,蒋永清.杂交构树的生物产量、营养动态及生态价值[J].粮食与饲料工业,2019(9):44-48
作者简介:刘倬利(1984年4月)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工商管理重庆市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邮编400015 籍贯(省市)重庆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