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第五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化学(第五版)
一、是非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画×)(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共10分)
1.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有直接配制法和间接配制法,后者也称标定法。

( )
2.由计算器算得:0.20001.036 1.1124
2.236??的结果为12.004471,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应将其结果修正为12.00。

( )
3.滴定分析中,反应常数Kt 越大,反应越完全,则滴定突跃范围越宽,结果越准确。

( )
4.求M 离子滴定的最高pH ,一般可直接应用其氢氧化物的溶度积求得。

( )
5.EDTA 滴定金属离子反应中,因酸效应的作用,使K ′MY 大于K MY 。

( )
6.氧化还原指示剂必须是氧化剂或还原剂。

( )
7.在酸性溶液中,Fe 3+可氧化I - ,所以,佛尔哈德法不能测定I -。

( )
8.莫尔法可在碱性或中性溶液中测定Cl -,但不能用于直接测定Ag+。

( )
9.Fe(OH)3胶体沉淀可以通过陈化作用使沉淀颗粒长大,沉淀更加纯净 ( )
10.吸光光度法灵敏度高,仅适用于微量组分的测量。

( )
二、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出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将其代号填入括号中)(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化学分析法依据的物质性质是:()
(A)物理性质 (B)物理化学性质 (C)电化学性质 (D)化学性质
2.滴定分析中出现下列情况,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滴定时有溶液溅出 (B)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测不准
(C)试剂中含少量待测离子 (D)砝码读错
3.由两种不同分析方法分析同一试样得到两组数据,判断这两种方法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时,若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则其中有错误的一步是:()
(A)求出两组数据的标准偏差S 1及S 2;
(B)以下检验法比较22
大小S S F =值与相应F 表的大小;
(C)若F<="" 表值,说明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无显著差异,可计算合并标准偏差s="">
(D)按下式值计算:21212
1n n n n S x x t +-=合,将t 值与相应的t 表值比较,若t<="">
4.下列物质不能用作基准物的是()
(A)高锰酸解 (B)重铬酸钾 (C)草酸钠 (D)邻苯二甲酸氢钾
5.用NaOH 溶液分别滴定HNO 3和 H 2SO 4,消耗NaOH 体积数相同,说明()。

(A)两种酸的电离度相同 (B)HNO 3无氧化性
(C)H 2SO 4浓度是HNO 3一半 (D)HNO 3浓度是H 2SO 的一半
6.NaHCO 3水溶液中的质子条件式是()。

(A) [H +]+[HCO 3-]=[H 2CO 3]+[CO 32-]+[OH -];
(B) [H +]+[H 2CO 3]=[CO 32-]+[OH -];
(C) [H +]+2[H 2CO 3] +[HCO 3-]=[CO 32-]+[OH -];
(D) [H +]=[CO 32-]+[OH -]。

7.EDTA 测定Al 3+可用的滴定方式是()
(A)直接滴定 (B)置换滴定 (C)返滴定 (D)间接滴定
8.用EDTA 滴定金属离子为达到误差要求,应满足的条件是()。

(A) cKa ≥10-8 (B) cK MY ≥10-8 (C) cK MY ≥10-6 (D) ck ’MY ≥106
9.Fe 2+,Ca 2+ 混合溶液,可分别测定各组分的方法是()。

