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加快转型 推动对外承包工程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2019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勇抓机遇、因势而为、拼搏进取,对外承包行业发展取得了
较好成绩,总体呈现业务规模整体平稳、大项目签约量保持增长等五个特点。
未来,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要顺应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大趋势,紧抓“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契机,从开发新业务、采用新模式、推进新合作、践行新理念四个方面加快形成竞争新优势,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对外承包工程
高质量发展
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
房秋晨
凝心聚力加快转型推动对外承包工程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收稿日期:2019-12-13
作者简介:房秋晨,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过70年的开拓进取、艰苦奋斗,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对外开放持续深化,综合国力稳步增强。
在此背景下,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也走过了40年的光辉历程,正在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值此承前启后的重要年份,回顾对外承包工程行业2019年取得的成果,展望2020年的发展形势,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发展的阶段特征,进一步凝心聚力、加快转型,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
一、2019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发展情况
2019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发展形势可谓喜忧参半。
中国成功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一带一路”基建合作行稳致远、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但与此同时,
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际投资热度减弱,中美贸易摩擦不断,部分地区紧张局势频现,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发展面临的外部风险有增无减。
在此形势下,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勇抓机遇、因势而为、拼搏进取,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
总体来看,呈现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业务规模整体平稳,大项目签约量保持增长。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和推动下,对外承包工程行业1~10月新签合同额较上年同期增长5%,达1766.8亿美元。
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再创佳绩,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121.7亿美元,占同期新签合同总额的63.5%,同比增长38.6%,“一带一路”基建合作成为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我国企业承揽大项目能力持续增强,新签合同额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587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4个;1亿美元以上项目327个,较上年同期增加13个。
波罗的海化工综合体项目、孟加拉国普尔巴里超超临界燃煤电站、缅甸电
OVERSEAS INVESTMENT & EXPORT CREDITS
信运维服务、伊朗联合循环电站等一批大型项目相继签约。
但与此同时,受国际不利环境影响,不少签约项目出现落地生效难、资金回收难等问题,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完成营业额有所下降。
1~10月,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155.1亿美元,同比下降5.1%。
二是亚洲市场占比继续扩大,主要业务领域此消彼长。
从区域市场看,亚洲市场一枝独秀,1~10月新签合同额达997.7亿美元,同比增长29.6%,市场占比由上年同期的45.8%扩大至56.5%。
非洲、拉丁美洲等市场均呈下降走势,其中,非洲市场新签合同额361.1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39.6%,市场占比由上年同期的35.5%下滑至20.4%;拉丁美洲市场新签合同额94.4亿美元,同比下降30.2%,市场占比降至5.3%。
从行业分布来看,1~10月,交通、电力、一般建筑领域继续占据行业前三位,但新签合同额同比均出现下降态势。
其中,交通领域新签合同额432.1亿美元,同比下降5.4%;电力领域新签合同额354.2亿美元,同比下降10.2%;一般建筑领域新签合同额295.8亿美元,同比下降2.4%。
受新签特大型项目带动,石油化工和通讯工程业务大幅增长,石油化工行业新签合同额246.4亿美元,同比增长97%;通讯工程行业新签合同额186.4亿美元,同比增长28.4%。
三是工程类投资业务稳步推进,行业发展的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提升。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继续探索推进业务转型升级,通过直接投资、BOT、PPP、股权合作等方式承揽的基建项目逐年增多,企业业务链、价值链向投资、运营两段逐步延伸,行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明显加快,行业发展综合影响力与附加值稳步提升。
不少企业进一步加强了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积极参与境外经贸合作区投资与建设,不仅为自身发展寻得了新的机遇,还有效拉动了当地的税收和就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四是企业海外发展战略更加清晰,可持续发展渐成行业共识。
根据业务发展形势的变化,不少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明确制定了“海外优先”的发展战略,重整内部资源,加快海外业务布局;有的企业通过合作基金、产业联盟等方式“联合出海”,发挥中国资金、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的综合优势;还有的企业创新开展三方合作、多方合作,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融资、技术和人力资源,积极承揽高难度、标志性大项目。
与此同时,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坚持合规诚信经营,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修建“连心桥”“致富路”“发展港”“光明坝”“幸福城”,在全世界树立了中国承包商守规矩、讲诚信、负责任的良好形象。
五是行业下行压力增大,传统竞争优势减弱。
2019年以来,全球经济整体放缓,部分发展中国家进入债务还款高峰期,基建项目发包量明显减少。
国际多边金融机构日益关注社会和环境可持续议题,要求项目参与方增加透明度,我国企业参与国际项目招投标面临更为严苛的要求。
国内相关主管部门、金融机构也加强了境外投资项目管理,部分项目因融资难题被延后或搁置,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普遍感受到业务拓展难度加大。
从行业自身情况来看,在人力成本持续上涨、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融资渠道普遍收窄的形势下,我国企业在国际基建市场的传统竞争优势正在减弱,亟须从融资能力、风险管控、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破解发展瓶颈,打造新的竞争优势。
二、2020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发展展望
2020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将步入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一年。
