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术后肠粘连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术后肠粘连临床观察
宫临征;杜信冈;王刚;乔小燕;张静
【摘要】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术后肠粘连的临床效果与可行性.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腹部手术后肠粘连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不同病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0% vs72.5%),病程<1年与病程1~3年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最高,明显高于其他病程患者,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术后肠粘连疗效确切,病程越短疗效越佳,确诊后应尽早给予中药治疗.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年(卷),期】2017(032)022
【总页数】3页(P3302-3304)
【关键词】肠粘连;补阳还五汤;中西医结合疗法
【作者】宫临征;杜信冈;王刚;乔小燕;张静
【作者单位】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焦作454001;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普通外科焦作454001;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普通外科焦作454001;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焦作454001;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焦作454001
【正文语种】中文
肠粘连指肠管、腹膜、腹腔脏器之间所发生的异常粘附,腹腔手术是造成肠粘连的主要原因,约有80%的临床病例为手术后继发性粘连,超过60%的患者在腹腔手术后10年内会出现肠粘连相关症状或不适,有极少数病例为先天性发育异常[1]。

肠粘连主要表现为长期腹痛,可伴有或不伴肠梗阻,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目前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是临床经验表明,手术并不能完全消除粘连,而且有可能在术后形成新的粘连,因此,有医学专家建议采用中药治疗。

为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术后肠粘连的临床疗效,我院收集2014年5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腹部手术后肠粘连患者,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5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腹部手术后肠粘连患者,因腹胀、腹痛、便秘、纳差等来我院就诊,均被详细告知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由患者或其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37.91±3.58)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9年,平均病程(3.85±0.46)年,手术类型:阑尾炎手术25例,胃癌根治术11例,胆道手术4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1~77岁,平均年龄(38.96±3.44)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1年,平均病程(4.02±0.51)年,手术类型:阑尾炎手术29例,胃癌根治术10例,胆道手术1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5906,规格:0.25 g)治疗,取
2.0 g本品与100mL 0.9%的氯化钠溶液充分混合均匀,静脉滴注,1次/d。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补阳还五汤进行加减治疗,基础组方:黄芪50 g,当归10 g,川芎10 g,赤芍12 g,地龙19 g,桃仁10 g,红花10 g,厚朴10 g,肉苁蓉10 g,枳壳10 g,延胡索10 g,甘草10 g,酒大黄6 g。

腹胀纳差需加白术15 g,麦芽20 g,腹痛甚者需加
川楝子10 g,便秘者需加芒硝6 g,呕吐甚者需加姜半夏10 g,以300mL水煎
煮滤去药渣分早晚2次服用,15天一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疗程结束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
究指导原则》评估临床疗效。

痊愈:体征恢复正常,腹痛、腹胀、恶心、纳差等症状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0%;显效:体征基本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体征与临床症状好转,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体征与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恶化,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

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均数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构成比或率表示,两组或多组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对于不满足参数检验条件的资料进行秩和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痊愈27例,显效7例,有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存在显著统
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2.2 观察组不同病程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病程<1年患者与病程1~3年患
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高于病程3~
5年及病程≥5年患者,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2。

肠粘连是腹腔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是一种影响食物消化及肠道蠕动的功能障碍疾病,一部分患者发病后无任何不适,只是在进食后出现轻微的腹痛、腹胀等,严重者可伴腹痛、腹胀、嗳气等症状,因此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被临床漏诊,待发现时病程已超过数月甚至数年之久[2,3]。

肠粘连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病因较多,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痛苦,早发现、早治疗是缓解患者病痛,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4]。

目前并无治疗本病的特效方法,西医多采用手术治疗,如果反复频繁发作,可考虑手术治疗,但是大量文献报道显示手术疗效不佳,且有可能引发新的术后粘连,因此,临床建议对术后肠粘连尤其是广泛性粘连采用非手术疗法。

预防或彻底消除肠粘连并不能单纯依靠某一种方法或某一种手术方式,需要综合采取多种措施以解决。

中医学将肠粘连归为“腹痛”“积聚”等疾病范畴,认为其病机为脾胃等脏器功能失调所致气机升降异常,腹部手术会对腑脏气机造成影响,形成腹中瘀血,使经脉失养,“不通则痛”,因此肠粘连多表现为腹痛、腹胀、大便不畅等。

补阳还五汤源自《医林改错》,具有补气、活血、通络的作用,主治气虚血瘀之证,临床多用于治疗气虚血瘀者[5]。

本研究所采用的补阳还五汤由黄芪、当归、川芎等中药材组成,本方重用黄芪意在补元气,祛瘀通络,当归为臣药可活血通络且不伤血,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等能够活血祛瘀,而地龙专走全身以行药力,从药材配伍特点可以看出本方重用补气与活血药物,祛瘀通络、行血益气方可标本兼顾,诸药合用方可达到瘀消、络通的效果,疗程结束即可诸症向愈。

在加减化裁上,需重用黄芪,并根据患者病情可适当加用其他中药,脾胃虚弱所致腹胀纳差可加白术、麦芽等以补气健脾,腹痛可加川楝子以破瘀通络,偏寒者可加用熟附子以温阳散寒[6]。

本方需久用才能见效,因此愈后需要继续服用以巩固治疗效果,避免再次复发。

研究中观察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0%,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不同病程患者的治疗效果,发现病程越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也就越高,病程<3年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100.0%,而病程超过5年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66.7%,由此可见,患者病程越短效果也就越理想,腹腔手术患者术后需加强随访监测,及时发现肠粘连征象,一旦确诊需尽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综上所述,针对术后肠粘连宜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并随证加减变通,本方疗效确
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关文献】
[1] 周晴晴,曹立幸,陈志强.中医药对围手术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6):858-860.
[2] 胡自升,李继安.中医辨证联合西药治疗腹部手术后肠粘连53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
育,2014,12(15):54-55.
[3] 韩彦华.开腹肠粘连松解术与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腹腔内粘连的疗效对比[J].临床研
究,2017,25(1):114-115.
[4] 谭秀平.中医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2):2058-2059.
[5] 刘竺华,任顺平,吴秋玲,等.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结肠炎40例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8):797-800.
[6] 熊丽辉,苏朋朋,王忠.基于古籍整理的气虚血瘀证病证方药研究[J].中医杂志,2015,56(19):1645-16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