(A) 控制酸度,用EDTA 滴定; (B) 沉淀掩蔽用EDTA 滴定;
(C) 氧化还原掩蔽用EDTA 滴定; (D) 配位掩蔽与EDTA 滴定结合。

10.若络合滴定反应为: M + Y = MY,则酸效应系数αY(H)表示 ( )
H +
H i Y(i =1~6)
(A) )Y c Y (][ (B)
)Y c Y H i (][∑ (C)
[][][]i Y Y H Y +∑ (D) [][][]
i Y H Y Y +∑ 11.在pH=5.0时, 用EDTA 溶液滴定含有Al 3+,Zn 2+,Mg 2+和大量F -等离子的溶液, 已知lg K (AlY)=16.3,
lg K (ZnY)=16.5, lg K (MgY)=8.7, lg αY(H)=6.5, 则测得的是 ( )
(A) Al,Zn,Mg 总量 (B) Zn 和Mg 的总量
(C) Zn 的含量 (D) Mg 的含量
12.用EDTA 滴定Mg 2+,采用铬黑T 为指示剂,少量Fe 3+的存在将导致 ( )
(A) 终点颜色不变化,以致无法确定终点,即出现指示剂的封闭现象
(B) 在化学计量点前指示剂即开始游离出来,使终点提前
(C) 使EDTA 与指示剂作用缓慢,终点延长
(D) 与指示剂形成沉淀,使其失去作用
13.间接碘量法中误差的主要来源有()。

(A) I -容易挥发 (B) I -容易生成I 3-
(C) I -容易氧化 (D) 指示剂近终点才加入
14.某铁矿试样含铁约50%左右,现以0.01667mol·L -1 K 2Cr 2O 7溶液滴定,欲使滴定时,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在
20mL 至30mL,应称取试样的质量范围是( ) [A r (Fe)=55.845]
(A) 0.22至0.34g (B) 0.037至0.055g
(C) 0.074至0.11g (D) 0.66至0.99g
15.对 Ox-Red 电对, 25℃ 时条件电位( E
') 等于 ( ) (A) E + 0059.lg n a a O x R ed (B) E + 0059.lg n c c O x R ed (C) E + O x O x
R ed R ed 0.059
lg n γαγα?? (D) E + O x R ed R ed O x
0.059lg n γαγα?? 16.用佛尔哈德法测定Ag +,滴定剂是( )
(A)NaCl (B) NH 4SCN (C) NaBr (D)Na 2S
17.莫尔法测定Cl -含量时,要求介质的pH 在6.5~10范围内,若酸度过高则( )
(A) AgCl 沉淀不完全 (B) Ag 2CrO 4沉淀不易形成
(C) AgCl 吸附Cl -增强 (D) AgCl 沉淀易胶溶
18.同离子效应使沉淀溶解度:()
(A)不变 (B)增大 (C) 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19.下列何者是物质光吸收定律表达式?()
(A) Kbc A -= (B) Kbc I I A t
==0log (C) Kbc I I t =0log (D) A=㏒T
20.除去烧杯煮水后产生的水垢应选用 ( )
(A) NaOH (B) HCl (C) H 2SO 4 (D) NH 3水
三、填充题(根据题意,在下列各题的横线处填上正确的文字、符号或数值)(本大题共13小题,每空1
分,共30分)
1.完成一项定量分析,通常应经过以下步骤:(1) ,
(2)(3)(4)。

2.正态分布规律反映出误差的分布特点。

3.我们报告分析结果时,不可缺少的三个参数是、、。

4.在酸碱滴定分析中,符号δ称为,δ的大小说明某存在形式在溶液中所占分数的多少。

5.溶液中酸碱指示剂的颜色是由决定,一般指示剂变色的pH 范围是单位,对于滴定的突跃范围小于时,应选用混合指示剂。

6.已知H 2CO 3的p K a1 = 6.38, p K a2 = 10.25, 则Na 2CO 3的K b1 = , K b2 = 。

7.EDTA 是的简称, 它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时, 其螯合比一般为。

8.在如下络合滴定反应中 M + Y MY
L OH
ML M(OH)
+ +
ML 2 M(OH)2
化学计量点时[M']= ;
c (M)= 。

9.下列现象各是什么反应?(填 A,B,C,D)
(1) MnO 4-滴定 Fe 2+时, Cl -的氧化被加快;
(2) Ag +存在时, Mn 2+氧化成 MnO 4- ;
(3) PbSO 4 沉淀随 H 2SO 4 浓度增大溶解度增加。

(A) 催化反应 (B) 自动催化反应 (C) 副反应 (D) 诱导反应
10.K 2Cr 2O 7法测定水中化学耗氧量,采用方式,在酸性溶液中,加入过量使水中充分氧化,过量的用还原剂Fe 2+标准溶液测定。

