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
肺心病即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肺组织或肺动脉系统的原发病变,使肺动脉压力增高,右心负荷加重而造成右心室肥大,最后发生右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继发心脏病。

肺心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特别是合并呼吸衰竭时,因严重的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常出现肺性脑病、肝肾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休克等并发症,如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诱因有上呼吸道感染、氧流量控制不当、排痰无力或不能及时清除呼吸道黏液、用镇静剂等。

在治疗上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是抢救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关键,其中护理是一个重要环节,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病情的转归。

现将48例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48例慢性肺心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54~77岁,平均66岁。

均符合慢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其中心功能失代偿期18例,给予控
制性氧疗、抗炎、抗感染、解痉平喘、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支持对症等治疗及护理措施,除6例转上级医院外,其余42例均取得满意疗效。

2护理
2.1严密观察病情即早期发现呼衰,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呼衰发展。

对新入院患者要了解和掌握基础病与常见诱发呼衰的因素。

细致观察病情变化是及早发现呼衰的重要环节,重点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强度等变化。

如发现呼吸深、长、快可能有酸中毒发生;如遇有呼吸节律不齐、深浅不一或暂停,是中枢性呼衰的先兆;如呼吸窘迫、紫绀、辅助呼吸肌也参与,可能是呼吸窘迫综合征;如出现鼻翼掮动,表示有缺氧,是呼衰的早期发现;如四肢末梢及口唇黏膜明显紫绀并逐渐加重则为呼衰加重表现。

肺脑除了有心衰、呼衰等临床表现之外,还将发生神经精神症状。

因此,需要嚴密观察病人神志与精神状况,如出现嗜睡或躁动不安、神志恍惚说明已进入肺脑早期。

如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则肺脑可得到控制;如昏睡、昏迷或抽搐表示肺脑加重。

注意观察血压、脉搏。

如血压下降、脉速、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除提示心衰加重外,可能出现循环衰竭(心源性休克),应予重视。

若皮肤黏膜出血和注射针眼出血或渗血,要考虑DIC;如尿少、无尿,除见于心衰加重外,可能合并肾功衰竭;如呕血、便血或柏油样便,则为消化道出血,多见于应激性溃疡。

2.2心理护理
肺心病是一种慢性病,急性发作时病人的精神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但紧张的情绪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并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使心
率加快5,加重病人的心脏负担。

又加上病程长,有些家属对病人产生厌恶感,病人很痛苦,脾气变得暴躁而古怪,不服从治疗。

因此,我们在病人面前保持镇静,满腔热情对待病人,认真观察其心理变化,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及特点,给予正确的引导,稳定病人的情绪,安抚疏导家属,共同配合2.3控制性氧疗呼吸衰竭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为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尤其缺氧可危及生命,治疗呼吸衰竭首先是纠正缺氧状况。

但肺心病患者氧气治疗使用不当反而会加重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使病情恶化,因此,对呼吸衰竭的肺心病患者,必须采用持续低流量控制吸氧,切忌高浓度、大流量氧气及纯氧的吸人,一般浓度控制在25%~30%,流量为1-2L/rain为宜。

但晚期肺心病对氧气敏感性降低,并有依赖性,加之重度呼吸困难,自感氧气量不够,自行将氧流量开大。

或要求工作人员给予高流量吸氧,此时应向患者及家属讲明高浓度、大流量吸氧可能造成的危害,做好心理护理。

2.4抗生素的应用及观察肺心病患者由于长期反复应用抗生紊控制感染而产生耐药性,故效果不理想,常规要更换抗生素或联合用药,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观察其药效及不良反
应,有无二重感染等。

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时现用现配,过早配置会降低疗效,并引起不良反应。

2.5激素的应用及观察为减轻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降低肺泡内压力,在肺心病患者的急救中经常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患者出现恶心、呃逆、反酸等上腹部不适时,应高度警惕是否是消化道出血的先兆,提醒医生应用激素时要慎重,及时使用胃肠道黏膜保护剂。

我院肺心病患者中并发消化道大出血2例,2例经抢救痊愈出院。

2.6支气管扩张剂的使用我院患者采用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溶液、爱全乐雾化液,氧气驱动或者空气驱动雾化。

主要经验:①氧气流量不宜过大,以3--4 L/min为宜,时间不宜
过长,一般情况下不超过15 min,此时间内既可将药液吸完,又避免了因低氧血症解除二氧化碳潴留而造成呼吸中枢麻痹,待治疗完毕后,给予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氧流量1~2 L/min。

②对痰液阻塞呼吸道明显者,宜先做吸痰处理,以最大可能通畅呼吸道,在雾化吸入过程中轻拍背部,刺激咳嗽,利于痰液随时排出,必要时床边备好吸痰器,防止窒息发生旧,雾化治疗过程中,指导患者缓慢呼吸,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呼吸、心率的变化,如呼吸、心率加快,氧分压下降,不能以原患病解释时,即提示气流动力学或雾化药物不适宜,应立即停止雾化吸入。

③做好解释工作,对于首次接受治疗的患者应详细介绍氧气驱动雾化的意义,以免患者产生恐惧心理,造成精神紧张,呼吸不均匀致通气不足,难以配合治疗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7并发症的观察
肺心病病人,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较多。

因此我们观察病情时做到认真、
仔细。

如有一例病人出现昼夜睡眠颠倒现象,病人白天嗜睡,神志恍惚,夜间失眠、兴奋且病人较烦躁,我们马上考虑到这是二氧化碳潴留及肺性脑病的先兆。

及时调整氧流量,急查电解质,纠正酸碱平衡,慎用镇静安眠药,调整电解质含量,阻止了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尚需注意观察心律失常、肾功能衰竭、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并同时注意老年人血糖、血压的变化,密切观察病情。

2.8饮食护理。

肺心病患者因长期卧床,活动少,因此消化功能低下,食欲减退。

首先笔者要给患者及其家属讲解饮食知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索、易消化食物,水肿者给予低盐、低脂饮食,不要过于限制食盐和进水量。

鼓励患者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其次与营养师联系,尽量调节食物的色、香、味、美。

鼓励患者进食。

不能进食者可通过鼻饲,保证营养的摄入,保证有足够的水分、热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供给。

3体会
肺心病在急性期的急救和治疗是多方面的,呼吸衰竭与其他并发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因果关系,呼吸衰竭存在的同时也存在着心力衰竭、肺心脑病、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呼吸性酸中毒为此病最常见)、心律失常等严重复杂的并发症,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神态、面色、血压、心率、心律、呼吸节律、频率、深浅等变化。

作为一名训练有紊的护士必须掌握血气分析、检验等正常指标,熟悉强心剂、利尿剂、呼吸兴奋剂、镇静剂、血管活性剂等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因此,护理人员应注重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细致观察患者,精心护理是减少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死率,提高生存率的有效办法。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做到沉着、冷静,忙而不乱,动作敏捷,为抢救工作赢得时间。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6
[2]蒋颖,葛新华.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人的选择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6(20):15
[3]马燕兰,王建荣,张黎明,等.不同雾化吸人方案对肺切除患者术后痰液白细胞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10):20—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