为实现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我们既要准
确把握行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也要全面分析行业发展所面临的种种机遇和挑战。
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行业正在进入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
未来一段时期,行业的发展将经历三个重大转变:一是业务增速的转变,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将转变为中低速增长,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应当理性看待业务增速的变化,积极适应新增速对行业和企业发展带来的各种影响;二是发展模式的转变,随着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综合实力提升、当前国际市场需求变化,传统的EPC和施工总承包模式将逐步向“投建营一体化”转型,投资和运营将成为助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要素,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应当主动适应形势变化,实现自身业务与价值链条的双向延伸;三是发展动能的转变,行业的发展将由成本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合作创新、融资创新和技术创新将成为行业发展新的推动力,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应当结合自身业务特色,凭借新模式、新渠道、新技术探索符合当前国际市场发展环境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体来看,行业发展的三个转变将促使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及相关投资类企业不断培育竞争新优势、培养发展新动能、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其次,要把握好国际市场需求和国内政策环境为行业发展带来的良好发展契机。
从国际市场需求来看,据亚洲开发银行预测,虽然2020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但增长势头依然稳健。
东南亚、南亚国家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成为带动“一带一路”基建发展的“火车头”。
近期,非洲开发银行宣布从2020年起陆续增资1150亿美元,支持非洲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发建设。
拉丁美洲国家基础设施新建和改扩建需求巨大,越来越多的国家积极响应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巴西、巴拿马、墨西哥、秘鲁等国有望成为拉丁美洲地区业务发展新的增长点。
从国内政策环境看,截至2019年10月底,我国已与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197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并与20多个沿线国家建立了双边本币互换安排。
2019年9月,商务部等19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对外承包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行业向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2020年,随着我国为支持行业高质量发展而推出的配套措施、合作机制等政策相继出台,行业发展必将迎来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
最后,要保持定力,妥善应对行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一方面,世界经济低位运行,国际基建合作面临多重风险。
受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影响,世界银行等多家国际机构先后下调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资本避险情绪持续升温,国际基建市场资金缺口将继续扩大。
国际安全环境同样不容乐观,区域冲突、民粹主义抬头、多国大选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将直接影响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
另一方面,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亚非地区将成为各方的角力场。
出于地缘政治考虑,美国、日本和欧洲多国将目光重新投向非洲。
2019年,美国的“繁荣非洲”战略和欧洲国家“重返非洲”计划相继出台,意在扩大对非洲的贸易与投资;日本宣布向非洲提供3000亿日元的援助资金,支持非洲基础设施的发展;日本同欧洲签署合作协议,计划在东欧及非洲地区合作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国际承包商也在重新回归亚洲中低端市场,将会给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业务发展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
三、推动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2020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与压力同在。
我国对外承包工
OVERSEAS INVESTMENT & EXPORT CREDITS
程企业要顺应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大趋势,紧抓“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契机,从开发新业务、采用新模式、推进新合作、践行新理念四个方面加快形成竞争新优势,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一是要坚持“以创新求发展”的业务发展思路。
密切跟踪区域市场走势,发挥企业的资源整合优势,不断拓宽业务渠道,保持业务的稳健发展。
要主动学习应用BOT、PPP等新型业务模式,积极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充分发挥内外部资源优势,推动企业转型发展;要加强对国际多双边金融机构资金及民间资本的研究,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推动共建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国际基础设施融资模式;要进一步加强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等新型技术的研究,以新技术的应用降低企业发展成本和经营风险,为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二是要坚持“投建营一体化”的综合发展思路。
以工程承包为基础延伸产业与价值链条,推动设计咨询、设备制造、工程管理、运营服务等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
要尝试以“建营一体化”“投建营一体化”等多种方式实施项目,提高产业链参与度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逐步实现由建设施工优势为主向投融资、工程建设、运营服务的综合优势转变。
要重视相关专业人才的储备,为业务模式的平稳转型提供技术与智力支持。
三是要坚持“互利共赢”的合作发展原则。
要积极推动三方合作、多边合作等新型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要秉承“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在与各国企业的合作中取长补短,以国际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建设为载体,实现项目参与各方的发展诉求。
要主动将企业自身业务发展与东道国经济社会建设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本地化经营能力,筑牢企业海外可持续发展的民意基础。
四是要坚持“EESG”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从经济、环境、社会、治理(EESG)的维度提升项目规划和管理水平,加强属地化管理,履行社会责任,全力打造以高质量、可持续、绿色环保等为核心内涵的“中国建设”品牌。
要加强与东道国媒体、非政府组织及社区机构的联系合作,在推动项目顺利建设的同时更加注意讲好“中国故事”,营造有益于中国企业发展的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