但反应不能在硝酸中进行,原因是。

11.已知: E (Fe 3+/Fe 2+)= 0.77 V ; E (Sn 4+/Sn 2+)= 0.15 V
则反应Sn 2++ 2Fe 3+ Sn 4++ 2Fe 2+的平衡常数为。

12.BaSO 4重量法测定Ba 2+时,以滤液中无作为洗净的标志,因为。

13.在吸光光度法中,选择入射光波长的原则是。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三小题,可任选两题)(每题5分,共10分)
1.在进行络合滴定时,为什么要加入缓冲溶液控制滴定体系保持一定的pH?
2.用KMnO 4滴定C 2O 42-时,滴入KMnO 4的红色消失速度由慢到快,试解释之;
3.为满足重量分析的要求,晶型沉淀的沉淀条件是什么,并简述其原因。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三小题,第一题为必做题,其他两题可任选其一)(每题10分,共20分)
1.0.1000 mol·L -1NaOH 滴定20.00mL 0.1000mol·L -1HAc (p K a=4.76),计算:
(1) 化学计量点前0.1%时溶液的pH ;
(2) 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 ;
(3) 化学计量点后0.1%时溶液的pH 。

2.称取工业纯碱(主要成分为Na 2CO 3和NaHCO 3)试样2.500g 溶解后定容至250mL ,称取25.00mL ,以酚酞为指示剂以0.1053mol·L -1HCl 滴定,终点时消耗21.36mL ,然后用甲基橙做指示剂,继续用同浓度的HCl 滴定,消耗22.48mL ,试确定工业纯碱中Na 2CO 3和NaHCO 3 的含量。

3.不纯辉锑矿石(主要成分为Sb 2S 3)0.2513g ,将其置于氧气流中灼烧,产生的SO 2通入FeCl 3溶液中,使
Fe 3+还原至Fe 2+,然后0.02000mol·L -1KMnO 4标准溶液滴定Fe 2+,消耗溶液31.80mL 。

计算试样中Sb 2S 3的质量分数。

若以Sb 计,质量分数又为多少?
(有关相对原子量:Na 22.990 C 12.011 O 15.999 Cl 35.453
H 1.0079 S 32.066 Sb 121.76 Fe 55.845 K 39.098 Mn 54.939 Cr 51.996)
《分析化学》期末试卷(B )
一、是非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画×)(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共10分)
1.化学分析法的测定灵敏度高,因此常用于微量分析。

( )
2.分析数据中,凡是“0”都不是有效数字。

( )
3.纯度很高的物质均可作为基准物质。

( )
4.用HCl 溶液滴定Na 2CO 3基准物溶液以甲基橙作指示剂,其物质量关系为n (HCl)∶n (Na 2CO 3)=1∶1。

( )
5.酸碱滴定中,只有当溶液的pH 突跃超过2个pH 单位,才能指示滴定终点。

( )
6.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时,为使反应较快进行,可以加入Mn 2+。

( )
7.AgCl 的Ksp =1.56×10-10比Ag 2CrO 4的Ksp =9×10-12大,所以,AgCl 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比Ag 2CrO 4大。

( )
8.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 -时,如果生成的AgCl 沉淀不分离除去或加以隔离,AgCl 沉淀可转化为AgSCN 沉
淀。

但用佛尔哈德法测定Br -时,生成的AgBr 沉淀不分离除去或不加以隔离即可直接滴定。

( )
9.重量分析法要求沉淀溶解度愈小愈好。

( )
10.吸光光度法只能测定有颜色物质的溶液。

( )
二、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出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将其代号填入括号中)(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样预处理的目的不是为了()
(A)使被测物成为溶液; (B)使被测组分生成沉淀
(C)使被测物变成有利测定的状态; (D)分离干扰组分
2.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准确度高,一定需要精密度好;
(B)进行分析时,过失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C)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D)精密度高,系统误差一定小;
3.称取含氮试样0.2g,经消化转为NH 4+后加碱蒸馏出NH 3,用10 mL 0.05 mol·L -1HCl 吸收,回滴时耗去0.05
mol·L -1 NaOH 9.5 mL 。

