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
发表时间:2017-02-17T10:24:12.39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5期作者:朱景晖[导读] 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对于焦虑症的治疗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高。
黑龙江农垦神经精神病防治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2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对于焦虑症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自我院2014年3月到2016年2月收治的焦虑症患者共有6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
观察组使用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抗焦虑药物进行治疗。
在患者接受治疗以及治疗一段时间后分别使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估。
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之后HAMA总分相对于治疗之前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2组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满意程度以及生活质量总分,相对于接受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2组患者治疗期间产生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对于焦虑症的治疗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高,对于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有显著提高。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焦虑症知行广泛性焦虑症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的常见精神疾病。
目前治疗焦虑症多局限于抗焦虑药物,其明显的缺点为副反应多,有嗜睡、注意力不集中。
长期应用易产生药物依赖出现撤药反应。
个别病人因不良反应不能耐受而停止治疗。
本研究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并与单纯药物治疗对比进行疗效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自我院2014年3月到2016年2月收治的焦虑症患者共60例。
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最大的为52岁,年龄最小的为34岁,平均年龄为(37.82±14.18)岁,平均病程时间为(47.93±67.43)月,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57±3.06)年。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病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
2.1 用药方法
两组均按递增法口服给药,帕罗西汀初始剂量10mg/d,劳拉西泮1mg/d。
1周内增至治疗剂量。
帕罗西汀20mg/d、劳拉西泮1~4mg/d。
平均2.6±1.5mg/d,观察8周。
治疗期间禁用其它药物,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
观察组于用药第4周末开始逐渐减少药物剂量,以帕罗西汀10mg/d、劳拉西泮0~1mg/d维持。
1.2.2 认知行为治疗
根据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主要存在对自己疾病估计严重,对自身体验存在歪曲认知的特点,对观察组病人于第2周开始实施认知行为治疗,每周1次,每次40~60 分钟。
①首先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运用认知心理学知识对病人的症状给予科学的解释,增加病人治愈的希望和信心。
②在与病人的互动中及时发现病人的不合理观念,改变病人对疾病性质的不合理的和歪曲的认知,以一定的行为经验的结果,帮助病人重新认识自己的错误认知。
并指出这些错误思维与焦虑的关系,使病人自觉改变认知,打破恶性循环,建立良性循环。
③每日1次放松训练40分钟/次,并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制定每周行为计划,教会病人如何识别、评估、控制和矫正他们的不恰当的害怕想法及其行为来达到减轻焦虑症状。
以此建立良性循环。
④每次会晤病人要交谈领悟经过及行为治疗实践,并作出书面记录。
1.3评定方法 2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以及治疗12周结束的时候,使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估。
1.4疗效评定主要如下:
患者的症状全部消失且HAMA减分率超过80%,评定为痊愈;症状程度显著减轻且HAMA减分率超过50%,评定为显效;症状程度稍微减轻且HAMA减分率超过30%,评定为有效;症状没有变化或者加重。
HAMA减分率低于30%,评定为无效。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χ±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如下表所示:
3讨论
当前医学模式的转变决定了焦虑症心理治疗的地位越加突出,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的方法在临床上也不断被尝试。
当前认知行为治疗已经成为了心理治疗的主流方法。
焦虑症患者在认知上面存在失衡以及个性的缺陷,认知治疗是以改变人的认知过程以及观念的方式来对患者的情绪还有行为进行纠正,达到治疗的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2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改善,而2组之间的对比没有显著差异性,这和相关研究结果相似。
观察组对于药物的剂量比起对照组要少很多,存在显著差异性,说明了结合治疗方法对于认知行为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周梦煜,朱少魁.怡诺思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治疗的对照研究.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12(3):190-191
[2] 杨德森,张亚林,肖水源,等.中国道家认知疗法介绍,中国精神神经疾病杂志,2002,28(2):152-154虑症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的常见精神疾病。
目前治疗明显的缺点为副反应多,有嗜睡、注意力不集中。
长期应用易产生药物依赖出现撤药反应。
个别病人因不良反应不能耐受而停止治疗[1]。
本研究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并与单纯药物治疗对比进行疗效观
察。
为中国论文网 /6/view-5009506.htm。