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基本原则重要性与确立标准之再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法基本原则重要性与确立标准之再认识作者:常莉
来源:《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2019年第02期
摘要:行政法是对一个国家行政机关以及人员的直接约束,其涉及领域广泛,包含内容复杂深厚。
行政法基本原则是整个法律体系的建立基础,也是法律实施的关键,对一个国家的法制社会建设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确立标准有严格的要求。
本文首先概述了行政法的基本内容,然后具体分析了行政法基本原则的重要性,最后详细说明了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确立标准。
关键词:行政法;基本原则;重要性;确立标准
1行政法的基本概述
行政法是对国家行政人员在行使权力时的法律约束,明确规定了行政主体与行政权力以及个人之间的关系。
不但涉及到了国有企业机关,对地方性职能部门也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力。
行政法不是一个单一的法律,而是一系列关系到行政权力的法律总称。
行政法的管理对象也不是社会个人,而是在社会上担任行使权力角色的行政主体。
行政法基本原则是对行政法的核心阐述,对行政法有着极其特殊的重要性。
2行政法基本原则的重要性
2.1行政法基本原则是行政法的理论基础
法律的建立离不开基本原则的指导,行政法基本原则对行政法建立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是行政法的核心理论基础。
首先,行政法基本原则是对宪法以及行政法核心要义的总结归纳,最能直接明确的体现行政法的法律作用。
其次,由于行政法涉及领域广,内容复杂,需要对各个方面进行法律说明。
而行政法基本原则是为这些细小领域进行指导性说明的理论基础,有了基本原则的确立才能保证行政法各方面内容不偏离根本的大方向。
最后,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比一般规则更具持久性和稳定性[1]。
无论我们对行政法做出怎样的改动说明,都是围绕着基本原则不变进行的。
由此可见,行政法基本原则是行政法的理论基础。
2.2行政法基本原则是联系行政法与宪法的桥梁
宪法是一个国家最为根本的法律,是凌驾于其它各法律之上的。
宪法是我国法制体系的关键所在,而行政法基本原则就是以宪法的核心纲要为准则确立的。
与此同时,行政法体系的确立又是以行政法基本原则为基础建立的。
这就直接体现了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桥梁作用,将宪法与行政法紧密结合起来。
法制社会的建设需要各个法律之间相互联系,共同行成一个密集的法
律网,将整个国家社会发展以及民生民情的各方面涵盖起来。
仅仅依靠宪法的核心约束是远不能做到的,需要的是各法律之间配套进行。
我们知道,在非行政法管辖的领域内是由宪法进行法律制约的,而行政法领域内宪法又不能进行直接约束。
只有行政法基本原则可以既体现出行政法的执法理念,又能渗透出宪法的执法关键[2]。
由此可见,行政法基本原则是宪法和行政法之间的桥梁。
2.3行政法基本原则是行政权利的实施依据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地方各级行政区较多,很难由一个机关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
在各地进行自主管理的时候就要求执法原则以行政法基本原则为准,按照行政法基本原则行使相应的行政权利。
首先,由于地域发展进程和风土文化各不相同,我们并不能对地方法律进行完全性的统一要求,需要各地按照本地区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而这个调整的依据就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地方行政主体在行使权力时不能违背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核心内容。
其次,行政法基本原则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可以将行政法的执行力量进行统一整合。
保证行政力量不随着社会变化以及行政法的变化而发生减弱效应。
2.4行政法基本原则是司法审核的公平保障
司法审核是对法律安全执行情况的判定,既要判定法律法规的正确性,又要确保执法过程的严格性。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新闻媒体的逐渐强大,越来越多的案件被要求进行司法审核。
行政法是对司法审核过程中的行政人员进行权力学术的依据,而行政法基本原则是保证法律依据公平公正的根本。
司法审核根据行政法基本原则中规定的审核标准和执法规章进行对法律案件的校准和执法监督,行政法的特殊地位让社会大众对司法审核具有较高的信任度和依赖感。
由此可见,行政法基本原则是司法审核的公平保障。
3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确立标准
3.1形式标准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重要地位要求在其确立时严格依据标准进行,主要包括形式标准、实质标准以及行政标准。
形式标准是对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统筹表现,是贯穿了整个行政法体系的基础。
形式标准要求了行政法基本原则在确立时既能够对行政法进行明确的说明,还要能调和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实现行政法涵盖的所有领域都能保证稳定公平性。
另一方面,形式标准也具体要求了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功能性。
即要求行政主体对各类行政案件有一个主观判断能力,可以充分体现出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可控性[3]。
3.2实质标准
不同于形式标准对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主观约束,实质标准则要求行政法基本原则在确立的时候更具客观性。
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情况的行政案件,行政法基本原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实质标准是在基本原则的主体内容之上精炼出的行政法核心理念,可以直接的体现出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建立目标和预期结果。
因此,在确立行政法基本原则标准时需要将实质标准作为理论基础来突出行政管理的重要作用。
3.3行政标准
行政标准指的是在行政法基本原则确立时的行政价值和行政权力。
行政法作为对权力单位的约束方和惩戒方,其结果与行政执行力直接挂钩。
因此,我国在确立行政法基本原则时需要重点讨论如何提高基本原则的管控力以及行政关系协调能力。
首先,要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经验,将本国特色融合进去,以体现行政法的法律效力。
与此同时,基本原则的主要形式要以突出行政力和执法力为主,以保障行政法的有效实施。
4小結
综上所述,一个国家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法律法制的确立,行政法作为联系其它各大法律与宪法的纽带,行政法的有效确立是一个国家法制社会建设的关键。
行政法基本原则是行政法的根本,也是对行政法各个领域的核心约束标准。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确立标准不但要符合形式标准和实质标准,还要保证良好的行政关系标准。
由此可见,国家在确立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符合其确立标准,才能保证行政法的确立与国家法制社会建设相匹配。
参考文献:
[1]黄学贤,马超.行政法基本原则重要性与确立标准之再认识[J].法治研究,2013(03):15-22.
[2]许璐瑶.对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再认识[J].商业经济,2013(01):122-123.
[3]黄金鞒,曾莹.现代我国行政法基本原则的重要性与确立标准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4(13):26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