若想提高测定准确度, 可采取的有效方法是 ( )
(A) 增加HCl 溶液体积 (B) 使用更稀的HCl 溶液
(C) 使用更稀的NaOH 溶液 (D) 增加试样量
4.在酸碱滴定中被测物与滴定剂浓度各变化10倍,引起的突跃范围的变化为()。

(A)增加1个pH (B)增加2个pH (C) 2个pH (D)减小2个pH
5.下列溶液用酸碱滴定法能准确滴定的是 ( )
(A) 0.1 mol·L -1 HF (p K a = 3.18)
(B) 0.1 mol·L -1 HCN (p K a = 9.21)
(C) 0.1 mol·L -1 NaAc [p K a (HAc) = 4.74]
(D) 0.1 mol·L -1 NH 4Cl [p K b (NH 3) = 4.75]
6..将甲基橙指示剂加到一无色水溶液中,溶液呈红色,该溶液的酸碱性为( )
(A) 中性 (B) 碱性 (C) 酸性 (D) 不能确定其酸碱性
7.下列物质可以用来直接配制标准缓冲溶液的是 ( )
(A) NaAc (B) Na 2CO 3 (C)Na 2B 4O 7·10H 2O (D) Na 2HPO 4·12H 2O
8.用NaOH 滴定一元弱酸HA 至化学计量点时,溶液pH 值为() (A) )(NaA c pK lg 21a + (B) )(NaA a c pK pK lg 2 1w ++ (C) NaA a c pK pK lg w +- (D) NaA a c pK pK lg 21
21w +-
9.以下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 (A) )()()
()('Y c M c MY c MY K = (B) ]
][[][)('Y M MY MY K = (C) ]
][[][)(Y M MY MY K = (D) ][]][[)(MY Y M MY K =
10.含有0.02 mol·L -1AlY -的pH = 4.5的溶液A 、B 两份。

A 溶液中含有0.3 mol·L -1游离F -
;B 溶液中含有0.1
mol·L -1游离F -。

指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结论( )
(A) A 、B 两溶液的C (Al 3+)相等 (B) A 、B 两溶液的[ Al 3+ ]相等
(C) A 、B 两溶液的K '(AlY)不相等 (D) A 、B 两溶液的αAl(F)不
相等
11.在pH 为10.0的氨性溶液中, 已计算出αZn(NH3)=104.7, αZn(OH)=102.4, αY(H)=100.5。

则在此条件下lg K '(ZnY)为 ( ) [已知 lg K (ZnY)=16.5]
(A) 11.3 (B) 11.8 (C) 14.3 (D) 8.9
12.在金属离子M 和N 等浓度的混合液中, 以HIn 为指示剂, 用EDTA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其中的M, 若
E t ≤0.3%、?pM=±0.2,则要求 ( )
(A) lg K (MY)-lg K (NY)≥5 (B) K '(MY)
13.间接碘量法中误差的主要来源有()。

(A) I -容易挥发 (B) I -容易生成I 3-
(C) I 2容易升化损失 (D) 指示剂近终点才加入
14.用间接碘量法测定 BaCl 2的纯度时, 先将 Ba 2+沉淀为 Ba(IO 3)2, 洗涤后溶解并酸化, 加入过量的 KI, 然后用
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 此处BaCl 2与Na 2S 2O 3的计量关系[n (BaCl 2):n (Na 2S 2O 3)]为 ( )
(A) 1:2 (B) 1:3 (C) 1:6 (D) 1:12
15.在含有Fe 3+和Fe 2+的溶液中, 加入下述何种溶液, Fe 3+/Fe 2+电对的电位将升高(不考虑离子强度的影响) ( )
(A) 稀 H 2SO 4 (B) HCl (C) NH 4F (D) 邻二氮菲
16.莫尔法测定Cl -,所用标准溶液,滴定的pH 条件和应选择的指示剂分别是()。

