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晚晴》(描写夏天的古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商隐的《晚晴》(描写夏天的古诗)
第一篇:李商隐的《晚晴》(描写夏天的古诗)
晚晴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注释
夹城:城门外的曲城
幽草:幽暗地方的小草
高阁:指诗人居处的楼阁
迥:高远
微注:因是晚景斜晖,光线显得微弱和柔和,故说“微注”。
越鸟:南方的鸟译文
一个人深居简出过着清幽的日子,俯瞰夹城,春天已去,夏季清朗。
小草饱受雨水的浸淹,终于得到上天的怜爱,雨过天晴了。
登上高阁,凭栏远眺,天高地迥,夕阳冉冉的余晖透过窗棂。
越鸟的窝巢已被晒干,它们的体态也恢复轻盈了。
赏析
细腻地描画晚晴景物,或许不算太难。
但如果要在景物描写中融入诗人独特的感受与心境,特别是要不露痕迹地寓托某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使读者在思想上受到启示,这就需要诗人在思想境界和艺术工力上都“更上一层楼”。
首联说自己居处幽僻,俯临夹城(城门外的曲城),时令正值清和的初夏。
乍读似不涉题,上下两句也不相属,其实“俯夹城”的“深居”即是览眺晚晴的立足点,而清和的初夏又进而点明了晚晴的特定时令,不妨说是从
时、地两方面把诗题只体化了——初夏凭高览眺所见的晚晴。
初夏多雨,岭南尤然(此时诗人在桂林郑亚幕供职)。
久雨转晴,傍晚云开日霁,万物顿觉增彩生辉,人的精神也为之一爽。
这种景象
与感受,本为一般人所习见、所共有。
诗人的独特处,在于既不泛泛写晚晴景象,也不作琐细刻画,而是独取生长在幽暗处不被人注意的小草,虚处用笔,暗寓晚晴,并进而写出他对晚晴别有会心的感受。
久遭雨潦之苦的幽草,忽遇晚晴,得以沾沐余辉而平添生意,诗人触景兴感,忽生“天意怜幽草”的奇想。
这就使作为自然物的“幽草”无形中人格化了,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诗人自己就有着类似的命运,故而很自然地从幽草身上发现自己。
这里托寓着诗人的身世之感。
他在为目前的幸遇欣慰的同时不期然地流露出对往昔厄运的伤感,或者说正由于有已往的厄运而倍感目前幸遇的可慰。
这就自然引出“人间重晚晴”,而且赋予“晚晴”以特殊的人生含义。
晚晴美丽,然而短暂,人们常在赞赏流连的同时对它的匆匆即逝感到惋惜与怅惘。
然而诗人并不顾它的短暂,而只强调“重晚晴”。
从这里,可以体味到一种分外珍重美好而短暂的事物的感情,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颔联写得浑融概括,深有托寓,颈联则转而对晚晴作工致的描画。
这样虚实疏密相间,诗便显得弛张有致,不平板,不单调。
雨后晚晴,云收雾散,凭高览眺,视线更为遥远,所以说“并添高阁迥”(这高阁即诗人居处的楼阁)。
这一句从侧面写晚晴,写景角度由内及外,下句从正面写,角度由外及内。
夕阳的余晖流注在小窗上,带来了一线光明。
因为是晚景斜晖,光线显得微弱而柔和,故说“微注”。
尽管如此,这一脉斜晖还是给人带来喜悦和安慰。
这一联通过对晚景的具体描绘,写出了一片明朗欣喜的心境,把“重”字具体化了。
尾联写飞鸟归巢,体态轻捷,仍是登高览眺所见。
“巢乾”、“体轻”切
“晴”,“归飞”切“晚”。
宿鸟归飞,通常是触动旅人羁愁的,这里却成为喜晴情绪的烘托。
古诗有“越鸟巢南枝”之句,这里写越鸟归巢,带有自况意味。
如果说“幽草”是诗人“沦贱艰虞”身世的象征,那么,“越鸟”似乎是眼前托身有所、精神振作的诗人的化身。
这里要交代一下作者入桂幕前后的一些情况。
李商隐自开成三年(838)入赘泾原节度使王茂元(被视为李党)以后,便陷入党争的狭谷,一直遭到牛党的忌恨与排挤。
宣宗继立,牛党把持朝政,形势对
他更加不利。
他只得离开长安,跟随郑亚到桂林当幕僚。
郑亚对他比较信任,在幕中多少能感受到一些人情的温暖;同时离开长安这个党争的漩涡,得以暂免时时遭受牛党的白眼,精神上也是一种解放。
正因为这样,诗中才有幽草幸遇晚晴、越鸟喜归乾巢之感。
作为一首有寓托的诗,《晚晴》的写法更接近于“在有意无意之间”的“兴”。
诗人也许本无托物喻志的明确意图,只是在登高览眺之际,适与物接而触发联想,情与境谐,从而将一刹那间别有会心的感受融化在对晚晴景物的描写之中,所以显得特别自然浑成,不着痕迹
第二篇:描写夏天的古诗 - 副本
描写夏天的古诗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3、《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山亭夏日》【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5、《初夏睡起》【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6、《池上早夏》【唐】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第三篇:描写夏天的古诗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高骈《山亭夏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秋归辋川庄作》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陈文述《夏日杂诗》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陶渊明《四时》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 / 有约》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高骈《山亭夏日》
风蒲猎猎小池塘。
过雨荷花满院香。
——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苏舜钦《夏意》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司马光《客中初夏》
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
云尽月如练,水凉风似秋。
——欧阳詹《荆南夏夜水楼怀昭丘直上人云梦李莘》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苏舜钦《夏意》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秦观《纳凉》第四篇:描写夏天的古诗
关于夏天的古诗词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3、《孟夏》
唐·贾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4、《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夏景》
明·朱瞻基
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平。
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6、《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7、《闻蝉》
唐·耒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8、《夏日六言》
宋·陆游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9、《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0、《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11、《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2、《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13、《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4、《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唐·施肩吾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15、《初夏即事》
唐·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16、《夏日杂诗》
清·陈文述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17、《夏日登车盖亭》
宋·蔡确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18、《闲居初夏午睡起二首·其一》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第五篇:描写夏天的古诗
描写夏天的古诗:
1.《夏时田园杂兴》(其一)【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2.《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4.【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无名杂诗》5.【明】施耐庵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6.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7.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8.夏夜追凉【宋】杨万里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9.初夏睡起【宋】杨万里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