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治疗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综合性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24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综合性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
结果:本组24例患者均治愈,无一死亡。
病人清醒时间为40min~4.0h,平均清醒时间为2.0h。
结论: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尽早恢复意识,使其安全度过急性醉酒期而进行综合治疗,具有见效快、疗效佳的特点。
标签:急性;酒精中毒;综合治疗
急性酒精中毒是由于饮入过量的乙醇或酒类饮料后所致,是常见病、发病,在节假日尤其在春节多见,是内科急症之一,可以引起中枢神经兴奋及抑制状态,严重者出现昏迷,呼吸抑制,酒精中毒直接抑制呼吸循环中枢,危及生命。
急性酒精中毒发病急,变化快,病因一般较明确,诊断不难,故重在治疗。
我院于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4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采用综合性方法治
疗,取得良好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病例24例,男19例(占79.2%),女5例(占20.8%),年龄20~58岁,平均年龄30.5岁。
饮酒量300~800ml左右,平均为390ml左右。
饮酒到就诊的时间1~4h,平均
2.5h。
1.2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20例(占83.3%);神志异常者15例(占6
2.5%),主要表现为兴奋、躁动或嗜睡、昏睡、昏迷;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呕吐物为咖啡色、血性、血块等)4例(占16.7%);合并外伤者1例(占4.2%)。
在临床分期中处于兴奋期者9例占37.5%,共济失调期12例占50.0%,昏迷期3例占12.5%。
1.3诊断和分度:急性酒精中毒诊断标准:①发病有过量的饮酒史;②呼吸、呕吐物中有酒精的气味;③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共济失调或昏睡等症状,重度昏迷者呈昏迷状态;④排除药物、化学性气体及其他原因所致的昏睡、昏迷。
根据患者的中毒程度分为:①轻、中度中毒,饮酒量200~400ml,有兴奋或共济失调表现;②重度中毒,饮酒量450ml以上,患者呈昏睡或昏迷的,有呼吸抑制、
紫绀、血压下降、小便失禁
2治疗及结果
2.1综合治疗:①促醒:采用纳洛酮促醒,一般为0.4~0.8 mg 静脉注射,严重者同时用0.8~1.2 mg加入500 ml的10%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②止吐:呕吐剧烈者,予以胃复安10 mg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③护胃:采用H2受体拮抗剂,如甲氰咪胍0.4~0.8 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出血严重者,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洛赛克)40 mg静脉注射;④补液:一般给予1000~2000 ml液体。
2.2结果:本组24例患者均治愈,无一死亡。
病人清醒时间为40min~4.0h,
平均清醒时间为2.0h。
深昏迷患者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时间8~12h。
3体会
酒中的有效成分是乙醇,在体内90%以上由肝酶氧化后代谢,少量由尿、汗、
呼吸排出,过量饮酒超过肝代谢功能引起蓄积而中毒,对大多数成年人的致死量为纯乙醇250~500ml。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并发症多,使病人尽早恢复意识,安全度过醉酒期是急救的关键。
其发病有一定的规律,从发病季节来看:秋冬季节是高峰,这可能与市民喜欢在秋冬季节吃火锅、饮白酒的习惯以及年末年初较多聚餐有关。
大多数集中在20~40岁这个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各应酬较多、饮酒的机会相对较多,加上年轻,好胜心强,导致过量饮酒。
从性别方面来看,男性在外应酬机会较多、好胜心强,导致醉酒机会增加。
由于酒精中毒患者大多自制力下降,表述不清,也是临床产生纠纷的常见原因。
急性酒精中毒的诊断相对比较容易,有明确的饮酒史,或者可闻及酒味是最重要的诊断依据。
急性酒精中毒主要有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表现。
消化系统表现为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腹痛,少数患者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
神经系统表现为:神志异常,如兴奋、抑制,共济失调。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由于神志异常、共济失调等原因,容易导致车祸、摔伤、斗殴致伤等情况。
急性酒精中毒的预后一般较好,但是如果出现并发症如急性胰腺炎、窒息、颅脑外伤等,则需要引起重视并应及时处理。
对于昏迷患者,常规检查血尿淀粉酶,合并脑外伤者常规CT检查。
单纯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不长,不需要住院治疗,可以通过急诊科处理后痊愈。
治疗上可以采用纳洛酮促醒,一般为0.4~0.8 mg 静脉注射,严重者同时用0.8~1.2 mg加入500 ml的10%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纳洛酮为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特异性拮抗剂,能选择性阻止并取代吗啡样物质受体结合,解除β-内啡肽对呼吸、循环系统功能抑制作用,使中枢性呼衰得到改善,心输出量增加,全身血液循环得到改善的同时,增加脑部血氧供应,从而加快意识的恢复。
有呕吐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窒息;呕吐剧烈者,予以甲氧氯普胺(胃复安)10 mg 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应注意呕吐物的性质、量、颜色,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必要时给予洗胃。
大量的饮酒及剧烈的呕吐会损伤胃黏膜,西咪替丁是有效的H 2 受体拮抗剂,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能有效的防止胃出血。
通过上述醒脑,催醒吐,留置导尿,甘露醇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护胃黏膜等综合治疗,24例患者均治愈,无一死亡。
病人清醒时间为40min~4.0h,平均清醒时间为2.0h。
对于烦躁不安,过度兴奋者,可遵医嘱应用镇静药物,忌用吗啡及巴比妥类药物,防止加重呼吸抑制。
总之,避免过量饮酒是预防本病发生的最有效方法,特别是注意勿空腹大量饮酒,如确需应酬要饮酒,可于饮酒进食一些含蛋白质及脂肪丰富的食物,以避免醉酒。
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尽早恢复意识,使其安全度过急性醉酒期而进行综
合治疗,具有见效快、疗效佳的特点,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香馨. 急性酒精中毒合并药物中毒抢救中纳洛酮的应用体会[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0:177
[2]马绍全. 急性酒精中毒合并急性甲胺磷中毒19例临床分析[J]. 中外医疗,2011,4:101
[3]马玉腾,田英平,石汉文,等.急性酒精中毒1778例分析[J]..临床荟萃,
2006,21(8):57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