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先进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校园文化建设先进事迹材料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
为了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2008年灾后重建之时,在校长**同志的带领下,领导班子成员集思广益,发动全体教职工进言献策,制定了五权小学文化建设五年规划,确立了“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打造川北山区名校”的学校发展目标,为学校文化建设做了长远、整体的规划,开创了一条适合学校实际的发展之路。
一、机构健全,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网络
长期以来,学校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建立健全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管理机构网络,整体联动,形成合力,齐抓共管,保障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目前,学校成立有以李武校长为组长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了学校建设总体规划与建设方案,并保证了建设经费开支。
通过教导处、总务处、年级组、少先队互相配合,干群合作,师生合力,全面开展相关的教育与活动。
为了使校园文化建设得到扎实持续的开展,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学校长期致力于两支队伍的建设,即:以班主任教师及艺体教师为骨干的指导教师队伍和积极、活跃的学生干部骨干队伍的建设,通过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内容、方式、手段、意义的引导,鼓励学生们承担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任,为创建良好、优质、文明、健康的校园环境而努力工作。
保证了校园文化建设始终按学校的整体规划健康发展。
二、塑造学校品牌文化,加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核心,是学校师生职工精神面貌的总体现。
学校将树立鲜明的校园精神作为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努力培养校园文化个性,形成特色。
确立了“以德为本,以质量为中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办学理念,以“健康、正直、好学、进取”为校训,以“文明、勤奋、自主、创新”为校风,以“敬业爱生、严谨治学”为教风,以“乐学、善问、勤读、巧思”为学风,设计了校徽、校旗,各班也制定了班训,并通过这些个性化的校园精神形成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心理环境,激励鞭策师生健康成长。
为了使校园精神深深地烙在师生们的心中,学校经常性地利用教师会议、升旗仪式、集会等进行宣传,并将它们永久性的张贴在学校最显眼的位置,时刻警醒和激励师生。
正是因为明确校园精神的激励、鞭策作用,使校园真正形成了催人上进、促人成才的良好校园氛围。
几年来,学校的教学质量一年一个台阶,校园文化建设也得以健康发展,这些都是明确的校园精神引领的结果。
三、优化育人环境,加强学校环境文化建设
学校本着“追求高品位,着眼实用性,科学规范,合理高效”的原则,坚持点面结合,努力创建校园环境文化,使校园成为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理想育人场所。
重建后的几年时间里,学校以“三基地一窗口”建设为抓手,争取朗诗援助、自筹资金共计100余万元用于环境建设。
校园环境规划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又兼顾了学校的实际。
分别在校门大道、草坪广场、绿化园区用汉白玉和花岗石雕刻“铭文、校训、警句和灾后重建记”;把教师、学生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建成传播博爱文化的场所,在教学楼大厅正面制作了“放飞梦想、播种希望”巨幅墙画,两侧制作师生风采橱窗,楼道(含学生宿舍楼、学生食堂楼、办公楼)悬挂名人名言和校风牌;把陈列室建成展示灾后重建的窗口,收集、整理反映灾后精神文化、感恩奋进的实物、图片、文字资料,发挥持久的教化感召作用,进一步坚定全校师生建设川北山区名校的信心;学校绿化采用园林式布局,喷泉、奇石、花圃、修竹、藤蔓点缀其中,花草树木布局错落有致、疏密合理,切实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绿”;宣传牌匾、教育宣传栏、宣传提示牌等设计布置典雅美观,对内引领师生的行为,对外彰显学校的教育品质。
四、完善学校管理机制,加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生命力所在,学校非常重视师生制度意识的培养。
在灾后重建工作结束后,援建方****集团继续出资建立了朗诗教师奖励基金和学生“1+1”助学基金,并对学校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学校根据**集团的建议,引入了企业管理的一些先进方法,结合学校本身的特点,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一套协调一致、相互制约、有机发展的学校管理制度。
先后制定了《学校章程》《教职工绩效考核办法》《教职工年度考核办法》《**教师奖励基金管理办法》《朗诗“1+1”爱心助学金发放办法》等各种制度,涵盖学校党政、教育教学、教师、学生、财务后勤、安全等各个方面,使学校各项工作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学校管理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在岗位竞聘、绩效考核、职称评定、评优选模、推选教师外出培训考察等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工作中,制度公开透明,操作简便易行,创造了良好的竞争机制,让教职工在竞争和合作中体会教育的乐趣,促进了教师个人的成长。
培养了学生个性,激励学生努力向上,发展了学生特长,让学生在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中得到提升。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学校行为文化建设
良好的师生行为文化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充分体现了教师行为对学生的影响作用。
学校加强师德行风建设,规范教师行为。
通过教师的示范,扩大教师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力度。
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依托乡村少年宫建设,开展了艺体、书画、科技、园艺、劳动实践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联系当地友谊茶场作为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利用学校的900平方米植物园,定期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绿化、美化环境的感受,增强建设美好校园的责任感和兴趣,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并使之体验劳动过程,学习劳动技能,同时也体现了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
美术兴趣小组指导学生物尽其用,以砂石、废旧的纸板、饮料瓶、布料等做出了精美的工艺美术作品,已经成为我校艺术教育的一大特色。
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既充实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合作,培养了集体观念,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全面、快乐成长。
以爱国主义、感恩教育为主题,开展了书信比赛、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将爱国之情、感恩之心转化为激励自己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动力。
通过几年的精心打造,****希望小学已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校园文化建设,使我校的校风校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师生团结一心,学校管理水平显著提高,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诸多佳绩。
2009年、2010年、2011年连续三年荣获**县学校目标考核先进单位称号;2010年、2011连续两年被评为**县安全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教育宣传工作先进集体;2009年获得“**县绿色学校”、“**县安全示范学校”、“**县文明单位”等称号;2010年被评为**县“名学校”。
校园文化建设的熏陶,使老师们师德更加高尚,爱校如家。
教学能力大大增强,教学效益不断提高,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尽管老师的收入相对于其它行业还很低,但大家不计得失,任劳任怨,仍然以满腔热情,扑在教育事业上。
全体教职工树立了“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学校主人翁意识,爱岗敬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把全部的心血和知识无私地奉献给学生。
通过一系列校园文化教育活动,全校学生思想品质也大大提高。
尊师爱校、孝敬父辈、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爱憎分明、见义勇为、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爱护公物、遵纪守法等等,已经蔚然成风。
学生素养得到明显提升,涌现了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
2009年,***同学参加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举办的“我与祖国”读书征文讲演比赛获得第六名;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获得“**县小学素质教育质量考核三等奖”;在2009年四川省第五届中小学生优秀艺术人才大赛活动中,有7名学生获奖;2010年有19名学生获奖,其中一等奖3人;2011年有37名学生获奖,其中获一等奖的就有9人;2011年学校获“**县素质教育工作二等奖”; 2012年,我校***同学的美术作品《朝阳》分获市、县一等奖和省二等奖,校园剧《快乐成长》分获县一等奖、市二等奖。
在旺苍县统一组织的其它一系列文体比赛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回顾做过的工作,我们深深地感到广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全面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我们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教育、教学氛围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离现代化学校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将进一步按高层次、高质量的标准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建设内容之中,使其认识、娱乐、导向、育才功能得到有力的发挥,在祖国建设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〇一三年十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