(A) KSCN ,酸性,K 2CrO 4 (B) AgNO 3,碱性,K 2Cr 2O 7
(C) KSCN ,弱碱性,K 2Cr 2O 7 (D) AgNO 3,中性弱碱性, K 2CrO 4
17.用沉淀滴定法测定银,下列方式中适宜的是 ( )
(A) 莫尔法直接滴定 (B) 莫尔法间接滴定
(C) 佛尔哈德法直接滴定 (D) 佛尔哈德法间接滴定
18.为清洗由于盛AgNO 3溶液产生的棕黑色污垢,应选用 ( )
(A) HCl (B) HNO 3 (C) H 2SO 4 (D) NaOH
19.沉淀陈化适用于下列何种沉淀?()
(A) 非晶型 (B) 晶型 (C) 胶状 (D) 凝乳状
20.下列何者是物质光吸收定律表达式?() (A) Kbc I I A t
==0log (B) Kbc A -= (C) Kbc I I t =0log (D) A=㏒T
三、填充题(根据题意,在下列各题的横线处填上正确的文字、符号或数值)(本大题共14小题,每空1
分,共30分)
1.定量分析中,影响测定结果准确度的是误差;影响测定结果精密度的是误差。

2.0.908001是位有效数字,5.60×10-2是位有效数字。

3.滴定误差的大小说明结果的程度,这与化学反应的完全程度有关,也与指示剂的有关。

4.HCl 不能直接配制标准溶液是由于(1) ; (2) 。

5.0.10mol·L -l NaH 2PO 4溶液的物料平衡式是;质子条件式是。

CaCl 2的电荷平衡式是。

6.配位滴定中金属离子能够滴定的最低pH 可利用或
和值与pH 的关系求得,表示pH 与lgαY(H)关系的曲线称为曲线,滴定金属离子的最高pH ,在不存在辅助配体时,可利用进行计算。

7.Fe 3+/Fe 2+电对的电位在加入HCl 后会;加入邻二氮菲后会(指增加、降低
或不变)。

8.重量法测定铝时,称量形式可以是Al 2O 3(M r =101.96),也可以是8-羟基喹啉铝Al(C 9H 6NO)3(M r =495.4),试样中
铝含量小时采用称量形式测定结果的准确度高,如果在操作过程中称量形式均损失1mg ,则铝的损
失量分别为和。

[A r (Al)=26.98]
9.络合滴定中常使用KCN 作掩蔽剂,在将含KCN 的废液倒入水槽前应调整水槽中液体的的酸碱度至碱性,
以免产生剧毒的。

或者在水槽液体中加入Fe 2+, 使其生成稳定的络合物Fe(CN)64-以防止污染环
境。

10.下列现象各是什么反应?(填 A,B,C,D)
(1) MnO 4-滴定 Fe 2+时, Cl -的氧化被加快;
(2) MnO 4-滴定 C 2O 42-时, 速度由慢到快;
(3) Ag +存在时, Mn 2+氧化成 MnO 4- ;
(4) PbSO 4 沉淀随 H 2SO 4 浓度增大溶解度增加。

(A) 催化反应 (B) 自动催化反应 (C) 副反应 (D) 诱导反应
11.以c sp表示化学计量点时被滴定物质的浓度,则一元弱酸碱能被准确滴定(?pH = 0.3, E t≤ 0.2%)的条件是lg (c sp K t) ≥;金属离子M能用EDTA准确滴定(?pM = 0.2 , E t≤ 0.1%)的条件是lg (c sp K'(MY))≥?。

12.用EDTA滴定金属M, 若M分别与A,B,C三者发生副反应,此时计算αM的公式
是。

13.若以金属锌为基准物, 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标定EDTA,而配制EDTA的水中含有Ca2+, 用此标定后的EDTA测定CaCO3试剂纯度,其结果。

