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全媒体时代新闻舆论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作出重要论述,强调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紧紧抓住媒体融合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做实建强新型主流媒体,不断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一、建设全媒体是大势所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新闻舆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作出了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篇布局、顶层设计、把脉定向,构筑四梁八柱,敏锐把握媒体融合发展大势,坚持守正创新、立破并举,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为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目前,全国上下形成了抢抓机遇、竞相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各层次的传统媒体都紧跟前沿,从增量发展向初步融合、再从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大踏步迈进。
互联网的发展引起信息传播技术发生颠覆式裂变,推动我们进入全媒体时代。
互联网是这个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是社会信息大平台,也是思想文化大熔炉,是传道灌输的重要利器、创新发展的动力引擎。
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特别是移动媒体、媒体智能化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传统媒体生存空间受到挤压,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实现媒体融合是
互联网时代的制胜之道。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一道新考题、必答题,建设全媒体是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任务。
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曾经掌控的“舆论主场”变成各类跨界媒体参与的“舆论广场”,动摇了其在舆论引领中“一家独大”的固有格局。
全媒体具有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重要特征。
“全程”指媒体的无界化,信息传播日益突破时空界限、无时无刻不处在传播链条之中;“全息”指媒体的数字化,信息传播日益突破物理限制,所有信息都可以数据化,各种媒介同步呈现、日益“一体化”;“全员”指媒体的互动化,信息传播日益突破主体限制,传播点面发展、人人都是信息源;“全效”指媒体的多功能化,集成内容、社交、服务功能融为一体。
“四全”从时空维度、物理维度、主体维度、功能维度对全媒体进行立体描述、全景呈现,把“四全”融于一体的新媒体才是全媒体。
二、把握全媒体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规律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变简单的叠加效应为战略融合效应,构建新的舆论引导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
”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有效整合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融通。
坚持移动优先策略,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优势,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扩大时空覆盖面、内容覆盖面、人群覆盖面。
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传播领域、新闻操作流程中,将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融合到新闻媒体传播技术中,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统筹处理好各级各类媒体关系,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做好全媒体时代新闻舆论工作■史守林
22
2019年第6期
推动理论与舆论相融、同频共振,共筑网上网下同心圆。
舆论跟着理论走,理论靠着舆论推。
理论是载道之魂,管方向、管思想、管根本;舆论是弘道之器,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
全媒体是理论和新闻舆论的联结点、叠加区。
全媒体时代的内容,既要有意思,更要有意义。
只有把理论和舆论力量统筹起来,让理论思维和新闻表达完美结合,打造出思想含量和话语魅力兼具的“表达共同体”,才能传播好大道,让更多人明道、信道。
把握分众化、差异化传播特点,集聚理论宣传、新闻宣传、网络宣传、文艺宣传、社会宣传等要素资源,营造正气充盈的网络空间。
把握好全媒体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时、度、效,牢牢掌握舆论工作主导权,勇于发声、善于发声,引领舆论方向。
真理不能迟到,真理也不能漫灌,抓住时机、精准辨析,才能起到滴灌渗透的教育效果。
坚持网上舆论引导的理性和建设性,提升内容品质、繁荣网络文化,通过新兴媒体舆论场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
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三、切实提高全媒体时代新闻舆论工作水平建设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主流媒体在全媒体新闻舆论工作中发挥着主阵地、领头羊和风向标的作用。
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就是要充分利用人才优势、渠道优势和资源优势,打造“报、网、端、微、屏”全媒体传播矩阵和现象级融合产品,实现新闻传播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多领域拓展,推动党的声音直接进入各类用户终端,努力占领新的舆论场。
目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如火如荼,迎来战略机遇期,成为基层媒体融合工作的重点。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是一个多媒体呈现、多资源聚合、多技术应用的融媒体平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些新型主流媒体平台,引领融媒体发展方向、打造示范样板。
做大做强主流舆论。
聚焦入脑入心,做好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
构建全媒体舆论传播矩阵,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天天见、天天新、天天深,深化人们对新思想的理论品格、思想魅力和实践价值的认识认同。
坚守社会责任,大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主流价值主导社会舆论。
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
所有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都要纳入依法管理范围,所有新闻信息服务和相关业务从业人员都要实行准入管理。
大力培养新闻舆论人才。
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
着力打造一支媒
体融合传播生力军、先锋队,造就一支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
牢牢坚持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切实当好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结合开展增强“脚力、
眼力、脑力、笔力”教育实践,转作风、改文风,勤学习、多锻炼,提高业务能力,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
加强党对新闻舆论工作领导。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工作取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持党管媒体,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不断把我们掌握的社会思想文化公共资源、社会治理大数据、政策制定权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综合优势。
(作者: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华雯文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