(指偏高,低或无影响)
14.葡萄糖的干燥失重测定。

空称量瓶于105℃干燥至恒重,为
20.0240 g,加入试样后重21.5885 g, 再于105℃干燥至恒重后,为
21.4565g, 则葡萄糖干燥失重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三小题,可任选两题)(每题5分,共10分)
1.同学配制0.02 mol·L-1 Na2S2O3 500 mL, 方法如下: 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Na2S2O3·5H2O 2.4821 g, 溶于蒸馏水中,加热煮沸, 冷却,转移至 500 mL 容量瓶中, 加蒸馏水定容摇匀, 保存待用。

请指出其错误。

2.在络合滴定中,什么叫络合剂的酸效应?试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H2Y)为例, 列出计算EDTA酸效应系数αY(H)的数学表达式。

3.在吸光光度法中,选择入射光波长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三小题,第一题为必做题,其他两题可任选其一)(每题10分,共20分)
1.0.1000 mol·L-1NaOH滴定20.00mL 0.1000mol·L-1HAC (p K a=4.76),计算滴定过程中,滴定分数为-0.1%、+0.1%以及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

2.为了标定KMnO4溶液浓度,称取(NH4)2Fe(SO4)2·6H2O 0.8012g溶解在H2SO4酸性介质中,用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体积24.36mL,求KMnO4溶液浓度。

3.要求在滴定时消耗0.2 mol·L-1NaOH溶液25~30mL。

问应称取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多少克?如果改用H2C2O4·2H2O做基准物质,又应称取多少克?用哪一种基准物质标定较好,试解释之。

(相对原子量:Na 22.990 C 12.011 O 15.999 Cl 35.453 N
14.007
H 1.0079 S 32.066 Sb 121.76 Fe 55.845 K 39.098 Mn 54.939 Cr 51.996)
《分析化学》期末试卷(C)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1.写出下列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a.c1 mo l·L-l NH3 + c2mol·L-l NH4Cl;(2分)
b.c1mol·L-l)H3PO4 + c2mol·L-l HCOOH;(2分)
2.常见的氧化还原滴定包括、、等(任写3种).
3. 根据有效数字计算规则计算:1.683 + 37.42?7.33÷21.4-0.056 = 。

4. 二元弱酸H2B,已知pH=1.92时,δH2B =δHB-;pH=6.22时δHB-=δB2-, 则H2B的p K a1=,
p K a2=。

5.NaOH滴定HCl时, 浓度增大10倍, 则滴定曲线突跃范围增大个pH单位.
6.对于实验数据中的异常值的取舍,通常可根据、和方法来判断。

7. 莫尔法与佛尔哈德法的指示剂分别为、。

8.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由 , , 和四部分组成.
9. 检验两组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检验法,检验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
用检验法。

10. 吸光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与溶液的pH 关(有或无),与波长关。

11. 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测量某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所获得的曲线称
谓;光吸收最大处的波长叫做,可用符号表示。

12.I2与Na2S2O3的反应式为。

(2分)
二.简答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 16 分,任选4题)
1.什么是准确度?什么是精密度?
2. 用KMnO4法滴定Na2C2O4时, 滴定条件是什么?
3.使用读数绝对误差为0.01 mL的滴定管, 或者使用万分之一精度的电子天平,为了保证相对误差小于千分
之一,则最少需要称量多少质量或量取多少体积,为什么?
4 什么是基准物质?什么是标准溶液?
5. 光度分析中,当浓度较高时,工作曲线逐渐偏离直线,这是什么原因?
三.回答问题(每题6分,共24分,任选4题)
1.为满足重量分析的要求,晶型沉淀的沉淀条件是什么,并简述其原因。

2. 0.25 mol/L某弱酸HA溶液的pH为
3.20,该酸的解离常数是多少。

3. 使用莫尔法进行滴定分析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如果溶液中含有氨时pH 要为多少?
4.利用显色剂显色络合反应分光光度法测定无机离子时,影响显色反应的因素有哪些?
5.在721型吸光光度计上读数刻度示意图如下:
问:(1)图中的字母T、A分别代表什么?(2)图中上面的刻度代表什么?下面的刻度代表什么?(3)下面的刻度为什么不均匀?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任选3题答在答题纸上)
1. 0.1000 mol/LNaOH滴定20.00Ml 0.1000mol/LHAC (K a=4.76),计算滴定前、滴定分数为-0.1%、+0.1%以
及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

2.浓度均为0.0100 mol/L 的Zn2+,Cd2+混合溶液,加入过量 KI,使终点时游离I-的浓度为 1 mol/L,在 pH=
5.0 时,以二甲酚橙做指示剂,用等浓度的EDTA 滴定其中的Zn2+,计算终点误差。

(pH= 5.0 时lgK Zn-XO=4.8,
lg α(H)=6.46,lgK ZnY= 16.5, lgK CdY =16.46, Cd2+与I-形成络合物的lgβ1=2.10, lgβ2=3.43 ,lgβ3=4.49,
lgβ4=5.41)
3.根据EθHg22+/Hg和Hg2Cl2的Ksp,计算EθHg2Cl2/Hg。

如溶液中Cl-的浓度为0.010mol/L,电对的
电势为多少?(EθHg22+/Hg 0.793, Ksp 1.3*10-18)
4. 称取含砷试样0.5000 g,溶解在弱碱性介质中将砷处理成为AsO4-,然后沉淀为Ag3AsO4,将沉淀过
滤,洗涤,然后将沉淀溶入酸中。

以0.1000 mol/L NH4SCN 溶液滴定其中的至终点,消耗45.45 mL。

计算试样中砷的质量分数。

(NH4SCN 76.12, As 74.922, Ag 107.87, O 15.999 )。

《分析化学》期末试卷(D)
一. 填空(未标注的每空1分,共26分,答在答题纸上)
1. 将0.20mol/LSO42-和0.10mol/LBa2+等体积混合,欲通过加动物胶(p K a1=
2.0, p K a2=8.5 )促其凝聚,这时沉淀
溶液的pH值应为____________。

2. 检验两组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检验法,检验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
用检验法。

3. EDTA (即Na2H2Y)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为。

(2分)
4. 已知EoFe(III)/Fe(II)=0.77 V, EoSn(IV)/Sn(II)=0.14 V, 则用Fe 滴定Sn时, 计量点的电位为 V。

(2分)
5. 某含EDTA、Zn2+和Ca2+的氨缓冲溶液中,lgαY(H+)=0.45, lgαY(Ca2+)=4.7, lgαZn(NH3)=2.5, 而lg K ZnY=1
6.5, 故
lg K ZnY′= 。

(2分)
6. 某酸碱指示剂HIn的变色范围为5.8至
7.8, 其p K a= (2分);在pH=6时络合指示剂与Zn2+的
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lg K′ZnIn=8.9, 则变色点时的p[Zn]= 。

(1分)
7.吸光光度法中测量条件的选择应注意 , , 等几点。

8. 吸光光度法中,采用的空白(参比)溶液主要有: , 和。

9. 吸光光度法中,吸光度读数为,浓度测量误差最小,此时透光率为。

10.根据分析对象,分析方法分为 , 根据试样的用量和操作规模,分析方法分
为 , , , 。

二、选择题 ( 共7题 14分 )
1.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摩尔吸光系数e随浓度增大而增大
(B) 吸光度A随浓度增大而增大
(C) 透射比T随浓度增大而减小
(D) 透射比T随比色皿加厚而减小
2. 某一NaOH和Na2CO3混合液,用HCl溶液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耗去HCl V1(mL), 继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继续滴定,又耗去HCl V2(mL),则V1与V2的关系是-------------------------( )
(A) V1 = V2 (B) V1 = 2V2 (C) 2V2 = V2 (D) V1> V2
3. 配制含锰0.1000mg/mL的KMnO4溶液100.0mL,需取0.018000mol/L KMnO4溶液(在酸性溶液中作氧化剂)的体积为------
---------------------------( )
[M r(KMnO4)=158.03,A r(Mn)=54.94]
(A) 14.15mL (B) 8.09mL (C) 10.11mL (D) 6.07mL
4. 已知在0.5mol/LH2SO4介质中,
¢ (Ce4+/Ce3+)=1.44V
¢ (Fe3+/Fe2+)=0.68V。

计算此条件下以
0.100mol/L Ce4+滴定 0.100mol/L Fe2+至化学计量点时,反应物及滴定产物的浓度-----------------------------------------( )
(A) [Ce4+]=[Fe2+]=1.8×10-8mol/L,[Ce3+]=[Fe3+]≈0.050mol/L
(B) [Ce4+]=[Fe3+]≈0.050mol/L,[Ce3+]=[Fe2+]=2.0×10-8mol/L
(C) [Ce4+]=[Fe2+]=0.047mol/L,[Ce3+]=[Fe3+]=0.003mol/L
(D) [Ce4+]=[Fe3+]=0.047mol/L,[Ce3+]=[Fe2+]=0.003mol/L
5. Fe3+与 Sn2+反应的平衡常数对数值(lg K)为 ---------------------------------( )
(
(Fe3+/Fe2+)= 0.77 V,
(Sn4+/Sn2+)= 0.15 V)
(A) (0.77-0.15)/0.059 (B) 2×(0.77-0.15)/0.059
(C) 3×(0.77-0.15)/0.059 (D) 2×(0.15-0.77)/0.059
6. 今有三种溶液分别由两组分组成:
(a) 0.10 mol/L HCl-0.20 mol/L NaAc溶液
(b) 0.20 mol/L HAc-0.10 mol/L NaOH溶液
(c) 0.10 mol/L HAc-0.10 mol/L NH4Ac溶液
则三种溶液pH的大小关系是----------------------------------------------------( )
[已知p K a(HAc) = 4.74, p K a(NH4+) = 9.26]
(A) a<c c (D) a = b = c</c
.7 下列有关置信区间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a.在一定置信度时,以测量值的平均值为中心的包括真值的范围即为置信区间
b.真值落在某一可靠区间的几率即位置信区间
c.其他条件不变时,给定的置信度越高,平均值的置信区间越宽
d.平均值的数值越大,置信置信区间越宽
三、回答问题(每题6分,共 30 分,任选5题答在答题纸上)
1.使用法扬司法进行滴定分析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2.什么是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和配位反应的副反应系数,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3.电对的条件电势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4.吸光光度法中透光率和吸光度的关系式是什么?
5.解释下列现象:
用KMnO4滴定C2O42-时,滴入KMnO4的红色消失速度由慢到快;
6.用吸光光度法测定某一金属离子,共存离子组分会干扰,有哪些办法可以消除干扰?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任选3题答在答题纸上)
1.二元弱酸H2B,已知pH=1.92时,δH2B =δHB- ;pH=6.22时δHB-=δB2-。

计算:H2B的K a1和K a2。

2. 25.00mL KI溶液,用10.00mL 0.0500mol/L KIO3溶液处理后,煮沸溶液除去I2。

冷却后加入过量KI溶液
使之与剩余KIO3反应,然后将溶液调整至中性。

析出的I2用0.1008mol/L Na2S2O3溶液滴定,消耗
21.14mL,求原KI溶液的浓度(10分)。

3.某矿石含铜约0.12%,用双环己酮草酰二腙显色光度法测定。

试样溶解后转入100ml容量瓶中,在适宜
条件下显色,定容.用1cm比色皿,在波长600nm测定吸光度,要求测量误差最小,应该称取试样多少克?ε=1.68×104(L·mol-1·cm-1),M Cu=63.5)
4.为了测定长石中K ,Na含量,称取试样 0.5034 g ,首先使其中的K,Na 定量转化为KCl 和NaCl 0.1208 g ,然后再溶于水,再用AgNO3溶液处理,得到 AgCl 沉淀 0.2513 g ,计算长石中的 K2O和Na2O 质量分
数.(MKCl=74.551, M NaCl =58.443, M AgCl =143.32, MK2O=94.196, MNa2O=61.9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